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5 ,大小:2.87MB ,
资源ID:10848779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08487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前 言 XX镇是XX县所辖区域的一部分,是XX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行政中心,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城市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布局,现有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城市的中远期发展水平的需要。已建成的一、二水厂位于城区中心,没有改扩建的场地,所处位置的地域性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已作调整,水厂需整体搬迁。 为了加快XX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投资环境,适应社会对供水事业的更高要求,XX县自来水总公司于2003年1月编制了《XX镇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XX县计经委在桐计经建[2003]文中批准了该项目立项报告,批复确定在XX江沿线合适位置取水,建设净水厂及输配水管线。根据中远期规划确定

2、水厂规模,同时考虑沿线镇乡用水,实施一次性规划设计,分期建设,水质、水量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城市发展的需要。 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院受XX县自来水总公司的委托,对XX镇供水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工作,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对水质水量预测、水源地的确定和净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进行多方案论证,对输水管线的布置提出推荐方案,并进行了净水厂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建筑环境的规划及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认为本工程以XX江为水源的取水、净化及输水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在本报告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受到XX县自来水总公司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总论 1.1编制概况

3、 (1)项目名称:XX镇供水工程 (2)工程规模:一期建设10万m3/d取水工程(设备分期安装)、5万m3/d水质净化构筑物及输配水管线。 二期建设完成10m3/d的取水工程、水质净化及输配水设备安装 (3)项目建设单位:XX县自来水总公司 (4)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院 (5)工程总投资及经济技术指标: 工程总投资为:11906.98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8837.76万元 其它费用:989.84万元 预备费用:491.38万元 建设期利息:160.0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293.00万元 净水厂占地面积:9.62公顷 1.2 编制依据 (1) XX县

4、自来水总公司编制的《XX镇供立工程项目建议书》 (2) XX县计经委批准的项目立项报告[桐计经建(2003)] (3) XX县城市总体规划 (4) 水源取水点的环评报告 (5) XX水利部门对取水点出具的证明意见 (6) XX卫生防疫部门对取水点和净水厂位置出具的证明意见 (7) XX自来水总公司提出的正式委托书 1.3 编制范围 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委托书,XX镇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为: (1)水源地 设计供水规模10.0m3/d,土建一次完成,设备分期实施。 (2)净水厂 设计供水规模10.0m3/d,一期5.0m3/d,二期5.0m3/d,出水水质符合

5、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留有远期自来水深度处理的位置。 (3)输配水管线 净水厂至梅苑新村旁城市现状管网管线(DN600mm)。长度5.5km,管径DN1000,输配水能力10m3/d。 1.4 设计规范及标准 (一)总平面、给排水工艺 (1) GB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2) GBJ13—8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3) 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4) GBJ15—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 GB5749—200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6) CJ3020—9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

6、质标准》 (7) GB/T50103—2001 《总图制图标准》 (8) GBJ125—89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9) GBJ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二)建筑结构 (1) GBJ89—84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2) GBJ9一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 GBJ10一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 GBJ7一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 GBJ11一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 GBJ3一8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7) DBJ08一11一89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三)电气 (1

7、 GB50060—92 《35~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2) GB50034—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3) GBJ63—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4) 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5) GB5465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6) GB4728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7) SDJ5—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四)自控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FC)颁布的有关标准及规范 (2)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CD50A5~9—8

8、4 《化工自控设计技术规定》 (4) CD50A—19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1.5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5.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浙江省XX部,钱塘江上游,处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杭州市辖县之一,介于东经119。10,-119。58,北纬29。35,-30。05,之间。地处“西湖. 钱塘江-XX江.新安江-XX-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距离杭州75km。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地处XX江中段两岸,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全县地势XX和东南向XX江沿岸降低,东西直线距离约为77km,南北约为55km,土地总面积182

