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陈子健,School of Mechanical&Automotive Engineering,S,outh,C,hina,U,niversity of,T,echnology,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陈子健,School of Mechanical&Automotive Engineering,S,outh,C,hina,U,n
2、iversity of,T,echnology,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三章 汽车物流服务,第1页,汽车物流特点,汽车物流发展,汽车物流实务,本章知识关键点,第2页,北京当代汽车企业物流模式,北京当代汽车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物流部,而是将包括轿车生产与销售全部物流活动分为,4,部分。其中,调配物流(即通常所说采购物流)由采购部负责,生产物流由生产部详细安排,销售物流由销售部管理,三个部门各司其职,经过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相互沟通、协调一致。而在配件物流方面,北京当代正在与韩国当代商谈成立合资企业,负责售后零部件管理与配送。,1.,采购物流,(,1,)零部件供给形式。,直
3、序列送货(北京周围地域供货,占总量,50%,)、准序列送货(,LP,件国内外埠供货)、送货到仓(,KD,件国外供给商供货)。,导入案例,第3页,(,2,)供给商情况。,零配件供给商,117,家,物流供给商,32,家。北京当代仅管理零配件供给商,由零配件供给商确定物流供给商并对之进行管理,供给商负责将零配件直接送到生产场地。,(,3,)相关情况。,工厂内相关采购物流人员共,300,余人,主要物流及送货由零配件供给商指定第三方物流负责。物流中心建在工厂外,库存量确保,4,小时生产量,其余零配件存放由零配件企业自行负责。,2.,生产物流,生产物流直接与生产挂钩,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北京当代在每个月
4、第三周召开生产、销售计划会,决定下月与未来,3,个月生产计划(确定车型与产量),据此计算出对应物流量,再依据天天生产数量由计算机系统对每种零部件详细要货量进行细分。北京当代天天与供给商进行信息沟通,经过“搭档系统”将生产计划与要货指令传递给供给商,后者按此制订本企业计划,安排生产与送货,与北京当代保持高度协调一致。,导入案例,第4页,当前,北京当代所需零部件国产率约为,77%,。在,68,家供给商中,有,36,家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物流企业水平也参差不齐,其中,4,家单纯作运输,另外,7,家备有仓库,负责货物保管、配送;有物流企业仅服务于一个供给商,有则同时完成多个供给商指派任务。,
5、北京当代汽车生产线采取柔性混装作业线,可混装,6,个车种、,200,多个不一样配置,这么就对生产物流要求愈加严格。北京当代将设有读条形码系统,每个零部件都有自己对应编号,读取它条形码就能确认型号及适用车型,这么就能最大效率起到预防异种目标。,导入案例,第5页,3.,销售物流,经过严密市场调查,北京当代最终选择了一个新型汽车整体服务方式,4S,店作为其主要销售和售后对外窗口。当前,北京当代已在全国布有,150,多家,4S,专卖店,一个新型当代化营销服务网络体系已成规模。北京当代每个月销售,1,万多辆车,在全国市场分布大约是华东、华南、其它地域各占,1/3,。,在整车物流方面,中远物流企业和长久物
6、流企业正分别在北京和武汉为北京当代各建设一座汽车中转库,除用于车辆存放外愈加重视其分拨功效,能够视为分拨中心。,汽车物流是指以最小总费用,按用户需求,将汽车零部件、配件、整车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过程。,导入案例,第6页,1.1,汽车物流概念,汽车物流是指以最小总费用,按用户需求,将汽车零部件、配件、整车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过程。主要包含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汽车物流主要包含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订单下放及跟踪、供给商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管理、货物接收、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管理和生产线物料管理、整车发运等。,第一节 汽车物流特点与发展,第7页,按照汽车产业供给
7、链流程分类,汽车物流分为汽车生产供给物流、汽车生产物流、汽车销售物流、零部件供给物流、汽车回收物流。,汽车物流类型如图,3.1,所表示,1.2 汽车物流类型,第8页,汽车生产供给物流,是指汽车生产企业购入原材料、零部件物流过程。,汽车生产物流,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即指从仓库入口到生产线消耗点,再到成品车库入口前物流。,汽车销售物流,是指汽车生产企业为确保本身经营效益,不停伴随销售活动,把产品全部权转移给用户物流活动,即从汽车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物流。,汽车物流类型,第9页,零部件供给物流,是以汽车零部件供给商或者汽车生产企业为起点,以汽车零部件流通为主,如零部件调配更换、返厂等等,以客户(汽车修
8、配企业)为终点物流活动。,汽车回收物流,是指对生产及流经过程中废旧汽车或零部件进行回收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物流活动。其中,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物流配送业是各个步骤衔接得必须十分平滑高技术行业,是国际物流业公认最复杂、最具专业性领域,其专业性和复杂性尤其表达在汽车零部件向汽车生产商发送上。,汽车物流类型,第10页,从汽车物流系统示意图,3.2,能够看出,汽车行业按照本身生产与市场发展规律,形成了从原材料供给、汽车零件加工、零部件配套、整车装配到汽车分销以及售后服务一整套供给制造销售服务供给链体系结构,即汽车供给链。,汽车物流类型,第11页,汽车物流特点主要有:,(,1,)技术复杂性。,(,2,)服务专
