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要素禀赋 2.倾销 3.黄金输送点 4.三元悖论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 A 两国的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2、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 )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 ) 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
3、率制度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 )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 ) A 技术转让 B 信息交流 C 信息回授 D 示范效应 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 ) 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 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 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4、"×"。(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 4.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 5.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 6.穆勒认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
5、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 7.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从基期到报告期,通货膨胀的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差别。( ) 8.牙买加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及黄金货币作用的削弱。( ) 9.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会引起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 10.两缺口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 )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说明绝对利益学说的主要缺陷。 2.试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5分 3.。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 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共 12
6、 分) 1.试说明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2.经济学意义上的倾销是指海外的货物(商品)以低于同样货物(商品)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销售价格出售。倾销的法律定义通常以《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6条规定为依据,即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3.黄
7、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4.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C 2.C 3.B 4.B 5.C 6.D 7.B 8.D 9.C 10.C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8、×"。(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①简述绝对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2分) ②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进行评价。(3分) ③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进行评价。(3 分) 2.①阐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本内容。(3分) ②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公式表达。(2分) 3. ①阐明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4分) ②阐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概念。(4分)
9、 ③进行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图形分析。(4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 12分,共 12 分) 1.教材P281,积极作用四点,消极作用13点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比较优势 2.人力资本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不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 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B外汇理论研究 C跨国公司研究 D国内消费水平研究
10、 2.已知A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3和5个单位的劳动,要使两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则 B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多少单位的劳动:( ) A1,6 B2,4 C3,4 D4,7 3.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 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4.产品的水平差异是指( ) A采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B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 C同质产品 D商品
11、由于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 5.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 ) A购买力平价 B铸币平价 C铸币数量 D铸币本位 6.国际货币体系按照是否有意识地进行组织安排可以划分为( ) A金本位、信用本位和介于二者之间的金汇兑本位制 B固定汇率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和自由浮动汇率制 C自发存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人为安排组织的国际货币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牙买加体制 7.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 ) A区位特定优势 B市场内部化 C资源禀赋优势 D所有权特定优势 8.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
12、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 ) A国内进口 B国内出口 C国内净出口 D国内净资本流出 9.三元悖论成立的前提是( ) A完全竞争市场 B开放经济 C封闭经济 D垄断 10.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 ) 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 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 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延伸。( ) 2."货币差额论"着眼于货币数量的增减,
13、主张多进口,少出口甚至不出口。( ) 4.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 5.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 6.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采用单式计账法。( ) 7.购买力平价法不能够反映不同经济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消费差异,但是能够反映不同国家商品的质量差异。( ) 8.牙买加协定实施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 9.国际收支发生顺差的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本国资金流出超过外部
14、资金流入。( )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试述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2.简述关税的类型。()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1.试用图形进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六,计算。 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05年时出口商品价格下降5%,进口商品价格上升10%,那么,(1)这个国家2005年的净贸易条件是多少?(2)假如此国出口数量从2000年到2005年上升20%,则贸易收入条件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
15、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2.所谓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3.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
16、定汇率制度的特征简而言之便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在布雷顿森林协议下所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求各国货币对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并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为每盎司黄金35美元。成员国官方的国际储备以黄金或美元的形式持有,成员国有权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官方价格兑换黄金。 4.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也被称为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定律,如下图所示: 图中三角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一种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实践操作中指固定汇率)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它们各有其吸引力。三角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完全的资本控制、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
17、然而,三边不可能同时实现。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D 2. A 3. D 4. D 5. B 6. C7. A 8. C 9. B 10.A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 1.√2.×3.×4.√5.√ 6.×7.×8.√9.×10.×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教材P21二点或者说P29六点 2.教材P155 五、论述题(
18、每小题16分,共16分) 1.①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4分) ②小国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4分) ③小国进口关税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4分) ④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的政策含义。(4分) 六,计算10分。P42例题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贸易差额论 2.贸易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
19、 ) A 企业 B 居民户 C 家庭 D 国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是( ) A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B 要素是完全流动的 C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D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3.考虑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相互需求决定进出口价格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世界市场的价格的上、下限正好是A、B两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B 某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由A、B两国出口恰好补偿进口决定的 C 加入货币因素后的模型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进口都不一定恒等于出口 D 加入其他因素后的模型表明世界市场上的价
20、格仍然是由双方的供求决定的 4.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金融账户的内容?( ) A 证券投资 B 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C 债务减免 D 直接投资 5.使用购买力平价法估算发达国家的经济数量时会()实际数量,而估算发展中国家时会。( ) A 高估,低估 B 低估,高估 C 高估,高估 D 低估,低估 6.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其挂钩的是( ) A 特别提款权 B 一揽子货币 C 黄金 D 白银 7.下列不属于长期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的是( ) A 直接投资 B 间接投资 C 出口投资 D 国际贷款
21、 8.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不包括( ) A 引进外资数量、结构以及向外国投放的资本数量和结构 B 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差异 C 汇率下浮的幅度与国内通货膨胀的关系 D 经济中的时滞 9.斯旺图中的横轴表示( ) A 总支出 B 消费 C 投资 D 政府开支 10.( )的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以自由贸易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世界银行 C 国际货币资金组织 D 亚太经合发展组织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 20
22、 分) 1.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 2.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他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 3.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放在国内市场上。( ) 4.在WTO体系中,不允许使用关税进行保护。( ) 5.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个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汇率调整在发生作用时有一个时滞,要经历一个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 6.铸币平价学说认为两个国家货
23、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 ) 7.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 8.贸易乘数需要进口与出口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够对国民经济及其就业产生倍增的影响。( ) 9.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固定的汇率政策这三个目标可同时达到。( ) 10.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2.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M-B-K标准)。 3.试对牙买加体系进行评价。 五、
