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页,物流成本管理,第五章 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页,一、物流成本分析概述,1、什么是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成本分析是利用物流成本核实结果和其它相关资料,分析物流
2、成本水平和组成变动情况,研究影响物流成本升降各种原因和变动原因,进而寻找降低物流成本路径。,2、物流成本分析内容,在物流成本核实基础上,经过成本分析,正确评价企业物流成本预算计划执行情况;,揭示物流成本升降原因,正确地查明影响物流成本变动原因和原因;,寻求降低物流成本路径和方法。,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页,3、物流成本分析目标和方法,物流成,本分析,目,方法,指标,1.了解成本变动原因和原因,2.分清各成本负责单位责任,3.是进行物流成本决议基础,4.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管理,指标对比法,原因分析法,物流营运,能力指标,物流赢利,能力指标,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页,物流成本分析方法,比较分析
3、法:,又称对比分析法,应用广泛,它是经过相互关联物流成本指标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一个方法;利用对比法时应注意指标,可比性,。,详细形式(三种):,(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2)实际指标与前期指标对比(纵向对比),(3)实际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横向对比),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页,二、物流成本分析方法,(一)指标对比法,经过相互相关联物流成本指标之间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一个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形式:,实际成本指标与预算(计划)成本目标对比,考查企业成本目标完成情况。,实际成本指标与历史成本水平对比,以考查企业成本水平变动情况。,实际成本指标与同类企业或同类产品成本水平对比,以考查企业
4、成本水平在同类产品中所处地位。,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5页,详细对比形式有:,绝对数比较,增减数比较,百分数比较,比较,绝对数比较,120万,145万,增减数比较,+25万,百分数比较,20.8%,CPI同比增加 6.3,环比增加 0.6,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6页,案例:两种物流模式下物流总成本分析比较,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7页,例1,设物流成本指标N是由A、B、C三原因乘积所组成,其计划成本指标与实际成本指标分别列示以下:,计划成本指标,N1=A1B1C1,实际成本指标,N2=A2B2C2,差异额,G=N2N1,计算程序是:,计划成本指标A1B1C1=N1,第一次替换,A2,B1C1=N3 N
5、3N1=A变动影响,第二次替换,A2B2,C1=N4 N4N3=B变动影响,第三次替换,A2B2C2,=N2 N2N4=C变动影响,以上三个原因变动影响总和为:,(N3 N1)+(N4 N3)+(N2 N4)=G,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8页,(二)原因分析法(连环替换法),一项指标变动是受多个原因影响。指标对比法没有揭示各个原因对指标改变影响和贡献。,原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原因之间关系,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原因对分析指标影响程度一个技术方法。,指标 =F (原因1,原因2,.),分析思绪:单原因变动;变动前后指标改变,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9页,原因分析法(连环替换法)步骤,1、确
6、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原因之间关系。,使用指标分解法,首先要将经济指标在计算公式基础上进分解或扩展,从而得出各影响原因与分析指标之间关系式。,材料费用 =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费用,=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 材料单价,运输成本 =端点费用+运输单价里程数,分析指标与影响原因之间关系式,既说明了哪些原因影响分析指标,又说明这些原因与分析指标之间数量关系。,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0页,2、依据分析指标汇报期数值与基期数值列出两个关系式,确定分析对象。,如对于材料费用而言,两个指标体系是:,基期材料费A0=基期产品产量 基期材料单耗 基期材料单价,实际材料费A1=实际产品产量 实际材料单耗 实际材料
7、单价,总成本变动 =实际材料费用,基期材料费用,=A1 A0,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1页,3.连环次序替换,计算替换结果:,基期材料费 A0=基期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A2 =,实际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 基期材料单价,产量引发变动,=,A2 A0,=(实际产品产量-基期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 基期材料单价,A2 =,实际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 基期材料单价,A3 =,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单耗引发变动,=,A3 A2,=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 -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A3 =,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实际材料费 A1 =,实际产品产