9、业性。,(,3,)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1.3 汽车物流特点,第12页,1.,自营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又称第一方物流,是封闭性很强企业内部物流,是指汽车制造企业依靠本身力量,结合本身经营特点,建立适合本身物流体系,从汽车产品原材料、零部件、辅助材料等购进,到汽车产品生产、储运、包装和销售等物流活动全部由企业本身来完成。制造企业既是汽车生产活动组织者、实施操作者,又是企业物流活动组织者与实施者。这种自营物流模式对企业运作水平要求较高,要求企业对物流、商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整合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营物流优势。,1.4 汽车物流模式,第13页,2.,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又称,3PL,
10、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物流活动,以协议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即第三方)进行,同时经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亲密联络,以到达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物流活动方式。,汽车物流模式,第14页,普通来说,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供方、需方之外第三方完成物流运作方式从而完善供给链过程。第三方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部分或全部物流功效外部服务提供者。第三方物流总演变过程是由简单契约式物流向企业外包和集成式供给链管剪发展。,详细地说,第三方物流优点主要表现在:,能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能提升企业关键竞争力。,能提升企业客户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市场反馈信息速度快。,能进行
11、实时跟踪、信息服务好。,能分散企业风险,适应能力强。,汽车物流模式,第15页,3.,过渡型物流,过渡型物流是企业逐步引入第三方物流模式一个过渡型模式。是指企业在原有物流职能或物流部门基础上成立独立物流企业,该物流企业含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自主权,而且自负盈亏,业务上以满足原制造企业服务需求为主,有充裕能力情况下,能够承接社会上其它企业物流业务,并伴随业务运作专业化程度加深以及业务范围扩大,逐步转变为完全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因为国内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储运企业转变过来,能真正满足制造企业汽车销售物流需求极少,所以,国内许多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便利用己有丰富资源自建物流企业,从而形成了这种过
12、渡型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是自营模式向第三方物流模式过渡,伴随业务量扩大,会逐步发展为完全社会化第三方物流模式。,汽车物流模式,第16页,因为历史原因和体制上问题,我国汽车物流尚处于刚才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还相当落后。从当前我国汽车物流所提供服务功效看,运输、仓储等传统性业务占有相当大比重,物流服务收益,85,来自于这些基础性服务。我国物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体制,/,区域壁垒,2,)汽车物流企业各自为政,3,)汽车物流信息技术匮乏,4,)汽车物流标准函待统一,5,)第三方汽车物流发展迟缓,6,)人才匮乏及价格体系形成,1.5 我国汽车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第17页,(,1,)汽车物流中
13、第三方物流快速崛起。,(,2,)供给链管理下汽车物流兴起。,(,3,)零部件汽车物流兴起和国外物流企业进入。,1.6 我国汽车物流发展趋势,第18页,2.1,汽车物流基本步骤,就组成物流链基本步骤而言,汽车物流同其它物流一样,主要包含,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1,)运输。,运输是物质资料或产品在空间长距离位移。汽车物流中运输就是将汽车零部件、配件、整车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过程。,(,2,)储存。,汽车储存是指汽车产品离开生产领域而还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汽车销售渠道流经过程中合理停留。它把采购、生产、销售等企业经营各个步骤有效地链接起来,起到润滑剂作用。
14、第二节 汽车物流实务,第19页,(,3,)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仓储等过程在两端点作业多离不开装卸,其内容包含物品装上卸下、搬运、分类等作业内容。,(,4,)包装。,包装依其商品在流通中作用不一样,能够分为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总体来讲,商品包装要满足消费者、运输商和销售商要求,即要起到保护产品、方便使用、便于运输、促进销售作用,同时还需降低包装成本。,(,5,)配送。,配送是面向区域内进行多品种、短距离、高频率计划性商品送达服务。汽车物流关键在于配送。汽车物流配送主要模式有市场配送模式、合作配送模式和自营配送模式。,2.1 汽车物流基本步骤,第20页,(,6,)流通加工。,它是指汽车零部件