9、5km2,全县人口39.56万人。 1.5.2历史沿革、行政区划 XX县历史悠久,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设县,距今已有1776年的历史。《方舆胜览》上载“昔有人采药结庐桐下,指桐为姓,故山名桐君,县名XX。”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XXXX7乡另置分水县。XX、分水的行政界限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解放后XX、分水均属建德专区,1950年改属临安专区,1955年复置属建德专区,1958年两县合并,1960年改属杭州一直至今。 XX县下辖13个建制镇,11个乡,2000年底全县户籍人口39.56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业人口8.1万人,户籍农业人口31.4万人,暂住人口1.0万人,XX

10、镇系由原XX镇和洋洲乡合并而来。XX镇是XX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XX县境东侧,镇域面积158.5km2。目前,XX镇下辖10个居委会,7个社区,55个村。据XX县公安局提供资料表明,2000年底,镇域户籍人口为8.98万人 1.5.3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XX属于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立,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和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分布。XX江由西南而东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江在XX镇境内汇入XX江。全境山地丘陵面积约占79.1%,平原8.3%,水域12.6%。 XX镇位于XX县东部,地势相对平坦,水域面积较大。主要河流有XX江、分水江、壶源江及其他较大支流31条,均属钱塘江水

11、系。老城地形似半岛,位于XX江、分水江交汇处,平均海拔15m。 XX镇介于东经119。38,-119。45,北纬29。45,-29。50,之间,总的地势为中部低(XX江流域),南东和北西部高。前者海拔高程一般小于150m,相对高差小于90m,地形开阔,侵蚀切割微弱,谷坡一般小于5。,属河谷冲积平原和阶地,后者海拔高程一般为200-600m,最高峰东坞尖达1039m,相对高差一般为350-550m,最大可达800m以上,呈低山丘陵地貌,山体侵蚀切割较强烈,谷坡5。-50。不等。 (2)气候气象 XX县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农作物栽培和生长。年

12、平均日照1936小时,年平均气温16.5。C,年极端最高温度42.6。C,年极端最低气温-9.5。C,年平均降雨量为1462mm,3-9月为多雨期。而易引起洪涝灾害的暴雨发生在6-7月上旬,暴雨历时短、强度大。XX年蒸发量为1258.1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向静风频率较高,为31%,年平均风速为1.6M/S。 (3)水文地质 全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14.765亿m3,年平均过境水量322亿m3。全县人均水资源量4113m3,高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一倍多,每km2水资源量80.06万m3,比全国高出一倍多。 境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过境河流有:

13、 分水江,别名天目溪。源出临安天目区,于九排岭入境,向东南流至XX镇入XX江,境内河段长53km,平均宽度250m。两岸溪流呈格子状,由XX而东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74.1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3.4亿m3,水质达到地面水II类水质标准。 壶源江,别名湖源溪。源出浦江县,于瓦檐山东入境内新合乡,至雅坊北入诸暨,又入富阳境内,于清江口入XX江,境内流长10km。 XX江系钱塘江中游河段名。南起七里泷峡谷,北流经横山埠入富阳县境。境内全长33km,平均宽度400m,两岸由南而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95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00亿m3,城区部分XX江平均宽度55

14、0m,水质达到地面水II类水质标准。 XX江在1968年下游建XX江水库后,XX江主要的水文特征为: 3 XX镇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土壤类型的多样性。积坡、洪积物发育形成的山坞、溪畔的水田土壤,多为黄泥沙田。旱地土壤以油黄泥、黄红泥、黄泥土为主,多分布在坡耕地,土壤肥力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XX镇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在北西部和南东部,呈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展布。仇岭坞南北向断层影像特征差异明显,但规模较小,延伸约6km,新生代以来无活动迹象,大麦里北东向断层影像上表现为45度方向直线状陡崖群,山体明显被切割破坏形成三角形断面,倾向北西,走向延长20km,向两端延伸出本区,

