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南至祁门高速公路(淮南至合肥段)预制标 四构件装配式管涵预制施工方案 ya 济祁高速公路(淮南至合肥段) 预制标 四构件装配式管涵 预制施工方案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济祁高速公路(淮合段)预制标项目部 2014年03月15日 25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述 1 2.1、工程概况 1 2.2、主要工程量 2 2.3、工程特点 2 三、施工部署 2 3.1、项目组织机构 2 3.2、施工队伍安排 3 3.3
2、施工资源配置 3 四、施工准备 4 4.1、技术准备情况 4 4.2、材料准备 5 4.3、作业条件准备 5 4.4、安全准备 6 4.5、环保准备 7 五、箱型涵洞通道的施工流程与施工方法 7 5.1、施工工艺流程 7 5.2、施工方法 9 5.3、成品构件的堆放与养生 13 5.4、管型涵洞预制的基本要求 16 六、质量保证措施 16 6.1、质量保证体系 16 6.2、质量控制措施 17 6.3、创优保证措施 19 6.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0 6.5、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21 七、安全保证措施 22 八、环境保护措施 22 九、文明施工 23
3、 十、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24 9.1、汛期、雨期施工措施 24 9.2、冬季施工措施 25 9.3、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25 9.4、夜间施工措施 26 附件一、组织机构图 27 附件二、质量保证体系图 28 附件三、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29 附件四 、环境保护体系图 30 附件五 、文明施工体系图 31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济祁高速公路(淮合段)预制标两阶段施工设计图,施工承包合同书等。 1.1.2. 根据国家、相关省区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以及相关省区现行的使用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则:
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76-95 《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安全管理指南》 我项目部长时间施工积累的经验 1.2、编制原则 1、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满足工程需要。以优质,高效,快速施工为目的,进行机械设备配置,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组织工程材料供应。 2、以“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提前完成工程建设。 3、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
5、材料、新工艺”,以提高施工水平为原则。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做到优质,快速,安全,高效的完成标段工程。 4、以“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5、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全线整体创优规范要求。 二、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 我标段为济南至祁门高速公路淮南至合肥段工程预制标,主要承建里程K77+095—K159+840段落内的装配式涵洞、新泽西护
6、栏及路基防护排水构件的预制工程。 预制混凝土总方量为105236.9方,其中装配式涵洞29759.9方(管涵8977.9方、箱涵20782方);新泽西护栏36977方;路基防护排水38500方,合同工期20个月,总造价1.35亿元人民币。 2.2、主要工程量 我标段装配式管型涵洞由3X2.5及4X4组成,其中3X2.5管型涵洞17道,4X4管型涵洞3道;3X2.5管型通道18道,4X4管型通道15道。3X2.5装配式管型涵洞通道分为3米标准段、1米标准段、3米非标准段,4X4装配式管型涵洞通道分为3米标准段、1米标准段、3米非标准段I及3米非标准段II。 具体工程数量见下表 序号
7、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GT4P-3X2.5管型涵洞 3米标准段 节 198 C40砼方量1940.4m³ 1米标准段 节 16 C40砼方量53.12m³ 3米非标段I 节 18 C40砼方量113.22m³ 2 GT4P-4X4管型涵洞 3米标准段 节 35 C40砼方量690.2m³ 1米标准段 节 3 C40砼方量20.1m³ 3米非标段I 节 4 C40砼方量57.48m³ 3米非标段II 节 4 C40砼方量43.24m³ 3 GT4P-3X2.5管型通道 3米标准段 节 186 C40砼方量18
8、22.8m³ 1米标准段 节 24 C40砼方量79.68m³ 3米非标段I 节 30 C40砼方量188.7m³ 4 GT4P-4X4管型通道 3米标准段 节 156 C40砼方量3076.32m³ 1米标准段 节 28 C40砼方量187.6m³ 3米非标段I 节 28 C40砼方量402.36m³ 3米非标段II 节 28 C40砼方量302.68m³ 2.3、工程特点 本项目为小型构件预制标,我单位只管预制,使用单位自行拉运,内容单一,其中装配式涵洞及通道砼方量大,任务集中,构件外形大,移位、堆放占用面积大。 三、施工部署 3
9、1、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全部抽调具有丰富的公路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曾参与过国内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小型结构预制等施工任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本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组成项目领导班子。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程数量,项目部设项目经理、总工、副经理,下设工程部、经营部、安保部、物设部、综合部(含协调人员)、试验室、财务室、拌和站,共计8个部门。 组织机构框图见附件一 3.2、施工队伍安排 本标段参建队伍将抽调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职工组成,人员素质构成比例技工占70%,其中高级技工占30%。工人均