15、配件、整车从供给者到生产者或生产者到消费者间移动过程中,为确保产品质量、促进产品销售或实现物流高效化,而对物品进行相关加工作业。,(,7,)物流信息服务。,该服务主要指经过建立物流信息网或利用公共信息网、企业内联网,有效地为用户提供相关物资购、储、运、销一体化服务及其它相关信息咨询服务,以沟通与协调各部门相关企业、各物流步骤物流作业。,2.1 汽车物流基本步骤,第21页,车辆下线后,由销售贮备部与生产车间进行交接,并负责售前业务部分。当销售指令发出后,由计划调度室调度车辆进行装车、发运,并负责途中监控和安排回程运输。装车及在途运输由运输配送部负责。汽车销售物流总体业务流程如图,3.3,所表示
16、2.2 汽车销售物流总体目标流程,第22页,汽车销售物流业务可大致分为售前贮备业务和调度运输业务两大部分。详细流程以下:,1.,售前贮备,售前贮备是从整车下线以后,一直到销售部门传达销售指令之前物流活动。它主要包含:整车交接、入库保管、路试检验、出库以及相关质量信息反馈工作。详细业务流程以下:,汽车销售物流总体目标流程,第23页,汽车售前贮备业务,流程如图,3.4,所表示,汽车销售物流总体目标流程,第24页,调度运输详细业务流程以下:,1,)调度车辆,2,)在途运输,3,)回程运输,2.调度运输,第25页,汽车物流管理模式是利用现在供给链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来整合出一套管
17、理模式,其运行模式如图,3.5,所表示。,2.3 汽车物流管理模式,第26页,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对整个供给链流程进行整合,经过汽车物流功效整合、过程整合和资源整合来全方面整合汽车供给链。以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中心,经过与物流企业、供给商、经销商建立战略搭档关系。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企业计划、订单、进度等各种信息经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公布,做到信息快速、准确到达信息适用者。汽车物流中各个生产厂家专注于各自主业发展,发展自己关键竞争力,而将其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使关键企业、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和生产厂家、销售商成为合作搭档关系,利益共享,共同发展。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制造商、经
18、销商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共同建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信息搜集和公布平台。汽车整车生产厂家、汽车部件厂、零部件供给商、物流企业都受令于整车生产厂商总部数据公共平台系统,各单位经过该系统接收总部生产计划与配送订单,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汽车物流管理模式,第27页,当代物流理论认为,物流服务关键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综合成原来满足用户需求,它含有及时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网络化等特征。与传统储运业务相比,其最主要优势表达在依靠对物流信息科学运筹和管理,经过系列化先进物流技术支撑,实现及时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物流服务操作与管理,集储存保管、集散转运、流通加工、商品配送、信息传递、代购代
19、销、连带服务等多功效于一体。所以,包含汽车企业在内企业物流信息流程及信息系统,必须与当代物流服务工作要求相匹配。,2.4 汽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28页,1.,汽车物流信息管路系统功效,为了适应汽车企业对物流信息管理要求,实现对于物流业务及时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操作,汽车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必须含有以下几个功效。,(,1,)需求管理功效。,(,2,)采购管理功效。,(,3,)仓库管理功效。,(,4,)财务管理和结算功效。,(,5,)配送管理功效。,(,6,)物流分析功效。,(,7,)决议支持功效。,汽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29页,2.,汽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组成,汽车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由两大
20、部分组成,分别为两大支撑分系统和四大功效分系统。,其中,两大支撑分系统分别是指以,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系统为内容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和以零部件管理数据库、整车管理数据库、物流计划管理数据库和运输管理数据库为内容数据库分系统。前者为信息传输和网络计算提供通道和平台,后者则负责对各功效系统运行所需求数据及其运行所产生数据进行管理和储存或者对分布于不一样地点、异构数据库进行有效互联,使它们共同为一体化物流信息系统各功效分系统运行提供支撑环境。,功效分系统则由计划管理分系统、零部件物流管理分系统、整车物流管理分系统和运输管理分系统组成。,汽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30页,汽车物流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如图,3.6,所表示。汽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汽车销售物流关系如图,3.7,所表示。,汽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31页,汽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