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目录 1 第1章 项目概述 8 1.1. 项目名称 8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8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8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8 1.4.1. ××市市民之家信息系统方案 8 1.4.2. ××市关于市民之家项目的相关文件 8 1.4.3. 国家、省及行业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8 1.4.4. 现行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规范 8 1.4.5. 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 9 1.5.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建设期 10 1.5.1. 建设目标 10 1.5.2. 建设内容 10 1.5.3. 建设期 10 1.6. 项
2、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0 1.7. 主要结论与建议 10 1.7.1. 主要结论 10 1.7.2. 建议 10 第2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1 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11 2.2. 项目承建单位职责 11 第3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3.1. 建设目标分析 11 3.1.1. 党和政府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11 3.1.2. ××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 11 3.1.3. 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目标 12 3.2. 项目现状分析 13 3.2.1. 市直各部门、各区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的现状 13 3.2.2. 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的主要不足 13
3、 3.2.2.1. 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亟待完善 13 3.2.2.2. 各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13 3.2.2.3. 缺乏市级行政审批服务的互联交换平台 13 3.2.2.4. 公共资源交易与公共服务较为分散 13 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3.3.1. 项目建设是解决当前行政审批诸多问题的要求 13 3.3.2. 项目建设是完成地方发展规划的要求 13 3.3.2.1. 符合××市“十一五”、“十二五”的发展规划 13 3.3.2.2. 符合中央相关政策 13 3.3.2.3. 符合××省相关政策 13 3.3.2.4. 符合××市委相关政策
4、13 3.3.3. 项目建设是赶超国内发达城市先进水平的要求 13 3.3.3.1. 国内副省级城市行政审批现状 13 3.3.3.2. 各地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现状 14 3.3.3.3. 上海市行政审批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经验借鉴 14 3.3.4. 项目建设的政务应用目标 14 第4章 项目需求分析 15 4.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15 4.1.1. 行政审批大厅各种审批方式场景分析 15 4.1.1.1. 委办局窗口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2. 委办局同后台网上联合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3. 委办局窗口与单位网上联合审批
5、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4. 窗口之间网上联合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5. 窗口受理与多单位网上协同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6. 市区两级网上联合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7. 门户受理与单一单位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8. 门户受理与多单位协同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行政审批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16 4.1.2.1. 行政审批系统工作模式分析 16 4.1.2.2. 网上申报各系统协同工作场景 16 4.1.2.3. 大厅申报各系统协同工作场景 16 4.1.3. 行政审批系统的系统处理流程 1
6、6 4.1.4. 并联行政审批的系统处理流程 16 4.1.5.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业务流程分析 17 4.1.5.1.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 17 4.1.5.2.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业务管理 17 4.1.5.3. 政府采购业务管理 17 4.1.5.4. 土地交易管理 17 4.1.6. 全程电子监察业务流程分析 17 4.1.6.1. 数据处理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6.2. 监察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6.3. 重大项目电子监察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18 4.2.1. 信息系统需求 18 4.2.1.1.
7、 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机构与工作室需求分析 18 4.2.1.2. 进驻单位现有网络系统、审批软件情况统计分析 18 4.2.2. 信息量分析 18 4.2.3. 信息系统处理能力要求 19 4.2.4. 系统应用的软件架构分析 20 4.3.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21 第5章 总体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建设原则和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总体设
8、计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网络接入枢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1. 网络接入枢纽的含义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2. 与各类网络的连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高速政务审批局域网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 政务审批局域网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 高速数据交换网络体系 错误!未定
9、义书签。 6.2.3.1. 网络规划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2. 网络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3. 系统配置要求(含调整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4. 系统运维管理(补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 中心机房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1. 建设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2. 设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3. 中心机房结构装饰装修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4. 机房供配电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5. 防雷与接地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6. 机房
10、综合布线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7. 机房UPS电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8. 消防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9. 精密空调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10.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11. KVM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12. 新风及事故排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13. 机房ECC总控室(补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14. 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5. 电子监察监控中心建设(补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5.1. 建设概述 错误!未定
11、义书签。 6.2.5.2. 电子监察总控室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5.3. 电子监察演示汇报厅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6. 市公安局专用屏蔽机房建设(补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智能大楼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1. 智能大楼施工分工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 大楼综合布线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1. 建设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2. 系统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3. 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 大楼安防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1.