10、从事过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素质较高,所有劳动力进场后全部到安保部复印身份证登记备案,特殊工种证件齐全。 拱涵设置施工队一个,配备2个施工班组,每套班组配备模板工10人、混凝土工6人、起重工2人、钢筋工6人,并分成两个小组两班倒施工。施工人员共计48人。 3.3、施工资源配置 3.3.1、现场管理人员分工及施工人员安排 序 号 姓 名 职务 负责内容 1 张富义 项目经理 项目全面负责 2 李明 生产副经理 总体负责现场施工 3 马永权 项目总工 全面技术、质量负责 4 梁学利 工程部长 工程的技术及质量 5 王应能 安
11、保部长 工程的安全、环保 6 李春平 试验室主任 工程试验及其检测等 7 鲁小磊 技术员 现场施工、技术、质量 3.3.2、施工机械配置 管涵预制场主要施工机械(包括大型模板) 序号 项目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管涵预制场 1 龙门吊 MH5T-24M-7M 台 2 2 龙门吊 MG25T-27M-15M 台 1 3 HZS75拌和站 HZS-750C 套 1 4 混凝土罐车 5m³ 台 1 5 管涵模板3米标准段 3*2.5m 套 2 2顶5侧 6 管涵模板1米标准段 3*2.5m
12、 套 1 1顶1侧 7 管涵模板3米非标准段I 3*2.5m 套 1 2侧 8 管涵模板3米标准段 4*4m 套 1 1顶3侧 9 管涵模板1米标准段 4*4m 套 1 1顶1侧 10 管涵模板3米非标准段I 4*4m 套 1 2侧 11 管涵模板3米非标准段II 4*4m 套 1 2侧 12 电焊机 BX1-500 台 10 13 钢筋弯曲机 GW-40 台 2 14 钢筋弯弧机 GWH-24 台 2 15 钢筋切断机 GQ-50 台 2 16 钢筋调直机
13、 GT4-8 台 1 17 锅炉 WNS1-1.25-Y(Q) 套 2 18 电热发生器 LDR0.05-0.7 套 2 19 装载机 ZL50C 台 1 20 发电机 300kw 台 1 21 变压器 630KVA 台 1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情况 4.1.1、图纸审核、方案及计划编制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对设计文件、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明确设计意图,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提交到上级和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14、 4.1.2、安全技术交底 做好向各施工队分别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工作,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任务分工、设计内容、创优目标、质量等级、施工标准、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让全体施工人员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全心全力投入施工。 4.1.3、工地试验室 工地试验室使用面积216m²,各部室按照实际施工需要进行配置,设置办公室、资料室、水泥室、化学室、留样室、集料室、力学室、水泥混凝土室、标养室,各功能室内悬挂相应的标识牌及操作规程。 试验室前期对周边材料(砂、石、钢筋、水泥等)进行考察,并外委检测,并在后期试验室经过验收后,对配合比进行优化。为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
15、测工作做好准备。 4.2、材料准备 4.2.1、水泥、地材及减水剂需求计划表 序号 物设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泥 P.O42.5 T 2639.5 2 粉煤灰 F类I级 T 664.4 3 外加剂 聚羧酸 T 33 4 河砂 中粗砂 T 6187.8 5 碎石 5-1/1-2 T 10953 4.2.2、钢材需求计划表 序号 型号 直径 mm 单位 数量 备注 1 HPB300 6 T 6.18 2 HPB300 8 T 84.44 3 HPB
16、300 20 T 56.51 4 HRB400 12 T 362.53 5 HRB400 16 T 148.52 6 HRB400 18 T 275.83 7 HRB400 20 T 515.75 合计 T 1449.76 4.2.3、弯螺栓需求计划表 序号 物资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弯螺栓 LS21-M25 套 2384 2 弯螺栓 LS22-M25 套 3855 3 弯螺栓 LS41-M25 套 1208 4 弯螺栓 LS42-M25
17、 套 2308 4.3、作业条件准备 4.3.1、材料情况 本项目区域内材料比较丰富,品质规格齐全,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石料、砂砾可向料场直接购买,水泥、钢材可就近县市购买,水泥采用淮南海螺水泥,钢材采用马鞍山钢筋。 4.3.2、模板加工制作 拱涵模板全部采用定型钢模,从安徽鼎久工贸有限公司定做,面板采用6mm钢板,要求模板厂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制作,模板的精度及强度复核要求。 4.3.3、驻地建设、预制场地道路硬化情况 组长:张富义 副组长:马永权 李明 办公室主任:王应能 工 程 部 : 梁学利 预制场 拌和站
18、 安保部 : 王应能 试验室 : 李春平 财务部 : 姜韦钰 经营部 : 谢争欣 物设部 : 潘启江 综合部 : 邢二英 4.5、环保准备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及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小组,小组成员名单见下 组长:张富义 副组长:李明 马永权 组员:梁学利 谢争欣 邢二英 姜韦钰 潘启江 王应能 李春平 五、管型涵洞通道的施工流程与施工方法 5.1、施工工艺流程 5.1.1、管型涵洞通道的施工工艺流程
19、 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检验 模板拼装 模板检验
20、 配合比设计 制作砼试块 测定集料含水率、确定施工配合比 砼浇筑、蒸汽养护 测试砼强度 拆模、养生
21、 检验 5.1.2、钢筋加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钢材合格证复检 制定复核钢筋配料表 学习图纸及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范 技术交底 下料成型 按不同型号挂牌 加工安装 自检 中间检查 模板工序检查 质量评定 不合格返工处理 钢筋砼工序检查 砼施工专人查看 隐蔽工程验收 资料整理 钢筋合格证 施工记录 验收记录 处理记录 5.2、施工方法 5.2.1、钢
22、筋的加工制作 管型涵洞的钢筋骨架全部采用先制模后批量加工的方法,根据图纸给出的尺寸焊接拼装出钢筋骨架的胎模,骨架半成品的加工直接在胎模上完成,骨架纵横筋、箍筋、架立筋之间的连接采用点焊连接。 拱涵钢筋骨架胎模底部采用12号槽钢焊接,上部采用20mm带肋钢筋焊接成骨架,骨架加固完成后在上面覆盖2.5mm厚钢板。拱涵钢筋胎模见下图: (1)、钢筋的加工工艺: 1)、钢筋规格、等级、钢种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 2)、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等清除干净; 3)、钢筋使用前调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采用调直机调直; 4)、钢筋存
