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命题测试与学科教学探究,郭开全,第1页,序言,新课程到底怎样考?我们该怎样教?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一线教师思索得较多,纠结较为频繁问题。,教育思维惯性:怎样考,我们就怎样教。,第2页,考试本身无所谓对与错,也不存在是与非问题;主要看考什么?怎样考?,考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问题。,不能随意使考试“标签化”。,第3页,一、考试即教育,命题测试(考试),是新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内容,命题测试是学科教育提炼与升华,是课堂教育继续和延伸,命题测试是学科教育
2、价值引导,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发展导航仪(GPS)。,第4页,1、命题测试与新课程评价改革,命题测试是新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子系统,基于新课程,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选拔性测试(高考),思索和实践是完善新课程评价体系主动探究。,第5页,新课程评价应该是,立体化全方位、全景式,坚持“四多”,,多主体(教师、学生、家长)、多渠道(社会、学校、课堂等)、多方式(测试为主分数评价、评定为主等级评价等)、多步骤(生活、学习、实践等)立体化全方位评价体系。,布鲁姆指出,尽管有批评家反对,给学生评分仍是教育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可预见未来无疑会继续如此。,第6页,2、命题测试内涵及价值,(1)命题
3、测试内涵,命题测试表达一定,教育价值观,;,命题测试服务于特定,教育教学目标,;,命题测试是一个,教育教学行为,;,命题测试是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第7页,(2)命题测试价值,命题测试价值含有多重性,,其教育价值经过教育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表达出来。,从学校管理看,,命题测试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主要步骤,测试能反应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含有教育教学测量和评价方面功效;学校管理者可依据测试结果,实时适宜调整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促使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第8页,从教师发展看,,命题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主要组成部分,命题是教师不停查阅资料自我研修继续
4、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命题是教师重新审阅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理性思索过程,命题是教师对教学效果反思,提升教学水平契机。,命题测试是教师权利和义务,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争取命题机会,把握命题机会,科学创造一份好试卷就是对自己权利和义务尊重。,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准主要参考模,,教师专业化水准包含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命题能力属于技能范围,又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综合表达,对教师发展而言,教师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能力提升,一手抓命题能力提升。,第9页,从学生发展看,,学生参加命题测试本身是一次自我检测、反思、调整提升自我学习过程;学生在测试中问题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发展中不足,测试后经
5、过教师或自我探究处理问题,是学生发展主要路径,从这个层面上讲,命题测试推进学生发展。,在这里,,我们提倡学生参加命题,推进学生参加课堂作业,单元测试等试题创造工作。,第10页,从课程改革看,,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主要内容,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协调命题测试,则要求调整、提升教师命题能力,科学命制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等试题,这既是课程改革内容,也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要求。,从社会评价、选拔功效看,,命题测试相比于其它方式(如面试等),更具客观、公平、公正性,这是命题测试,分数评价天然优越性。,第11页,在当代教育评价体系中,分数是主要标杆,要发挥分数标杆导向功效,实现,“命题即教育”,目标
6、必须科学研究探索命题规律,提升命题能力。,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所说:每一个分数都应该成为一个动力,应该引导学生正面反响,不然分数失去了它教育意义。,第12页,学习单元,是组成学习模块基本单位,每一个必修模块都由四个单元组成,单元测试是单元学习结束后对本单元学习水平、学习情况测试、评价。,单元测试,则主要发挥评定、诊疗与反馈功效,检测教学和学习情况,为改进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提供依据,以利于推进单元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第13页,(3)命题分类,教育命题测试都为特定教育功效服务,普通而言,中学教育命题测试含有评定、选拔、诊疗、反馈、预测等各种功效,命题也因这些不一样功效可分为评定性测试、选拔性测试
7、诊疗性测试等。,依据考试范围和功效,将命题测试分为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选拔性考试(高考)等,。,第14页,课程模块化,是此次新课程改革一大特点,模块测试是指在某个模块学习结束后对本模块学业水平测试。它是水平性评定性测试、含有评定、诊疗、反馈功效。是学生学分认定主要依据。,模块测试,相对于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而言,是过程性评价,相对于模块课程学分认定而言,是终止性评价。,第15页,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全方面检测,是水平性评定性测试,是学生高中毕业和升学主要依据。在已实施课改省份,对学业水平测试有明确定位。如江苏省,“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是为了加强对高中课程管
8、理和质量监控,同时,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考生信息。”。,第16页,新课程命题测试是一个系统,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选拔性测试(高考)都只是其中子系统,,在新课程条件下,高考招生录用模式,会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所以,对命题测试关注既要宏观统筹,又要关注其要素,在当前条件下,尤其是对高考关注。,第17页,二、新课程条件下高考解读,新课程条件下高考是一个系统,下面从由远及近角度,从宏观趋势,中观说明,微观试题角度展开讨论,。,(一)、我们首先看看两篇权威报载信息,方便更加好把握新课程改革高考整体趋势,。(宏观看方向),其一:中国教育报年6月5日,高考改革平稳中迈出新步伐
9、第18页,报道中关于,江西高考方案,:,江西新高考方案有“三变”:一是初步建立普通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高考综合评价体系;二是高考依据新课程标准命题,重点进行考试内容改革,增设选考题,表达选择性,突出能力要求,反应新课程理念;三是高校招生考试模式逐步走向分类考试,从年开始实施本科与专科分类考试。,第19页,从这则报道中,我们能够得出以下有效信息:,第一,新课程高考方案在原来基础上会,保持平稳过渡,,有利于各方面平稳推进高考改革。,第二,新课程价值引导,发挥高考价值导向功效,,深化推进中学课程改革,。,第20页,第三,,以人为本,,彰显人文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如选考
10、题)而友好发展。,第四,招生录用对应届生实施,国家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价信息相结合录用模式,,使得高考人才选拔模式愈加科学。,第21页,报载二 年光明日报,“北京高考改革引关注 单一考试走向多元评价”。,1、教育诉求:打破“一考定终生”,培养全方面人,“这使得我们需要对考试进行再认识。”,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戴家干分析说:,“教育目标是要使每个人都得到全方面、充分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一个人适合什么样发展、怎么发展?能够经过考试这个评价伎俩来分析。过去考试主要是淘汰型,今后考试要强调适应性。,考试要考出学生优点,这么考试才是一个好考试。,”,第22页,
11、2、公众诉求:在改革过程中确保公平。,3、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招录用“硬挂钩”距离还有多远,戴家干说:“多元评价会降低一次性选拔考试权重,逐步将并不应该由高考负担责任剥离,逐步使高考功效回到正确位置,从而使高考愈加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选拔。”,第23页,从这篇报道中,我们能看出以下考试趋势:,第一,考试应该是适应性,,应考出学生优,点。换句话,经过考试学生能发觉自己才智情况及取向,选择适合自己大学、专业就读。,第24页,第二,考试招生,坚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工具”。,第三,坚持,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第25页,(二)、,从中观角度,,
