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一级- 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上)- 5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下)- 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三级- 1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1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五级- 24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上)- 29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中)- 32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下)- 35 - 全
2、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上)- 40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46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上)- 5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下)- 56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6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68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 7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下)- 84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
3、解第一级 第一级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项基本练习 一共有三组,第一组是C大调,第二组是G大调,第三组是F大调。这三组都要练熟,进入考场后由评委老师任意抽选一组。 这三组练习的调性不同,但格式是相同的。每一组里分为三种内容。第一种是双手分别弹奏两个八度的音阶。转手换位置要提前准备,学生要做到均匀而没有生硬的痕迹,让别人听不出你在何处换指,好象你有很多的手指连贯无缝;第二种是短琶音,双手一起弹,三音为一拍。每拍要弹齐,手对琴键上的间隔和距离要准备好,手“把位”的掌握是弹奏准确的基础;第三种是三个音的和弦,双手共六个音同时发音,要非常齐。弹时身体挺直,上身可略前倾,以协调使用身体的力量。手指在弹奏
4、的瞬间可以“抓”一下,把三个音同时“抓”到一起,弹完后,手肘略放开一点,使声音具有弹性,不至于压键过久。此外,弹和弦时不要离键过远、过高,每个和弦之间离键近一些,以防敲击。 第二项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 自选一首 第一首《旋律与伴奏练习曲》(Op.823,No.13)车尔尼曲 这是一首旋律与伴奏的首练习曲。我们在演奏这样的乐曲时,要特别注意旋律与伴奏的比例问题。“旋律”就是曲调,好象是花,往往是一朵或几朵,伴奏是叶子,往往有很多。因此,要弹奏出合适的比例,花永远要在叶子之上,才会很优美、很动听。但是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从我们钢琴的构造来说,越是高的音,琴弦就越细越短,越
5、是低的音琴弦就越粗越长是。在这首曲子中,左手的音符数量又比右手多一倍,所以要把高音的旋律弹奏得很透亮,不被左手的伴奏湮没的话,就需要两只手分别练习。一般的初学者往往会左手弹得很响,很卖力地弹奏,但显得很吵,没有了音乐的美感。因此练习时需要练习很轻的左手,手指动作小一点,贴近键盘一些。 右手的曲调前三句都是两个小节,在一个连线之内,而第四句出现了一些重复音,是没有连线的。在这里要注意,虽然没有连线,但是弹奏时心里的感觉应该是连的。 我们在弹的时候,不能因为没有连线而把断开的地方弹奏得很楞,要感觉非常歌唱地来演奏。这个曲子的八个句子,大家要把右手弹奏得明媚透亮,左手弹得很温柔。即使是练习曲,也
