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题〔A卷〕 学号 ____姓名____评分____ 一 名词解释(5×3分) 1、肥达反响 2、热原质 3、败血症 4、消毒 5、CPE 6、芽孢 7、质粒 8、垂直传播 9、正常菌群 10、BCG 11、干扰现象 12、抗原转换 13、Dane颗粒 二 填空题(15×1分) 1、 细菌细胞壁的根本成分是____。 2、 病毒体由____和____构成。 2.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都有___酶。 3、紫外线杀菌的机制是____,常用于________的消毒。 3、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 4、____试验在初步鉴别
2、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上有重要价值。 5、外斐反响是以______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进展凝集反响,用以辅助诊断___。 6、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物质是____,致病条件是____。 7、L型细菌是指______,其培养应选用______培养剂。 8、患炭疽病的动物尸体严禁解剖,一般在无菌条件下取其______作为标本送检。 9.细菌的毒力是由____和____决定的。 9、卫生细菌学常以______作为饮水、饮料和食品等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 10、专性胞内寄生菌包括____和____。 11、OT试验阳性说明________或________。 12、干扰素抗病毒的机
3、制〔途径〕包括____和____。 13、干扰素的功能主要表现在____、 ____和____。 14、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其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______和______。 15、H2S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其能分解_____氨基酸。 16、HIV的亲嗜细胞是_____。 三 选择题〔30×1分〕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细菌细胞与真核细胞膜的显著不同在于前者的胞膜含有: A、胆固醇 B、DAP C、LPS D 、蛋白质 E、 耐热酶 3、 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 80S,由60S和40S两个亚基构成 B、 80
4、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构成 C、 70S,由80S和60S两个亚基构成 D、 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构成 E、 60S,由40S和20S两个亚基构成 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构造是: A、质粒 B、异染颗粒 C、核糖体 D 、多糖颗粒 E、 中介体 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构造是: A、普通菌毛 B、性菌毛 C、鞭毛 D 、芽孢 E、 中介体 2、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 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 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 D 、可脱去毒素 E、可改变毒素的特异性 3、液体培养
5、基的用途在于: A、 别离细菌 B、保存菌种 C、 观察动力 D、 增加细菌数量 E、 做生化反响 4、液体培养基的用途在于: A、 保存菌种 B、别离细菌 C、观察动力 D、 增加细菌数量 E、 做生化反响 5、无菌是指: A、没有细菌 B、 没有芽孢 C、 没有孢子 D、 没有活的细菌 E、 没有菌丝体 4、 溶原性细菌是指: A、 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 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 C、有F质粒的细菌 D、有R质粒的细菌 C、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7、能产
6、生外毒素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 A、R质粒 B、Vi质粒 C、Col质粒 D、前噬菌体 E、F质粒 8、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其病灶易局限化,因为它能产生: A、溶血素 B、杀白细胞素 C、血浆凝固酶 D、透明质酸酶 E、表皮剥脱毒素 9、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 A、 肠毒素 B、M蛋白 C、容血素O D、透明质酸酶 E、致热外毒素 10、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自溶酶 B、 荚膜 C、溶血素 D、透明质酸酶 E SPA 11、关于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
7、特性,错误的选项是: A、为革蓝染色阴性双球菌 B、无鞭毛、无芽孢,有菌毛 C、脓汁标本中,细菌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D、营养要求较高,初次别离必须提供5%CO2 E、抵抗力强 12、菌痢患者的粪便标本进展别离培养应该选用: A、血琼脂平板 B、肉汤培养基 C、双糖铁培养基 D、SS琼脂平板 E、普通琼脂平板 13、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细菌 C、支原体 D、噬菌体 E、衣原体 14、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已醇→ 结晶紫 B、结晶紫→已醇→碘液→稀释复
8、红 C、结晶紫→碘液→已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已醇→ 结晶紫→碘液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已醇 14、抗酸染色的步骤是: A、石碳酸复红→加热→结晶紫 B、结晶紫→加热→稀释复红 C、结晶紫→加热→已醇 D、石碳酸复红→加热→3%盐酸乙醇 E、稀释复红→碘液→3%盐酸已醇 15.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细菌群体生长繁殖期是; A 稳定晚期 B 缓慢期 C稳定期 D 对数期 E 衰亡期 16、细菌芽孢和代谢产物的生成是在其: A 稳定晚期 B 缓慢期 C稳定期 D 对
9、数期 E 衰亡期 16.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是: A 高压蒸气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 间歇灭菌法 D 干热灭菌法 17.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A 100% B 95 % C 75 % D 50% E 30% 1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不包括: A 形成菌膜 B 形成沉淀 C 均匀浑浊 D 形成菌落 19.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A 鞭毛 B 菌毛 C 霍乱肠毒素
10、 D 荚膜 20、“汹涌发酵〞实验是用于鉴别: A、大肠杆菌 B、淋球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变形杆菌 E、伤寒沙门菌 21、肠热症的实验诊断,病程第二周标本应取: A、血液 B、粪便或尿液 C、呕吐物 D、痰液 E、可疑食物 21、钩体病患者病程第二周取标本,应该取: A、血液 B、尿液 C、呕吐物 D、痰液 E、可疑食物 22、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磷脂 B、蜡脂 C、分枝菌酸 D、索状因子 E、硫酸脑苷脂 23、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 A、波浪热
