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气工程中压管道置换方案 一、概况 本方案编制依据设计图及置换路线示意图〔见附图〕置换管段为门站至北环路Φ273钢管4300米;工业路de200PE管684米及DN200钢管217米;花园路de160PE管1947米;文化路de110PE管2626米;大桥路de160PE管1165米;迎宾路dn200PE管540米;人民路de200PE管752米;北环路de200PE管1358米;主路置换为从门站出来沿北环路、工业路、花园路、人民路至北环路。主路置换共设检测点二处,分别为1号主阀处; 10号主阀处。全城置换,放散点5处分别在10号阀、A号阀、D号阀、E号阀、G号阀处,其中10号阀
2、为主放散处。 二、置换方案总说明 综合考虑压力情况、管线长度、本钱投入等多方面因素后,决定使用先冲入1000米氮气隔离带,再用天然气置换氮气及空气方法进展置换工作。 三、准备工作 1、成立现场指挥部:设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4人,总指挥负责整个置换工作现场指挥,下达指令,副总指挥分别负责气源组、检测放散组、管道检查组、消防、医务后勤组。副总指挥负责向各组成员分配任务,明确职责,并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见附图〕。城区置换管网图,相关人员每人一份。 2、检查管线是否有完整、齐全验收资料与验收手续,证明质量合格前方可置换,压力试验超过半年以上必需重新试验。 3、管道检查组需提前1天对所
3、有阀门进展检查,确定阀门,放散管等必须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阀门开关灵活。各分支阀后已加设盲板〔阀门位置及编号详见置换线路示意图〕,检查管道是否符合设计与质量要求,管道末端是否用堵板焊牢,气压试验连接收处是否焊住,分支管未装阀门处是否封死及已防腐合格等。 4、提前一天,在10号主阀末端接de110放散管,放散管与地面成45度角,并高出地面2米;其他支路置换时在A号阀、D号阀、E号阀、G号阀处接放散管de63与地面成45度角并高出地面2米。除0号阀、2号阀、3号阀、4阀、5阀、6阀、7阀、8阀、9阀外,其它阀门全部关闭。 5、各分管副总指挥应具体安排各成员工作,做到责任明确,置换前各置换人员应
4、到现场熟悉自己任务,明确责任。 6、各置换人员配备必要通讯工具,并保证通讯联络畅通。 7、总指挥与各小组需配专车一部,由总指挥与副总指挥派遣〕。 8、准备必要抢修工具和设备,所有工具,均用不会发生火星工具(铜制工具、假设用铁制工具必须在操作面上涂黄油)气源点还应配氮气55m3,检测点配备长管呼吸器2个,快速测氧仪二台,橡皮袋2个,干粉灭火器2台,放散点配备可燃气体检测仪一台,橡皮袋2个,8公斤干粉灭火器4台。 9、准备消防车与救护车与医护人员。 四、置换方案 1、置换时间暂定为 月 日上午8时〔如当天为阴雨天那么等天气晴好后置换〕。 2、参加置换人员应提前一个小时进入各岗位
5、 3、管道检查组应再次检查各阀门情况,确定阀门开关灵活,并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各检测及放散点应在周围围出20m以上平安区,对邻近放散点居民、工厂、单位逐一宣传,检查消除火种隐患,发布安民告示,在置换时间杜绝火种,关闭门窗。 5、气源组确认已准备足够氮气及置换用工具,报总指挥。 6、后勤组确认医疗准备完毕,报总指挥。 7、一切就绪后,8点整总指挥下令充氮气隔离带开场,第一检测组开启1号主阀放散取样阀。第二检测组开启10号阀放散取样阀。 8、气源组在门站加臭阀处加注氮气55m3,保证产生1000米氮气隔离带,加注氮气时,应注意速度不可过快,最好压力不超过5KPa,以免形成涡流及
6、产生静电。 9、充氮气隔离带完毕后,关闭门站加臭阀,报总指挥氮气隔离带完成。 10、充氮气隔离带完毕后8:30分总指挥下令天然气置换开场前并通知各小组,气源组缓慢翻开门站出站阀门,使其出口压力不大于5KPa,流量不大于568m3/h。 11、气流约24分钟〔8:54〕到达1号主阀处,第一检测组应用橡皮袋取样,并用测氧仪测定含氧量,当检测含氧量小于20%时,关闭放散阀,报总指挥。由总指挥下令调整门站流速为242m3/h。 12、气流约在41分钟后〔9:11〕到达10号主阀处。放散组在10号主阀接出管处放散,应每隔2分钟检测一次,当三次检测甲烷浓度到达90%以上时,那么为合格,合格后报总指
7、挥,北环路置换完毕。关闭10主阀,撤除阀门后放散管并用闷头封死。 15、北环路置换完成后,在大桥路E号阀门处放散,并在7号阀门放散管处用U形压力表测压,使压力不大于5Kpa 来控制阀门7开启度每隔2分钟检测一次,当三次检测甲烷浓度到达90%以上时,那么为合格,合格后报总指挥。置换迎宾路,在G号主阀处接出管子放散,同时缓慢翻开F处阀门,并在F号阀门放散管处用U形压力表测压,使压力不大于5Kpa 来控制F阀门开启度。在G号阀门处应每隔2分钟检测一次,当三次检测甲烷浓度到达90%以上时,那么为合格,合格后报总指挥。 13、迎宾路置换完成后,文化路西段开场置换,在A号主阀接出管子后处放散,同时缓慢
