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XXX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业主:XXX瑶族自治县XXX种养专业合作社 (三)项目地址:XXX县XX镇XX村大坳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要内容为生态农业园、养殖、配套生产设施用房、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生态农业园:种植各类果树、观赏林木300亩。 2、养殖:养殖猪、鸡等。 3、配套生产设施用房:占地500m2。 (六)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2年,即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为300万元。
2、2、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由业主自筹250万元,申请国家、省补助资金50万元。 二、项目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地方篇》;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城乡总体规划》; 《广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XXX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XXX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简要结论 生态观光园的建设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挖掘农业资源优势,提升和丰富旅游的内涵,还将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3、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观光园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和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1 生态观光园面积 亩 300多亩 2 生产设施用房占地面积 m2 50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00 3.1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280 3.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0 4 资金筹措 万元 300 4.1 其中:企业自筹 万元 2
4、50 企业自有资金 4.2 申请上级补助 万元 50 5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70 正常年份 6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06.9 正常年份 7 年净利润 万元 63.1 正常年份 8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4.76 含建设期 9 总投资收益率 % 21 正常年份 9 第二章 项目背景 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
5、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家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旅游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一、国际观光农业现状 观光农业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主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接待城市的旅游者观光度假,被认为是观光农业的起源。近年来,国外观光农业又向深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 法国的农庄旅游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6、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3000多家农户还成立了联合经营组织。这种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美国每年参加观光农业旅游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最著名是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 韩国大城市周边有许多“观光农园”和“周末农场”,这种农园集休闲、体验、收获为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2005年,“农村观光”带来的收入约为5.11万亿韩元。 马来西亚重点发展花卉旅游观光,将每年的7月2~9日定为“花卉节”,在花卉节
7、期间举行各种花展。马来西亚将“花卉节”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现在每年观光农业直接或间接为马来西亚创造了上百亿元马币。 二、国内观光农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观光旅游农业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统计,早在1996—1997年期间已动工投资1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就有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近郊,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
8、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 三、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1、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所以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密切相关。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城市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费用的逐年递增,因此,未来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趋势。 2、旅游观光农业是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我国在“十五”期间已经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因此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是国家政策支持和扶持的
9、产业。 3、发展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农产品在采摘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减少了运输费用。 本项目试图建设一个原生态的观光园,结合XXX生态环境优越的特点,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服务,一方面为游客提供幽雅的休闲场地、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人员提供健康的、无公害的农产品,更能为人们提供从事农事作业、收获的乐趣,提供体验土家风情的场地,在满足消费者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同
10、时,也兼顾有利于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疗养。 开发休闲农庄项目,是适应了XXX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本项目是以新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先进设备来武装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展示新品
11、种、新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XXX农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技术路线、种质资源,辐射带动桂北经济区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促进XXX旅游业的发展 XXX的整体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齐全,具有较强的游览性,但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却不长,停留时间在2晚以上的只占到了45.2%,因此,全面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是当前湖南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而本项目的建设,将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使其更有可能延长停留时间,这对于促进XXX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四章 项目的可行性 一、优势 XXX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优势有:(1)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12、2)区位条件方面,XXX位于广东省北部,属南岭山地腹地,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其发展有希望得到政策倾斜。(3)旅游产业蓬勃发展。XXX自然风景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山、水、峰、洞、林等多种类型。(4)交通运输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对外交通体系。(5)多元的民族文化。XXX是瑶族地区,是民俗风情文化凸现的地域,能集中展示其服饰、民居、饮食、歌舞、节庆、礼仪、婚恋等方面特有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6)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县委、县政府对此进行重点规划、重点投入、重点推销、重点管理,以期带动该区尽快脱贫致富。 二、劣势 其发展劣势有:(1)离市区相对较远,基础设施条件欠缺;(2)地块相对较为细碎,塑
13、造特色景观有一定难度;(3)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如生活污水的净化,旱期场地雨水的回收、土地涵养以及汛期山洪的尽快排除等。 三、机会 其发展机会有:(1)区域背景条件。XXX是南岭生态发展区生态发展试点县、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政策的扶持,使XXX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加快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可能走出一条打破传统工业化思路、克服生产性资源的约束而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新路,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振兴发挥示范作用。(2)交通运输条件。随着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铁的相继通车,已大大缓解不断增加的旅游人数与现有道路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 四、威胁 其发展威胁有:它距离南岭国家森林公园5公