23、放、下料和加工场地进行硬化,钢筋存放时需垫高30cm,上面采用钢筋大棚,保持清洁,以防污染。 5)、钢筋骨架安装,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采用梅花形水泥垫块,垫块强度C50,垫块示意图见下:垫块安放牢固,与钢筋接触紧密,无悬空翘角等现象,用双层绑扎丝进行固定,保证垫块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移位,且绑扎丝头一律弯折到钢筋内侧,一律不得进入保护层内。 6)、在砼浇筑之前,钢筋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报验,进行验收。 钢筋安装质量标准见下表: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拒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
24、柱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0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5 基础、锚碇、墩台 ±10 板 ±3 (2)、钢筋的加工方法: 1)、钢筋除锈:钢筋在使用前如果有锈蚀主要是采用人工除锈,即用钢丝刷、砂盘等工具清除浮皮、铁锈和油污。 2)、钢筋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对于成盘的钢筋或发生弯曲的钢筋使用调直机调直后使用。 3)、钢筋切断:钢筋切断应采用常温切断,不得用加热切断。本次首件采用钢筋切断机来进行下料,钢筋切断口与轴线垂直,不得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现象,
25、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切断钢筋时力求长度准确,偏差限制5mm以内。断料前要复核配料单,然后根据配料单下料。要长短搭配,统筹排料, 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尽量减少接头,降低损耗。 4)、钢筋弯曲:钢筋弯曲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加热弯曲,也不得采用锤击弯折。钢筋弯折点不得有裂缝,弯曲形状不应在平面上发生翘曲现象。弯制钢筋时宜以中部开始逐步弯曲两端,弯勾必须一次弯成,不得反复弯折,加工完毕后的钢筋,放置在棚内的架垫上,避免锈蚀及污染。 在钢筋弯曲时,要把弯曲机周围搭设施工平台,在弯曲机附近平整场地上按照钢筋尺寸1:1画出钢筋大样图,做好的钢筋骨架与大样图进行比较。 5)、钢筋焊接:钢筋焊接采用双面焊
26、接方式,搭接双面焊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8cm)。 6)、挂牌存放:加工好的钢筋骨架要及时从胎模上吊运下来,存放至大龙门吊悬臂外侧,在靠近围墙位置预埋钢筋骨架标识牌,钢筋骨架按照标识牌所示区域进行存放。 5.2.2、模板制作及拼装 1)、模板施工工艺要求: ①、本工程全部采用大型钢模板; ②、各种模板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进行模板设计,分别验算强度、钢度及稳定性; ③、模板安装的基本要求:板面之间平整,接线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④、模板安装与钢筋安装工作配合进行,影响钢筋安装的模板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 ⑤、模板
27、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模板净空、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⑥、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结构特点,砼达到2.5MPa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伤或规定的强度来决定。 2)、模板采用工厂加工钢模板。在现场拼装,每一面均是一块整体钢模,表面进行特殊处理,满足光洁要求;整体安装后带线调整线型,满足构件几何尺寸;模板拼缝进行特殊处理,模板拼缝用软泡沫止水,防止漏浆,并保证接缝平整度。 模板立模前打磨、清扫干净,涂刷脱模剂,立模按控制线进行,模板安装好后,现场技术人员对模板的稳定性、螺杆间距、模板几何尺寸、拼缝、连接牢固程度等进行自检,并做好书面记录。 3)、模板拼装:进场模板为大型
28、钢模,底模直接墩放在硬化平整后的场地上,顶模由分节定型钢模盖板组成。模板拼装时采取由两侧到中间对称进行。 5.2.3砼的搅拌、运输、振捣及养护 1)、砼拌和之前,对拌和楼及各种计量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标定,以确保计量准确; 2)、测量各种骨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 3)、保证砼拌和有足够的时间,确保砼拌和物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4)、砼运输采用砼罐车进行水平纵向较远距离的运输,运输能力适应砼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混凝土运送到预制现场后由小型龙门吊将储料斗吊起放料; 5)、砼浇筑的工艺要求: ①、砼浇筑之前检查砼的
29、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性能指标; ②、由高处倾倒砼时,防止砼离析; ③、按30cm厚度分层进行浇筑,先浇筑两侧(含撑角),后向中间合并;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④、砼振捣一律采用机械振捣; ⑤、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捣实,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边振动边慢速提出振动棒;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6)、砼浇筑后进行连续蒸汽养护,蒸汽养生采用篷布覆盖,由锅炉房或电热发生器生产
30、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预制区。蒸汽养护方案如下: 充入蒸气养护时,控制蒸气温度,由低温到高温逐步升温,温度提升后保持恒温6h。按照规范规定,升温速度控制在15度/小时,降温速度控制在10度/小时,最高温度控制在60度。 在升温阶段,每20分钟进行一次温度观察并作好记录,严格控制升温速率。 在恒温阶段,每30分钟对蒸养棚内温度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经常检查蒸养棚的密闭性,防止漏汽;对供汽管道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注意调整工况,保证恒温的温度及时间,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值。 在降温阶段,每20分钟测温一次,把降温速率控制在10度/小时以内,禁止将蒸养棚内的温度过快地快降
