1、纠正与预防措施作业程序 文件履历纪要页 文件发行单位 文件管制等级 文控主管 □管制文件 □非管制文件 文 件 履 历 记 录 项次 修 订 内 容 核准 编撰 0 第1 版(新发行)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 为能于生产异常、料件异常、品质系统运作异常及客户抱怨等事件发生后,采取迅速且适切的回馈及改正措施,并防止不合格产品或作业的再度发生,特制定本文件。 1.2 适用范围 1) 本文件包括各项异常之追查、回馈、矫正及预防措施作业。 2) 本文件适用于处理进料异常、制程异常、品质系统运作异常及客户品质抱怨
2、等之矫正及预防措施作业相关之单位/个人。 1.3 权责单位 1) 品管单位为本文件之权责单位,权责主管经总经理授权,负责本文件的管制,并确保依据本文件之规范作业。 2) 品管单位负责品质异常及品质系统运作缺失之追踪、矫正及预防作业,以解决问题并防止再度发生。 3) 生管、生技、研发单位得应品管单位之要求,鉴定、分析异常原因。 4) 各责任单位负责矫正及预防措施之提出及执行。 2. 异常之举发 1) 进料检验发现异常时,依「接受检验及测试作业标准」之规定并开立『供应商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采购单位发叫供应商提出矫正及预防措施。 【见】(表单1)『供应商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
3、2) 制程中发生作业异常时,作业单位可开出『品质异常报告书』,送责任单位或召开临时会议处理。 【见】(表单2)『品质异常报告书』 3) 制程检验中发现异常时,检验单位应填写检验报告或『品质异常报告书』,送责任单位研究改善。 4) 成品检验中若发生重大异常时,可开出『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同志责任单位研究改善。 【见】(表单3)『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 5) 客户、使用者回馈不良问题,业务单位接获抱怨时,可开出『客户抱怨处理单』,交品管单位协调及监督不良问题之处理。 6) 品质系统稽核发现异常时,由稽核人员开出『内部品质系统稽核矫正措施要求单』,通知责任单位研究改善。 【见】(表
4、单4)『内部品质系统稽核矫正措施要求单』 7) 当量测仪设校正或稽核发现不合格时,依「检验、量测及测试设备管理作业标准」之规定处理。 3. 原因调查及问题分析 1) 对于所发生的问题,宜就其对品质的影响程度,并考虑成本/效益/风险的相关因素而做适当的处理。 2) 不合格原因的调查,不能仅从表象判定,而必须从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以及过程变数找出真正的原因。 3) 各单位于接到『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后,应从产品、过程(环境、操作、人员工艺)以及品质系统等,所有可能原因找到真正的原因。 4) 真正原因或不易找出,故必须仔细分析规格,相关之过程、作业、品质记录、售后服务报告及客户抱怨等。
5、 5) 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统计技术,例如要因分析图、柏拉图等。 6) 原因找出后记录在『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上。 4. 矫正措施 1) 矫正措施责任相关的单位,应提供建议的矫正及预防再发生的预防措施。经品管单位同意后,依所叙方法及完成期限执行矫正措施。 2) 矫正措施依问题的性质,可能为: (A). 料件的更正或改进。 (B). 设计的改进。 (C). 作业方法的改进。 (D). 作业环境/作业规范的修订。 (E). 环境、设备的改良、监控。 (F). 制造设备、测试仪设及治工具等的改进、更新、提升。 (G). 要求供应商或外包尚改进。 (H). 人员工艺的训练/再训
6、练。 (I). 人员士气的激励及责任要求。 (J). 稽核技术的改进。 5. 预防措施 1) 于提举矫正措施的同时,应考虑及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亦即预防再发生的措施。 2) 矫正也许是就暂时性的解决显在问题,为了永久解决,要思考长期方法。 3) 预防措施旨在侦测、分析及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 4) 思考预防措施时,应尽量使用适当的资讯来源,如影响产品品质的测试硬体、软体、环境、操作、标准或方法、稽核结果、品质记录/报告及客户抱怨等,使用统计技术也可协助分析。 5) 预防措施提出并记载及相关文件内,经品质单位主管的审查,同意后予以执行、跟催,证明确实有效后,由品管主管签署、管理代
7、表核准后,提报相关单位审查处理。 6. 不合格品之处理 1) 对进行中工作,应立即进行补救措施,如发现测试设备不合格,除应停止测试外,并对已测试完成者必要时做回收之处分。 2) 不合格测试设备,应即送修或调整并经校正合格后,始可再行使用于测试,且应将校正周期减半,并连续两次校正合格后始恢复原校正周期。 3) 对不合格物料或产品的处理,则依矫正或预防措施所叙,以及参考相关的作业标准予以处理。 7. 永久性之变更 1) 若矫正及预防措施的结果为对现有作业标准、作业指导书及/或品质系统做永久性的变更时,应依「品质文件管理作业标准」之规定,进行变更作业。 2) 若用于侦测、消除潜在问题的
