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必修二 第3章 基因的本质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 A.碱基 B.磷酸 C.脱氧核酸 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
2、NA子链( ) A.是DNA母链的片段 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 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3、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4、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
5、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 ) A.6 000个 B.4 500个 C.6 400个 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 A.1条
6、 B.2条 C.3条 D.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 ) 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 A.= B.= C.A + T = G + C D.A + G = T + C 二、非选择题 1.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成就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时代。
7、请回答: (1)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DNA结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图示(片段)。请根据图示分析并回答: (1)图中1表示____________, 2表示____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____________。 (2)3有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
8、 (3)DNA分子中3与4是通过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 (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与______。 (5)假定该大肠杆菌含14N的 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 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 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________________,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示意图。
9、 (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甲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B 4. C 5. D 6. C 7. D 8. B 9. C
10、10. D 11. A 12. C 13. D 14. C 15. C 二、非选择题 1. (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 (1)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2 鸟嘌呤、胞嘧啶 (3)氢键(4)3 4 (5) 3.(1)感染花叶病 RNA是遗传物质(2)不感染花叶病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对照实验 4.(1)复制是双向进行的(2)从多个起始点同时进行复制 (3)边解旋边复制 (4)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DNA 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分子复制准确无误地完成 5.碱基互补配对 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