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报表解析 一、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 会计报表,是指在日常核算资料根底上,总括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表式报告文件。 编制会计报表,能为各方面的使用者提供详简适度的会计信息,便于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企业的投资者(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潜在的债权人)进展正确的投资决策和贷款决策提供会计信息。 2.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展有效的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3.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经营业绩、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其会计报表的种类不尽一样。对企业来说,
2、为了便于编制和运用会计报表,应对会计报表进展分类。会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展分类。 (一) 会计报表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用来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也就是资产负债表。 2.反映财务成果的会计报表。用来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过程中收入和业务成果的会计报表。也就是损益表。 3.反映本钱费用的会计报表。用来总括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支出和本钱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如商品产品本钱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等。 (二) 会计报表按其编制时间分类 1.月份会计报表。简称月报,它是反映企业本月经营
3、成果及月末财务状况的报表。每月编制一次,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2.季度会计报表。简称季报,反映一个季度的经营成果及季末财务状况的报表。 3.年度会计报表。简称年报,反映企业全年的经营成果和年末的财务状况以及年内现金流量情况的报表。 (三) 会计报表按其报送的对象分类 1.对外会计报表。是指对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的会计报表。 2.对内会计报表。指为企业内部效劳、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会计报表。 (四) 会计报表按其所包括会计主体的范围分类 1.个别会计报表。只反映投资企业本身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方面情况的会计报表。 2.合
4、并会计报表。指企业对外单位的投资占被投资单位资本总额半数以上的情况下,将被投资单位及本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它反映投资企业及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 (五) 会计报表按其编制单位分类 1.单位会计报表。由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根据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会计报表。 2.汇总会计报表。由上级主管理部门根据所属单位上报的会计报表并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而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反映某个主管部门或地区的综合性指标。 (六) 会计报表按其反映资金运动状况分类 1.静态会计报表。从某一时点或时日反映企业资金的运动。也就是资产负债表。 2.动态
5、会计报表。从某一时期反映企业资金的运动。也就是损益表。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原理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根本原理。 2.利润表的编制原理 收入-费用=利润是损益表编制的根本原理。 〔四〕、报表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左右双方金额合计应相等,且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 二、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根据会计等式设立的。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以下会计信息: 1.企业所拥有的各项经济资源〔资产〕及其分布情况,
6、据此,分析企业资产构造的合理性; 2.企业所负担的债务〔短期和长期负债〕及构成,据此,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3.企业所有者在企业拥有的权益,并结合负债据此分析企业资本构造的合理性和面临的财务风险; 4.通过对前后各期资产负债比照,了解企业资金构造变化,据此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构造 1、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即报告式和账户式。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工程采用垂直形式分别列示。其格式如下: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年 月
7、 份 项 目 金额 资产 流动资产 ……………… 资产总计 负债 流动负债 …………….. 负债总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 所有者权益总计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分类账户的格式,将资产列示在报表的左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示在报表的右方。其格式见后。 2、资产负债表的构造 资产负债表采取资产总额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相平衡对照的构造。因此,资产负债表的根底上,应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类,并分别结出总
8、额。 〔1〕资产类工程。资产类工程按其流动性程度的上下顺序和变现能力的强弱排列。分别列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2〕负债类工程。负债类工程按其归还期限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列。分别列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类工程。所有者权益类工程按其永久性递减的顺序排列。分别列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三〕、资产负债表的根本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各有关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具体编制方法有: 1. 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的工程。〔如短期借款〕 2. 根据各总账余额相加减填列的工程。〔如货币资金〕 3. 根据各明
9、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工程。〔如应收账款〕 4. 根据相关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工程。〔如长期借款〕 资 产 负 债 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资 产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1 短期借款 68 短期投资 2 应付票据 69 应收票据 3
10、 应付账款 70 应收股利 4 预收账款 71 应收利息 5 应付工资 72 应收账款 6 应付福利费 73 其他应收款 7 应付股利 74 预付怅款 8 应交税金 75 应收补贴款 9 其他应交款 80 存货 10 其他应付款 81 待摊费用 11
11、 预提费用 82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21 预计负债 83 其他流动资产 24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86 流动资产合计 31 其他流动负债 90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32 流动负债合计 100 长期债权投资 34 长期负债: 长期投资合计 38 长期借款 101
12、 固定资产: 应付债券 102 固定资产原价 39 长期应付款 103 减:累计折旧 40 专项应付款 106 固定资产净值 41 其他长期负债 108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2 长期负债合计 110 固定资产净额 43 递延税款: 工程物资 44 递延税款贷项 111 在建工程
13、 45 负债合计 114 固定资产清理 45 固定资产合计 50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实收资本(或股本) 115 无形资产 51 减:已归还投资 116 长期待摊费用 52 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 117 其他长期资产 53 资本公积 118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
14、 60 盈余公积 119 其中:法定公益金 120 递延税款: 未分配利润 121 递延税款借项: 61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122 资产总计 67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135 三、 损益表〔利润表〕 〔一〕、损益表及作用 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形成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损益表的编制,可以了解以下会计信息: 1. 通过损益表,可以