12、建设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2. 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3. 系统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4. 系统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4. 大楼门禁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4.1. 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4.2. 系统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4.3. 系统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5. 楼宇自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6. 大楼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6.1. 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6.2. 集成目标 错误!未
13、定义书签。 6.3.6.3. 集成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7. 会议室智能化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7.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7.2. 会议室设置和面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7.3. 会议室功能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7.4. 系统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7.5. 主要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8. 大楼显示系统(调整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四大平台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数据库建设方案(数据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应用支撑环境平台建设方案 错误!未
14、定义书签。 6.6.1.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2. 门户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2.1. 通信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2.2. 工作流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2.3. 表格定制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2.4. 公共服务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应用软件系统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1. 政务中心门户网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1.1. 中心(市民之家)门户网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1.2. 中国××门户网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2. 全市统一行政审批系统 错误
15、未定义书签。 6.7.2.1. 行政审批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2.2. 网上虚拟大厅(网上审批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2.3. 证照比对共享系统(全市证照综合比对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2.4. 与全市统一行政审批系统相关的应用系统的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3. 统一收费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4. 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4.1. 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4.2. 数据交换标准和数据交换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4.3. 系统必备功能模块构成
16、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 中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综合办公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1. 大厅显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2. 大厅辅助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3. 大厅日常管理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4. 大厅业务管理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5. 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6. 大厅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7. 业务分析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8. 流程分析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9. 决策支持子系统 错
17、误!未定义书签。 6.7.5.10. 后台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11. 网上工作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5.12. 系统必备功能模块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 行政绩效管理评估及监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1.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2.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类型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3. 建设工程招投标电子监察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4. 综合产权交易电子监察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5. 政府采购电子监察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18、6.6. 土地交易电子监察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7. 医用物资采购电子监察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8. 知识产权交易电子监察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9. 公共资源交易网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10. 公共资源交易领导专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6.11. 行政绩效管理评估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1. 建设工程招投标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2.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业务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3. 政府采购业务管
19、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4. 土地交易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5. 医用物资采购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6. 知识产权交易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7.7. 系统必备功能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 安全保障体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1. 总体安全框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1.1. 安全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1.2. 安全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2. 运维管理手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3. 基于网络设施的统一安全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4. 数据库
20、加密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5. 基于PKI的CA认证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5.1. 认证中心CA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5.2. 注册登记机构RA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5.3. PKI/CA建设的基本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6. 容灾备份与应急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6.9. 总设计﹑总集成﹑总实施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9.1. 总设计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6.9.2. 总体技术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9.3. 各系统协同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6.9.4. 总体设计服务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21、9.5. 总体集成服务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6.9.6. 总实施服务工作和实施分工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0. 建设方案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与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环境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环境现状及环境污染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环保措施及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治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绿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7.3. 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 主要职业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 节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节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1. 生活给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2. 热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3. 排水系统 错误!未