6、要弹得很优美。 第二首《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60首 这首练习曲分三段,以卡农的形式写成。 第一段(1—8小节)是a小调的,小调式旋律是很歌唱、温柔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两手有点象轮唱,你唱一句我接一句,左手在这里并不是伴奏,而是和右手有着同等的地位。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分手练好了,两只手都很独立地把句子弄清楚,再合起来弹。 第二段(9—16小节)是C大调的,音乐的性质很明朗。 第三段(7—24小节)又回到a小调与第一段相同。 总之,在练习这首曲子时,一定要分手分段地练,分手均练熟之后,两只手再逐段合起来弹奏。虽然可能开始花的时间多一些,但最后达到的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7、 第三首《练习曲》尼古拉耶夫曲 首练习曲也分为三个段落。除了曲子的连奏断奏需要 很清楚地做出以外,第一段(1至8小节)和第三段(17至24小节)两只手的交接象拉力棒一样,要接得非常连贯均匀,上行时有点渐强,下行时有点渐弱。 手交叉的时候,还要注意左右手衔接音响要很干净,右手接过左手的音后,左手就要离开键盘,不再出声了,反之也是如此。不能把双手音符搭在一起混响。 第二段(9至16小节)是大调,音乐感觉很明朗,力度记号是f。左手是伴奏,五度和超过五度的双音弹奏时,左手的架子 要盐分牢固,放松落下去以后就在钢琴上休息,弹满时值,不可继续施加压力。在第11至12小节的地方要看清延音线,低音C延
8、续了六拍,上方延续四拍的降A轻轻解决到G。 13小节开始渐弱,一直到第三段第17小节达到了p。第三段的第22小节到第24小节与第一段第6至8小节有所不同,有了新的变化。第23小节的第三拍右手有2指跨越1指的动作,第24小节左手是用4—2—5的指法弹奏最后三个音,练习时都需要加以注意。 第三项中国乐曲也是三首乐曲,考生需从中选择一首 第一首《小白菜》龚耀年改编 这首乐曲由民歌《小白菜》改编而来。民歌的内容是非常悲伤的,所以弹的时候要很有表情。乐曲的前半段用复调写成,曲调有四句,右手、左手一句跟一句地轮唱。 这首曲子练习的时候需要分手把每个句子都练得很好以后,再双手合起来。后半段中右
9、手是曲调,左手是双音的半音阶下行,显得十分悲戚。需要注意整首乐曲的力度布局,是p---mp---mf---mp,所以,从后半段开始,力度是在mf,感情要比第一段强烈一些。左手每次双音半音阶的进行都要从强一点开始,再渐弱,要弹得很整齐,有一种倾诉的感觉。 第二首《玩具》李重光曲 虽然在标题上,作曲家没有说得很具体是什么玩具,但是在音乐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首乐曲中的“玩具”是小朋友的一些很可爱、很小巧的玩具,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玩具。技术方面,这首乐曲包含了基础钢琴教学中的很多弹法,有生动活泼的跳音,还有上些长音、连音,弹奏时要很清楚地区别开。 在演奏时,开关的跳音要弹得很有弹性,类似第2
10、小节右手的长音要留住,保留得要足够长,且不能僵,发音不能很硬。 从第五小节开始连和半连奏,音的长短变化了很多的花样,力度、节奏、弹法方面要非常仔细,所以一定要细心读谱。 第8小节渐慢后,第9小节开始回到原速。 最后两个小节有一个渐慢,右手最后一个音弹完后,左手还 有音,但右手这个音要留到最后,和左手最后一个双音一起离键。 第三首《扎红头绳.》王震亚编曲 这首乐曲原曲是由歌剧《白毛女》剧中人物杨白牢所唱的片段,表现大年三十,杨白牢为女儿扎红头绳的情景。红头绳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太微不足道的东西了,但是那个时候对穷人来讲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演奏时要表现出欢快的
11、情绪。 这段音乐的开始有一小节的前奏,左手很巧妙而有弹性,虽然一直是跳音,但重拍在左手的小指,应与后面的三个音有所区别,这样,音乐就会因有节奏律动而显得生动、活泼。右手弹的后半拍要很轻,稍微捏一下的感觉把两个音轻轻弹出来。 从第2小节起是乐曲主要部分,右手连,左手跳,曲调和伴奏要有很明显的层次上的不一样。右手的曲调开始都是一小节一句,第三句到达一个高点。曲调象是板胡拉出来的,要很连贯,很歌唱化。伴奏是很有弹性的,尤其到连续双音的伴奏音型时要更轻,千万不要响和重。乐曲最后两小节是个结尾,好象两个人一起来唱,达到一个很和谐的高点。 此曲在弹奏时要注意右手的分句、连线、跳音、结尾前的“渐强--
12、f----渐弱”要清楚正确地表现出来。 第四项外国乐曲 共三首乐曲。 第一首《乡村快步舞曲》 这首乐曲描写了在乡村里农忙休息时候,兴高采烈的舞蹈,要求朝气蓬勃、节奏鲜明的。技术上是练习短的和长的连线(乐曲中有三个音、五个音以及九个音的连线) 从弹法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力量下去连贯地弹完一个连线,,但连线里的每个手指都要动。如果光靠手臂的一个力量而手指不主动,声音就会不清楚,没有质量。所以练习时不仅要用手臂重量又要手指主动弹。 另外,要注意到在开始的时候,两只手相隔一个八度,音是一样的。从第5小节开始就不一样了,两只手的距离有十度,不有反向的。 在全曲的最后两个音,有一个