31、低。当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通过揭开小范围蓬布来控制降温;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控制供汽量来进行调节。 降温结束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差不超过15℃。 5.3、成品构件的堆放与养生 成品构件由吊装龙门吊运至构件存放区,管涵侧板采用站立式存放,顶板采用卧式存放,存放四层,最底层位置用10cmX10cm方木垫起。成品构件堆放在存放区采用自动喷淋和人工洒水养生,每批构件保证不少于7天的养生时间。 侧墙存放示意图见下 俯视图 立面图 侧面图 顶板存放示意图见下 俯视图 立面图 侧面图 5.4、管型涵洞预制的基本要求 5.4.1、所用的水泥
32、砂、石、水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5.4.2、不得出现空洞、麻面现象。 5.4.3、预制构件允许偏差见下表 预制构件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混凝土强度(MPa) 不小于设计值 2 构件长度(mm) -0~+5 3 壁厚(mm) -3~+5 4 螺栓孔轴线偏差(mm)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图见附件二: 1)、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负有领导责任。 ①、负责组织制定本工程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②、负责组织制定本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
33、保证措施。 ③、负责对本工程人力、物力资源的管理和配备、调度。 ④、负责对本工程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质量大检查、奖优罚劣。 2)、项目总工负责协助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负有管理责任。 ①、负责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会审本工程施工图、确定施工方案。 ②、负责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工艺的编写。 ③、负责本工程QC成果和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总结。 ④、负责组织试验室人员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 3)、质检工程师负责协助项目总工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负有直接责任。 ①、负责协助总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②、负责协助总工组织试验人员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 ③、负责协助总
34、工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进行编写。 4)、试验室主任协助质检工程师对本工程试验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①、负责搞好本工程原材料进场前的质量试验和进场后的质量抽检,并负责提供试验资料和试验报告。 ②、负责协助质检工程师搞好本工程施工现场各项质量检查的试验工作,并负责填写、整理试验资料。 ③、负责对本工程砼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并提供试验资料和试验报告。 5)、工程部组协助总工搞好施工组织设计编写,施工的方案确定、工程变更方案的确定负有直接责任。 ⑹ 档案室负责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检查和归档,负有直接责任。 ⑺ 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协助质检工程师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负有直接
35、责任。 ①、负责本施工队各工段班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并对工序检测资料的真实、可靠性负有责任。 ②、负责向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提供自检资料和申请自检的通知单。 6.2、质量控制措施 (1)、推行ISO9002标准质量管理,重点部位、关健工序设质量管理点;开展QC活动,对施工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对QC成果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推广、应用和总结,提高分项工程的优良品率; (2)、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由项目总工对有关参加该项目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再由各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别对自己所管辖的施工地段的施工负责人、班组长和全体参加施
36、工人员进行反复细致的现场技术交底。 (3)、实行逐级自检,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各工序完工后首先由施工队各班质检员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施工队质检员,由施工队质检员召集下道工序质检员一起进行互检;互检合格后,上报项目经理部工程部、试验室、质检组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检查通过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检查过程中,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填写工序质量检查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认,作为施工原始资料保存。项目经理部、各施工队、各班组到具体工序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人,哪个环节出差错,将按有关规定处罚。 (4)、施工原材料抽检制
37、度。所有施工原材料在确定料源签订购买合同、组织进场前,应由总工或质检工程师、试验人员进行必要的了解,现场考察和试验后方能确定,材料进场后按规范进行抽检,合格后再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能进场使用。 (5)、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以确保对工程质量的监控作用。 (6)、砼施工实行技术人员和试验人员24小时旁站制度,并坚决采用重量法施工。 (7)、不定期抽检制度。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对以下各施工队所施工的工程进行不定期抽检,内容包括砼的坍落度、砼抗压强度等。 (8)、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实行质检工程师在质量方面的否决权制度;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
