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这句话体现了 思想。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循序渐进 2.“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朱熹这句话体现了 思想。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循序渐进 3.在发展心理学史上,首先将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在年龄上扩展到青少年的心理学家是
2、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詹姆斯 D.霍尔 4.在发展心理学史上,首先将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在年龄上扩展到人生全程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詹姆斯 D.霍尔 5.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强调教育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儿童发展“内化说”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是 。 A.维果茨基
3、 B.布隆斯基 C.鲁宾斯坦 D.聂恰耶夫 6.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 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A.房东岳 B.廖世承 C.陈鹤琴 D.朱智贤 7.解放后,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A.房东岳 B.潘菽 C.陈鹤琴 D.朱智贤 8.下列不属于发展
4、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任务的是 。 A.描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心理状态 B.解释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C.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D.对有心理疾病的儿童进行干预与治疗 9.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过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以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测验法 10.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 。 A.一线教师 B.教育管理人员 C.教育专
5、家 D.专职研究人员 11.下列不属于教育行动研究特点的是 。 A.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 B.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C.对申报的课题进行研究 D.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研究 12.“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说明教学的目的是 。 A.教会学生学习 B.教会学生研究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 二、填空题 1. 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
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正式独立。 2. 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者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到 年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 ,运用 ,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门课程。 5.1924年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25年, 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儿童心
7、理之研究》。 三、名词解释 1.专家型教师 2.教育行动研究 3.测验法 4.实验法 5.观察法 四、问答题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和教学有何意义? 2.教师如何参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3.如何理解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等的优缺点? 4.如何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5.怎样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 五、材料分析题 1.在本章开头的案例中,针对武爱东的违纪行为,(1)程发老师处理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假如你是班主任老师,你应该怎么做?(3)作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你如何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和处理这一事件? 2.刘老师教初一的政治课
8、程,他在处理小张同学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时遇到了麻烦。今天上课时,小张叠了个纸飞机,他趁刘老师板书的时候,把飞机扔向空中,引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刘老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 D.3.D.4.B.5.A.6.A.7.D.8.D.9.B.10.A.11.C.12.A. 二、填空题 1.1879,冯特;2.1882,普莱尔;3.1903,1913;4.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5.廖世承,陈鹤琴。 三、名词解释 1.专家型教师:是指能够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
9、师。 2.教育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库尔特·勒温1944年提出的概念。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以直接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 3.测验法:测验法是运用一套标准化题目,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心理测量的手段来搜集数据资料的方法。 4.实验法:实验法是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方法。 5.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四、问答题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
10、和教学有何意义? 答:首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的理论,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指导。此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教师每天的有效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重视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更多的人深入到中小学去与教师一起研究,针对实际教育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讲直接用于改进教学。 2.教师如何参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答:教师作为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与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不同,教师所从事的研究主要是在教育情境中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
11、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也不是形成某种理论,而是解决问题,即教师所从事的研究主要是教育行动研究。教师参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教师在工作环境中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如何理解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等的优缺点? 答:观察法能获得大量生动直观的资料,比较真实可靠,研究结果也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外部效度较高;但观察法因缺乏控制,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观察的结果难以深入量化分析,需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来增强其科学性。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
12、研究,同时能保证所收集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但访谈法也有缺点,一是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研究者的素质的影响;二是有些问题被访谈对象比较敏感,不宜进行访谈;三是访谈结果处理比较麻烦。问卷法的优点是,问卷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比较方便;样本量大,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匿名性强,主试与被试间的相互作用小。但是问卷法也有一些缺点,由于问卷的问题和回答方式比较固定,因而灵活性不强;问卷法通常只能研究一些比较简单、表面的问题,难以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问卷法得到的结果的真实性受问卷的效度和被试的态度影响较大。 实验法的优势是能对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从而能从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将自变量
13、对因变量的影响分离出来,以检验和揭示有关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对变量的操纵和控制也是实验法的缺陷,因为实验中对变量的操纵难以排除人为化的影响,实验情境中许多特定因素的作用也使实验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 测验法的优缺点与问卷法类似,所不同的是,测验法所运用的工具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量表。 4.如何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答:会学习不仅仅指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会学习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1)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2)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已有经验、技能和能力,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3)具有坚持学习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会学生学习要从以上几方面着手。
14、 5.怎样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 答:要成为专家型教师,需要从所教学科内容、一般教学方法和讲授所教课程的特定教学方法中不断学习;需要进行反思,提高元认知能力,使日常工作和事物的完成逐渐自动化;需要培养洞察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专家型教师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需要时间,需要在实践中的不断练习、反思和再学习。成为专家型教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经过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这几个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 1.答:(1)程发老师处理的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一味地采用惩罚进行压制;(2)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我会向秦老师那样根据学
15、生的心理特征,给予关怀,因势利导,激发其内在的动机。(3)作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我会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了解不良行为的原因,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发现其闪光点,逐步加以转化。 2.答:作为有意识的教师,刘老师在处理小张的不良行为时,会思考一些处理方法,如第一种方法是训斥小张;第二种方法是忽视小张的行为;第三种方法是让小张去办公室呆着;第四种是说服教育;第五种方法是结合政治课教学内容组织全班同学对该事件进行讨论;第六种方法是表扬小张同学飞机叠得好,借机教育他要制作一架真飞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小张内在的学习动机。其实,每一种理论都有其优势和缺陷,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可能很完美。重要的是,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就是小张同学为什么会表现出捣乱行为?其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才能对症下药,所采取的措施才是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