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叛逆与反抗
——浅析刘兰芝的形象特征
正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千古绝唱,唱得是如此豪情万丈。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人生中一个的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中,它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所追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和残酷的封建礼教思想戕害了许多追求真爱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对女性的毒害尤为严重。其中不乏有“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2、白娘子与许仙”、“牛郎织女”等。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典型妇女形象刘兰芝在众多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中最具悲剧色彩,她为女性用青春和生命控诉了封建等级制度和金钱势力的罪恶,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具叛逆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
刘兰芝的生活道路是中国封建社会受压迫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 但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封建礼教的束缚, 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迫逆来顺受,还缺乏争取和斗争的勇气,只能以血和泪来控诉封建家长、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压迫,最终以死来证明自己对爱情、对幸福婚姻和生活的渴望,这是她的勇敢之处,也是她性格中的懦弱和不足之处。
刘兰芝躲开众人,
3、悄然奔赴清池,在黄泉路上等着和焦仲卿的相会。刘兰芝是为反抗封建家长制度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而死的,当他们最终的幻想破灭之后悄然而去,去应验自己早以决誓不负的誓言。刘兰芝的死是无可奈何的死。是无声的反抗。
鲁迅指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刘兰芝用自己的生命唱出了震撼古今的生命悲剧绝唱,令人肝肠寸断。在“情与理”的激烈矛盾冲突下,展现出了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渴望自由的爱情生活和争取做人的权利的进步思想。
刘兰芝堪称集聪明、能干、美丽、才艺于一身的风华佳人,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她从小就饱读诗书,知书达礼。古有俗语:“女子无才便是德。”刘兰芝却是一个德才兼备
4、的贤淑女子,从她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刘兰芝是一个勤劳聪明、能裁衣,还会演奏乐器,甚至能诵读诗书的好女子。
刘兰都是遇事沉着、冷静,性格倔强不屈,具有反抗意识的叛逆女性。在刘兰芝明白了焦母的“谴归”意图以后,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她清楚地看清问题的本质。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谴归”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也表明了她遇事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当她离开焦家时“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的情况,更表现出刘兰芝倔强不屈的性格。
刘兰芝忠于爱情,追求幸福和自由,蔑视荣利,对封建礼教誓死不屈,她不卑不亢地自请谴归,面对“堂上拜阿母,
5、阿母怒不止”的情况下刘兰芝镇定从容,没有掉一滴眼泪,没有流露出半点可怜相,足见她的坚贞,面对县令差人作媒,她婉拒“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由此可见刘兰芝的忠于爱情,不慕富贵,处于弱者和被压迫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在她心底升华,最后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同封建恶势力作最后的抗争。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命运操纵在家长的手中,被摆布,被迫害,封建专制制度总是用权利的枷锁和精神的枷锁禁锢着人的天性,用神和神性扼杀女性,女性开始觉醒,抗争意识强烈。一大批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活跃在封建时代的舞台上,在这众多的叛
6、逆女性形象中,刘兰芝具有忠于爱情、坚贞不屈、不慕富而敢于同封建思想作抗争的精神,以无所畏惧的反抗精神树立了最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的楷模。
刘兰芝表现出做人的尊严,她的死,说明她已真正地觉醒,宁死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人格的价值。她忠于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性格,表明她对封建伦理道德所进行的最大限度的斗争,她的人格的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她对封建势力的勇敢抗争,誓死不屈,使之成为了最富叛逆色彩的女性代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参考书目:
1.《孔雀东南飞》人民教育出版社
2.《浅析刘兰芝的性格及其形象特征》 作者:admin
3.《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杜十娘和刘兰芝之光辉形象浅析》 作者:高山流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