38、和各施工队的质检员在质量方面都享有很高的否决权,在施工过程的每道施工工序,不管是质检工程师还是质检员进行检查不通过的,都视为该道施工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视具体情况进行整改或返工。只有各级质检人员全部检查合格后,并且由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以保证工序质量、中间成品和最终产品质量。同时还实行施工技术方案审批制度;工程质量每月定期检查制度,对工程质量问题实行“三不放过”制度,以完善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9)、项目项目经理部内部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制度,实行工程质量与经济挂钩,以加强员工的责任心。质量好的予以重奖,对有质量隐患或有质量事故苗头的予以重罚,并及时
39、兑现,以防止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 (10)、加强质量教育,经常开展质量教育活动,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 6.3、创优保证措施 (1)、创优措施 1)、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做好组织保证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济祁高速公路预制标创优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标段创优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检查、评定、总结等事宜,按照“环保、安全、优质”的目标,稳步推进创优工作的开展。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落实创优目标的实现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编制本标段的创优规划及实施细则,认真贯彻实施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G
40、B/T24001、GB/T28001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严格管理,真抓实干,层层分解,组织落实,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3)、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针对一些技术难题、复杂问题,组织力量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检测检验手段,实现工程建设新突破,促进工程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4)、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创优意识 充分发动群众,围绕创优规划开展全面质量教育,提高全员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创优规划通过具体操作者落实在每一个施工工序中。 5)、推行“开工必优,优质先行”的创优思路 抓好本标段各
41、类工程工艺标准示范段的实施工作。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规范施工,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 6)、加大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坚决克服工程质量通病 把“克服质量通病”作为提高我标段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每一个案例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坚决整改;整改不彻底、不达标,绝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制定详细的克服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对工程质量从开工起就要引起重视,采取预防措施,克服质量通病: ①、混凝土工程要克服振捣不实,蜂窝麻面,跑模错台,保证色泽一致,表面光洁。 ②、在试验、施工工艺等方面要注重科学化、规
42、范化、程序化,坚决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以防由此而引起的质量隐患和质量事故。 (2)、创优实施程序 1)、首件工程认可阶段 按照规划要求,实行“开工必优、优质先行”的管理思路。各类工程全面铺开前先要确立首件工程认可制度,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施工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在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流程和保证体系,并达到质量目标要求后方可展开全面施工。否则绝不进行下一步施工。 2)、优质工程实施、评选阶段 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及创优规划实施细则,在业主创优领导小组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指导、检查、监督下,认真组织优质工程的实施工作。施工结束后,邀请业主创优领导小组及时
43、组织现场验收。 3)、优质工程确立、申报阶段 我标段创优领导小组根据工程实体质量情况,准备申报部优或国优的相关资料,具体申报事宜按照国家及部有关优质工程申报程序办理。 6.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钢筋工程通病的防治措施 1)、钢筋下料前对锈蚀的钢筋进行除锈,下料时对钢筋分号下料,注意钢筋的合理搭配;受压区、受拉区主筋接头焊接要按照规范进行,对不合格的进行返工处理。 2)、钢筋骨架的制作在胎模上进行,制作合适尺寸的吊具,防止吊装、搬运过程中变形。 3)、搭接焊的钢筋接头应在施工前,按照规范进行弯曲。 4)、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采取高强垫块,安装足够数量的保护层垫块并固定牢