11、 B、结核 C、伤寒 D、破伤风 E、肉毒中毒 24、衣原体与病毒的相似点是: A、含两类核酸 B、有核蛋白体 C、二分裂繁殖 D、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E、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4、 25、关于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下述错误的选项是: A、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B、致病因素有内、外毒素 C、先天梅毒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 D、后天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 E、属于带菌免疫 26、正链RNA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A、自身带有聚合酶 B、需转录后才能翻译病毒蛋白 C、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
12、白 D、只能携带局部遗传信息 E、无内含子 27、可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胎儿畸形的呼吸道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鼻病毒 D、冠状病毒 E、副流感病毒 28、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度毒 B、新疆出血热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D、森林脑炎病毒 E、狂犬病毒 29、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 B、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 C、输血和器官移植 D、药瘾者共用污染HIV的注射器 E、母婴垂直传播和围产期母乳传播 30、对狂犬病毒的正确表达是:
13、 A、病兽发病前10天唾液开场排毒 B、抵抗力强,不被碘、乙醇、肥皂水等灭活 C、固定毒株接种动物发病所需潜伏期长 D、可以用灭活疫苗预防 E、可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包涵体 31、被土壤中铁钉深刺造成外伤时,应立即注射: A、BCG B、白百破三联疫苗 C、破伤风抗毒素 D、丙种球蛋白 E、破伤风类毒素 32、不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是: A、淋球菌 B、钩端螺旋体 C、梅毒螺旋体 D、沙眼衣原体 E、解脲脲原体 33、鉴定真菌的菌落和菌体形态,以以下哪种培养基上培养的真菌为准? A、普通琼脂平板 B、血琼脂平板 C、沙保弱培养
14、基 D、玉米培养基 E、罗氏培养基 34、对病毒包膜的错误表达是: A、 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和多糖 B、外表突起称为壳微粒 C、具有抗原特异性 D、对脂性溶剂敏感 E、与出芽释放相关 35、可形成前病毒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ss〔-〕RNA病毒 B、ss〔+〕RNA病毒 C、ssDNA病毒 D、dsRNA病毒 E、逆转录病毒 36、病毒的晚期蛋白不包括: A、衣壳蛋白 B、包膜蛋白 C、酶蛋白 D、核蛋白 E、基质蛋白 37、病毒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是: A、检测病毒包膜抗原 B、检测病毒衣壳蛋白 C、检测病毒核
15、酸 D、别离培养出病毒 E、检测病毒逆转录酶 38、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包括: A、细胞融合 B、CPE C、培养液pH值改变 D、培养液浑浊 E、红细胞吸附 (二)多项选择题〔10×1分〕 1、 医用注射液存在以下哪些现象,说明可能被细菌污染? A、形成沉淀 B、液面有菌膜 C、有结晶析出 D、变浑浊 E、都不是 2、 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 A、损伤细菌细胞膜 B、使细菌蛋白质凝固 C、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D、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 E、破坏核酸构造 3、 关于紫外线,下述正确的选项是: A、其杀菌作用与波
16、长有关 B、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 C、波长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D、可破坏细菌的DNA构型 E、适用于空气和物体外表的消毒 4、 毒性噬菌体的溶菌周期包括〔按顺序填写!〕: A、脱壳 B、生物合成 C、穿入 D、吸附 E、组装与释放 5、 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那么有: A、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B、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该先严格消毒 C、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E、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6、 志贺毒素具有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A、细胞毒性 B、神经毒性 C
17、肠毒性 D、凝血性 E、溶血性 7、 关于霍乱肠毒素,下述正确的选项是: 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由一个A亚单位和五个B亚单位组成 C、B亚单位与细胞相应受体结合 D、A亚单位是毒性组分 E、可使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 8、 关于结核菌素试验,下述正确的选项是: 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响 B、48-72h观察结果 C、以注射部位皮肤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态 E、不能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9、 OT试验为阳性反响,说明机体: A、BCG接种成功 B、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C
18、可能患活动性结核病〔强阳性〕 D、对结核菌素有迟发型超敏反响 E、对结核有一定的抵抗力 10、 OT试验为阴性可能是: A、原发感染早期 B、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D、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BCG接种失败 E、重度结核病患者 11、菌群转化为时机致病菌的条件是: A、细菌发生变异 B、机体免疫力低下 C、细菌寄居部位改变 D、滥用抗生素 E、细菌形成荚膜 12、肢动物作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有: A、鼠疫 B、伤寒 C、钩体病 D、恙虫热 E、斑疹伤寒 13、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包括: A、细胞
19、融合 B、CPE C、培养液pH值改变 D、培养液浑浊 E、红细胞吸附 14、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中的“大三阳〞包括: A、HBsAg B、HBeAg C、抗-HBc D、抗-HBs E、抗-Hbe 15、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中的“小三阳〞包括: A、HBsAg B、HBeAg C、抗-HBc D、抗-HBs E、抗-HBe 四、简答题〔40分〕 1、试述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10分〕 2、甲型流感为什么易爆发流行?〔10分〕 4、试述OT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其意义〔10分〕 5、简述细菌性疾病标本采集的原那么〔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