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__________ 大班春节的教案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大班春节的教案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春节的来历 1.2 春节的传统习俗 1.3 春节的食物与饮品 1.4 春节的娱乐活动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 3.2 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4.2 学具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2、 展开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2 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 8.2 改进措施 九、拓展及延伸 9.1 春节相关故事 9.2 春节手工艺品制作 9.3 春节歌曲与舞蹈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春节的来历 1.1.1 讲解春节的历史背景 1.1.2 介绍春节的起源故事 1.2 春节的传统习俗 1.2.1 贴春联、窗花 1.2.2 放鞭炮、烟花 1.2.3 拜年、发红包 1.3 春节的食物与饮品 1.3.1 讲解
3、年夜饭的菜品意义 1.3.2 介绍春节特色食品如饺子、年糕等 1.4 春节的娱乐活动 1.4.1 舞龙舞狮 1.4.2 猜灯谜 1.4.3 看春晚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1.1 学生能说出春节的来历及习俗 2.1.2 学生能了解春节的食物与饮品以及娱乐活动 2.2 技能目标 2.2.1 学生能通过手工制作体验春节氛围 2.2.2 学生能参与猜灯谜等智力游戏 2.3 情感目标 2.3.1 学生能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3.2 学生能与家人朋友分享春节的快乐 三、教学难
4、点与重点 3.1 难点 3.1.1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的理解 3.1.2 春节食物与饮品的文化内涵 3.2 重点 3.2.1 春节的传统习俗的掌握 3.2.2 学生能参与春节的娱乐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4.1.1 PPT课件 4.1.2 春节相关图片 4.1.3 红色纸张、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4.2 学具 4.2.1 笔记本、笔 4.2.2 灯谜卡片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1.1 播放春节气氛的歌曲 5.1.2 提问学生对春节的认知,引导学
5、生思考 5.2 展开环节 5.2.1 利用PPT讲解春节的来历、习俗、食物与饮品等 5.2.2 学生动手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艺品 5.2.3 举行猜灯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5.3.1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1.1 春节的传统习俗 6.2 板书内容 6.2.1 贴春联、窗花 6.2.2 放鞭炮、烟花 6.2.3 拜年、发红包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1.1 家庭作业:与家人分享所学春节知识,拍摄春节习俗照片 7.1.2 课堂作业:写一
6、篇关于春节的短文 7.2 作业要求 7.2.1 家庭作业要求拍照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 8.1.1 学生对春节的认知程度有明显提高 8.1.2 学生参与度和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8.2 改进措施 8.2.1 增加春节相关活动的实践环节 8.2.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学生在家中积极参与春节活动 九、拓展及延伸 9.1 春节相关故事 9.1.1 《年的传说》 9.1.2 《恭喜发财》 9.2 春节手工艺品制作 9.2.1 剪纸 9.2.2 糖人 9.3 春节歌曲与舞蹈
7、 9.3.1 《恭喜恭喜》 9.3.2 《舞龙舞狮》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春节的来历 1.1.1 讲解春节的历史背景 1.1.1.1 春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 1.1.1.2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祈福祭祀的重要时刻。 1.1.2 介绍春节的起源故事 1.1.2.1 “年”是一种传说中的怪兽,会在新年的时候出来吃人,人们通过贴春联、放鞭炮等方式来驱赶“年兽”。 1.1.2.2 “年”的象征意义在于提醒人
8、们要珍惜时间,迎接新的开始。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1.1 学生能说出春节的来历及习俗 2.1.1.1 学生应了解春节的历史背景和起源故事,理解春节的象征意义。 2.1.2 学生能了解春节的食物与饮品以及娱乐活动 2.1.2.1 学生应掌握春节特色食品的制作方法和意义,了解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 3.1.1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的理解 3.1.1.1 学生可能对春节的起源故事和象征意义难以理解,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3.1.2
9、春节食物与饮品的文化内涵 3.1.2.1 学生可能对春节特色食品的制作方法和意义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来引导学生理解。 3.2 重点 3.2.1 春节的传统习俗的掌握 3.2.1.1 学生应能够掌握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3.2.2 学生能参与春节的娱乐活动 3.2.2.1 学生应积极参与春节的娱乐活动,如舞龙舞狮、猜灯谜等,增强体验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4.1.1 PPT课件 4.1.1.1 PPT课件应包含春节的起源故事、传统习俗、食物
10、与饮品等内容的图片和文字。 4.1.2 春节相关图片 4.1.2.1 图片应包括春节的传统习俗、食物与饮品等,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春节的氛围。 4.1.3 红色纸张、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4.1.3.1 手工材料用于学生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动手能力。 4.2 学具 4.2.1 笔记本、笔 4.2.1.1 学生用于记录春节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思考。 4.2.2 灯谜卡片 4.2.2.1 灯谜卡片用于课堂上的猜灯谜活动,增加学生的互动和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 5.1
11、 导入环节 5.1.1 播放春节气氛的歌曲 5.1.1.1 歌曲应具有浓厚的春节气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5.1.2 提问学生对春节的认知,引导学生思考 5.1.2.1 通过提问学生对春节的认知,了解学生的预先知识和兴趣点,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1.1 春节的传统习俗 6.1.1.1 板书主题应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春节的传统习俗。 6.2 板书内容 6.2.1 贴春联、窗花 6.2.1.1 板书内容应包括贴春联、窗花的意义和步骤。
12、 6.2.2 放鞭炮、烟花 6.2.2.1 板书内容应包括放鞭炮、烟花的传统习俗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1.1 家庭作业:与家人分享所学春节知识,拍摄春节习俗照片 7.1.1.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分享所学春节知识,通过拍摄春节习俗照片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1.2 课堂作业:写一篇关于春节的短文 7.1.2.1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春节的起源故事和习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语调要亲切自然,保持
13、稳定的节奏,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 在讲解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时间分配 合理规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在讲解春节习俗和食物时,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 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避免过度拖延或过于仓促。 三、课堂提问 设计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四、情景导入 通过播放春节气氛的歌曲、展示春节相关图片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 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过春节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14、趣。 以实际案例或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对春节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案反思 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考虑是否有必要调整教学难点和重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思考如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课堂氛围。 审视教学过程是否流畅连贯,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具和学具,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思考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合作。 考虑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的教学内容。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春节教案 2. 教学技巧和窍门指南 3
15、 违约行为及认定指南 4. 法律名词及解释目录 5.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概要 6. 所有应用场景概述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按约定时间提供教学材料 2. 提供材料质量不符合约定标准 3. 未按约定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4. 未按时完成教学目标 5. 未遵守合同中的其他约定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违约行为:指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行为。 2. 合同履行:指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 违约责任:指违约方因违约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 合同解除:指合同双方或一方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终止合同关系。 5. 损害赔偿:指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
16、成的损失,违约方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问题:学生对春节的认知程度不同,难以满足教学目标。 解决办法:对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 2. 问题:教学材料不足或质量不达标。 解决办法:提前检查教学材料,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问题: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氛围不佳。 解决办法:增加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游戏等。 4. 问题: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内容。 解决办法:合理规划教学进度,避免拖延。 5. 问题:家长对教学内容不满意,提出异议。 解决办法:及时与家长沟通,解释教学目的和内容。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适用于幼儿园至小学阶段的学生。 2. 适用于对中国春节文化感兴趣的学生。 3. 适用于需要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场景。 4. 适用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5. 适用于需要家长参与和配合的教学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