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中国地形,中国地理,之,1/51,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特点,一、地形概况,2/51,中 国 三 级 阶 梯 分 布 图,4000米,1000米米,500米以下,3/51,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2、雪峰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高原为主:,高原、盆地为主:,平原、丘陵为主:,4/51,(1)有利于夏季风将海洋上湿润空气送入内地,形成降水。,(2)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现有利于沟通我国海陆交通,又便于我国东西地域之间经济联络。,(3)因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尤其是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水能。,思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布情况对气 候、河流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5/51,(2)地形各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P127),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高原。约占2/3。,思索:我国地形对气 候、经济发展有什么
3、影响?,6/51,1、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利于发展各种经营,2、山地迎风坡,有利于地形雨形成并富水力但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3、我国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东西向山脉对严寒偏北风有减弱作用,成为主要地理分界限,秦岭,以北:,暖温带,最冷月低于0,C,以南:,最冷月高于0,C,亚热带,降水小于800mm,降水大于800mm,4、许多山区降水少,干旱面积广,不利于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思索:我国地形对气 候、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7/51,8/51,东西走向山脉,北列:,中列:,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一)纵横交织山脉,二、主要地貌类型,9/51,天山山脉,昆
4、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10/51,2.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列:,中列:,东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11/51,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12/51,3.南北走向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5.孤形走向山脉:,横断山脉等,13/51,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横断山脉,14/51,3.南北走向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5.孤形走向山脉:,横断山脉等,祁连山等,15/51
5、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16/51,3.南北走向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5.孤形走向山脉:,横断山脉等,祁连山等,喜马拉雅山等,17/51,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18/51,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19/51,(二)四大高原,20/51,四大高原,确定
6、四大高原位置,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21/51,四大高原,看录像,思索:四大高原特点是什么?,22/51,23/51,四大盆地,确定四大盆地位置,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24/5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中沙漠,25/51,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中风蚀城堡,26/51,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27/51,四大盆地,四川盆地,28/51,四大盆地,看录像,思索:四大盆地特点是什么?,29/51,2、盆地,30/51,三大平原,确定三大平原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1/5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32/51,三大平原,华北平原,33/51,长江
7、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34/51,三大平原,看录像,思索:三大平原特点是什么?,35/51,3、平原,36/51,主要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P130-13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37/51,主要丘陵,辽东丘陵,38/51,主要丘陵,山东丘陵,39/51,主要丘陵,东南丘陵,40/51,主要丘陵,梯田,41/51,主要丘陵,橘园,苹果,42/51,主要丘陵,油桐,杉,43/51,主要丘陵,桂林山水,泰山,44/51,三、地质灾害:,地质作用,陆地环境改变,地质灾害,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主要地质灾害:(P131),火山暴发,滑坡和泥石流,斜坡上岩体
8、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坡面整体下滑现象,危害:,地震,概念:,破坏、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多发区:,山区-多地震地域(川、滇、黔接壤地带),原因:,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45/51,地质灾害防御,地质灾害关联性,破坏生产、生活设施,地裂,火灾、海啸、滑坡,人员伤亡,疫病蔓延,地震,地质灾害,人类破坏植被,工程活动,1、建立灾情预警系统,2、加强地质灾害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政策法规体系,3、实施一些预防办法:,4、加强宣传,建筑抗震强度增加;护坡工程;植树,46/51,中国地形,地形特征,地形分布,地形各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地形评价,地势评价,山区评价,地质灾害,47/51,练习,48/51,49/51,50/5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