15、了解企业利润的形成情况,据以分析、考核企业经营 目标和利润方案的完成情况。 2. 通过损益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分析,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获利能力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通过损益表分析,可预测企业未来期间的盈利趋势,并为企业经营短期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损益表的格式及构造 损益表常见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 1. 单步式损益表。是将所有收入及费用分别汇总,两者相减得出本期损益。只因有一个相减步骤,故称为单步式。其具体格式如下: 单步式损益表 年 月 份 工程 报告期金额 本年累计金额 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16、 ……………. 收入合计 费用 主营业务本钱 ……………. 费用合计 利润〔或亏损〕总额 2. 多步式损益表 多步式损益表是将损益的内容作出多项分类产生一些中间信息,反映其收益 的计算过程。其具体格式如下: 多步式损益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
17、年 月 份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1 减:主营业务本钱 4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0 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1 减:营业费用 14 管理费用 15 财务费用 16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8 加
18、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 19 补贴收入 22 营业外收入 23 减:营业外支出 25 四、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27 减:所得税 28 五、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30 〔三〕、损益表的根本编制方法 损益表的编制是根据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的有关资料填制。表中的“本月数〞栏各工程,根据有关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直接填列;“本年累计数〞栏,应根据上月“利润表〞的累计数加上本月“利润表〞的本月数之和填列。 四、资产负债表、损
19、益表各科目的填制 1.资产负债表 (1)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能够在一年内变现也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对外投资。 应收票据:企业应赊销商品而收到的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应收股利: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的被投资企业利润分红款项。 应收利息: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的利息。 应收账款:企业应赊销商品等而尚未收到的货款、增值税和代垫运杂费等。 其他应收款:包括应收的备用金、差旅费借支款等。 预付账款:企业因购置原辅材料而提前支付的定金等。 存货:包括在途材料、库存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本钱差异、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
20、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在产品等 待摊费用:指本期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或以后各期〔一般不长于12个月〕分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项费用。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指企业在清查流动资产过程中查明的但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将于一年后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其他流动资产: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待转资产价值等。 (2)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不能够在一年内变现或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对外股权投资。 长期债权投资:不能够在一年内变现或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对外债权投资。 其他长期投资:不能够在一年内变现或不准备在
21、一年内变现的委托银行贷款等。 合并价差:长期股权投资本钱大于享有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 (3)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能够屡次参加生产经营过程且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资产。 工程物资:企业为在建工程而准备的各种物资。 在建工程:企业因建造固定资产而正在建造的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企业正在清理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和已支付的各种清理费用等。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指企业在清查固定资产过程中查明的但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4)无形及其他资产 无形资产:指企业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它包括可识别无形资产和不可识别无形资产。其中可识别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
22、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识别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开办费:指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需延到企业开场经营月份转销的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限长于一年的待摊费用。 (5)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借款期限不长于一年的银行借款。 应付票据:企业因赊购材料等而出具的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应付账款:企业因赊购材料等而应付的货款、增值税和各种代垫运杂费。 预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等而提前收到的定金。 代销商品款:企业在实际销售受托代销商品前的应付商品款项。 应付工资:企业应付在职职工的工资、奖金等。 应付福利费:企业从本钱费用中提取的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应付款项。 应付股
23、利:企业应付投资者的利润分红款项。 应付税金:企业应付国家的各种需预缴清缴的各种税金。 其它应交款:包括企业应交国家的教育费附加等。 其它应付款:包括应付的包装物押金等。 应付短期债券:企业对外发行的期限不长于一年的企业债券。 预提费用:本期已经受益、但尚未支付的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将于一年内到期的各种长期负债。 (6)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到期日长于一年的银行借款。 应付债券:企业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到期日长于一年的企业债券。 长期应付款:包括应付引进设备款和融资租赁费等。 住房周转金:由职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存担的主要用于修建职工住房的款项。 其他长期负债:如国家拨
24、入的专项应付款等。 (7)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由企业投资人实际投入的注册资本。 资本公积:企业在资本筹集过程中取得的公积金。 盈余公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主要用于以丰补歉的公积金。 公益金: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的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企业未分配或尚未分配完的已实现利润。 2.利润表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日常活动的长期稳定收入,如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工业性劳务收入等。 折扣及折让:折扣指企业为鼓励客户提前支付货款而作出的让步;折让指企业因产品质量和规格问题而作出的让步。 主营业务本钱:指企业已售产品的生产本钱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因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流转税费。 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因销售材料、包装物等取得的营业利润。 营业费用:指企业因销售产品等发生的各种费用。 管理费用: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 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资金和办理结算而发生的费用。 投资收益:指企业因对外投资而实现的投资所得。 补贴收入:指企业从国家财税机关获得的税收返还和各种补贴。 营业外收入:如罚款收入、出售非流动资产的利润等。 营业外支出:如罚款支出、出售非流动资产的损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