15、属区域性大断层,断层两侧截然不同;沿断层在山口分布数个保存较完整的洪积扇,位于断层北西侧;以上说明该断层较新,据区域地质资料可知其最新活动时间为中更新世属断层,近代无活动迹象,对老城区影响较小。 XX镇地震资料较少,据记载自1505年-1934年共发生过九次有感地震,但强度不大,一般为3-4级,裂度小于V级。本区导震构造为岩下-天井坞段北东向弱活动断裂,从区域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记载的时空分布分析,全区属震级小、强度弱、频率低的相对稳定地带,地震裂度按VI级考虑为宜。 据工程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平原区可利用的基础持力层为:①粉质粘土层,可作为荷载较小的居民建筑天然地基。②砂卵砾石、中细砂、含泥

16、砂卵砾石层可作为一般荷载民用建筑的短桩持力层。③中风化基岩适宜作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的钻孔桩或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④山麓沟谷内基岩埋深较浅,是良好的持力层,该区建筑应慎重处理好基底土的均匀性。低山丘陵区一般地质条件较好,但地形起伏较大,山前坡地区应防止人为破坏引起山体崩塌和滑坡,低山丘陵区应保护好树木、植被。并保护好XX江、分水江两岸及周边山体生态环境。 1.5.4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XX镇的发展已经从XX江北岸的老城区逐步向南岸的新城区过渡,江南新城区用地相对城市规模来讲,有足够的土地储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基本适宜建设的用地占56%,且用地平坦,地质条件良好,使城市能够在较

17、长时间跨度内进行开发建设,成为XX今后高速发展中重要的支撑力量。 (2)、旅游资源 XX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境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古有“钱塘江尽到XX,水碧山青画不如”的美誉。目前,境内开放有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桐君山等多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经过几年的大力开发,已形成以XX镇和瑶琳镇为重点,XX江及其支流分水江为纽带,融山、水、洞于一体的旅游网络。风景秀丽的XX江、分水江贯流全境,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县级旅游之冠”称号。自1982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旅游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已形成以山、水、林、洞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的旅游

18、产品体系,境内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红灯笼乡村家园一大批景点的开发建设,XX镇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独特的山水风景资源,已经融入到“杭州-XX-黄山”黄金旅游线之中,使XX成为“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旅游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 (3)农业资源 由于全境处于山区丘陵带,耕地资源较少,2000年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5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仅0.58亩。另一方面,全县山区丘陵林业资源极为丰富,种类较多,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68万m3,森林覆盖率72.4%。 1.5.5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XX县经济有了长

19、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城乡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 XX县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县,改革开放以来,XX县坚持“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225元。工业形成了以针纺织、皮件、服装、化工、医疗器械、文具、工艺玩具、箱包等行业为主导、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以粮油、名优茶、蜂产品、干鲜果、瓜果菜、竹笋六条龙型产业链构成农业主导产业

20、其中特产XX江鲈鱼扬名古今,所产的“雪水云绿”茶叶和“蜂之语”蜂产品为国内知名农产品。 XX农业历史悠久,素以粮油生产为主,近年来,XX县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明确提出要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耕地结构利用格局“四、三、三”的目标,即40%建成优质粮食基地,30%用于发展季节性经济作物,30%建成常年性水产养殖和优质水果等基地。XX农村正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XX镇是XX县政府所在地,也是XX县竞争优势最强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2000年XX镇国民经济构成中,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5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6亿元,工业总产值39.10亿元。2000年,XX镇实现经济总收

21、入24.8亿元。 1.5.6 城市规划概况(2001-2020) XX镇性质为XX县的行政、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以XX镇和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职能上该区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全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的集聚中心, 是县域的交通中心城镇。人口预测2010年为10.5万人,2020年为14.7万人,规划用地面积为15.87km2。人均用地规模远期按人均100m2控制,规模控制在10-12km2。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中心分布在白云源路与春江路之间,北至乔林路、南至梅林路,主要集中市级行政、文化、商业机构,呈平行于XX江的“功能主轴”,其南北两侧各有两条功能带,一条是绿化带,一条是居住用地