12、分析考试纲领,把握考试性质、内容、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中观看政策),附一:【新课标】年高考政治考试纲领,1、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高中毕业生和含有同等学力考生参加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依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招生计划,德、智、体全方面衡量,择优录用。所以,高考应含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区分度和适当难度。,第26页,2、考试内容,政治学科考试内容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教学内容确定。,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表达出应有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重视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
13、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第27页,3、考评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利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究问题,第28页,4、考试范围,本纲领仅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中必修课程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中选修课程内容由各试验省区依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详细要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相关考点(略)。,第29页,附二:,年北京考试说明,1、试卷结构与题型,试卷包含两部分: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试题以科目内综合试题为主,科目间综合试题所占百分比较小,普通设置一道
14、或两道科目间综合试题,回答科目间综合试题需要同时利用政治、历史和地理2个或3个科目标相关知识。,2、分值百分比,文科综合满分为300分,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选择题共140分,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0页,3、试题难度,试卷包含轻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4、组卷,试题按照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科目标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一样题目尽可能按由易到难次序排列。,第31页,附件三,山东省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必做题思想政治分值占36%地理、历史各占3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创设与利用,重视考查考生所
15、学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勉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索和处理问题。,第32页,从上述三个附件,我们能够得到以下认识:,第一,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表达国家意志,国家公布统一考试纲领,表达统一性、权威性;各省市依据考试纲领,详细公布考试说明,表达各省实情,表达选择性和多元化。,第二,考试和录用模式日渐多样化,但在整体上依然坚持“3+X”模式。,第33页,第三,新课标考试纲领有许多新改变和发展,不过在考试性质和考试目标与要求上,实质是一致。,第四,新课标考试纲领与考试说明对考生要求,更具生活性和实践性。,第34页,(三)从微观试题角
16、度,把握命题特点与趋势。,例一:,(年江苏考题)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全部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主要目标是,A.奏响主旋律,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文艺素养,C.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当代化水平,第35页,例二:,2.(年北京试题)我国水资源短缺,合理用水,提升用水效率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年,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水法,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17、并在全国实施;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经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公布三十九号主席令给予公布,该法自年3月1日起施行。,第36页,材料二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起508亿立方米增加到年1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工业用水集中在大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废水总量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水平;工业水量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足1.5倍,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第37页,(1)结合材料一,利用政治常识,指出我国国家机构在
18、水资源保护中行使职权。(6分)并分析他们推行职权时是怎样表达依法治国标准。(6分),(2)我国政府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将工业部门用水效率提升30%。结合材料二,利用经济常识,分析政府会采取哪些经济办法来实现这一目标。(10分),第38页,(3)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加,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时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利用矛盾主次方面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何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既要提升工业部门用水效率,又要提升水资源贮备能力。(10分),第39页,纵观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和各省省市,即使在命题重点,命题艺术各有特点,不过以下共性值得关注。,新课标高考命题,从全国来看,历经五
19、年(年),逐步走向成熟。,第40页,1、,践行课程性质,,坚持价值导向。,。,2、立足,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3、关注,社会热点,,主旨设置问题。,第41页,4、挖掘,地方素材,,展现地方风采。,5、以,发展,为基础,表达人本精神。,6、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表达实践性。,第42页,三、建构适应新高考课,命题即教育,高考是中学教学GPS,从考试角度看,我们认识高考,就应该以此指导教学。,1、从一堂好课标准说起,(1)什么样课是一堂好课?,(2)教授眼里好课,第43页,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要做到,“五实”:,有意义课,即,扎实课,;,有效率课,即,充实课,;,有生成性课,即,丰实课,;,
20、常态下课,即,平实课,;,有待完善课,即,真实课,。,第44页,(3)我回答是,“最适宜课一堂好课”。,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我们首先要认清这堂定位是什么?课堂目标是什么?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宜教学策略。,最适宜课是指符合课堂定位要求,符合教学目标实现,符合你驾驭能力。,第45页,2、新课程下,,一堂好课外显特征,(1)科学课堂定位,(2)有效教材整合,(3)清楚学情认知,第46页,(4)扬长教师气质,(5)有效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6)友好课堂气氛。,关注过程与结果统一,路径与目标统一,眼前与久远统一,。,第47页,四、处理好课堂教学与高考关系,既仰视星空,又脚踏实地;,心中有高考,眼睛在课堂;,平时重能力,考前重知识;,第48页,自信不自负,慎重不保守;,建构新课堂,师生共发展。,第49页,谢谢!,年7月20日,第50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