8、量,实际材料单耗,实际材料单价,单价引发变动,=,A1 A3,=实际产品产量 实际材料单耗 (实际材料单价-基期材料单价),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2页,4.,比较各原因替换结果,确定各原因对分析指标影响程度,。,总成本变动(A1-A0)=产量引发变动(A2 A0)+单耗引发变动(A3 A2)+单价引发变动(A1 A3),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3页,指标,年,年,材料费用(元),80000,92400,产品产量(件),2200,材料单耗(千克),8,7,材料单价(元),5,6,要求:分析各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影响程度,实例一,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4页,实际材料费用:220076=92400(元)
9、基期材料费用:85=80000(元),分析对象是:92400,80000=+12400(元),基期材料费用:85=80000(元),替换,产量,原因:,2200,85=88000(元),替换,单耗,原因:,2200,7,5=77000(元),替换,单价,原因:,2200,7,6,=92400(元),最终检验分析结果:+8000,11000+15400=12400(元),8000,-11000,15400,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5页,应用连环替换法应注意问题,原因分解相关性。所谓原因分解相关性,是指分析指标与其影响之间必须真正相关,且有实际经济意义。,分析前提假定性。所谓分析前提假定性是指分析
10、某一原因对经济差异影响时,必须假定其它原因不变。,原因替换次序性。,次序替换连环性。,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6页,假定某配送中心为某超市进行定点配送,年1月份计划配送成本为24000元(N1),实际成本为30400元(N2),比计划增加6400元(G)。依据下表资料,分析其增加原因。,计划(N1),实际(N2),配送货物量(A),160吨,200吨,配送里程数(B),100公里,95公里,运输单价(C),1.5元/吨公里,1.6元/吨公里,配送成本,24000元,30400元,实例二,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7页,解答:,计划成本指标:,N1=A1B1C1=1601001.5=24000元,实际
11、成本指标:,N2=A2B2C2=200951.6=30400元,第一次替换:货物量因子变动影响,N3=,A2,B1C1=,200,1001.5=30000,G1=N3-N1,=30000-24000=,6000,元,第二次替换:里程数因子变动影响,N4=,A2B2,C1=,20095,1.5=28500,G2=N4-N3,=28500-30000,=-1500,元,第三次替换:单价因子变动影响,N2=,A2B2C2,=,200951.6,=30400,G3=N2-N4,=30400-28500=,1900,元,总差异为G=6000-1500+1900=6400元,各原因改变造成成本改变分析,物
12、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8页,三、物流成本量本利分析,(一)物流成本性态(也称为成本习性),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依存关系。,按成本性态物流成本可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19页,1、变动成本:发生,总额,随业务量增减改变而,近似成正百分比增减改变,成本,特点:,总额正百分比变动性,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性,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成本,变动成本总额,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0页,2、固定成本:成本,总额保持稳定,,与业务量改变无关,特点,总额不变性,单位成本反百分比变动性,业务量,成本,单位固定成本,业务量,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物
13、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1页,3、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与其成正百分比,那部分成本。,半变动成本:两部分(y=a+bx),固定基数+其上随业务量改变成本,半固定成本(阶梯式固定成本):,在各个范围内,总额不变;超出范围,跳跃改变,延期变动成本:,相关范围内总额不变;超出则随业务量改变,业务量,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业务量,成本,半变动成本总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业务量,成本,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2页,总成本公式及其成本性态模型,单位成本,生产经营规模(业务量,),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成本,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3页,(二)量本利分析基本模型,