13、表情记号“sfz”,表示在这个音上突强。最后一个音上还有一个延长记号,需要加以适当的延长。 第二首《摇摆的印第安人》吉洛克曲 该曲表现了生活在山野里的印第安人非常原始、粗犷的舞蹈。演奏时重音要很明确,节奏要很鲜明。每个小节的第一拍是重音,左手的双音要像打大鼓似的,把所有的手臂力量运用起来,自上而下,直接地落到琴键上,把钢琴里的共鸣直接发出来,表现印第安人的粗野。右手“连---跳---跳---跳”,有一点野性在呼唤的感觉 。 第九小节开始,左右手分别一手一句互相呼应,好像两个人在对舞。 到第13小节,是两只手的交叉连接,双手接力,完成一个连线,交接时双手不能重叠。 第17小节开始
14、主题在两小节鼓声后再次出现,音域变宽重现了,这时音乐更加粗犷。左手的鼓点更加密集,右手的曲调升高了一个八度,双手都是“ff”。干脆坚定地结束。 第三首《春之歌》汤普森曲 这首作品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用三拍子写成,曲调非常优美。三拍子给人愉悦摇曳的感觉,好像划船在春天的绿水碧波中,小船慢慢地往前进,看到岸边的绿树、花草,有一种春风荡漾的感觉。要做出这种荡漾的感觉,左手伴奏就要弹得很均匀,有节奏的律动,有规律的摆动。第一个音要在琴键上放住,后面的两拍要弹得很轻柔。和声上主要是主和弦和属七和弦的分解这两种方式的交替。左手一定要单独练得很优美、很有律动感,再加上右手。这样才能弹
15、出有立体感、有层次的声音。 右手的曲调是两个短的句子和一个长的句子,构成一个大句子。 整首曲子有四个大句子,很有中国“起承转合”的结构感觉。每个乐句结束的时候,要用手腕带起来,手指从琴键上慢慢地离开,做出钢琴上的有表情的句尾和“呼吸”。 最后8个小节是一个尾声,右手移到了左手以下很低的位置,要把手臂的力量带过去。左手还是很轻,和前面一样,一直保持合适的比例。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在弹奏作品的时候,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乐曲和速度,把自己的能力最恰当地展现出来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
16、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上) Explanations of the Piano Pieces for the National Grading Test New Edition,Grade 2 第二级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项基本练习一共有三组,第一组是D大调,第二组是A大调,第三组都要练熟,进入考场后,由评委老师任抽一组。 二级的这三组不同调性的基本练习,每一组里有三种内容。 第一种是双手弹两个八度的音阶。 首先,大家必须意识到,音阶练习是很重要的。我们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但是钢琴有88个琴键,要想在琴键上跑动顺畅,除了手指均匀度的要求外,还要手指以大指为主导和轴心进行转动。因此,大指左
17、右的动作是非常关键的。在音阶练习中,外向进行时大指从手掌下钻进去的穿指动作和内向进行时2、3、4指从大指上的跨越动作都能得到练习。因此,我们每一级都要练习音阶,大家更要把音阶作为每天的日常练习,来保证基本功的一贯性。不能到考试前几周才开始练习,那是肯定记不住的。 在一级中,我们学习了C大调和一升、一降的三个调性。在二级中,我们的范围扩大到二至四个升号,而且每一个调在形式上是和一级不同的——音阶是两个八度双手一起弹。这和单手弹相比是难了很多。因为一只手弹的时候,以右手为例,上行时主要是1指钻进去的动作,下行时主要是2、3、4指跨越的动作,动作比较单一,所以相对容易掌握。但是,两只手一起弹的话,
18、两只手的动作刚好是相反的,尤其一开始两只手合起来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要进行分手的练习,把分手的动作弄清楚以后再合。 二级的音阶没有速度要求,大家可以自己进行选择,根据能力来决定速度。但是,不管快慢,都要弹得很均匀(包括声音上的均匀的速度上的均匀)。因此,在弹奏音阶时,要特别注意手的动作要很平稳。最忌讳的就是大指不做准备,到大指弹的时候猛然一拐,弄出明显的重音。 第二种是四个音一组的短琶音。 在原来“跨世纪新版”的二级中,有两种短琶音供选择,现在我们考虑到考生到了二级,已需要适应一些开张度相对大一些的曲子,所以,我们只保留了一种开张位置的短琶音(四个音一组)。 二级考生一般年龄都比较小,所