24、论述题(每小题 16 分,共 16 分) 1.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贸易差额论”是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贸易差额论主张国家不应该禁止而是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于外国商品的购买。但是,贸易差额论依然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的原则,强调用于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即是说在总体上依然保证货币的流入和国家财富的增加。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贸易差额论还主张国内的制造业要有一个大发展,以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输出海外,由于输出产品比输出原料能够获得更多的
25、货币财富,振兴国内制造业便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与此相联系,晚期重商主义提出要通过税收政策对国内制造业进行保护。 2.贸易条件是一种指数,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对进口商口价格的比率,简言之即单位出口所能换回的进口,或单位进口所需要的出口量。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即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起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跌,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D 2.B 3.C 4.C 5.B 6.C 7.C 8.D 9.A 10.A 三、判断正误
26、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2.①穆勒标准。(3分) ②巴斯塔布尔标准。(3分) ③肯普标准。(2分) 3.①牙买加体系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克服了"特里芬两难"。(2分) ②多种汇率制度并存可以适应一国、国家集团或世界经济的变化。(2分) ③多因素的国际收支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2分) ④牙买加体系的局限。(2分) 五、
27、论述题(每小题 16 分,共 16 分) 1.①说明H—O模型的前提条件。(4分) ②说明H—O模型的基本内容。(4分) ③H—O模型的图形解释。(4分) ④对H—O模型的评价。(4分)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
28、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29、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 A.幼稚工业理论 B.夕阳工业理论 C.国防论 D.资源禀赋论 9.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10.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 ) A.烟草贸易公司 B.铁路运输公司 C.橡胶生产国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 11.世
30、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2.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3.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的议定书上签字的缔约国共有( ) A.15个 B.23个 C.102个 D.123个 14.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5.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 )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31、 16.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 )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7.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18.设三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 A.8.3870 B.8.085 C.10.2931 D.6.5876 19.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 A.固定汇率制
32、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 20.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 ) A.印度尼西业 B.泰国 C.日本 D.韩国 21.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22.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C.区
33、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 A.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C.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 E.进口许可证 24.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北约 25.制订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 A.产品收入弹性 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 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34、 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E.非卡特尔的市场份额 26.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 ) A.商品贸易收支 B.服务贸易收支 C.资本项目收支 D.官方结算收支 E.金融资产变动项目收支 27.一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 ) A.融通资金 B.外汇管制 C.汇率浮动 D.调整经济 E.限制进口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生产者剩余 29.罗伯津斯基定理 30.产品生命周期 31.购买力平价 32.市场内部化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
35、每小题2分,共20分) 33.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 34.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5.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36.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37.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 38.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39.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40.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
36、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41.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42.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3.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44.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5.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46.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47.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 48.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
37、共22分) 1.A 2. C 3.A 4. D 5.B 6.B 7.C 8.D 9.B 10.D 11.A 12.B 13.B 14.D 15.D 16.D 17.D 18.A 19.C 20.B 21.A 22.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ABCDE 24.ABCD 25.ABCDE 26.ABC 27.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9.罗伯津斯基
38、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0.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31.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2.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判断1分,说明1分,共20分) 33."╳"。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产生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供给变
39、动,另一个是需求变动。34."╳"。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低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5."╳"。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6."√"。当关税同盟对外排他性很大时,那么这种保护会形成新垄断。 37."╳"。最惠国待遇是指任何给予第三方的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地给予贸易对方。 38."╳"。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贸易收支。 39."√"。由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迫使厂商重新考虑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以考虑最低成
40、本,结果是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40."╳"。所谓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单位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数值越大,表示单位外币折合本币的数量越多,因此,本币相对价值越低。 41."√"。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加强或改变企业竞争战略,促进本国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 42."╳"。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3.(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44.(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
41、影响最为突出。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45.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条件: (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 (3)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46.(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
42、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47.(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8分) (1)WTO的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 ②贸易自由化原则; ③可预见原则; ④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⑤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2)"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
43、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潮。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产品出口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表现出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劳务输出
44、 D.技术输出 2.相对技术差异论和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分别是( ) A.魁奈和斯密 B.李嘉图和斯密 C.李嘉图和奥林 D.奥林和魁奈 3.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 A.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理论 B.嗜好论 C.产业内贸易理论
45、 D.自然资源禀赋论 4.首先提出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 A.生产要素禀赋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自然资源禀赋论 D.差异产品贸易理论 5.下述不能有效改善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处境的方法是( ) A.有计划地控制出口规模 B.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C.利用差别产品的方法扩大出口品需求弹性 D.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6.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汉密尔顿和(
46、 ) A.李斯特 B.李嘉图 C.萨伊 D.托马斯·孟 7.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下列不属于分配许可证的方法是( ) A.政府适当分配 B.竞争性拍卖 C.固定的受惠 D.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47、8.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包括( )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 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9.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D.出口补贴 10.建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需要一些条件,下列不属于其中条件的是( ) A.成员国在地理上相互邻近 B.成员国之间经济
48、的互补 C.成员国之间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D.成员国需都是发达国家 11.1982年后石油价格下跌的原因不包括( ) A.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B.西方国家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背叛行为D.西方大石油公司对产油国生产和订价垄断经营 12.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 D.关税贸易壁垒
49、 13.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 ) A.世界经济集团 B.国际经济组织 C.区域经济组织 D.国际一体化组织 14.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 A.固定汇率制度 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钉住汇率制度 1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
50、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变动的趋势是(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变化不确定 16.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不属于经常项目的是( ) A.商品贸易收支 B.非货币用途的黄金贸易 C.保险费和保险赔偿支付 D.货币用途的黄金交易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