22、带。老城区工业用地逐步置换,一提高生活质量、疏解人口密度为主,主要功能转移到江南新区,由原来的城市中心转变成居住为住的、功能相对单一的居住区片。 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分成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区、居住区。 2.现有给水现状 2.1 现有给水现状 城区现有自来水厂2座,共计供水能力5万吨/日。 一水厂是城区老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日,水源取自XX江排山门取水口。 二水厂位于XX江一桥上游右侧河岸,日供水能力2万吨,利用XX江排山门取水口及输水管道,将源水经XX江一桥送至水厂。 城区目前用水主要要由城区老水厂提供,另外企业有自备水源。 现状水厂主要工艺流程:

23、 原水泵房 → 反应沉淀池 → 滤池 → 清水池 → 出水泵房 →管网 2.2 现有给水设施概述 一水厂主要构筑物设备: 2500吨/日格栅反应沉淀池一座 7500吨/日折板反应沉淀池一座 20000吨/日折板反应沉淀池一座 重力式无阀滤池160吨/时一座 重力式无阀滤池320吨/时四座 清水池1750吨 二泵房水泵:200S-63A一台,250S-65A一台,350S-58A一台 二水厂主要构筑物设备: 10000吨/日格栅反应沉淀池一座 重力式无阀滤池320吨/时二座

24、 清水池1000吨 二泵房水泵:200S-63A二台,250S-65A一台 XX近几年供水量情况: XX镇2001年供水情况:最高日供水量3.0万吨/日。 最低日供水量1.6万吨/日。 XX镇2002年供水情况:最高日供水量3.2万吨/日。 最低日供水量1.8万吨/日。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1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XX县位于杭州西部地区,32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发达,旅游事业蒸蒸日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地方经济得以长足发展。根据XX

25、县城市总体规划,XX镇将成为XX县经济、政治、交通、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起到拉动周边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XX县关于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自来水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的重点,也是城市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3.1.2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需要 《XX县城市总体规划》已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XX县建设局于2002年2月完成。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了XX镇在XX县发展中的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商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老城区工业用地逐步置换,以提高生活质量、疏解人口密度,主要功能转移到江南新区,由原来的城市中心转变为居住为主的、功能相对单一的居住区片区(现有水厂需要

26、迁移)。因此,为实现城市规划目标,早日建设新的XX镇供水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3.1.3供水企业自我完善、发展的需要。 目前城区供水存在问题:水厂无扩建用地,难以扩大供水规模,不能满足中远期城市供水规划要求,现状自来水厂取水水源水质受上游工业污水排放影响较大,供水管网不完善,管径偏小,水压不足。现状供水规模总体不大,且由二个城市自来水厂及多个工业自备水源供水,水资源供给管理较为复杂,水质、水量难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新的自来水厂建设也是供水企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 3.2 工程项目建设条件 (1)XX县政府和XX县自来水总公司十分重视工程项目的建设,自来

27、水总公司正着手本工程筹建的各项前期工作。 (2)XX江水作为自来水水源,水质、水量均可满足取水要求,可保证净水厂的取水,而不影响正常的航运。 (3)净水厂从取水、净化及输配可利用XX镇南高北低的地势高差,实现高取低给的供水方式,可节约长期运转费用。 (4)拟选厂址的用地条件、交通条件及环境条件均较好,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供电可以方便地从城市高压供电设施中接出。 (6)电信通讯将方便地从城市电信网上接入。 4.工程规模的确定 4.1需水量预测 需水量的预测需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用地性质、人口发展趋势、工业化水平、供水范围确定。 根据XX镇总体规划,人口预

28、测结果为:2005年8.4万人,2010年为10.5万人,2020年14.7万人。 XX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江南新区为12.587km2,老城区为3.28km2。 预测水量方法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预测: A.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未预见水量12%) 按0.6万m3/(万人.d)计,按2020年14.7万人计。 区域 名称 老城区 江南新区 最高日用水量(万吨/日) 9.88 B.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法(未预见水量12%) 按0.6万m3/(km2.d)计,老城区3.28km2、江南新区12.59km2。 区域 名称 老城区 江南新