8、翻开B号阀门并在B号阀门放散管处用U形压力表测压,使压力不大于5Kpa 来控制阀门B开启度。在A号主阀放散管处,每隔2分钟检测一次,当三次检测甲烷浓度到达90%以上时,那么为合格,合格后报总指挥。文化路西段置换完毕。 14、文化路西段置换完毕后,开场置换文化路东段,在D号主阀接出管子后处放散,同时缓慢翻开C号阀门,并在C号阀门放散管处用U形压力表测压,使压力不大于5Kpa 来控制C阀门开启度。在D阀门处应每隔2分钟检测一次,当三次检测甲烷浓度到达90%以上时,那么为合格,合格后报总指挥,文化路东段置换完毕。 各检测组应在检测合格后,立即关闭放散阀,撤除放散胶管,并检漏,放散组也应在置换完成
9、后,关闭放散阀,撤除放散并在各末端阀门后加设盲板并检漏。 18、管线检查组置换完成后,升压试漏工作。管线检查组对通气管线进展泄漏检查完毕并解除隐患后,要对通气管线进展升压工作。开启门站出站阀门,使压力升至0.2Mpa,然后关闭出站阀门,使管道保持此压力,在沿线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有无漏气现象,发现问题由抢修组及时处理。在保证无任何隐患后在此翻开门站出站阀门,使压力升至设计压力〔0.4Mpa〕,保持此压力,再次在沿线〔特别是阀门处〕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有无漏气现象,发现问题降压后由抢修组及时处理。 四、置换考前须知 1、置换工作是危险,现场只允许现场指挥发布操作指令,其他人员无
10、权指挥各操作人员也不得擅自行动,必须一切听指挥。 2、各操作人员严禁吸烟,严禁明火检漏,放散点要有一定范围,无关人员不得围观,在检测放散点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 3、各操作人员必须明确职责,熟悉操作要求。 4、进入阀门井操作时应遵守阀门井操作技术规程,阀门井井盖应全部开启,并设防爆照明。 5、放散点及检测点工作人员应站在放散口上风侧以免中毒。 6、检测分析人员,要做好记录,要履行签字手续。 7、一切工具应采用防止产生火花工具,消防人员与消防车应随时待命,以防不测。 8、向管道内注氮气温度不应低于5℃,冲氮气隔离带压力不应高于5KPa。 9、所有预留管线阀门后侧,必须加设堵板,防止
11、燃气泄漏。 10、发生意外情况时,不要惊慌,要迅速切断气源,并通知现场指挥,防止事故扩大。 11、置换完成后,应现场观察30分钟,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撤离现场。 五、平安措施 1、各检测点及放散点要围出一定区域,无关人员不得围观。 2、各放散点至少有两人以上,各作业点必须保证通信畅通,及时联系。 3、阀门井内操作必须遵守阀井操作规程。 〔1〕必须用风力灭火机向井下吹5分钟后,方可下井。 〔2〕下井人员必须系平安带,戴长管呼吸器,当阀门井内闻到燃气臭味时,应用肥皂水检漏,找出漏点及时处理。 〔3〕井上必须有人监护。 〔4〕阀门井井盖全部翻开。 4、置换
12、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合气体流速,使混合气体流速不大于5m/s,置换分析合格后再进展下一步置换工作。 5、遇阴雨天气改天置换。 6、凡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现场指挥。 7、现场平安措施落实,对邻近放散点、检测点居民、工厂单位逐一宣传并检查,消除火种隐患,发布平安告示,在置换时间杜绝火种,关闭门窗,建立放散点周围20m以上平安区。 8、放散点及检测点上空有架空电缆线部位,应将放散管延伸避让。 9、在置换时,燃气压力不能快速升高,以免产生涡流造成取样合格假象。 10、应注意下风侧平安措施。 **天然气工程中压管道置换指挥部 人员写上具体分工 总指挥: 负责整个置
13、换工作现场指挥,下达指令 联系方式: 副总指挥: 〔负责气源组及消防平安〕 联系方式: 〔医务、后勤组〕 联系方式: 〔负责检测放散组〕 联系方式: 〔负责管道检查组〕 联系方式: 1、气源组及消防平安 成员: 车辆: 2、 医务、后勤组 成员: 车辆: 3、检测放散组 成员: 车辆: 4、管道检查组 成员: 车辆: 置换物资准备 1、便携式含氧分析仪4台。 2、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2台。 3、防静电服装2套〔上衣、裤子、鞋〕。 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4瓶。 5、阀门钥匙6把。 6.氮气55m3 7、U形压力表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