44、固,重要特殊部位宜适当加密布置。 5)、振捣棒不可随意接触钢筋骨架,混凝土浇筑时,施工跳板独立于钢筋骨架。 (2)、混凝土工程通病的防治措施 1)、成型模板在首次施工前,要预先在地面拼装,检查接缝与接茬错台情况,提前进行修整;所用模板接缝均使用单面胶海绵条堵塞,防止漏浆。桥涵预制件成品或半成品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预制件不合格不准出厂。钢模贴面必须严密,使用前检查其厚度,厚度不均匀,不允许使用,以保持成品结构表面平整度。 2)、试验室多采取几种配合比,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提高砼的和易性。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和符合要求的粗细骨料,并掺入外加剂和掺和料,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
45、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防止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和收缩量过大。认真组织现场混凝土生产、浇筑工作,防止混凝土生产与浇筑脱节造成间歇。施工时,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施工程序施工,同时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振捣密实。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选定的配合比计量拌合,不得随意更改。 3)、混凝土浇筑采用吊斗、分层浇筑;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同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20~30秒为宜,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4)、选择合理的拆模时间,避免因拆模过早,混凝土早期受力而引起结构裂缝。脱模后及时修整模板并涂刷脱模剂,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直顺、美观
46、同时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5)、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蒸养采用屏蔽式蒸养棚,多点测温、多点升温和降温的控温技术,严格控制蒸养时的温度,满足升、降温梯度、恒温时间及拆模温度的要求。 6.5、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根据本工程各分段施工的实际情况,由于工期较紧,工序繁杂,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通常容易出现二次污染和损坏,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因此必须加强成品保护,针对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品保护制定以下措施: (1)、设立成品保护领导小组,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2)、制定正确的施工顺序:制定重要区域的施工工序流程,将各专业工序相互协调,排出一个空间的工序流程表
47、各专业工序均按此流程进行有序施工,根据施工流程安排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间,严格控制工作面的人流量,如不符合流程时间的工种一律不准随意进入其他施工区。严禁任何违反施工程序的作法。 (3)、作好工序标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易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半成品标识“正在施工,注意保护”的标牌。 (4)、工序交接全部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5)、全场统一成品保护标志,施工重要部位挂牌警示保护。 七、安全保证措施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
48、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分析解决安全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分析处理安全事故等,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图见附图三: 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根据本项工程特点,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项目部及施工队专职安全员在项目负责人和安保负责人的领导下,履行保证安全的一切工作。 2、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变为自觉行为,真正使安全管理制度化。 3、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必须存档。检查工作时,必须总结安全生产情
49、况,检查安全检查记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的全过程中去。 4、认真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讲话,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充分发挥群众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事故隐患和危及到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要及时处理,作出记录,及时改正,落实到人。 5、施工中临时结构必须向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配电柜、水井等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置防护网。 6、工地修建的临时库房,配置足够线路,都符合防火、防电、防爆炸的要求,并且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7、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专人专岗。机械操作人员上岗前,已经岗位培训合格,设备及时保养维护
50、不允许带病作业。 8、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纠正,对违章作业有权要求停工并予以处罚。 八、环境保护措施 为将本工程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具有景观特色的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施工污染和破坏环境。 1、防止水土流失和废料废方处理 ①、防、排水:工程施工前做好防、排水规划,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施工期间随时维护,始终保持场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不形成淤积和冲刷。 ②、施工便道路面进行硬化,保证晴雨通车,设专人进行养护,确保路面平整,防止扬尘和积水。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