23、定义书签。 8.3.4. 设备与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能耗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9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领导和管理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 运行维护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 人员培训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1. 培训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2. 培训方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3. 培训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4. 培训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
24、0章 项目实施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项目建设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 实施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1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项目总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1. 资金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2. 资金来源的政策性文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资金使用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项目运行维护经费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2章 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12.2. 经济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1. 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2.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2.1. 行政效能提升,节省办公开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2.2. 提高审批效率隐性增加的投资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3章 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风险识别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1. 风险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风险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1. 政策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2. 项目管理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13.2.3. 项目建设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4. 项目运维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5. 投资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6. 外部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风险对策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4章 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有关的政策、技术、经济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GB/T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
27、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6-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2423.7-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GB/T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等。 1.1.1. 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 GB/T 50314--2000
2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EIA/TIA607 《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 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SO/IEC 11801 国际综合布线六类信道标准 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9、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YJ 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 495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 GB/T 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7401 《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Y/T 106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GY/T 121 《有线
30、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BJ 79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T 14218-93《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J/16-83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4208-84,1994年版) 《电子和电气设备、附件及备件包装规范》(GJB1653-1993) GB/T1890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31、 系列标准 1.2.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建设期 1.2.1. 建设目标 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充分体现××市政府建立创新性服务政府为指导思想;以建设“××标志性建筑”,实现“三个一流”(一流中心、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为目标;以全面、高效服务老百姓为宗旨,建设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务信息发布、听政议事、文化休闲、现代化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多功能智能大厦的电子政务综合管理系统。 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代表了××市信息化建设的最高水平,在国内副省级市民之家建设中具有领先水平,是保证市民之家高效运转的神经中枢,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节点,将成为××市电子政务的
32、核心和枢纽,将成为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处理平台,将成为行政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再造流程的技术支撑,将成为行政服务中心物理大厅的灵魂,也必将成为巩固和深化全市行政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并根据这一目标,基于目前已有的××市政务宽带网络,结合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以循序渐进的设计和建设方式,建立全新的全市跨部门的行政审批和服务的信息体系,形成涵盖××市各市直、各区行政部门的政务总线,形成对各级各部门的行政业务和政务信息的协同办公、灵活调度和动态联接的模式,形成对××市各类基础数据库的完整关联。 1.2.2. 建设内容 ××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
33、是充分利用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整合全市电子政务、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的信息和业务资源,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统一、现代、便捷的行政服务。 市民之家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具体概括为:××××××。 1.2.3. 建设期 本期项目建设的所有实施分项,将在××年×月×日前完成。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次工程投资:¥ 元 1.4. 主要结论与建议 1.4.1. 主要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项目建设符合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能促进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加快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34、 本项目的实施,必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 因此,经过研究论证,我们认为,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和可操作的。 1.4.2. 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基础好,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技术条件成熟,功能完善,安全可控,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了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同步,建议本项目尽快批准实施。 第2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2. 项目承建单位职责 项目承建单位将在招投标工作完成后予以确定。 项目承建单位将依据建设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在项目合同期内,按照质量和进度的要求,完成本项目的相关设计和建设实施工作。
35、 第3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建设目标分析 3.1.1. 党和政府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论述中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 “要按照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
36、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围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参加人大会议期间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在2005年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经人大批准,“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3.1.2. ××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 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采取了审批权下放,尽
37、量减少审批事项等重要措施。 行政服务中心,又称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集信息与咨询、审批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是各地政府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的相结合,不仅约束了政府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的自由裁量权,提升了各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而且推动了行政体制改革的转型进程,拉近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优化了投资环境。 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创新公共服务方式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实时提出建设“一流行政服务中心”的指示,在区级、部门行政审批大厅的基础之上,提出市级行政审批集中、市区审批联动,公共资源交易集中、政府信息发布、政策听证、投资洽谈