19、以在弹张开位置的短琶音时,要注意手腕的左右调解,上行时,每四个音有一个由左到右的手腕动作。不然手小的学生,弹起来就会觉得有些勉强。具体来讲,手腕要帮每个手指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直对键盘的位置,使手臂的力量直接通入键盘用力,就会比较舒服,顺畅。 另外,关于指法的问题,四音一组的琶音,除1、2、5指外的那个音,究竟是用的指还是3指,主要是看两音间的距离。这在乐谱上有标明,大家要仔细地看清楚。而且,和音阶的练习一样,要先做到在分手时都能很准确之后,再双手合起来,要求弹得准确、整齐。 第三种是小和弦。 弹小和弦的方法和一级是一样的,只是在二级时,调性和范围有些扩展。弹和弦下键时,身体的力量
20、要结合起来,手指要支撑住,弹时离键近一些,可避免敲击。手指在发音时共同“抓”一下,使声音集中、整齐。弹完以后不能一直紧压,而是手肘稍微放开一点点,使反作用力得以处理,这样声音就会很有弹性。当然端正坐姿,脚踏实地以便弹奏时的重心稳定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考级时从中选一首即可。 第一首《练习曲》(Op.599,No.59)车尔尼曲 这是一首左手跳动的练习曲。从技术上来说,因为左手主要是五指位置,没有音阶,所以说还是初级的位置。这首练习曲主要考查和练习左手五个手指是不是均匀、独立和平均,要演奏得很流畅。 从不整首练习曲来看,前面四行右手部分是曲调,要求双音弹得整齐
21、好象两种乐器同时发出声音。左手跑动的很多音符是从属的地位,要很均匀。如果左手用力过多,或有些紧张,就容易弹得太响、太闹,右手的曲调就不能很好地突出了。这样的话两只手的比例就不能很好的做出。所以,要做到左手的平均、流畅是要花很多功夫并需要具备一定能力的。 特别说明的是,右手的两个双音其实是两个声部,两个音的强弱是不一样的,高声部应更突出一些。这样的要求可能对二级的考生会高一些。但是,如果有能力做到的话,会更好听。 从第9小节开始出现了右手的跑动,而且超出了五度范围,是一些音阶的上下跑动。要求考生用弹奏音阶时转指的要求,与五指位一样要演奏得均匀流畅。 最后4个小节又回到这首曲子开头的模式。
22、同样是左手的跑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第15小节的时候左手和前面第7小节时有一些变化和不同。 第二首《练习曲》(Op.139,No.19)车尔尼曲 这首练习曲是左右手交替的音阶练习。大多是局限在一个八度范围内的音阶对二级的考生并不难,所以要弹得很轻松,华丽一个连线中间都不能有不均匀的痕迹。弹奏时,要在手指很独立、很连贯的前提下,把一个连线的音符放在一个手臂动作里,用一个手臂重量把它连贯起来,才能弹得自然流畅。曲中的八分音符双音和小和弦,弹时要注意,手掌架好,手指离键近一些,以避免敲打过响。 在这首练习曲中,虽大多数都是一个八度以内的音阶跑动,但是,在第7至第8小节,第15至16小节也有右
23、手二个八度的较长句子的音阶,需要弹奏得一样流畅均匀。前提是一定要抽出来多加单练。 因此,大家要注意练习的方法,不要每次从头到尾平均地练习。要把难点抽出来,单独练习好了以后,再把全曲进行整体练习。 第三首《五声音阶旋律》(选自《小宇宙》第二册第61首)巴托克曲 这首巴托克五声音阶旋律练习曲从旋律部分来看,是以DEGAB五个音为主的,但是伴奏部分又有一些小二度的进行。所以,从整体上听来就不是中国五声音阶的感觉了。 从结构上来看,整首练习曲由前奏(1---3小节)、右手旋律的第一段(4—16小节)、连接的一个小节(17小节)、左手旋律的第二段(18—29小节)和尾声(30—36小节)组成。
24、 第一段旋律是从第4小节开始的,此段中有4个句子,每个句子由3个小节构成,但其中又可分成2个小节和1个小节的两小句。这两小句一句长、一句短,体现出的那种感觉仿佛是诉说并强调,语气很恳切。 在第18小节以前,旋律是在右手部分,而在第17小节以后,旋律就由左手来演奏。 绕来绕去的伴奏音型,有一种纠缠在一起、执着、不吐不快的感觉,左手开始是这样的音型。 第11小节后变了一个方向绕。 第18小节后的右手伴奏绕法也不一样了。 当然,既然是旋律和伴奏,就要把旋律弹得突出一些,虽然伴奏绕来绕去很执著,但是还是要注意在力度上必须比旋律轻一个档次,主次的比例必须分明。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
25、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下) Explanations of the Piano Pieces for the National Grading Test New Edition,Grade 2 第三项内容是中国乐曲一共有三首,从中选一首即可。 第一首《二月里来》五震亚编曲 《二月里来》是一首很有名的传统歌曲,曲调非常纯朴优美,描写了一片美好的农村自然风光,表达了盼望有一个好收成的心情,因此演奏时要有很纯朴优美的感情抒发。 这首乐曲由起承转合的四个句子组成,注意在每句之间要提起手腕进行“呼吸”,并把每个句子的句尾做得柔合委婉,音乐表达要十分恳切。 左手是作曲家,配的一个支声复调,同样
