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材: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王霁,班级:189班(30人),教师:韩海霞,学校:香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时间:2013.9,1,【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一切从实
2、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3,【,导入新课,】,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请同学们看一幅漫画,然后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观点看法。,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4,结论是:,人生必须要选择!,那么“我们选择的依据是什?”,答:是我们自己的客观实际。,请打开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讨论分
3、析,并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5,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小故事:,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很快,楚军排列完毕,宋襄公这时
4、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新课讲授,】,6,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7,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小故事:,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
5、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秃鹰听了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8,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6、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9,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10,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案例:,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当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平
7、时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她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运。,11,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12,在这里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管道的
8、故事,。,设计意图:将课程推向新的高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整堂课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并引发深度思考。,13,板书小结,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9、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14,随堂练习,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C.主观愿
10、望 D.正确观点,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A物质 B.意识,C社会 D.精神,答案:1C 2B 3D 4A 5C,15,课后作业,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2我们国家有很多成语,请同学们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16,教学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学实践,教师要体现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的境界有多高,就会带着学生走多远。正如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7,感谢观看!,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