29、区 总计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万吨/日) 2.2 8.46 10.66 C.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性质确定用水量 江南新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万m2)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用地 (m2/人) 现状 2020 现状 2020 现状 2020 1 R 居住用地 96.07 376.79 35.38 29.97 69.11 33.64 2 C 公共设施用电 40.31 164.33 14.84 13.05 29.00 14.67 其 中 C1 行政办公用地 8.00

30、 C2 商业金融用地 23.95 C3 文化娱乐用地 0.85 C4 体育用地 0.00 C5 医疗卫生用地 0.66 C6 教育科研用地 4.69 C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2.16 3 M 工业用地 75.69 182.32 27.90 14.48 54.45 16.28 4 W 仓储用地 0.61 20.83 0.20 1.65 0.44 1.86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0.0

31、 33.04 3.70 2.62 7.20 2.95 6 S 道路广场用地 35.98 205.99 13.25 16.36 35.88 18.39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6.07 35.03 2.23 2.78 4.37 3.13 8 G 绿地 6.78 240.37 2.50 19.09 4.88 21.46 其中 G1 共用绿地 5.88 196.3 17.52 9 D 特殊用地 0 0 0 0 0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271.51 1258.7 100 100 1

32、95.33 112.38 注:江南新区现状人口1.39万人计,2020年规划人口11.2万人计。 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 (万m2)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用地 (m2/人) 现状 2020 现状 2020 现状 2020 1 R 居住用地 87.66 118.32 32.2 36.18 19.66 33.96 2 C 公共设施用电 42.94 60.30 15.78 18.36 9.63 17.32 其 中 C1 行政办公用地 7.30 5.87 2

33、681 1.79 1.64 1.68 C2 商业金融用地 19.00 26.60 6.98 8.10 4.26 7.60 C3 文化娱乐用地 1.55 8.05 0.57 2.45 0.35 2.30 C4 体育用地 5.23 4.75 1.92 1.45 1.17 1.36 C5 医疗卫生用地 1.83 3.06 0.67 0.93 0.41 0.87 C6 教育科研用地 0.38 9.79 0.14 2.98 0.09 2.80 C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7.65 2.18 2.81 0.66

34、 1.72 0.62 3 M 工业用地 49.61 15.22 18.23 4.63 11.12 4.35 4 W 仓储用地 6.80 3.26 2.50 0.98 1.52 0.93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3.42 14.02 4.93 4.27 3.00 4.00 6 S 道路广场用地 40 44.81 14.70 13.65 8.97 12.80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5.24 8.26 1.93 2.52 1.18 2.36 8 G 绿地 24.63 61.86 9.05

35、18.84 5.53 17.67 其中 G1 共用绿地 19.80 59.57 7.28 18.14 4.44 17.02 9 D 特殊用地 1.84 1.84 0.68 0.56 0.41 0.53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272.14 328.39 100 100 61.02 93.83 注: 老城区现状人口4.46万人计,2020年规划人口3.5万人计。 江南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用水量预测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规划面积 (公顷) 用水量指标 (吨/公顷) 用水量 (吨/日) 1 R 居住用地 376

36、79 110 41447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64.33 62 16433 其 中 C1 行政办公用地 C2 商业金融用地 C3 文化娱乐用地 C4 体育用地 C5 医疗卫生用地 C6 教育科研用地 C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3 M 工业用地 182.32 80 14560 4 W 仓储用地 20.83 20 417 5 T 对外交通用地 33.04 30 991.2 6 S 道路广场用地 205.9

37、9 20 4119.8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5.03 25 875.75 8 G 绿地 240.37 10 2404 其中 G1 共用绿地 196.3 9 D 特殊用地 0 合计 1258.7 81246 以上已包括未预见水量12%。 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用水量计算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规划面积 (公顷) 用水量指标 (吨/公顷) 用水量 (吨/日) 1 R 居住用地 118.32 110 13015 2 C 公共设施用电 60.30 其