14、本量利分析(CVP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基础上,以数学化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价、营业额、利润等变量之间内在规律性联络,为预测、决议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一个定量分析方法。,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4页,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利润=营业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营业收入=单价业务量,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5页,本量利分析示意图,单位产品成本,保本点 生产经营规模(业务量,),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成本,收入,总收入,物流成本管理
15、讲义,第26页,本量利分析,物流系统本量利分析包含,盈亏平衡分析,和,盈利条件下量本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就是依据成本、营业收入、利润等原因之间函数关系,预测企业或物流系统在怎样情况下能够到达不盈不亏状态。,而,盈利条件下本量利分析,主要考虑在特定利润要求情况下应到达业务量,以及在一定业务量情况下企业或物流系统利润以及安全边际情况。,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7页,单项物流服务项目本量利分析,单项物流服务项目标量本利分析也包含:,保本分析和盈利条件下量本利分析。,单项物流服务项目保本点是指能使物流到达保本状态单项业务量总称,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上,该项物流业务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刚好与固定成本持平。
16、稍微增加一点业务量,就有盈利;,反之,稍微降低一点业务量就会造成亏损发生。,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8页,1.保本分析:,单项物流服务项目标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保本点业务量,二、保本点营业收入,它们都是标志到达收支平衡实现保本物流业务量指标。保本点确实定就是计算保本点业务量和保本点营业收入额过程。在物流多项作业条件下,即使也能够按详细品种计算各自保本业务量,但因为不一样服务业务量不能直接相加,因而往往只能确定它们总保本点营业收入,而不能确定总保本点业务量。,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29页,举例说明,某运输企业依据历史数据分析,确定单位变动成本150元千吨公里,固定成本总额为20万元,营业税
17、率为3%。本月预计货物周转量5000千吨公里,单位运价为200元/千吨公里,请对该企业进行运输业务本量利分析。,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0页,说明:,汽车运输企业运输收入同运输成本数量关系,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运输收入运输成本;运输收入运输成本或者运输收人运输成本。在以上三种情况中,只有运输收入同运输成本相等时企业才处于不盈不亏状态,也就是盈亏平衡状态。所以盈亏平衡点就是企业运输收入同汽车运输成本相等点,在这一点以上就是盈利,在这一点以下就是亏损。,运输业务量越大,企业所实现盈利就越多或亏损越少。运输企业保本点运输周转量计算式以下:,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1页,解析:,首先计算该企业保本点运输周
18、转量。本题条件可知,固定成本=00元;单位运价=200元;营业税率3%;单位变动成本=150元。则能够计算保本点货物运输周转量为:,保本点运输营业收入=保本点运输周转量单位运价,=4545.45200/10000=90.909(万元),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2页,2.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由,上例也能够计算该运输企业预计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以分析企业所面临经营风险大小。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计算公式为:,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业务量-保本点业务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营业收入额-保本点营业收入额,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3页,例题解析:,安全边际,安全边际量=5000-4545.45=454.
19、55(千吨公里),安全边际额=2005000-2004545.45,=1000000 909090=100 90.909,=9.091(万元),安全边际率=9.091 100=9.09%,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4页,物流系统经营安全性检验标准,安全边际量与安全边际率都是正指标,即越大越好。在欧美企业普通用安全边际率来评价物流经营安全程度,下表列示了安全边际率与评价物流系统经营安全程度普通标准。,安全边际率,10%以下,10-20%,20-30%,30-40%,40%以上,安全程度,危险,值得注意,较安全,安全,很安全,企业或物流系统能够经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扩大业务量或提升价格等
20、方式来提升安全边际率,降低经营风险。,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5页,3、保利点分析,在既定单价和成本水平条件下,企业或物流系统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利润,就需要到达一定业务量或营业收入,这能够称为实现目标利润业务量或营业收入,也能够成为保利点业务量或营业收入。保利点业务量和保利点营业收入计算公式为:,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6页,考虑所得税原因公式:,假如考虑所得税原因,需要确定实现目标净利润条件下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则上述公式能够演变为,:,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7页,相关原因变动对本量利指标影响,上述本量利分析中,诸原因均是已知和固定,但实际这种静态平衡是不可能维持长久,当相关原因发生变动时,各项相关
