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质量通病及预防
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质量通病及预防
一、概述
目前,在中小型桥梁中,桥面行车道铺装多采用水泥混凝土。因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是浇筑在桥面行车道板上的一种厚度较小,面积较大的薄层结构,无论从混凝土拌合物塑性的丧失速度、混凝土表面水份蒸发速度,还是外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都及普通混凝土结构不同,可以说桥面混凝土铺装工程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混凝土工程。由于桥面铺装在我国尚缺乏较成功的经验,加上设计及施工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且在施工时对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桥面铺装在完工后,常出现一些病害问题。
我市小型农桥建设工程已进行了七年,建设小型农桥已有三、四百座,桥面铺装均设
2、计为现浇混凝土。通过对已建农桥的调查,50%以上桥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有的已较严重的影响了使用。现就较为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施工经验对一些防治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在使用和养护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铺装层表面出现裂缝、破碎,大大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细集料中含泥量过高,粗骨料粒径不合格及杂质含量超标,石料压碎值指标不符合要求,水泥品种质量等均可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使其达不到设计强度,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从而发生龟裂破碎现象。
(2)水泥混凝土铺装及桥梁行车道板未能很好地连结成为
3、整体,桥面板一般均为预制后再进行安装的,安装完成后没有对桥面板表面进行凿毛,就进行桥面铺装层的浇筑,使铺装层及桥面板结合不紧密,造成局部的“空鼓”现象。通车后,车辆的反复荷载会使该处产后较大的破坏。
(3)养护不及时。特别在夏季施工时,气温干燥,铺装层浇筑完成后未及时采取洒水养护等措施,因混凝土凝结硬化初期,表面由于气候温度较高,致使过快失去水分而出现干缩裂缝。该裂缝一般表现为早期网状不规则裂纹,似龟背裂纹。
(4)桥面铺装层钢筋网下沉,施工中没有控制好铺装层钢筋网的定位,或因钢筋直径过小、钢筋网变形下沉,定位不准,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钢筋网未能起到防裂作用,这样桥面不能适应反复荷载
4、引起的振动而产生表层混凝土的开裂。其裂缝出现时间比干缩裂缝稍迟,但裂缝长度和缝宽较大,横向缝较多,有随时间推移而发展的趋势。
(5)设计不当,因设计原因如配筋率不足或钢筋型号选择不当、钢筋握裹力不足等,造成桥面铺装层难以抵抗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而出现裂缝。该裂缝一般发生在完工后或通车受力初期,形式以纵向裂缝为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6)铺装层厚度不够,由于在桥梁下部结构或预制梁施工时未能控制好标高,安装后致使梁顶标高偏高,为了保证路线总标高不变而减少了桥面铺装厚度,使得钢筋网上下保护层不够,强度严重不足而发生破损。
(7)过早通车,桥面铺筑层完成后养生还没结束,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
5、时即开放交通,允许车辆通行,从而造成了桥面铺装的早期破坏。
三、预防措施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影响桥面混凝土铺装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不注意,就会缩短铺装层的使用寿命,过早地发生破损,不仅妨碍交通,亦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想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必须着重从施工工艺、施工时间、施工质量控制手段和设计方案几个方面入手。
(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各类粗细骨料必须分批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有较好的工作性和塑性保持时间,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水份的过快丧失。为此,在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中,不宜选用早强或硬化速度过快的水泥,也不宜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能
6、促进水泥凝结硬化速度的高效减水剂。而应选择粒径级配适宜的粗骨料,中砂和凝结时间较迟缓的水泥,在夏季施工时,应掺加适量的缓凝减水剂(如木钙、FDN-440等),还应选定合适水泥用量和砂率,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出现泌水和干缩裂缝现象,并尽量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配料时砂子应过筛,石料也应认真进行筛分试验,拌合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2)为使桥面铺装混凝土及行车道板紧密结合成整体,在进行梁板预制时其顶面必须拉毛,一般应垂直跨径方向划槽,槽深0.5~1.0cm横贯全宽,每延米10~15道,在绑扎桥面钢筋网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清除桥面板顶结合面上的浮浆,用空压机吹净,冲洗干净,
7、以保证桥板及桥面铺装的结合。在浇筑桥面混凝土之前必须严格按设计重新布设钢筋网,以保证钢筋网上下保护层,从而减少裂缝。
(3)混凝土浇筑时间及桥面钢筋的安装、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蒸发而造成早期干缩裂缝,应选择阴凉天气或夜晚施工,对大面积桥面施工可采用喷膜保水方法;而桥面钢筋安装因其施工面积较大,支撑定位不如其他构件方便,加上在浇筑过程中人踩、车压等现象较难避免,如遇配筋截面尺寸过小,其设计位置就难以控制,施工中可能造成钢筋相互叠压、网格尺寸混乱,保护层厚度超标甚至出现钢筋挠曲露筋等现象,为此,可借鉴房屋建筑楼面板施工方法,采用泵送混凝土
8、或吊车配合吊斗浇筑法、侧向布料法等,当为人工手推车运输施工时,最起码用短木支架临时桥板施工。
(4)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覆盖和养生,并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才能开放交通。
(5)在桥面混凝土铺装层设计中,为防止桥面裂缝的通病,应使铺装层厚度大于10cm,钢筋网宜采用双层布设形式,钢筋直径以不小于8~12mm为宜,并以螺纹Ⅱ级钢筋为主,对大面积桥面混凝土施工,还可掺入钢纤维以减少桥面裂缝。
(6)在进行桥梁上、下部结构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标高,以保证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如果标高有问题,按原设计不能保证铺装层厚度,要通过设计部门适当提高路线标高以确保铺装的厚度。
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裂缝是较普遍的质量通病,设计人员必须对设计方案、环境条件、外力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并在完工后进行及时的养护、监管,从根本上解决桥面裂缝的质量问题。
通过采取上述施工和设计预防措施,近年的农桥工程的施工质量都得到明显提高,基本上没有再出现类似的裂缝现象。
4 结束语
桥面铺装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桥梁的畅通无阻。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