14、里,故属于生态敏感区。 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经营理念 一、设计思想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
15、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二、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300亩。围绕基本农田,建设以蔬菜、茄瓜类为主的蔬菜种植园;名贵苗木;经济林果;灵芝等。 游客可以在园区自己采收、清洁、自己做饭菜,可以让游客拥有责任林地,可以托人看管,可以让游客认种、认管、认收、命名,吸引游客还原故地。 2、养殖区建设。养殖猪、鸡等。 3、配套生产设施用房,占地500平方米;改造维护现有机耕路2公里;建造门牌,广告牌、指示牌等。 4、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排洪
16、排水渠等,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 三、经营理念 1、观光。 一是风貌观。观赏农村田园风光、小桥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 2、休闲。住、吃、玩、垂钓、游泳、日光浴、山地健身等。 3、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园区进行有偿采摘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既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将生产的野菜、蔬菜、家禽等,进行包装,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做饭菜品偿,让游客真切感受农家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
17、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举办生产竞赛活动、饲养禽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7、农耕文化。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农艺展示,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农庄休闲文化。 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选址于XXX瑶族自治县XX镇XX村大坳 二、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 XX镇位于XXX县西北部,东经113º09´,北纬24º59´,镇域东邻必背镇,西邻乐昌沙坪镇,南邻东坪镇,北邻乐昌云
18、岩镇,西南邻乳阳林业局。镇驻地南距县城(直距)27公里,北距云岩镇15公里。全镇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65个自然村,7596户;总人口39383人,其中农业人口37083人;总面积384平方公里,农业耕地面积4万亩,其中水(旱)田2.6万亩,旱地1.4万亩,森林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72%。 (二)气候条件 XX镇海拔高度380-1902米,政府驻地海拔高400米。XX镇年平均气温17.8℃,日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80天。冬季共3个月常有冰雪,是南方赏雪的好去处。部分地区夏季夜间气温在15℃左右,是避暑胜地。年平均降量1680毫米。镇域属石灰岩山区,溶浊高原地貌显著,石头山多,风
19、化严重,山地石多土少,植被覆盖少,平地溶洞多,渗漏严重,地表水奇缺,尤其是大坪片(即大坪、新谷),建国前有“下雨水汪汪,停雨水跑光,七分石头三分土,吃用水贵如油之说”。 (三)旅游资源 XX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周边旅游景点众多,南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相离约10公里),全省第三大水库—南水湖(约20公里),东有必背瑶寨(相约25公里),西有坪石金鸡岭(相距40公里)。境内有罕见的地下森林——通天箩,有保护完好的西京古道、西京古道文化陈列馆、古民居;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温汤温泉、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面积12万亩,近10万株)、观澜书院(XX新书房)、开来书院(红星神仙坪)、步蟾书院(武丰许家
20、古通济桥和西云寺等。境内设有京港澳高速公路XX出口。 第七章 环境保护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加强环境污染源的管理,对各种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确保项目达到对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 一、项目区环境条件 项目位于XX镇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东南侧,所选地址地形开阔整齐,背风向阳。周边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建设地周边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条件良好。 二、环境保护 本项目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无公害生产技术,在种植
21、的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物质。项目采用设施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本项目不但无污染,而且通过发展果林、景观灌木和花卉园能美化环境,有效地提高当地环境质量。 三、水土保持 项目本身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可能因施工开挖破坏植被,以及施工弃渣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按照预防为主、治理并重的原则,综合考虑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艺措施等搞好水土保持,包括园区道路、引水沟渠两边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土时考虑沉沙凼、截洪沟,既增强防洪排涝能力,又提高抗旱能力 第八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
22、资300万元。 1、配套生产设施用房:82万元 2、养殖(猪、鸡等): 18万元 3、名贵苗木: 60万元 4、油茶: 20万元 5、杨梅、沙梨、枇杷等果树: 36万元 6、灵芝: 30万元 7、改造维护机耕路:16万元 8、蓄水池、排水沟等:18万元 9、铺底流动资金:20万元 二、资金筹措 由XXX种养专业合作社自筹250万元,申请国家、省生态补助资金50万元。 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 一、销售收入估算: 项目建后,本休闲观光园将形成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会议招待等为一体的度假区,按平均30人/天的接待量,人均消费250元/天,正常
23、年份营业收入约为270万元。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项目应缴纳税金为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费费率为7%,教育费附加费率为3%。 经计算,正常经营年份项目的增值税为16万元,城市维护建设费为1.1万元,教育费附加为0.5万元。 三、成本费用估算 1、固定资产折旧:折旧费按15年摊销,年摊销费为15万元。 2、租赁费用:项目每年租赁费用为1.5万元。 3、生产物资:按每年30万元计算 4、场地维护费:根据行业相关资料及项目实际情况,按每年60万元估算。 5、水电费:根据项目水电乃是推算每年水电费3万元, 6、人员支出:项目定
24、员20人,缍人每年按3万元估算,年费用60万元。 7、修理费:按折旧费的20%计提,共9万元。 8、管理费用:按营业额的2%计提,共10.8万元。 以上合计成本为:189.3万元。 四、利润估算 按营业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进行利润估算。经测算,项目正常年份利润总额63.1万元。 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投资税后总投资收益率为21%,税后投资回收期4.76年,可见,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十章 社会效益评价 一、本项目的建设,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
25、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将推进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会拓宽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还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旅游的内涵,减少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大众消费心理。 二、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三、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
26、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四、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五、旅游观光农业本身是一种生态农业,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坚持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的原则,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本项目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生态效益显著。 第十一章 结论 1、通过经济分析可知,本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每年可获纯利63.1万元。是一个投资中等,收益高,回收期短,风险小的项目。 2、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探索不同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庄旅游产业,为XXX休闲农业生产提供示范带动作用。 3、本项目实行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管理运作,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