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收入〕 及总有效需求相等的产出。 2.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及收入无关的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根本生活消费。 引致消费:由收入带来的消费。 3.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及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4.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率。 5.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及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6.平均储蓄倾向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及原点连线的斜率
2、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7.投资乘数 收入的变化及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8.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及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及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其值为1。 二、选择题 1.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线意味着〔C 〕。 A.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储蓄 B.所有的点表示收入等于储蓄 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 D.以上都不正确 2.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说明,储蓄是〔C 〕。 A.正数 B.零 C.负数 D. 是正数、负数或零不能确定 3.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
3、向之和〔C 〕。 A.是大于1的正数 B.是小于1的正数 C.等于1 D.等于零 4.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B 〕 % % % D.120% 5.居民的收支相抵点是消费曲线〔C 〕。 A.及纵轴的交点 B.及横轴的交点 C.及45°线的交点 D.在坐标原点上 6.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总需求曲线位于消费曲线的〔A〕。 A.上方 B.下方 C.重合 D.位置关系无法确定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意味着总需求曲线〔A 〕。 A.向上移动 B.向
4、下移动 C.不会移动 D. 没有影响 8.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以下何者的增加所引起的〔B 〕。 A.进口 B.意愿的自主性支出 C.税率 D. 私人储蓄 9.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那么均衡的收入将〔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 下降4美元 10.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
5、增加,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11.国民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那么〔D 〕。 A.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 B.乘数的值就越小, C.总支出曲线就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 12.国民收入中的边际储蓄倾向越大,那么〔C 〕。 A.边际储蓄倾向也越大 B.乘数的值越大kt=-β/(1-β) C.总支出曲线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峭 13.决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
6、候,国民收入〔B 〕。Δy=Δc+Δi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化 均衡条件是总供应=总需求,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并形成新的均衡,意味着总供应、总需求都有相等的增量,排除了总供应不变的可能 D.不能确定 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B 〕。 A.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消费水平也提高了Δy=Δc+Δs C.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了 D.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的变动无法确定 15.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影响? 〔A 〕。 A.消费的变化不是国
7、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应该是自发消费,消费乘数=投资乘数 B.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C.既不是答案A也不是答案B D.消费和自发投资相等时 16.在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C 〕。Δy=Δi×ki=Δc+Δs A.储蓄数量没变 B.储蓄数量减少 C.储蓄数量增加 D.无法确定 17.在某封闭经济里,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均衡国民收入〔C 〕
8、c=α+βyd=α+(3/4)*(2000-t)= α+(3/4)*2000=1700 α=200 y=(α+i+g-βt)/(1-β)=(200+200)/(1-3/4)=1600 A.等于2000亿美元 B.等于1900亿美元 C.少于1900亿美元 D.等于1700亿美元 18.在某封闭经济里,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要使国民收入到达充分就业的均衡,投资的增量应该〔B 〕。∵α=200∴y=
9、α+i+Δi+g-βt)/(1-β)=〔200+200+Δi〕/〔1/4〕=2000∴Δi=100 A.多于100亿美元 B.等于100亿美元 C.少于100亿美元 D.无法确定 19.其他条件不变,下面哪一点不会使国民收入提高? 〔D 〕 A.政府国防开支增加 B.个人计算机出口增加 C.消费者娱乐支出增加 D.公众购置的储蓄债券增加增加的是储蓄非有效需求 20.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A 〕 16 A. 边际储蓄倾向较小 即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边际消费倾向
10、较小 D.投资数量越大 21.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增加100万美元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B 〕。 17 A. 200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2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 〕。Δy=Δg×kb=20×1=20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D.减少20万美元 23.某个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被150亿美元的新投资所打破,假设不存在引致投资,投资乘数等于4,那么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A 〕。 A.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450亿
11、美元Δy=Δi×ki=150×4=600=Δi+Δc=150+Δc∴Δc=450 B.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600亿美元 C.投资增加了4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150亿美元 D.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750亿美元 24.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D 〕 A.政府支出和出口 B.引致消费和投资 C.政府减税和投资 D.政府支出及投资 25.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B 〕。 亿美元 亿美元
12、 亿美元 亿美元 26.假定政府减税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80%的条件下,减税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A 〕。 18 A. 400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27.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A 〕。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护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转化为个人收入的增加,可以增加消费、储蓄和个人所得税 28.封闭经济政府只收定量税,且将新征税收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A )。
13、 A.该经济的GDP增加100亿美元Δy=Δg×kb=100×1=100 B.该经济GDP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数 C. GDP保持不变,因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颧 D.不能判断GDP增加程度 三、计算题 19 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y-t〕,投资为190,政府购置支出为250,税收为1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30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投资为多少? 〔1〕 y=c +i + g y=2500 c=180+0