21、指标也会发生改变。掌握各原因和各指标之间改变规律,对物流成本控制实践是很有帮助。我们要考虑以下三种情况:,首先考虑相关原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影响,其次是考虑相关原因变动对安全边际影响,最终是考虑相关原因变动对利润影响。,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8页,单项物流服务项目改变本量利分析,比如,某运输企业单位变动成本100元千吨公里,固定成本总额为200万元。本月预计货物周转量5000千吨公里,单位运价为200元/千吨公里。,要求:请分析相关原因变动对保本点影响,(1)单位运价降低10%;,(2)单位变动成本增加10%;,(3)固定成本总额增加10%。,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39页,解:保本点=200(
22、200-100)=2,千吨公里,(1)单位运价降低10%,Xp=200200(1-10%)-100=2.50,千吨公里 +25%,(2)单位变动成本增加10%,Xb=200200-100(1+10%)=2.22,千吨公里+11%,(3)固定成本总额增加10%,Xa=200(1+10%)(200-100)=2.20,千吨公里+10%,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0页,分析结果:,相关原因变动对保本点影响,相关原因变动对保本点影响,项目,改变率,保本点,保本点改变率,影响程度,基准,2.00,单价,-10%,2.50,+25%,1,单位变动成本,+10%,2.22,+11%,2,固定成本,+10%,2.
23、20,+10%,3,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1页,固定成本增加,则保本点和保利点提升;使,物流成本向不利方向发展;,反之则相反。,固定成本单独变动,相关原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影响,单位变动成本上升时,提升保本点和保利点;,反之则相反。,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若要求目标利润单独变动时,显然,目标利润变动,只会影响到保利点,但不会改变保本点。营业量变动不会影响保本点和保利点计算。,目标利润单独变动,单价上涨时,降低保本点和保利点;,单价下降时,情况则刚好相反。,单价单独变动,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2页,相关原因变动对安全边际影响,单价单独变动时,因为单价变动会引发保本点向反方向变动,因而在营业业务
24、量既定条件下,会使安全边际向相同方向改变。,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时,会造成保本点向同方向变动,从而在营业业务量既定条件下,会使安全边际向反方向变动。固定成本单独变动对安全边际影响与之类似。当预计营业量单独变动时,会使安全边际向同方向变动。,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3页,相关原因变动对利润影响,单价变动可经过改变营业收入而从正方向影响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可经过改变变动成本总额而从反方向影响利润;,固定成本变动直接会从反方向改变利润;,营业量变动可经过改变贡献边际总额而从正方向影响利润。,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4页,多项物流服务项目本量利分析,普通来说,物流系统提供物流服务项目往往不止一项,这种
25、情况下,因为每项物流服务业务量计量单位都不一样,给本量利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比如,仓储服务业务量计量单位可能是托盘数、吨等,而运输服务业务量计量单位可能为吨公里。在这种情况下本量利分析能够从以下角度进行考虑。,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5页,多项物流服务项目本量利分析方法,假如在物流成本核实中能够按照不一样服务项目分别进行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核实,那么就能够分别按照单项物流服务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分析了;,假如物流系统提供各种服务项目中,假如有一个是主要项目,它所提供边际贡献占整个物流系统边际贡献百分比很大,而其它服务项目所提供边际贡献很小或者发展余地不大,则也能够按照主要服务项目标相关资料进行本量利
26、分析;,假如各种服务项目在物流系统中都占有相当大比重,且没有分项目进行物流成本核实,依据前面分析,能够知道无法进行保本点业务量和保利点业务量计算,而只能计算保本点和保利点营业收入。,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6页,保本点和保利点营业收入计算公式,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7页,总结:,在本量利分析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以及物流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完成情况来考虑,物流成本核算是进行本量利分析前提,离开了物流成本核算,本量利分析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而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本量利分析可以使该项工作发挥更大效用。例如,如果物流企业针对大客户提供多项物流服务,则可以按照不一样客户进行本量利分析,这可认为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提供非常有用信息。,物流成本管理讲义,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