38、 中 C1 行政办公用地 5.87 50 293.5 C2 商业金融用地 26.60 50 1330 C3 文化娱乐用地 8.05 50 402.5 C4 体育用地 4.75 50 237.5 C5 医疗卫生用地 3.06 100 306 C6 教育科研用地 9.79 100 979 C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2.18 80 174.4 3 M 工业用地 15.22 80 1218 4 W 仓储用地 3.26 20 65.2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4.02 30 420.6 6 S

39、 道路广场用地 44.81 20 896.2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26 25 206.5 8 G 绿地 61.86 10 618.6 其中 G1 共用绿地 59.57 9 D 特殊用地 1.84 50 92 合计 328.39 20252 以上已包括未预见水量12%。 总计水量10.15万吨/日 综合以上三种方法,确定XX镇总的需水量为10万吨/日。 分期需水量预测如下: 根据XX镇总体规划,人口预测结果为:2005年8.4 万人,2010年为10.5万人,2020年14.7万人,按人口计算到2005

40、年XX镇用水量可达到5.65万吨/日,但根据实际XX镇用水量统计资料分析,日最高用水量每年递增2000吨/日,再考虑开发区发展速度,近三年,每年按递增4000吨/日计,到2005年,日最高用水量可达到44000吨/日。综合以上因素,到2005年,日最高用水量按50000吨/日计,分期用水量预测如下: 2001-2005 5.0万吨/日 2005-2020 10万吨/日 4.2 工程规模的确定 根据需水量的预测和分析,XX镇总的需水量为10万吨/日。 根据XX镇总体规划,现有一、二水厂需进行搬迁,一、二水厂现有总的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到2005年XX镇用水量可达到5.

41、0万吨/日,因此在2003-2005年之间完成5.0万吨/日供水规模可以满足XX镇供水需求。在新厂一期5.0万吨/日供水规模建成后,可先废除一水厂;二水厂在2005-2020之间可做为过渡水厂,二期工程5.0万吨/日供水规模完成后废除二水厂;考虑到XX镇的规划定位及将来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及原水污染趋势严重的可能性,在远期2020年后增加10.0万吨/日深度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水厂出水水质。 新水厂的建设按以下规模实施。 一期工程 2002-2005 5.0万吨/日常规水处理 二期工程 2005-2020 10.0万吨/日常规水处理,污泥处理 远期工程 2

42、020以后 10.0万吨/日深度水处理 4.3 供水水质的确定 一期、二期出厂水水质各项指标符合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并达到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中二类水司的要求,水厂出厂水浊度要求不大于1.0NTU。管网要求小于2.0NTU(合格率大于98%)。 考虑到XX镇性质为XX县的行政、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以XX镇和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职能上该区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全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的集聚中心, 是县域的交通中心城镇,是黄金旅游“杭州-XX-黄山”的风景名胜风景旅游城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渴望饮用更加优质自来水要求和工业企业

43、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工业用水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食品加工、高科技企业,势必使得饮用水深度处理成为必然趋势。远期深度处理主要将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去除,去除三致前体物等有害物质。另外远期深度处理将把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色度等感观和有机物指标做为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控制标准。 4.4 供水水压的确定 为满足供水服务范围内可直接向六层楼建筑供水,供水范围内最不利点为32m自由水头。局部高地仍需另设加压泵站。 5.总体方案的论证 5.1 水源论证 5.1.1 水资源现状 XX地区已有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各种水源的基本状况如下: (1)、地下水 XX地区地下水主要

44、靠大气降水补给,XX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受地层、岩性、地貌、植被、气候等条件因素控制,各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条件不同,可分为基岩丘陵山区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二部分。 基岩丘陵山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为山区基岩裂隙水和溶岩水的补给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基岩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多且长度较短,加上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多沿沟谷流失,只有一部分沿断裂、裂隙带、风化裂隙向下渗入地下,往往有沿这些地带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渗补给松散岩类空隙水。此部分地下水分布面广,水量相对较小,不能满足水厂大规模集中引水量要求。 松散岩类空隙水分布于山间河谷平原,以砂砾石为主,结构松散,直接裸露地表

