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1单选题1、“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答案:C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C60由C60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
2、不同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答案:D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化学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了解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结构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3、“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
3、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O+H2OD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答案:D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一定条件CH3OH+H2O。A、根据方程式,反应物中有氢气,是单质,氢元素是游离态,反应后甲醇和水中含有氢元素,则氢元素变成了的化合态,则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根据方程式该反应中反应前的分子数目是4,反应后的分子数目是2,改变了;不
4、正确。C、根据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一定条件CH3OH+H2O;不正确。D、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了甲醇和水,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加入稀盐酸D收集二氧化碳答案:B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连接仪器,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气密性良好,则烧杯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将药品放入试管,之后将试管缓慢竖立起来,如图操作块状药品会打破试管底部,图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取用
5、液体药品应将瓶塞倒放于桌面,试管倾斜,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倾倒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图所示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B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b增加的质量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具有还原性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答案:DA、网罩可以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正确。B、理论上a中减少的质量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增加的质量为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
6、b增加的质量,正确。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能夺走氧化铜中的氧,说明碳具有还原性,正确。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铜倒出来,铜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不能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错误。故选D。6、NO是一种无色气体,实验室制备NO必须用排水法收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NO难溶于水BNO会与氧气反应CNO有毒DNO密度与空气接近答案:A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N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至于它为什么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而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密度与空气接近或能与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反应等。故选:A。7、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
7、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1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答案:C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碳原子构成的不同种单质。A、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大小相同,故说法错误;B、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故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碳原子构成的,所以1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故说法正确;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故选C。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需要加热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C都是分解反应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B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属于分解反应,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收集气体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进行。A、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不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而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是固体和液体,故选项正确;C、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9、大,使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故选:B。小提示:9、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A化学性质稳定B具有氧化性C具有还原性D具有可燃性答案:A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阳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也不易起变化,故选A。10、“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
10、环答案:DA、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
11、氧元素的循环,符合题意。故选D。11、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答案:B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
12、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故选B。12、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B活性炭C石子D细沙答案:BA、明矾的作用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故A选项不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除去水中异味,故B选项符合题意;C、小石子起过滤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故C选项不合题意;D、细沙可起过滤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1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
13、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铜用于制导线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答案:AA、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14、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答案:CA、试管中有空气,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的是受热膨胀的空气,不能说明反应开
14、始,不符合题意;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此时产物铜的温度较高,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又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所以要等固体冷却后才能倒出,不符合题意;C、木炭具有还原性,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素,使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的总和,反应中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5、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A制取CO2B收集CO2C验证CO2已集满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答案:D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
15、漏斗下端逸出,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B不正确;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不正确;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正确。故选D。多选题16、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扇闻的方法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答案:ADA、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说法正确;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都不能使燃着的
16、木条复燃,故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C说法错误;D、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粉末,颜色不同,可以鉴别,故D说法正确。故选AD。小提示: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7、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H2O2=H2+O2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MnO22KCl+3O2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点燃CO2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 5O2点燃2P2O5答案:BD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
17、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故A不正确;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故B正确;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有气体,生成物不打气标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故C不正确;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点燃2P2O5,故D正确。故选BD。18、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2、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图为利用合成气(CO和H2)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
18、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B还原反应室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C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D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答案:BDA、催化反应室中由于是将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效应气体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正确;B、还原反应室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其中碳和铁化合价改变,而氧元素化合价不变。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铁,氢和铁化合价改变,而氧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不是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错误;C、上述生产过程中,开始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反应物,后来成为生成物,所以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
19、水和二氧化碳。正确;D、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二甲醚(CH3OCH3),一氧化碳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而二甲醚(CH3OCH3)中碳氧原子个数为2:1,所以生成二甲醚的同时还应该生成水,所以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BD。19、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4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Bt1时刻,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7C若丙是Cu,丁是二氧化碳,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克,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与