26、有呼吸,每个呼吸一样要用手腕来带一下。大家要先分手练习好了,再和右手配合。从旋律性来说,左手单独弹当然没有右手好听,但是两只手如果很协调、很和谐地配合在一起,就会听到十分好听的音乐进行。 第二首《熊猫》黎英海曲 这首乐曲描绘了熊猫憨态可掬,怡然自得的形象。这首乐曲速度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作曲家用小行板来标示,并指定了每分钟80拍的速度。这种速度可表现熊猫的慢条斯理,但弹奏时又不能过分有丝毫急迫感。我认为,作曲家提示的这个速度是很合适的。 乐曲的开头两小节伴奏音型很简单,却不容易沉住气。一般易弹快,显得太灵活,就不像是熊猫了。所以开头的两小节的速度尤其要掌握好,如果开快了,等旋律进来后再慢下
27、来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全曲的速度就统一了。所以,开头节奏选择的感觉应是慢悠悠的。第1、2小节与第3、4小节的速度绝对统一,保持一致。 从右手的曲调来看,第一句就有渐强渐弱,大家要很仔细的做出来。 再看第15小节从mp到mf又到mp后,又慢条斯理地开始了。 从13小节开始,伴奏和前面不一样了,好像熊猫走起来了,在摇摇摆摆地吃着竹子。 第17小节从mp到mf,刚要强却又弱下来,好像熊猫最后慢悠悠地回去了。 整首曲子从从容不迫、速度统一,其中强弱变化注释写得很有变化,都弹出来就饶有风趣了。 第三首《两只老虎》林成进改编 这首乐曲的曲调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在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很著名
28、的儿童歌曲,这首乐曲的音乐形象是很神气的,有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整首曲子性质像进行曲一样非常挺拔,非常福气。 在弹奏的时候,大家特别要注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要弹得十分有棱角,跳音要很有力、有弹性。具体来说,附点音符占一拍的四分之三,要弹足时值,十六分音符是经过的,但手指必须主动,清楚,不能滚过去,从F音到达中心音G。弹的时候,要有音乐的走向,G音是乐句的中心和关键。 第5、6小节也是,要倾向到第三个音,也就是乐句的高点音。 乐句的进行如果没有向的话,音乐就上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有走向”也是一种语气的强调。第13小节类似的地方要弹得很有弹性、很整齐。 第17小节开始,主题提高了
29、一个八度,虽然左手加了一个伴奏音,但音乐的语气是一样的。左手要像拨弦一样,指尖很敏锐、触键很有弹性。 第33小节开始是乐曲的第三段,这个段落和第一段唯一的不同就是最后两小节出现了一个渐慢,目的是给这个曲子有一个结束的感觉。 第四项内容是外国乐曲一共三首,从中选一首即可。 第一首《G大调英格兰舞曲》(Op.38.No.23)黑斯勒曲 这是一首十分生动活泼的舞曲,曲调主要由几个连续的小连线构成。开头的五个连续小连线,每三个音一个连,一个接一个的顺序下来,弹奏的时候虽有强弱的变化,但三音的连线处理要弹得一样。 第6小节右手有一串下行的七个凌晨的音阶,演奏时要很愉快轻松的,在一个手臂下落动作
30、中完成这一串音流。千万不要一个一个音使劲,弹得又重又不连贯。关键是要明白这是一条连线。 乐曲的左手要像拨弦一样,要弹得很有弹性。乐谱中左手的一些小连线也要很认真、仔细地做出来。 在力度布局方面要注意乐曲的第二段开始是mf,,比第一段的f要略轻一些。而且右手的部分加上了上些三度,感觉上也更稳当一些。第10与第12小节左手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要很平均,一个连线用一个手臂力量使其连贯流动起来。 第13小节以后,又使用了开头的动机,小小的起承转合,最后合到了一起。 这首乐曲中有最简单的音阶式动机,所以放在二级。在技术上是很容易的,不应有技术负担,二级的程度完全可以弹得很愉快很活泼。 第二首
31、《女神之舞》蓬基耶利曲 这首乐曲的主题选自歌剧《乔康达》,是第三幕中的假面舞会。在假面舞会中,人们扮成太阳月亮或白天黑夜等等进行舞蹈,因是芭蕾舞的场面,所以弹的时候要很轻快、优美。大家可以想象手指就像芭蕾舞的足尖一样,力量集中在指尖上,是很纤细、精致、很集中、很小心的。 乐曲的右手旋律由连续的两个音小连线组成,所以,在慢练的时候要把小连线做好。尤其是两个小连线连在一起时,每个小连线的落滚弹法要很仔细,力量在第一个音时先下去,第二个音起来时手腕要轻轻带起来,紧接着又弹下一个连线。要特别注意,在弹快的时候,落滚的动作不能太大,动作要精练到最小,两个连线要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同时又要向前行进,