14、8(y-t) i=190 g=250 t = 150 c=2060 y=2500 c=180+0.8(y-t) t = 150 三部门均衡时 i + g = s + t→s = 290 〔2〕IU=3000-2500=500 > 0 2.假设一个萧条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5+0.75 ,投资i=20,政府转移支付 =2 ,政府购置g=10,税收。 〔1〕求均衡收入。 〔2〕 假设充分就业产出为12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置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3〕 政府
15、购置增加对消费需求有何影响? 〔4〕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转移支付? 〔5〕在平衡预算情况下,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置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1〕 y = c +i + g y=105 c = 15+0.75(y + tr -t) g= 10 i= 20 tr = 2 或: s+t-tr=i+g 解得y=105 〔2〕 △g=6 △y= 15=△g* kg kg= 1/(1-β)(1-t) β=0.75 〔3〕政府购置增加
16、直接增加总需求使收入增加,又由于c=α+βy 且β>0,所以c增加。△y=△yd+△t=△c+△s+△t △t=0.2×△g=0.2×15=3 △yd=△y-△t=15-3=12 △c=0.75×△yd=0.75×12=9 〔4〕 △tr = 8 △y=120-105=15 ktr = β/(1-β)〔1-t〕 ktr = △y/ △tr △g=15 〔5〕 △y=15 kb = 1 kb = △y/ △g =△y / △t 3.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
17、函数c= 30十,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置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试求: (1)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 (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变为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1) c= 30十O.8yd y=c+i+g+nx=30+0.8(y-50)+60+50+50-0.05y y=600 yd =y-tn tn=50 i=60 g=50 (2) nx=50-0.05y=50-0.05×600=20 (3) ki=1/〔〕=
18、4 (4)Δy=Δi*ki=(70-60)*4=40 ∴y=600+40=640 nx=50-0.05y=50-0.05×640=18 (5) c= 30十O.8yd y=c+i+g+nx=30+0.8(y-50)+60+50+40-0.05y y=560 yd =y-tn tn=50 i=60 g=50 nx=40-0.05y=40-0.05×560=12 四、简答题 投资--储蓄法 y s E s,i i 0 y* y c+i c+i E IU>0 IU<0 45°线法 0 y*
19、 45° 1.分别利用45º线法和投资-储蓄法,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 c+i E IU>0 IU<0 c+i y 2.为什么厂商非意愿存货为零是国民收入到达均衡水平的条件?〔作图〕 ∵y=AD=c+i,∴IU=0 s,i s2 s0 s1 O i y y* y2 y1 3.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分析储蓄增加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s=y-c,y=c+i,∴s↑→c↓,y↓ 4.作图分析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政府支出增加,c+i+g曲线上移,及45度线的交点右移,均衡收入点向右移动
20、政府支出增加,总支出大于总供应,企业销售的要比生产的多,存货意外减少,扩大生产,均衡收入增加。 税收增加,社会储蓄曲线上移,及支出曲线的交点左移,均衡收入减少。 c+i+g c+i+g’ 45° y y’ c+i+g y 0 S+t,i+g s0+t1 s0+t0 s0+t2 O i+g y y* y1 y2 0 6.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局部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将一局部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社会总消费倾向,提高社会总消费量,∵ y
21、AD= c+i ∴c↑AD↑y↑ 7.为什么政府(购置)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 kg=1/(1-β),kt=-β/(1-β),ktr=β/(1-β),0<β<1,∴政府(购置)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五.材料题 要求:请就所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配套投资方案 路透社北京11月17日电〔2021年〕---中国政府日前宣布了4兆(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方案以拉动内需.以下是各部门及地区已公布的具体规划: **行业** 电网--今后两至三年内将建立规模为110
22、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万公里、变电容量亿千伏安。新华社援引专家称,这一方案总投资将达万亿元。(国家电网公司) 机场--在2021年底前投资4,000亿元人民币建立机场.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称,这笔钱将用于建造50个新机场,改进或搬迁90个其他机场.(民航局) 交通--第四季度投入交通根底设施工程建立100亿元,力争明後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到达1万亿元水平.(交通运输部) 铁路--今年将争取超额完成500亿元根本建立投资,2021年方案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今年投资规模的两倍.(铁道部) 水利--四季度中央将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根底设施建立.
23、水利部) 能源--国务院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并核准总投资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东段工程.同时年内将有一批能源根底设施工程开工建立,包括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等.(国家发改委) 房地产--通过三年多时间,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经济适用住房,总投资可能到达9,000亿元,每年可带动投资近6,000亿元.同时,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立.(住房和城乡建立部) **地方政府** 北京市--今後两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初步测算市、区两级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元
24、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江苏省--2021年底,江苏省可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人民币,带动全社会投资万亿元;2021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万亿元. 福建省--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将安排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700亿元以上,省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400亿元以上 河北省--目前已初步确定总投资5,889亿元的559个工程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云南省--将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的在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列为积极扩大内需的重点,启动实施好省内具备条件的一批重点建立工程. 吉林省--在今後几年内投资约4,00
25、0亿元,重点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设施、民生等八大工程. 山东省--今後三年内将通过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吸引银行贷款等投资约上万亿元,形成社会消费需求4,000多亿元. 广东省--今明两年加大投入力度,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00亿元,拉动社会资金投入5,000亿至1万亿元.。 中国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配套投资方案说明政府利用政府购置的大幅度增加带动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摆脱因出口下降、总需求下降而导致经济衰退的愿望及努力。这是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的具体应用。事实说明,这些投资方案促进了
26、内需的增加,使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保八〞目标成功实现。 2.—— 2005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9亿农民依法不再缴纳农业税,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来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中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 ———从2021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全面实施。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个税纳税人数将由约8400万锐减至约2400万,这是中国一个力度较大的减税举措,以还利于民。 这些举措都是减税措施,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提高消费需求,变潜在的消费需求为现实的消费需求,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和均衡国民收入的提高。 第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