38、集中,并加强行政审批网上监督的要求。这是市委、市领导根据我市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定将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审批服务的方式,改变我市公共服务体系,将对政府多年建设的电子政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是全面实现电子政府的重大举措。 3.1.3. 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目标 市民之家的目标是将建成集“方便市民的办事平台,政社和谐的互动平台,关注民生的资讯平台、规划展示平台”四大功能平台于一体的,一个让全体市民充分“参与社会管理,保障民生权益,展示市民风采,共享品质生活”的场所,把“市民之家”建成一个“和谐之家”,通过“市民之家”的建设,加快推进××市的和谐社会建设。 方便市民的
39、办事平台——政府部门、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单位为市民办理审批和登记服务事项的办事平台。 政社和谐的互动平台——政策宣讲、市民意见征询、市民交流、市民活动、市民文化展示、市民提高自身修养的活动平台和互动平台。 关注民生的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公共事务公开、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信息查询、权力阳光运行的资讯平台。 规划展示平台——展示××市的城市建设历史和未来。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经过层层关卡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而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
40、经由各种信息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可以使用的形式、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从应用、服务及网络通道等三个层面,进行电子政务基本架构的规划。 ××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目标,在具备现代化高科技多功能智能大厦特点的市民之家内,以充分体现××市政府建立创新性服务政府为指导思想,以“三个一流”(一流中心、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为目标,全面、高效服务老百姓为宗旨,建设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务信息发布、听政议事、文化休闲、现代化体验为一体的电子政务综合管理系统。 该系统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听证议事、水气电办理、信息化成果体验、文化休闲等一体的
41、多功能智能大厦信息化提供全面支撑,以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局委办的办事窗口和审批功能物理集中构建市级行政审批中心为基础,连通各局委办、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介机构等,形成新的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体系。为这一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全面支撑的网络、设备、数据、基础软件和中间件、应用系统、安全体系,以及制定的内部运行机制、标准、规范等多个层次构成的软硬件系统,称为“××市市民之家信息系统”。 该建设目标将朝着“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超越国内发达地区大城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仅要完成政府各职能部门入驻市民之家大楼、各服务窗口入驻市民服务大厅、各信息系统实现联网
42、实现物理上、形式上的聚合,更要实现逻辑上、流程上、内容上的聚合,打造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模式。即总结全国各类城市经验教训,以国际大都市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为赶超目标,真正打通政府各职能部门在行政管理、业务、服务、信息等各方面的部门壁垒。 3.2. 项目现状分析 3.2.1. 市直各部门、各区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的现状 a)市直各部门已连接上统一的政务网 b)已建立市级网上行政审批大厅 c)我市已有×个跨部门的审批服务大厅 d)我市×个区和×个开发区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和审批系统 e)全市×个市直部门建有行政审批服务窗口 综上所述,我市具有较为成熟的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条件。
43、3.2.2. 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的主要不足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办事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企业反映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可以一门受理、办结,到市里办事还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二是部门办事窗口及网络建设分散,标准不统一、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非常突出;三是所有事项都实现网上审批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网络集中”还难以替代“物理集中”;四是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各区均单独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但在市级层面,没有明确区级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市监察局实际承担了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3.2.2.1. 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亟待完善 3.2.2.2. 各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应用水平参
44、差不齐 3.2.2.3. 缺乏市级行政审批服务的互联交换平台 3.2.2.4. 公共资源交易与公共服务较为分散 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1. 项目建设是解决当前行政审批诸多问题的要求 我市审批服务窗口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探索,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企业反映办事难、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是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a)企业办事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b)网上审批短期内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c)监督难以真正到位 3.3.2. 项目建设是完成地方发展规划的要求 3.3.2.1. 符合××市“十一五”、“十二五”的发
45、展规划 3.3.2.2. 符合中央相关政策 3.3.2.3. 符合××省相关政策 3.3.2.4. 符合××市委相关政策 3.3.3. 项目建设是赶超国内发达城市先进水平的要求 3.3.3.1. 国内副省级城市行政审批现状 经过近六年的建设(从2003年起),我国各省市基本建成了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在省会城市基本建成了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成为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政务服务、中介服务等一体的综合行政服务窗口和集中办事机构,成为政府对外办事服务的第一窗口。我国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较好的有青岛市、广州市等,这些行政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市级审批的集中网上办理。 全国其他副
46、省级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如下表3-2: 城 市 建成时间 建筑面积㎡ 主要功能 入住部门 窗口人员 哈尔滨 2004年 3100 行政审批、便民公共服务 45 135 长春 2002年 38646 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公共服务 41 343 沈阳 2007年 15000 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公共服务 45 400 大连 2002年 15000 行政审批、便民公共服务 37 300 济南 2004年 2900 行政审批、便民公共服务 28 178 杭州 2005年 13000 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
47、易、行政监察、社会服务 62 300 宁波 2004年 10000 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察、社会服务 33 210 深圳 2004年 5114 行政审批、便民公共服务 40 253 广州 2008年 14000 行政审批、便民公共服务 31 450 成都 2004年 14000 行政审批、便民公共服务 43 350 青岛 2008年 26000 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公共服务 52 410 西安 建设中 5700 行政审批、便民公共服务 天津 2004年 26653 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
48、社会服务、 85 480 表3-2 3.3.3.2. 各地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现状 1、广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 2、青岛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 3.3.3.3. 上海市行政审批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经验借鉴 3.3.4. 项目建设的政务应用目标 一、关于入驻部门和单位 二、关于入驻项目 三、关于入驻人员 四、关于中心面积 第4章 项目需求分析 4.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当前,我市正在进行的治庸问责、优化投资环境的工作,其中的重点在于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对行政审批流程的优化,为此在着手进行两大方面的相关工作,一是对全市各局委办的行
49、政审批事项和流程的梳理、二是对全市各局委办的行政审批目录体系的梳理,并将在上半年形成比较完善的成果。这将成为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统一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的主要业务依据。 结合我市实际,借鉴全国其它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经验,××市民之家功能主要定位于为法人、公民和其他组织提供优质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五个平台: 4.1.1. 行政审批大厅各种审批方式场景分析 在所有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局委办进驻行政审批中心后,实现收件、办理人员的物理集中,由于各局委办网上行政审批软件系统的使用水平不一样,网上并联审批方式还没有真正实现,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存在着多种审批方式,这
50、些方式概括起来有如下三大类共计九种(表4-1): 类别 模式 现场窗口审批类 单一部门审批类 (1)委办局窗口审批(窗口即办件) (2)委办局窗口与单位后台的协同申报及审批(窗口与后台联办件) (3)委办局窗口受理和委办局单位联合审批(委办局内部承诺件) 多部门协同审批类 (4)委办局窗口受理与审批大厅内单位之间联合审批(窗口之间即办件) (5)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及委办局联合审批(跨局委办联合审批件) (6)市级行政审批与区级行政审批联动(市区联办件) (7)市级部门和国家(省直)垂直管理部门的联合审批(市级垂直部门联办件) 全程网上审批类 单一部门审批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