8、作业,发现需要修订时,亦依「品质文件管理作业标准」之规定,进行变更作业。 8. 矫正及预防措施之跟催 1) 矫正及预防责任者,应在所承诺的矫正及/或预防日期之前完成改善行动。 2) 品管单位主管应在预定矫正日期前提醒、确认改善能在期限内完成。 3) 品管单位主管应跟催矫正及预防措施的正确执行,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理及永久性变更的执行,并记载及相关文件内。 4) 品管单位主管及跟催结果满意后签署。若采取矫正及预防措施会影响及永久性之变更时,应提请管理代表审核。 5) 涉及永久性变更之矫正及预防措施,管理代表应提报管理审核会议。 6) 矫正及预防措施之处理跟催,可参考「矫正及预防措施处理
9、流程图」。 【见】(资料1)「矫正及预防措施处理流程图」 9. 使用品管七大手法及矫正预防措施 1) 品管七大手法,可用于矫正及预防措施的作业。 【见】(资料2)「统计技术用于矫正及预防措施示意图」 2) 于原因分析上,以散布图、直方图、查检表及/或管制图的方式显示出可能的问题点。 3) 对问题点使用特性要因图思考各原因,对问题点的影响程度。若配合柏拉图的使用,更能判定影响的几个重要原因。 4) 对发现的几个重要原因,以层别法、相关图法或管制图法等解析出根本原因,而采取对策(预防再发生措施),以管制图如:推移图监控制程,或以前后柏拉图比较确认矫正/预防的成效。 5) 成效确认后
10、如涉及制程或文件的永久变更,应依「品质文件管理作业标准」之规定变更文件。 10. 事前预防 1) 为防止异常之发生,应着重及事前之预防。 2) 事前之预防可利用制程变异之侦测、分析找出异常特性及倾向而予以消除,检验日报表、管制图、柏拉图或趋势图均可加以使用,以期先期找出变异,事先消除之。 11. 附则 11.1. 制修废及发行 本文件属于品质系统相关文件,经由『经营会』审议并呈请总经理承认核准后,交由权责单位颁布发行,修订或废止时亦同。 11.2. 编号、版本、日期、页次及履历纪要事项 本文件之标题、编号、版本、发行日期及公司名称、页次等,见本文件各页之页首及页尾。 本文件
11、之履历纪要事项,如:发行单位、管制等级及版次、修订内容、人员签核等履历纪要,见本文件首页之『文件履历纪要页』。 11.3. 输出品质资料/记录 依本文件所规定输出之品质资料、表单等,均属品质记录,应依「品质记录处理标准」之规定办理。 11.4. 附件 11.4.1. 相关资料 (资料1)名称:矫正及预防措施处理流程图 (资料2)名称:统计技术用于矫正及预防措施示意图 11.4.2. 相关表单 (表单1)名称:供应商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 编号:Q01-F01A-I0810 (表单2)名称:品质异常报告书 编号:Q10-F02A-I0810 (表单3)名称:矫正及预防措施要
12、求单 编号:Q10-F03A-I0810 (表单4)名称:内部品质系统稽核矫正措施要求单 编号:Q10-F04A-I0810 (资料1) 正及预防措施处理流程图 变异产生 填写 矫正措施要求表 原因分析 修订作业程序 实际改善作业 品管确认 标准化&预防再发 相关单位存档提报管理审查 会签有关单位 需要相关单位协调 NG (资料2)名称: 统计技术用于矫正及预防措施示意图 问题点 原因与结果之关系 解析 采取对策 效果确认 标准化 管 理 步骤2 特性要因图 步骤3 层 别 相 关 管制图 步骤4 步骤5
13、 步骤6 步骤7 步骤1 图表(推移图) 柏拉图 管制图 X R A B C 1 2 管制表 直方图 时间 散布图 掌握现状 残留问题 (表单1) 供应商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 发行编号: 发行单位: 编号:Q10-F01A-I0810 发行日期:
14、 流程 品管→采购→厂商→采购→品管 验收号码 物料编号 品名 交货日期 交货数量 订单编号 不合格叙述: 采购主管: 采购员: 品管主管: 检验员: 原因分析:(厂商填写) 填具者: 处理对策:(厂商填写) 矫正期限: 填具者: 预防再发对策:(厂商填写) 填具者:
15、 成效跟催(本公司填写) 主 管: 跟催者: (表单2) 品质异常报告书 编号:Q10-F02A-I0810 填表日期:年 月 日 机种 料号 制工单号 检验数 不良数 检验报告 附图 □是 □否 附其他文件 □是 □否 不合格叙述: 填发单位主管: 发现者: 发现日期: 责任单位:□生产 □生管 □品管 □研发 □采购 原
16、因分析: 改善及预防对策: 单位主管: 责任者: 日期: 不合格品处理:□重工 筛选 特采 报废 单位主管: 责任者: 日期: 备注: 同意 及 追踪 □采购 □生产 □研发 □生管 品管 主管 检验员 (表单3) 矫正及预防措施要求单 编号:Q01-F03A-I0810 日期:年 月
17、日 机种 制工单号 批量 客户 产品型号 不良数 异常状况 品管主管: 检验员: 原因分析 主 管: 签名: 矫正措施 责任单位: 矫正期限: 主管: 签名: 预防措施 责任单位: 矫正期限: 主管: 签名: 成效追踪 管理代表: 品管主管: (表单4) 内部品质稽核矫正措施要求单 编号:Q10-F04A-I0810
18、 日期: 年 月 日 受稽核单位 稽核名称 稽核报告编号 稽核人员 要求矫正品质要项 缺点叙述 原因分析 责任单位: 主管: 签名: 矫正措施 矫正期限: 主管: 签名: 预防措施 矫正期限: 主管: 签名; 管理代表:主任稽核员: 成效追踪 追 踪 结 果 追踪日期 追踪者签认 验证栏(品管) 签结栏 核准: 稽核员: 主要缺点:2周内改正,3周内结案。 次要缺点:1个月内改正并结案。 11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