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肺部真菌感染,1.侵袭性真菌感染定义:深部真菌感染或系统性真菌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外界致病原因 穿通一般无菌状态的人体浅表组织 人体免疫力,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2.,是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 不包括真菌寄生、真菌作为过敏原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原发性免疫功能正常,有或无临床,肺部真菌感染 症状的肺部真菌感染。,继发性指伴宿主原因和免疫功能受,损的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2、一、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菌种,年代 国家 曲霉 隐球菌 念珠菌 毛霉 青霉 N,8897 美国 57 21 14 140,8698 中国 11.8 0.78 79.5 3.9 3.9 127,0206 协和 39.5 34.2 5.3 10.5 38,皮炎芽生菌,致病性真菌 组织胞浆菌,马尼菲青霉菌,白念珠菌,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病原菌 条件致病菌 克柔念珠菌,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曲霉菌,新生隐球菌,毛霉菌,流行病学:,肺部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60以上,该病发生率不停增长,病死率50-88(过去),我国以白念和曲霉菌肺部感染多见,20世纪50年代0.3,肺部真
3、菌感染有逐年升高趋势 70年代中期11.3,增长了35.7倍,细菌感染67,医院感染中,真菌感染23,白念为主,呈下降趋势,念珠菌占第一位,非白念次之,呈上升趋势,曲霉及隐球菌占第二位,耐氟康唑、二性霉素B的菌株有增长趋势。,二、肺部真菌感染的检测措施,1.肺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措施,无菌腔液真菌培养阳性,2.临床诊断:多次规范的痰培养阳性,保护性毛刷获得的痰培养阳性,支气管肺泡灌注液培养阳性,新生隐球菌阳性,合格痰镜检和培养 或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囊内小体,肺外周达胸膜处结节、实变病,肺曲霉感染 灶、晕轮征,1015天后肺结节病灶或肺实,影像学 变区液化,出现空洞或新月征。,双肺
4、出现毛玻璃样肺间质病变,肺孢子菌感染 征象。,同步伴低氧血症。,3.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初期诊断,血中抗原测定 临床及影像变化前数天即阳性,敏感性 达80%以上,特异性 临床及影像学变化,出现数天后体现,1,3-D葡聚糖抗原(G)阳性也许为念珠菌,或曲霉感染,念珠菌、曲霉定植,时G阴性,不能用于初期诊断,血液真菌抗体测定,可用于疾病动态监测,4.血液真菌DNA,PCR法,痰液真菌DNA,两者敏感性、特异性都较高,但易被污染,且缺乏原则化,三、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1.诊断根据:,1)宿主原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0.5109/L,且持续10天,体温38或36,并伴有如下状况之一:
5、a.之前60天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天;,b.之前30天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克制剂治疗;,c.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d.患AIDS;,e.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和体征;,f.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g.有慢性基础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2)临床特性:,肺曲菌感染的肺部影像学特性,重要特性,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学特性,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次要特性 影像学出现新的肺浸润影,持续发热96h,经积极抗菌治疗无效。,3,)微生物学检查:,合格痰液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两次阳性;,BAL,液直接镜检发
6、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合格痰或,BAL,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合格痰或,BAL,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血标本,GM,抗原阳性;,血标本,G,抗原阳性;,血液、胸腔积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4,)肺组织病理检查,常见,IPFI,的抗真菌治疗,菌种,所选药物,侵袭性肺曲霉菌,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必要时可两种联合。,肺隐球菌病,宿主免疫损害时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或氟康唑,疗程,8,周,3,月,轻症患者 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400mg/d.,次,8,10,周,不伴有脑膜炎的,AIDS,伊曲康唑口服液,400mg/d,疗程视病情适当延
7、长,肺毛霉菌病,唯一有效: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控制基础病(如,DM,、中性粒细胞减少),病灶局限:可手术切除,菌种,所选药物,肺孢子菌肺炎,急性重症患者,SMZ 75mg/kg.d,呼吸空气时,TMP 15mg/kg.d,PaO270mmHg,给药前,15-30,强的松,40mg bid5,天,分钟口服 强的松,40mg qd 5,天,强的松,20mg qd 11,天,强的松:用法同上,另选 克林霉素,600mg,静滴,q8h 21,天,伯氨喹,30mg/d po,或喷他脒,4mg/kg21d,非急性轻中症 ,SMZco 2,片,q8h 21d,克林霉素,300-,450mg,呼吸空气时
8、 氨苯砜,100mg qd po,另选,q6h po 21d,PaO2,70mmHg,TMP 30mg q8h po,伯氨喹,15mg/d po,21d,+,+,静滴,分两次,每次,6-8h21,天,常见,IPFI,的抗真菌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选择,菌种,推荐药物,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氟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
9、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名称,抗真菌谱,药代动力学,用法,注意事项,两性霉素,B,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等,需静脉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通过胎盘屏障;脑脊液浓度低;血半衰期,24h,;肾脏清除慢,0.5-1mg/kg.d,;,开始,1-5mg,给药,,后每日或隔日增加,5mg,,避光缓慢静滴(,6h,),严密监测肾功能及血钾,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注意输液中反应(加少量激素,先用解热药及抗组胺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同上,易在肝、脾中浓集,肾脏中较少蓄积;,清除半衰期,100-150h,两性霉素
10、B,脂质复合体,ABLC5mg/kg,;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ABCD3-4mg/kg,;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3-5mg/kg,;开始低剂量,渐加量,滴注时间可缩至,1-2h,肾毒性明显减低,输液反应大为减少,仍需监测肝肾功,名称,抗真菌谱,药代动力学,用法,注意事项,氟胞嘧啶,隐球菌、念珠菌属、单用易耐药,多与两性霉素,B,联用,口服生物利用度,78-90,,达峰时间,2h,,分布广泛,脑浓度为血浓度的,50-100,,半衰期,2.4-4.8h,,,90,以上原形从肾排出,100-150mg/kg.d,分,4,次口服,静脉分,2-4,次给药。成人,2.5g,,滴速,4-10mg/,分,监测血液及肝脏不良反应;肾功不全、过敏者禁用;妊娠妇女慎用;孕妇不宜用;阿糖胞苷可使其失活,不宜与骨髓移植药同用,卡泊芬净,曲霉菌、念珠菌属、肺孢子菌,对隐球菌、毛霉、镰刀霉属无活性,血浓度与剂量呈比例增长,蛋白结合率,96,,组织分布以肝脏为高,脑脊液几乎不能检出,半衰期,40-50h,,从肝、肾排泄,第,1,天,70mg/d,静滴;之后,50mg/d,静滴;输注时间,1h,;疗程视病情而定,严重肝功受损者应避免用药;可能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