45、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其次是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补给,其侧向补给时甚微。一般以下降泉形式排泄。 由此可见,XX地区地下水的水量、分布、补给形式、排泄方式使地下水不能成为水厂水源。 (2)、地表水 XX地区地处山区,北亚热带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流众多,其中县内主要的河流有XX江和分水江。 分水江,别名天目溪。源出临安天目区,于九排岭入境,东南流至XX镇入XX江,境内河段长53km,平均宽度250m。两岸溪流呈格子状,由XX而东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74.1 M3/S, 多年平均径流量23.4亿M3, 根据水文资料历史记载,在1978年枯

46、水年,上游最小流量为0.82m3/秒,近年来,由于上游工业发展,水体受到污染,水体水质状况不断下降;沿江没有合适地块建水厂。 XX江系钱塘江中游河段名。南起七里泷峡谷,北流经横山埠入富阳县境。境内全长33km,平均宽度400m,两岸由南而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952M3/S, 多年平均径流量300亿M3,城区部分XX江平均宽度550m。现XX一、二水厂原水皆取自XX江。沿江有合适的地块建厂。下表为取自XX水厂取水口和取水口下游的水样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出具的站水质监测报告。 报告表明XX江水质达到地面水II类水质标准,可以做为城市供水水源。 5.1.2工程水源的确定

47、 (1)、XX地区浅层地下水虽含量丰富,但受雨季、地表水丰枯水期的影响大,分布面广,不能满足新水厂大规模集中引水要求,故地下水不能做为城市供水水源. (2)、XX江、分水江常年水量丰富,二者相比较,分水江在枯水年最小流量为0.82m3/秒,小于新水厂平均引水量1.215m3/秒;分水江流域截流面积远小于XX江,年径流量为XX江的十几分之一;XX江水质相对较好,详见下页附表;且沿江有合适的地块建厂。 综上所述,XX江能从水量、水质上满足新建水厂要求,故本工程确定XX江作为城市供水水源。 5.2 净水厂厂址论证 5.2.1 净水厂厂址的选择原则 依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净水厂厂址应满足

48、以下设计要求: (1)给水系统的布局合理; (2)不受洪水威胁; (3)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 (4)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5)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6)少拆迁,不占或少占农田; (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按照以上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工程拟选的两处厂址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5.2.2 净水厂厂址论证 经现场踏勘及有关方面初步协商,确定以下二个位置作为净水厂厂址。 (1)XX江大坝下游1000m位置 该净水厂位置(方案一)地面平均标高16.0m,距离XX江二桥位置约为10km,场地地势平坦,现主要用于种植农作物,在地块中间有通

49、讯电缆通过。 (2)320国道渡济大桥南面 该净水厂位置(方案二),地形为凹地,地平标高在7.8-10.0m左右,设计50年一遇防洪堤设计标高为13.963m,厂区平面需进行回填至防洪标高,并沿江建规划防洪堤,距离XX江二桥位置约为5.5km。 5.2.3 净水厂厂址比较 根据上述两个净水厂厂址,对它们在各种条件下做一下技术经济比较,各方案优缺点如下: 方案 优 点 缺 点 方案一 1.地势平坦 2.工程地质条件好 1.距城市距离远,输水管线长 2.土地面积较小,需拆迁 3.靠近山体。需作防洪渠 方案二 1.土地面积充足 2.距城市近 3.周边环境

50、好 1.土方回填量大 2.需配合水力部门建规划防洪堤 3.地基处理费用高 5.2.4 净水厂厂址的确定 综上所述,净水厂厂址确定为320国道渡济大桥南侧方案二。 5.3输水线路及输水方式的论证 5.3.1输水线路的确定 由净水厂至城市管网,目前已形成的南北道路只有1条,其在总体规划中也是城郊结合的主要县级干道,新建自来水输水管沿道路埋设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均是合理的、经济的和安全的。 5.3.2输水方式的确定 根据XX给水工程的管网现状和总体规划新建水厂易一次加压输送,局部高层用水单位局部加压供给,输水管线采用压力式输水方式,在已形成的道路交叉口及规划路口设置闸门井,以备沿途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