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三章测试卷-沪科粤教版 一、填空题(31×1=31分) 1. 在科学探究的六个基本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要大胆发表意见,重视______与合作。 2. 选择适当的单位填入空格内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5______;(2)课桌的高度是0.75____;(3)珠穆朗玛峰高8844.43_______;(4)万里长城总长为6300_______;(5)课桌的面积为50_____;(6)某同学的百米成绩为13.35___; 3. 某同学利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5次,测得的五个结果分别是:25.94cm,25.98cm,26.0cm,25.39cm,26
2、05cm,请你对他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哪些数据是合理的,哪些数据是不合理的?分析不合理的原因:(1)不合理的数据_______________,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量的结果______________。 4. 小明同学在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的另一端的同学可以听到三声响声,第一次是由_____中传来的,上述现象说明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
3、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6.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的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甲的声音是60dB,频率为500Hz,乙的声音是40dB,频率为900Hz,则:(1)____的音调比较高;(2)____的声音传得
4、较远;(3)若二人同时同地向街对面的丙喊话,哪个人的声音可先传到?_________。 8. 中医传统的诊病手段是望闻问切,其中的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现代医学中利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 9. 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______单位,如果某个恒星距离我们9.46×1014km,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该颗恒星,实际上是______年前处在该位置的这颗恒星。 10. 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cm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疲劳,为了看清自己面部的细微部分,眼睛距离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cm。 11. 如图所示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5、它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A点,温度计的示数_____(会、不会)上升,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的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吗?__________.这个成语说明了一个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张悦对李丹同学说:“我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发现物体距透镜30cm时,在距物体4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李丹根据张悦的叙述,得出以
6、下结论:A.此像一定是正立的;B.此像一定是缩小的;C.此像一定是实像;D.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7cm.你认为李丹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结论前的字母)。 二、选择题(3×11=3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小明家买了一个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1min,则他应该的操作是 A、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 B、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 C、将摆线缩短一些 D、将摆线增长一些 2. 已知在温度升高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
7、大,在20℃时用一个钢卷尺测得一个铜块的长度为2.60cm,若在50℃的高温下,用它测同一块铜块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应为 A、大于2.60cm B、等于2.60cm C、小于2.60cm D、无法确定 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响度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4. 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报海啸、台风 5.
8、 在平面镜前放一只铅笔,如果铅笔的像跟铅笔垂直,则铅笔和平面镜间的夹角应为 A、0° B、45° C、90° D、180° 6.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庞,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7. 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则有水时( ) A、暗箱应略短
9、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B、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C、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D、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8.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 A、10mm之外 B、略小于50mm C、略大于50mm D、等于50mm 9. 凸透镜可以成……………………………………………………………………( ) ①放大的实像;②缩小的实像;③等大的虚像④等大的实像;⑤放大的虚像;⑥缩小的虚像 A、①②⑥ B、①②④⑤
10、 C、④⑤⑥ D、②③⑤ 10.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11.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图像的形状是( ) 三、作图与实验(4×5=20分) 1.(1)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甲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
11、画出物体AB的像。 2.在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一个合适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甲 第一题 乙 第二题 3.有甲乙两圈粗细不同的细金属丝,甲卷金属丝标签上标明直径为0.8mm,乙卷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办法能求出乙卷金属丝的直径? 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
12、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选填A或B)。为什么? 5.请设计一个粗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 四、简答与计算(3+3+3+3+4=16分) 1.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沉思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的说“如果桶跟这池塘一样大的话,那只有一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一半大的话
13、那就有两桶水;如果这个桶只有池塘的十分之一,那就有十桶水……”国王听后拍手大喊:“你真聪明!”请你说出这则小故事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2.我们看小轿车中的人,很难看清,而小轿车中的人看我们确很容易,请你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并举一个和这类似的例子。 3.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通过光的学习,我们发现许多眼见为虚的例子。试举三个不同类型例子说明眼见为虚,并解释原因。 4.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这首诗里,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请写出由这句诗可以直接联想到的相关物理知识,并作简单的解释。(请至少写出三个) 解答示例:光的反射
14、——月球反射太阳光,使人看见月亮。 ⑴ ⑵ ⑶ 5. 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受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秒,则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速
15、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一、1、交流 2、cm,m,m,km,dm2,s 3、26.0cm与25.39cm,一个没有估计值一个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是错误数据,25.99cm 4、铁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液体气体传声的速度不同 5、响度,音调,音色 6、应该听钢尺振动的声音而不是桌面被拍打的声音 7、乙,甲,同时 8、信息,能量 9、长度,100 10、12.5 11、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会,红光的外侧有红外线 12、 一叶障目,光沿直线传播 13、CD 二、D A C D B A C C B B B 三、
16、3、甲乙分别绕满同一铅笔,数出匝数n甲和n乙,d乙=0.8mm×n甲/n乙 4、机械闹钟,B,人单凭听觉判断响度的大小不可靠。 5、(1)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斑)最小、最清楚;(3)以米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f表示。 D=100/f 四、1、要测量必须规定公认的标准量作为单位 2、小轿车里面暗,只有很少的光向外射出,而外面恰恰相反。例子略 3、天上的恒星,由于光的传播需要时间现在的恒星并不在所见的位置;平面镜中的像,光的反射;水中的景物,光的折射;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正立放大的像和通过凹透镜看到的正立缩小的像,光的折射。4、光的传播:月光能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声音的产生:钟振动、乌鸦声带振动发声。声音的传播:声音能够在空中传播,使人听到乌鸦的叫声。音色:分辨钟声乌鸦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光的折射:人眼观察到的夜景相当于凸透镜成像。 5、17.9m/s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