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
听 课 记 录
执教
代建荣
年级
高二
科目
化学
课题
化学平图像分析
时间
2014年11月7 日
评课人
王相锐
所在学校及职务
副校长
课 堂 记 实
点 评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回答 师强调说明 大屏幕投影
2、请写出化学方式:
2KMnO4 =K2MnO4 + MnO4 + O2 ↑
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计算上式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KMnO4 =K2MnO4 + MnO4 + O2 ↑
质量比 316 : 197 : 87 : 32
2、 158g : 98.5g : 43.5g :16g
二、新课:
例1、在实验室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多少克?
学生讨论计算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
教师启发总结
学生说解题步骤,教师补充强调,大屏幕投影。
解:(1)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 + MnO4 + O2 ↑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 158×2 =316 32
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6g x
3、
(4)列比例式、求解
x = =0.6g
(5)简明写出答案 答:
师总结计算步骤,说明注意事项。
学习例题2(大屏幕投影)
①师生分析审题
②学生模仿例1步骤练习本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③学生口答解题步骤,师大屏幕投影,总结强调。
④强化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三、讨论练习(大屏幕投影)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氧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① 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② 师生
4、点评板演解题,强化解题格式。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强调
五、布置作业
P102 5、6
教师导入新课,提示本课主题。
复习内容全面,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化学方程式提供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分散了难点,易于学生接受。
讨论法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讨论的时间短,不足2分钟。
学生说出解题各步骤,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教师总结强调,突出重点,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
总结归纳,突出重点
分析比较,让
5、学生清晰明确地掌握化学计算题的基础格式,进一步巩固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例2最好让学生板演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回顾,明确步骤,
强化重点。
综 合 评 语
该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过程完整。
1、教学目标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合学生的实际,表达准确具体。在教学思想上,不仅注意教法,更重视指导学法,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2、教学内容准确,能抓住重点,教学的全过程围
6、绕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这个重点展开,能紧紧扣住教学目的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通过学生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说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分散本节难点。
3、教学过程井然有序,严密紧凑,教学密度适当,能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节奏适度,时间安排得当。
4、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恰当。本节课通过学生讨论、对比、交流和小结,教师启发归纳总结完成教学,符合启发性原则,有利于学生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活动过程气氛和谐健康,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互敬互爱,民主平等。课堂环境轻松,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启发诱导得法,教得轻松,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得愉快,有适于所有学生参与教学的合作氛围,有能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学效果好。
6、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教态自然、语言规范,简明流利、准确生动、有感染力。
不足建议:
1、学生讨论时间短,不足5分钟,有名无实。
2、教师无板书,例2最好让学生板演。
3、教师讲得相对多,应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