20、乙可恰好完全反应答案:BC分析:由反应前(t0)可知,丁的质量分数=1-21-22-40=17。由反应后(t2)可知,乙的质量分数=1-54-39=7,甲的质量分数为0。参加反应的甲、乙、丙、丁的质量比为40:(21-7):(54-22):(39-17)=20:7:16:11。由图可知,甲、乙质量分数减小,属于反应物,丙、丁质量分数增大,属于生成物。A、由分析知,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t1时刻,甲反应了二分之一,故乙消耗的质量分数为(21-7)12=7,故t1时刻,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0:(21-7)=10:7,错误,符合题意;C、若为碳还原氧化铜,则
21、2CuO+C高温2Cu+CO216012,160:1220:7,质量比不符合;若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则CuO+COCu+CO28028,80:28=20:7,质量比符合要求。但此时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错误,符合题意;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克,则甲的质量为40g,乙的质量为21g,再增加20g甲,则反应前甲、乙质量比为(40g+20g):21g=20:7,所以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20、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
22、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答案:ABD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此选项正确;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此选项正确;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叫做干冰,干冰升华时能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CO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错误;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此选项正确。故选ABD。2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可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
23、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答案:ADA、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物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错误;B、过氧化氢法制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都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相同;正确;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用相同的发生及收集装置,正确;D、氧气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用用带火星木条检验,二氧化碳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错误。故选AD。22、某混合气体由CO2、CO、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该混合气体的组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中固
24、体由白色变蓝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H2C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2D中尾气进行点燃,可防止尾气造成污染答案:BCA、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不符合题意;B、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中至少一种,不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也可能是原混合气体
25、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符合题意;D、气体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中尾气进行点燃,可防止尾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BC。23、化学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认识宏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微粒大小改变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D干冰人工降雨: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答案:BCA、热胀冷缩:微粒间隔大小改变,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错误。B、金刚石中碳原子排列成空间网状,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成平面层状,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C、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带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鼻孔被人闻
26、到,正确。D、干冰人工降雨,是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变,错误。故选:BC。24、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溶液各5g如下图1所示。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下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资料:(1)过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HCO3,(2)20时,Ca(OH)2的溶解度是0.16g。A600s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若实验1对应的曲线是b,该实验中CO2完全反应C若实验2对应的曲线是c,则
27、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小于10%D若实验3对应的曲线是a,可得结论:NaOH吸收CO2的效果好于Ca(OH)2答案:BCA.由图像可知,600s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此选项正确;B.若实验1对应的曲线是b,比较b、c曲线,b的最终端压强大于c的压强,因此b中还有二氧化碳剩余,即二氧化碳是过量的,则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此选项错误;C.比较b、c曲线,b的最终端压强大于c的压强,因此b中还有二氧化碳剩余,若实验2对应的曲线是c,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于10%,此选项错误;D.若实验3对应的曲线是a,比较曲线最终端压强可知,a的最终端压强最大,因此二氧化碳剩余最多,可得结论:NaOH吸收CO
28、2的效果好于Ca(OH)2,此选项正确。故选BC。25、下列有两项的现象或事实可以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它们是A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B施用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C用石灰水浸泡过的鸡蛋可以长时间保鲜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长期溶蚀石灰岩,形成了美丽的溶洞答案:ACA、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中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故有白膜;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淀粉和氧气;C、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可以把鸡蛋上的小孔堵住,使氧气和细菌无法进入蛋壳;D、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受热或
29、压强变小又会发生分解反应重新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AC填空题26、如图的“二维价类图”立物质之间的联系,高效进行化学学习。(1)金刚石、石墨、C60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互称_。(2)保持M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实验室常用_(填试剂的名称)检验M物质,化学方程式是_。(3)碳的单质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物质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物质N燃烧生成物质M,由此可见,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不但会产生污染,而且会造成_。(4)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是生产建筑材料石灰的原料,该生产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答案:同素异形体二氧化碳分子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
30、O2C+O2点燃2CO能量浪费(合理即可)CaCO3高温CaO+CO2(1)金刚石、石墨、C60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互称同素异形体。(2)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M是二氧化碳,保持M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碳的单质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点燃2CO。由此可见,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不但会产生污染,而且会造成能量浪费(合理即可)。(4)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
31、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27、现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空气五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0.94%的气体是_;(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3)支持燃烧的纯净气体是_;(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5)燃烧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无明显变化的是_。答案:(1)(2)(3)(4)(5)分析:(1)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和其它各约占0.03%,故选。(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3)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烧,故选。(4)氮气可用于制造氮肥,故选。(5)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成分基本
32、稳定,燃烧着的木条伸入其中正常燃烧,无明显变化,故选。28、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填序号)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B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气压减小Na2CO32HCl2NaClH2OCO2(1)CO2+2NaOH=Na2CO3+H2O,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气球膨
33、胀,当滴入稀盐酸后,Na2CO3+2HCl=2NaCl+H2O+CO2,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气球变瘪,故选B。(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3)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9、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1)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_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性,除去异味;(2)可用_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答案:过滤吸附肥皂水煮沸分析: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配水。(1)从江河等水
34、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过滤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异味。(2)可用肥皂水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0、现有氧气、四氧化三铁、铁、二氧化碳、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空气、氮气、氦气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答案:#氧气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四氧化三铁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Fe、O两种元素组成的
35、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铁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氮气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氦气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是由氦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填:;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2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