32、把短小动机变成一个较长的乐句。 左手的小和弦伴奏音型弹时也要很精细。两只手配合起来弹的时候,如果左手弹得太粗太重的话就会非常不好听,因为此时的情景应非常优雅,如用很多力气肯定趣味不对。音乐上要想象芭蕾舞演员穿着白色的纱裙很舒展地跳舞,所以弹的时候心里不要着急,速度是中板。 另外,第一段的后半和第二段的后半有些不同,演奏时要注意到并永清楚。 第三首《柔板》斯坦别尔特 这是一首非常温柔的曲子。乐曲速度的选择很重要,作曲家选择了每分钟104—108.如果处理得太慢,就会觉得太悲哀和多愁善感了。因此,我们要把它演奏得十分亲切和话,作者的速度是比较好的。 大家要十分仔细地分析和弹奏乐
33、句和小的分句,好像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抚,有种千叮咛万嘱咐的感觉。尤其是曲中的休止符要空得十分充分,句间呼吸感觉得很充分,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些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第17和20小节左手要突出,旋律在中音区,更显得深厚、并表情丰富。此时右手轻轻的双音伴奏。 第25小节开始曲调又回到右手,好像母亲对孩子的非常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要有非温柔的感觉,把非常诚恳的心里话都温情脉脉的说出来。之后,旋律又回到与曲首类似的音调,谆谆道来…… 演奏整首乐曲时要特别注意音乐的分寸把握和速度的选择。 如果音乐真能经过体会从内心流出,就是一首十分能打动人心的。
34、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三级 Explanations of Piano Pieces for the National Grading Test New Edition ,Grade 3 第三级共有四项内容 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第一组是C大调与a小调,第二组是G大调与e 小调,第三组是D大调与b小调,第四组是A大调与升f小调,第五组是E大调与升c小调,第六组是B大调与升g小调。这六组都要练熟,在考级时,进入考场后,由评委老师任抽一组。 这六组不同调性的基本练习和一、二级已经
35、完全不同,要求双手同一个方向上下的三个八度的音阶和琶音,并有一定的流畅度。在这六个调中,除了C大调是没有升降号的,其他的都是升号的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所以简称“全部是升号调”。因为三级是第一次接触到六组音阶,负担比较重,而三级学生的能力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乐谱上的音阶是用十六分音符写的,而琶音是用八分音符写的。这个说明音阶每一拍要弹四个音,在同样的速度下,琶音要比音阶慢一倍,是一拍弹两个音,所以琶音就相对容易些。如果三级就要求音阶和琶音一样的速度的话,考生可能会应付不了。因此,我们三级中把琶音减慢了一倍速度。 三级的音阶没有规定速度,大家弹奏时可快可慢,但是,如果过慢,到
36、了原地踏步的感觉,也是说明能力过差。因此,音阶弹奏时应该有一定的流畅度,每个音做到很平均、很清楚是最基本的。当然,如果考生有更好的能力,快一点的速度也能保证很平均的话,那么愿意弹得稍快一点,也是可以的。 从每日练琴来说,到了这个程度,大家应该已经进行了不少的基本练习,特别要注意在练习的时候,左手要比右手有更多的练习,才能保证两只手能力的平衡。 在进入考场前,考生要把六组都练好,由考官抽一组。所以,音阶和琶音每天都要进行练习,不能都放到临考最后才着急练。持之以恒地练就不会觉得难了。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有三首,参加考级时从中自第二名定首即可。 第一首《双手交替练习曲》(Op.13
37、9,No.98)车尔尼曲 这首练习曲像两只手接力一样,左手弹两个音,右手再弹两个音,如此循环往复,好似你传给我、我传给你。一个接力棒传来传去,要注意在交接的时候不要有重叠的音。另外,两只手交接的时候,因为有很多的音是重复的,所以,在左手到右手或右手到左手时,弹完的手指必须要起来,让开,以便另一只手弹。 在音乐上,两只手此起彼落,像波浪起伏一样,是很柔和的、流动的。长长的句子悠悠地飘动绵延,并且是绵延得很长的一种感觉,丝绸一样的飘动过去,非常柔和。 在乐曲的开始要注意音乐表情,在渐强渐弱中右手的高音和左手的低音隐藏着一个曲调的进行。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概括曲调进行的方向来做出表情,如果曲
