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__________ 幼儿园洗手教案精选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幼儿园洗手教案精选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洗手的重要性 1.2 洗手的正确方法 1.3 洗手的时机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4.2 学具
2、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新课教授 5.3 互动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洗手的重要性 6.2 洗手的正确方法 6.3 洗手的时机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估 8.2 教学改进措施 九、拓展及延伸 9.1 洗手相关的活动 9.2 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洗手的重要性:讲解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预防疾病传播。 1.2 洗手的正确方法:演示“七步洗手法”,教授正确的
3、洗手步骤。 1.3 洗手的时机:讲解在吃饭前、大小便后、玩耍后等场合需要洗手。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2 技能目标:学生能独立完成正确的洗手步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七步洗手法每一步的具体操作。 3.2 教学重点:正确洗手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洗手课件、洗手液、纸巾。 4.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用来画出自己学会的七步洗手法。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通过讲解“手上细菌的小故事”引入洗手的重要性。
4、 5.2 新课教授:讲解并演示“七步洗手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习洗手步骤。 5.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洗手,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 6.1 洗手的重要性 6.2 洗手的正确方法:七步洗手法步骤图 6.3 洗手的时机:吃饭前、大小便后、玩耍后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回家后,自己独立完成一次洗手,并教给家人。 7.2 作业要求:拍照记录,第二天在课堂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 8.2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
5、调整教学方法,重复讲解和练习。 九、拓展及延伸: 9.1 洗手相关的活动:组织“洗手比赛”,看谁洗手最快最干净。 9.2 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讲解其他健康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洗手的重要性:在引入环节,通过讲解“手上细菌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如感冒病毒的传播,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1.2 洗手的正确方法:在教授洗手步骤时,应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例如,揉搓双手的时间至少要持续20秒,以确保杀死细菌。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在学生了解了洗
6、手的重要性后,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2 技能目标:学生能独立完成正确的洗手步骤,并能指导家人进行正确的洗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七步洗手法每一步的具体操作,特别是手指关节和指甲缝隙的清洁。 3.2 教学重点:正确洗手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洗手课件、洗手液、纸巾。教具应尽可能直观,如通过动画展示洗手步骤,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4.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用来画出自己学会的七步洗手法。学具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洗手步骤的记忆。 五、
7、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在讲解“手上细菌的小故事”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洗手的重要性。 5.2 新课教授:在讲解洗手步骤时,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 5.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练习洗手,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 6.1 洗手的重要性 6.2 洗手的正确方法:在板书上,可以画出七步洗手法每一步的图示,帮助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回家后,自己独立完成一次洗手,并教给家人。 7.2 作业要求:拍照记录,第二天在课堂上分享。通过作业的完成,可以检验
8、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在家中的洗手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8.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如重复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九、拓展及延伸: 9.1 洗手相关的活动:可以组织“洗手比赛”,看谁洗手最快最干净,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洗手的兴趣。 9.2 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洗手,还有哪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9、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在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时,要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语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有趣。在讲解洗手步骤时,语调要温和,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听清楚并理解每一个步骤。 二、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例如,在互动环节,可以分配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组练习洗手。 三、课堂提问:在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洗手的重要性。例如,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手上会有多少细菌吗?”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四、情景导入: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讲解一个“手上细菌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10、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小男孩在玩耍后没有洗手,结果感冒了的故事。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讲解洗手步骤时,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在下次教学中,我将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指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牢固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次教学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学生对洗手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11、一、附件列表: 1. 洗手教案课件 2. 洗手液和纸巾购买凭证 3. 学生作业拍照记录 4. 课堂互动记录 5. 教学效果评估报告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甲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学场所和必要教学设施。 2. 甲方提供的教学设施不符合教学要求,影响教学效果。 3. 乙方未按照约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学效果未达到约定标准。 4. 乙方未按照约定进行教学活动,或者教学内容不符合约定的要求。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教案: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2. 教学目标:教育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3.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或者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4.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所采取的行为。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学生不配合教学活动:通过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或者采用奖励机制激励学生配合。 2. 教学设施不足:提前与甲方沟通,确保教学设施齐全,或者准备替代方案。 3. 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调整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幼儿园洗手教学活动 2. 小学卫生教育课程 3. 社区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4. 医疗卫生机构员工培训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