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课 题 8.静夜思 设计者 何利 教者 课 型 精读 课时 2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一课时 预习设计 我的再创造 1.我会在拼音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读古诗。 2.我会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夜晚 思念 起床 月光 怀疑 举起 黑夜 思考 遥望 低头 故乡 故人 3.我还会背大诗人李白的好多诗呢: 教学目标 1.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 2.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4个生字。 3.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
3、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破冰前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二、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
4、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我把星星妹妹变了个模样,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光 、床 、望、乡 ” 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教学新偏旁“攵”“心”。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齐读,读后正音。 三、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
5、中的范字的笔顺及占格。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及执笔姿势。(背景音乐播放)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学海泛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工整美观地书写这节课学习到的四个生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感情。 3.适度拓展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正确美观地书写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感情。适
6、度拓展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上一节课学习的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破冰前行 一、创设情景,感受诗意。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马思聪的《静夜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
7、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让他快点回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二、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
8、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笔顺及占格。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及执笔姿势。(背景音乐播放)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学海泛舟 1.欣赏学唱《静夜思》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2.回家和家长一起找找李白写的另外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9.夜色 设计者 何利 教者 课 型 精读 课时 2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
9、时 第 周 星期 第一课时 预习设计 我的再创造 1.在拼音的帮助下我会正确读下面的词语。 胆子 不敢 往外瞧 勇敢 窗外 乱跳 偏要 散步 原来 都像 微笑 2.我还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3.想想夜晚的时候我都做了些什么事?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4个汉字。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4个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情境导入:
10、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 破冰前行 一、 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师:请同学们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 (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11、3.检查读文情况。 二、读读悟悟 1.教师配乐范读,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可小组齐读,也可个别学生代表) 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把握主线: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然后带着问题读文。 教师追问: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认为弄懂了什么,就把文章读明白了? 三、指导生字书写。 学海泛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工整美观地书写这节课学习到的三个生字。 板书设计
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4.在文本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正确美观地书写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上一节课学习的生字。 破冰前行 一、读读悟悟 1.教师配乐范读,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13、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 师:你们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教师追问: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认为弄懂了什么,就把文章读明白了?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通过再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总结后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6.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7.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二、游戏背诵: 1.猜词游戏。 2
14、背诵课文。 三、指导生字书写。 学海泛舟 1.美读课文。 2.搜集所学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10.端午粽 设计者 何利 教者 课 型 精读 课时 2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一课时 预习设计 我的再创造 1.在拼音的帮助下我会正确读下面的词语。 端午 粽子 节日 总是 大米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回 知道 据说 纪念 2.我还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3.我也要搜一搜端午节的有关故事呢。 教学目标
15、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4个汉字。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破冰前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读课文,学习生字
16、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3)说一说你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4个生字:“午、节、叶、米”,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海泛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工整美观
17、地书写这节课学习到的四个生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学会正确美观3个生字的书写。 2.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构造,并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4.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构造,并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
18、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破冰前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2.学生分小组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 二、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 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 生:箬竹叶、糯米、红枣、线。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 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红枣、蜜枣、豆沙…… 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
19、生:红枣、红豆、鲜肉。 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 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生: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 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3个生字。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总结全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
20、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学海泛舟 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生:赛龙舟、挂香包等。 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 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 课 题 11.彩虹 设计者 何利 教者 课 型 精读 课时 2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一课时 预习设计 我的再创造 1.在拼音的帮助下我会正确读下面的词语。 彩虹 一座 浇花 提着 洒下来 挑水 高兴 镜子 拿着 照着 秋千 花裙子 2.我还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3.我要画一画天上的彩虹。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两新偏旁。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4个生字。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
22、中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 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彩虹) 破冰前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教师引导)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
23、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4个生字:“着、那、到、高”,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海泛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工整美观地书写这节课学习到的四个生字。 板书设计
2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正确美观3个生字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和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和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扬帆起航 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破冰前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
25、字正音。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 3.课文读给同桌听,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 二、课文详解。 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天上美丽的桥是什么?读后,小组汇报交流。 生:天上美丽的桥是雨后的彩虹。 师: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美丽的桥,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我爱想象、爱思考。 师:那“我”真的能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它是彩虹,像桥,而且在天空中。 师:那课文中“我”却在这座桥上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么回事? 生:这是“我”想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 师:“我”能想象出这么多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我是一个“想象力”丰
26、富的孩子。 2.全班集体读二、三、四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为每一个家人都做了事情。 生2:这三段最后一句话都是“你高兴吗”。 师:从这些发现上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懂事、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3.那么,我们也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多关心父母、家人,同学们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组分段朗读、小组比赛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 学海泛舟 除了学习,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和家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语文园地四 设计者 何利
27、 教者 课 型 综合练习 课时 2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眉、鼻、嘴、脖、臂、肚、腿、脚”8个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2.读准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提升学生的语感。 3.进一步把握点在正上方、左上方和点在右上方的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2.教
28、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快速说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3.导学:看到我们玩游戏,《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朱迪警官还想带我们去疯狂动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们想去吗? 4.闯关游戏:读词语。 (1)教师说明闯关游戏要求:准确读出城堡大门上的词语,并把它贴到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 (2)多媒体课件出示:城堡大门,贴满词卡的图片。学生浏览词语卡片。 (3)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词语: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4)读准字音的学生获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贴在
29、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观察是否正确。) 5.识记生字——眉、鼻、嘴。 (1)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体课件出示:“眉”字的演变过程。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6.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
30、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脖、臂、肚、腿、脚。 (3)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胳膊、脑、肩膀、胆、肤、胖……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7.小结:通过游戏互动,学生们正确地认读及身体部位相关的词语,闯关成功。多媒体课件展示:城堡大门开启。 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 1.过渡:同学们在朱迪的带领下继续往前走,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啊(多媒体课件),城堡的果园里种满了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定很甜。 2.游戏闯关:摘苹果。(比一比
31、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1)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 (3)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3.运用词语造句。 (1)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例如:小的时候,每天睡觉之前妈妈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从前,我胆子很小,爸爸给我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渐渐地我也变得勇敢了。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
32、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 预设: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玉盘。 我很喜欢吃妈妈包的糯米粽子。 (3)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4)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4.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预设:爷爷、奶奶、蚊子、黄瓜、狐狸、漂亮、葡萄。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比拼,字词句的运用,学生们准确地认读词语,并总结带有轻声音节词语的规律。 三、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1.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
33、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 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
34、3)根据 “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四、回顾全文,布置作业 1.导问:今天大家跟着朱迪玩得开心吗?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本节课朱迪带我们来到了动物城,通过闯关游戏,我们认读了带有“月字旁”的生字,准确地读出了带有轻声的词语,还能用两三个词语写一句话,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了带有笔画点的汉字。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还收获了很多知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跟朱迪说再见吧!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 2.熟练朗
35、读绕口令,注意读准鼻、边音和轻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一、诵读比赛,日积月累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迪去疯狂动物城里逛了逛。这节课动物城堡里还举行了赛诗会呢,想不想参加? (2)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热闹的赛诗会。 (3)揭示课题:诵读诗歌比赛。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36、并订正。 3.精读古诗,熟读成诵。 (1)导学:同学们已经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展开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正确、流畅。 (2)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边评边读、齐读。 (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4.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二、绕口令比赛,和大
37、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朱迪还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 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 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9.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得最好。通过复述,让学生对不同语句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妞妞赶牛》内容的认知。 10.延伸活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2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