38、调是往上走(往高音走)的话,可以渐强;如果曲调往下走(往低音走)的话,可以渐弱下来。在这首练习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拍中四个音的第三个音是右手高音的曲调,第一个音是左手低音的曲调。两个曲调各不相同,所以,两只手曲调是交织着的,各有各的表情,两个曲调都要弹得有声有色。 第9小节以且,曲调在前面的渐强渐弱后,又开始了新的段落。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第14小节至16小节,曲调和前面第6至8小节是有所区别的,和第一次比起来,渐强的幅度可以更大一些,最后还是渐弱结束。 第二首《练习曲》(Op.37,No.10)莱蒙曲 从技术上看这首练习曲训练的是左右手五指位置的间隔弹奏和音阶式的结合,两种进行是穿插
39、在一起的。弹奏的时候,手指要非常的积极主动,音乐要非常的流畅自然。 从结构上来说,这首练习曲分为A段(1—18小节)、B段(19—38小节)和A段(39—56小节)。A段主要是右手的跳动,B段主要是左手的跑动。在乐曲中,A段先后出现了两次,而且一般来说,平时我们的右手要比左手得到更多的练习,大多会比左手灵活一些,所以,在练习这首练习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更多的练习B段,以使左手达到和右手一样的灵活程度。 在A段的一开始,左手是和弦,作为伴奏和衬托。到了B段相同节奏型的和弦由右手来弹了,这样的伴奏音型在弹奏时要注意,和弦要弹得很整齐,尤其要分清楚长的(两拍)和短的(一拍)和弦。如果弹的时候能够
40、在感觉上很好地弹出三拍子,“长—短(强—弱)”来的话,节奏的律动就会很鲜明的体现出来。 第15至18小节是一个过渡,从A段的a小调过渡到B段的C大调。要做出谱上要求的渐强,并体会好休止符与小连线的语气。 第33小节至38小节也是一个过渡,从B段过渡到A段。休止符时手腕要轻轻地用一个很小的动作提起一下再下去,千万不要越弹越快,或没有休止符和连线的语气了。 第三首《练习曲》(Op.32,No.19)格季克曲 这是一首非常活泼、生动有趣的练习曲。 练习曲的开始是两只手以十度距离并行的一个长句,后面跟上非常生动活泼的三个音小连线,连跳要非常分明。 在这里,长句的弹奏时要很有节奏,由于是弱起
41、的句子,大家心里要十分清楚节奏的强拍点在哪里,在每小节的第一拍时要给一个节奏点。短句有连线、跳音和保持音,弹奏法要区分得很清楚,才能很好的表现出乐曲的生动活泼。 第10小节,和开头相同的动机由右手奏出,不同的是配上了左手活泼的跳音,而且力度特别要轻一些,弹出很俏皮的感觉。 第12至13小节又是双手十度的进行。这一句右手的位置不是很容易,在开始练习的时候就要把指法确定好,以使连线弹奏得流畅均匀。除此之外,和前面类似的句子不同的地方是这个句子还有一个渐强,直接发展到两只手交接的过渡句。两只手弹奏时,符干朝上的音由右手弹,符干朝下的音由左手弹,渐慢和渐弱后,第17小节最后的第二部分进入要回到原速
42、 从第26小节开始,主题的音型在低音区出现了,此时要用手臂的重量,这样可以把声音要弹得厚重一些。 第36—37小节两只手的跳音和前面第30至31小节音符下带小横杠的保持音有些不同。第30和31小节的终止式以保持音来表现稳定更为合适。 而第36、37小节和声的进行一直倾向到尾声,用跳音的话,音乐向前进行感强,更具有倾向性。 最后,两只手像轮唱一样,第一轮是f第二李万才是mf.。最有趣的是第41至43小节f和p的对比,在强到一个高点后,突然变轻,很逗人,很巧妙的结束了全曲。 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三首,考级时从中自选一首。 第一首《康定情歌》陈鸿铎改编 《 康定情歌》是
43、一首中国民间流传的非常有名的歌曲。这首钢琴曲由作曲家根据民歌用复调的方式改编而成,左右手需分别弹奏两个曲调。要注意的是两个曲调是互相交织地进行,不是旋律和伴奏的关系,但虽都是旋律,像二重唱一样,两个曲调也有更主要的一个,另外一个是稍微从属的,弹奏时也要很好的区别出来,乐曲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第1—13小节),右手的部分就是一首完整的歌曲,好像女声在歌唱,由左手奏出的男声是附和的,两个曲调交织在一块,有一种情意绵绵的感觉。因此,这段中女声的曲调更重要一点,因为她是《康定情歌》的主旋律。 从第13小节左手最后两个音“FG”过渡,引到第二段(第14—27小节)。在这个段落中,男声的主旋律由左
