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6 ,大小:2.75MB ,
资源ID:10342308      下载积分:14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图形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03423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及导学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人****来】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及导学案.doc

1、 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 , 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 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三

2、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 个纵行共分为 个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 族,一个 族。 a、主族:由 元素和 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副族:完全由 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_________________

3、 c、第Ⅷ族: 三个纵行 d、零族:第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 元素 ⅡA称为 元素 ⅦA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自主探究: (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

4、 ) A、6 B、12 C、26 D、30 还有哪些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 A.HF B.H3O+ C.NaH D.H2O2 2.短周期元素 X 和 Y 可以形成 XY4 型化合物, 若 X 的原子序数为 m , Y 的原子序数为 n , 则 m 和n 的相互关系为 ( ) A

5、.m – 13 = n B.n + 5 = m C.m + 8 = n D.n – 11 = m 3.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n=m+1 B.n=m+11 C.n=m+25 D.n=m+10 4、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 ( ) 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元素种数 2 8 8 18

6、18 32 32 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A.18 B.32 C.50 D.64 5、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D.ⅥA族 6、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

7、31,则A、B、C为 ( ) A.C、N、Si B.N、P、O C.N、O、S D.C、Si、S 7、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如果A和B同在Ⅰ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8、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

8、元素A和B的离子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 ①A和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③ 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9、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形成单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2)写出Y元素形成的单质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9、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基础知识: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Li+O2 ________________ Na+O2________________ K+O2_____

10、 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2、与水的反应 K+H2O____________________ Rb+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2。 小结:2M+2H2O == 2MOH+H2↑ 碱性: 思考: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

11、构有关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相似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递变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颜色:_______________ 状态:________________ 密度:______

12、 熔沸点:_______________ 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卤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 =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 ,反应程度依次 ,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 2、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 Cl2+ NaBr = 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KI = _

13、 Cl2+ I-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F2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Cl2,因为F2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2F2+ 2H2O = 4HF + O2 自主探究: 1、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F2通过细冰末获得HFO(次氟酸)以来,对HFO的研究引起了充分重视。 (1)HF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氟酸能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A中含有B、C二种溶质。B常用于雕刻玻璃,C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迅

14、速分解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性质 (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2、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15、 ( )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3、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 HI和HClO B. HCl和HIO C. HClO3和HIO D. HClO和HIO 4、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

16、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 B、I-、Br-、Cl- C、Br-、I-、Cl- D、Cl-、I-、Br- 5、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 6、(2008四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17、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 B.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7、(2008全国理综)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8、已知NH3(液)与H2O(液)相似均可电离:2H2OH3O++OH-,2NH3NH4++NH2-。据此写出Na

18、与液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19、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元素、核素、质量数和同位素的含义。 基础知识: 1、原子序数= = =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原子核由 和 构成。 一、原子结构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1、原子 核外电子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 子 质 子 中 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

20、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思考:从表格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A)= +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X。 二、核素: 同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同位数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1、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踪原子。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

22、滋病。 (1)下面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4C与C60互为同位素 C. 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14C的放射性原子,这些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 ) A.原子不可以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自我测试: (2008全国理综)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

23、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A-N+m)molB.(A-N)molC. ( A-N)mol D. (A-N+m)mol (2008广东)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3、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

24、内中子数,取2.8 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主族 D.第Ⅴ主族 4、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三周期第ⅠA族 B.第四周期第ⅠA族 C.第五周期第ⅠA族 D.第三周

25、期第ⅡA族 5、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 B. 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36 C. 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 元素单质X2的平均式量为71 6、36 g H2O与80 g D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之比是________,所含中子数之比是________,它们分别与Na反应时,所放出气体体积之比(同条件)是__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

26、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 【基础知识】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能量不同,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___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____的区域运动。 2.表示方法 电子层(n)

27、 1 2 3 4 5 6 7 对应符号 3.排布规律 ⑴按能量由低到高,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 ①第1层最多只能排____个电子 ②第2层最多排____个电子 ③除K层外,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能有____个(K层最多有__个) ⑵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划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科学探究1]标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找出规律。 原子序数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 1~2 +1 3~10 +1 +4 +5 -4

28、 -1 11~18 +1 +4 +5 +7 -4 -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符号 H He 原子半径nm 0.037 元素符号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半径nm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元素符号 Na M

29、g Al Si P S Cl Ar 原子半径nm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 总结: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 ,呈现周期性变化。 四、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 2、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 ,半径 。 (2)同主族离

30、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 ,离子半径逐渐 。 (3)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 ,高价阳离子半径 低价离子半径。 【自主探究】 +14 2 8 4 +16 2 8 6 +11 2 8 1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用编号回答): +9 2 7 ① ② ③ ④ ⑴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 ⑵具有最低负化合价的是____

31、 ⑶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 ⑷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 【自我测试】 1.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 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 2.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 A.8 B.14 C.16 D.17 3.某原子核

32、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一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 A.8 B.18 C.32 D.2(n一1)2 4.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 ) A.硅和钠 B.硼和氮 C.碳和氯 D.碳和铝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 为

33、 ( ) A.3 B.7 C.8 D.10 6.甲、乙两种微粒都只含有一个原子核,且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这两种微粒一定是 ( ) A.同种原子 B.同种元素 C.互为同位素 D.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7.有A、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Bn+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

34、的核电荷数为 ( ) A.a—n一3 B.a +n+3 C.a+n一3 D.a—n+3 8.某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偶数,该粒子可能足下列中的 ( ) 9.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A2B3 ,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35、A2B3是三氧化二铝 B.A3+与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A是第2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 D.B是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 10.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夕}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核电荷数为l 到18的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11.(08年北京高考卷)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6、 ( )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12.(08年全国高考1卷)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13. (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37、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

38、.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

39、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基础知识】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性质 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 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40、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与沸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NaOH Mg(OH)2 中强碱 Al(OH)3 [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Mg Al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 ,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金属性逐渐 。[资料]: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

41、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强酸(比H2SO4酸性强) 结论 [总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三、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四、元素周期律(1)定义: 。(2)实质: 。 【自主探究】 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体会

42、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1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A.4 B.5

43、 C .6 D.7 ( ) 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 4.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44、 5.M、N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放出的能量M大于N,由此可知 ( ) A.M的氧化性小于N B.M的氧化性大于N C.N2+的还原性小于M2- D.N2-的还原性大于M2- 6.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 A.O、S、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1、S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45、KOH、Ca(OH)2、Mg(OH)2、A1(OH)3的碱性依次增强 7.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8.(2007·广东)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

46、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所有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10.周期表中关于主族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族序

47、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C.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十n价,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为8-n(n≥4) D.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2On,氢化物分子式为RHn (n≥4)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8个电子 B.其原子与同周期I A、ⅡA族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范德华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12.短周期元素X、Y和Z,已知X元素原子的最外

48、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1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A;C、D两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49、 ( ) A.B

50、氧酸)的化学式,并估计后者的酸碱性。 (3)它与氯元素能生成几种化合物?哪种较为稳定? 15.(08年全国天津卷)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与Y 可形成化合物W2Y,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