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__________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精选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精选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诗歌主题 1.2 诗歌内容 1.3 诗歌结构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2 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诗歌学习
2、环节 5.3 互动环节 5.4 实践活动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2 板书内容 6.3 板书结构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7.3 作业评价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 8.2 教学方法反思 8.3 学生反馈反思 九、拓展及延伸 9.1 诗歌相关活动 9.2 诗歌主题延伸 9.3 诗歌创作活动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诗歌主题:以自然景观、季节变化、动植物等为主题,精选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诗歌。 1.2 诗歌内容:包括《春天在哪里》、《小燕子》、《夜色》等,每首诗歌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生动的形
3、象。 1.3 诗歌结构:诗歌的结构简单明了,便于幼儿记忆和朗诵,同时注重韵律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认识诗歌中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2.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2.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的意义。 3.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能够流利地朗诵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准备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卡片、挂图等教具,以及诗歌文
4、本。 4.2 学具准备:准备诗歌朗诵的背景音乐、诗歌角色扮演的道具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出诗歌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诗歌学习环节: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5.3 互动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5.4 实践活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诗歌相关的手工制作、唱歌、舞蹈等实践活动,增强幼儿的体验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诗歌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6.2 板书内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以及重点词汇和表达。 6.3 板书结构:诗歌的结
5、构和段落分布。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朗诵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歌的意义。 7.2 作业要求:要求幼儿能够流利地朗诵诗歌,并能够简单地表达诗歌的内容。 7.3 作业评价:教师在下一节课上对幼儿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8.2 教学方法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和表达,如何提高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8.3 学生反馈反思: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九、拓展及延伸 9.1 诗歌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诗歌创作、诗歌
6、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9.2 诗歌主题延伸:通过讲解相关诗歌,让幼儿了解诗歌的不同主题和风格。 9.3 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自己创作诗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诗歌主题:在选择诗歌主题时,应重点关注诗歌是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例如,选择描绘春天的诗歌,应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春天的特点,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 1.2 诗歌内容:在选择诗歌内容时,应重点关注诗歌的语言是否简练、形象是否生动。例如,选择《春天在哪里》这首诗歌,其语言简单明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1
7、3 诗歌结构:在教授诗歌时,应重点关注诗歌的结构,如诗行的韵律、节奏等。例如,在教授《小燕子》这首诗歌时,可以引导幼儿感受诗行的韵律,让幼儿在朗诵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在设定认知目标时,应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理解诗歌中的基本概念和主题。例如,在教授《夜色》这首诗歌时,可以让幼儿通过诗歌了解夜晚的特点,如宁静、美丽等。 2.2 技能目标:在设定技能目标时,应重点关注幼儿在朗诵、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例如,可以让幼儿在课堂上进行诗歌朗诵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 2.3 情感目标:在设定情感目标时,应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产生共鸣,
8、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例如,在教授《小鸟的家》这首诗歌时,可以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鸟类的关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在准备教具时,应重点关注教具是否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内容。例如,在教授《小河》这首诗歌时,可以准备一幅小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小河的特点。 4.2 学具准备:在准备学具时,应重点关注学具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例如,在教授《小星星》这首诗歌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星星的挂饰,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应重点关注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可以
9、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片,引出诗歌主题,让幼儿产生探究的欲望。 5.2 诗歌学习环节:在诗歌学习环节,应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例如,可以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情感。 5.3 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应重点关注如何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例如,可以针对诗歌中的某个场景,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4 实践活动环节:在实践活动环节,应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将诗歌内容付诸实践。例如,可以让幼儿进行诗歌表演,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在设计板书主题时,应重点关注主题是否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诗歌
10、的核心内容。例如,在教授《阳光》这首诗歌时,可以将板书主题设为“阳光”。 6.2 板书内容:在设计板书内容时,应重点关注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例如,可以将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呈现在板书上,方便幼儿观看和记忆。 6.3 板书结构:在设计板书结构时,应重点关注结构是否能够清晰地展示诗歌的结构和段落分布。例如,可以将诗歌分为几个段落,并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注,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结构。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在反思教学效果时,应重点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例如,可以思考幼儿在诗歌学习、互动和实践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8
11、2 教学方法反思:在反思教学方法时,应重点关注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例如,可以思考是否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8.3 学生反馈反思:在反思学生反馈时,应重点关注幼儿对诗歌学习和教学方式的评价。例如,可以思考幼儿是否喜欢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如何。 九、拓展及延伸 9.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在讲解诗歌时,教师应注重语言的优美和语调的起伏。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描述得更加具体,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
12、时间分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例如,在诗歌学习环节,可以分配较多的时间让幼儿朗读和表达,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设计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例如,可以提问幼儿对诗歌中某个场景的感受,或者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意义。 四、情景导入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方式,创设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内容。例如,在教授《小河》这首诗歌时,可以播放潺潺的流水声,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小河边。 教案反思 在本次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诗
13、歌学习环节,我过于注重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而忽视了幼儿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下次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发现部分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很好地回答问题。为了提高提问的效果,下次教学中,我应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在拓展及延伸环节,我过于注重诗歌相关活动的组织,而忽视了诗歌主题的延伸和拓展。下次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诗歌主题的延伸,让幼儿了解更多相关诗歌,提高他们的诗歌欣赏能力。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教案 2. 教学内容详细目录 3. 教学目标具体细化 4. 教学
14、难点与重点解析 5. 教具与学具准备清单 6. 教学过程详细步骤 7. 板书设计示例 8. 作业设计具体要求 9. 课后反思模板 10. 拓展及延伸活动方案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 2. 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与重点不符合合同规定 3. 未提供完整的教具和学具 4. 教学过程不符合教案规定 5. 未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板书设计 6. 作业设计不符合教学目标 7.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后反思 8. 拓展及延伸活动未按计划执行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教案:教师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所涉
15、及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3.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4.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内容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5. 教具与学具:辅助教学的物品和工具。 6.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 7. 违约责任:因违约行为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问题:幼儿对诗歌内容理解困难。 解决办法: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辅助教学,简化语言表达。 2. 问题:幼儿参与度不高。 解决办法:设计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 3. 问题: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解决办法:合理规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4. 问题:幼儿在课堂提问中无法回答。 解决办法:调整问题难度,确保幼儿能够参与回答。 5. 问题:教学资源不足。 解决办法:积极争取更多资源,或者寻找替代资源。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学课堂。 2. 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 3. 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时光。 4. 诗歌比赛和表演活动。 5. 幼儿园文学社团和兴趣小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