44、手很歌唱性的奏出,女声则重复男声在第一段中的曲调,进行交织和附和。 最后右手加了一个小尾句,最后一个高音和弦琶奏要像竖琴一样,要有很水灵的感觉。弹奏上如果手能够得着八度,就把四个音保持住;如果手太小,则用手腕帮助手指从左到右地弹奏这四个音,保持往后三个音,很舒服、放松的结果。 第二首《布列舞曲》巴赫曲 这首乐曲是非常典型并且大量出现的布列舞曲,音乐非常精致生动。 按照乐谱上的提示,这首乐曲的四分音符基本都做断奏处理,八分音符则是连奏。我们看开头的地方,右手的小连线是三个音——三个音——六个,然后又是三个音——三个音——七个音,每一个连线的开始都要轻落下去,连线的最后一个音则要用手腕带起
45、来,连线和连线之间分得很清楚,左手部分除了开始的三个音连奏以外,其他凡是四分音符都是断奏。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只手的独立,在右手连奏而左手断奏时,左手绝不能跟着连起来,而要保持双手完全的独立。两只手像两种乐器,不能同步连跳,要各有各的连跳和音乐趣味。 第15小节的升a上有一个装饰音,按照装饰音的处理原则,这里本应该从上方音开始弹,但考虑到三级考生的,这里的装饰音大家可以做简单的上波音处理即可。 这个作品越到后面越难演奏,尤其是到第21小节以后,两只手动作完全相反(右手起来时,左手下去;左手起来时,右手下去,)所以是很难的,。一定要先分手练好了,练得很熟练并完全独立,了,再两只手全起来弹。这
46、其实也是弹钢琴的难点和需要练习之处,有的时候两只手要做完全相反的事,但是还必须要配合得非常协调。 这首曲子是非常生动活泼的,两只手的连跳都要很分明,但是又要给人清清楚楚、纹丝不乱的感觉,分手练习在开始阶段是必须的,而且在练熟以后还要经常分手,以做到双手更清晰和独立。 第三首《小赋格》齐波里曲 赋格是作曲家根据一个主题进行发展而成。这个主题在曲子里会多次出现,中间还会出现很多非主题的、连接的部分。整体组合成一首完整的组合曲。 我们演奏赋格首先要搞清主题在哪里,有多长,音乐性质是怎样的。这首齐波里《小赋格》中主题是三小节的,在全曲中出现了五次,要弹得非常有力,肯定,积极并富有朝气。 第一
47、次主题出现在右手,紧跟着的第4小节。 第二次主题在左手出现。左手的主题出现时,右手在音量上就要稍微让左手一些。 第三次主题在第12小节由左手奏出。 第四次主题在第17小节的右手部分。 第五次是第26小节开始的右手部分。 这五次主题虽然在不同音区出现,但是都要保持同样有力、积极、、肯定的性格。非主题的地方也要弹得很清楚,和主题相比要稍微从属一些,也就是说比主题略轻一些。不要与主题竞赛,而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乐曲的最后可稍微渐慢一点,但要适度而不过分,有一结束感即可,因曲子不大,不需太大的渐慢。 第四项内容是乐曲一共有四首曲目供大家挑选。 第一首《郊游》路珈改编 这是一首非常欢
48、快喜悦的曲子,好像小朋友到郊区游玩,一路上蹦蹦跳跳、兴高采烈的,非常高兴。乐曲要弹得天真可爱、很活泼的感觉。 要注意,第3小节的拍子点在右手上,右手的两个小连线清楚地弹出来,而左手是在右手的后半拍切分进来的。这里,节奏的感觉要很好,不能因为左手的进入使得节奏摇摇晃晃。左手的双音是伴奏和陪衬,要轻轻地弹,不能重,重的话就会显得很笨拙,只有很轻巧,活泼天真的感觉才能表现出来。 乐曲的中段(第17——33小节)要弹得非常的抒情优美,好像看见了大自然的美景后,心情非常的舒畅。抒情的旋律从第17至25小节先歌唱了一个长句,之后,从第26小节开始,旋律到了高八度在pp的力度范围又是一长句,乐句的线条非
49、常悠长。 从第34小节开始,又和开头一样了,回到了天真活泼的性质。不同的地方是到了第43与44小节的全曲结尾,结尾与前不同,是很肯定、兴高采烈的。在音符上带横杠的保持音要弹得肯定,每音保留略长一些,并稍微有一点渐慢,最后干净、利索地结束。 第二首《舞曲》(Op.27,No.17)卡巴列夫斯基曲 一般来讲,舞曲的节奏都得应该是很鲜明的。这首《舞曲》的音乐诙谐风趣,节奏性强,强弱拍非常肯定、鲜明。 整首乐曲中始终是由很多双音构成旋律,弹奏时一定要很整齐,两音必然同时发出声音,绝不可一前一后。 第8小节以后,两只手出现了很多的互相交接和呼应。弹的时候要注意它们每一组的关系。第一组的位置是两
50、只手“DEFGA”的位置;第二组,两只手都下降了三度,到bBCDEF的位置;第三组再下降三度到“GABCD”的位置;后面一直以三度的距离下降到“﹟CDEFG”的位置。大家如果能在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的规律后,再来弹奏越来越密集的跳进的话,会容易很多。 从第25小节开始,左手弹三度跳音时手指要像一把叉子一样,干净利落;右手的曲调像小钉子一样,一个一个非常肯定,音色要有金属的亮度与光泽。 第28小节后,两只手的地位又发生了改变,曲调音由左手奏出了。 第31小节后的双手密集的交替,和前面第8至16小节一样,也是一组一组的三度双音,级级往下走,是很有规律的。但是两只手的行进方向不同,双手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