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携 手 同 行 共 创 佳 绩,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正确地认识高考,1.,高考是难度考试,是速度考试。,担心快速之中能否静心思索至关主要!,心理考试,第1页,2.,高考是孩子向他(她)自己极限一次冲击。,孩子除了要具备一定智力原因,还要具备非智力原因:心理、意志、品质、习惯、情操。到达知识、能力、心理完美结合才能超越自己极限。,心理考试,第2页,3.,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追求是区分度,所以不是每一道题都是为每一个孩子预备。,所以孩子碰到不会做题要能坦然处之。,心理考试,第3页,4.,考试过程实际上是孩子知识能量、心理能量同时释放过程。,心
2、理能量释放过程是知识能量释放过程基础,是催化剂。,心理考试,第4页,五要,一、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经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利于孩子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担心,不利于孩子良好心态建立。,我们家长该注意些什么?,第5页,三、要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孩子来自家长方面压力。孩子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二、要情绪愉快,家长对孩子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和,都会对孩子产生主动影响,有利于强化孩子信心。,第6页,尽可能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有些家长为照料孩子长久不看电视,房间小怕影响孩子,甚至下雨天到房外站着,把考生当成家庭“中心”过分地关心,高考越近家长越小心,其实这也是一
3、个心理压力。这种无形压力使孩子更担心自己考不好后果了。家长“尽可能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几位高考父母首先强调都是这一句话。一位父亲说:“快高考了,孩子本身思想压力就不轻,做父母应该淡化高考气氛,,第7页,让孩子自己去复习。”一位妈妈说:“高考之前家里和平时一样,没有担心气氛。”她以为家长关心得太多,会让孩子产生“我要考不好,对不起爹妈”想法,增加孩子思想负担,对考试不利。其实,功夫在平时,孩子已经形成了良好学习、生活习惯,这时候没有必要打乱。就算家长平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也不要在最终阶段突然过分关心孩子,这么做反而会打乱孩子学习生活规律,给孩子造成压力。,第8页,四、要做好必要督促检验
4、对孩子考试用具,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督促检验,对去考场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提醒。,五、要搞好孩子饮食卫生,孩子吃日常饭菜就能够了,无须再去过分加强营养,搞好孩子饮食卫生,使考生体力充沛、精力充满参加高考。,第9页,考前要确保充分营养,主副食、粗细粮尤其是大豆制品要搭配着吃,多吃蔬菜、水果等。考试期间,可做些孩子想吃清淡食物,以确保精力充沛,注意不要滥吃市场上营养品,冷饮尽可能少喝。另外,这段期间,应预防感冒和吃坏肚子,所以要叮咛他在外饮食应尤其注意,尤其是考试这两天。,第10页,一、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也不要经常问孩子成绩,不然就会给孩子加压。,五不要,二、不要要求孩子考上什么
5、大学。,第11页,有家长总爱拿自己当年亲身经历和现在成就教育孩子,有家长经常和孩子算账,说自己培养儿女怎样辛劳,甚至自己节衣缩食为孩子花了多少钱等。使考生形成了巨大精神压力。孩子是为家长“面子”去应试,是为满足家长“光宗耀祖”虚荣心去应试,这是心理压力之源,家长一定要彻底丢掉“面子”,,三、不要在考前对孩子进行说教。,第12页,减轻孩子压力。首先,家长要相信孩子有把握、有能力、有信心对付这场考试。再者,相信学校为考试所作一系列准备工作。不要去过多地渲染考前担心气氛,尽可能让孩子保持平静心情,稳定状态。最终,对孩子,家长应该有着正确定位,不要去和他人攀比,只要孩子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已经成功了
6、就值得庆贺、高兴。,第13页,家长陪考不可不知注意事项,一是陪考应先征求考生意见。高考家长座谈会上,不少家长表示,“平时没太多时间关心孩子,关键时刻应该陪在他们身边。”一位孩子去年已经考上大学家长则表示:“高考期间,孩子很敏感,家长陪考需要把握一个度,需要事先和孩子商议好,不然会起到相反作用。”家长在征求孩子意见前提下,如孩子愿意,再前往陪考。如若孩子不愿意家长又不放心,也可采取尾随方式陪同,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发生。,第14页,二是给考生充分休息环境。“陪考家长考试期间家长该怎样安排?”成为家长们谈论焦点。总结以往给儿子陪考体会,尽管之前做了很多准备,一位家长认为还是有不足地方,“当初没提前
7、安排好午休地方。”“我们住地方离孩子考试地方比较远,中午回家休息来不及,暂时在学校找了个老师办公室让孩子休息了一会。考试时候天气比较酷热,孩子精神状态也不是尤其好,午间休息是非常必要。”这位家长提议,家离考场比较远陪考家长,能够提前在考场附近订个钟点房让孩子午休,要求不用尤其高,只要舒适平静就能够。而孩子午休时间也无须太长,半小时左右,给孩子一些调整状态时间。,第15页,父母陪考要注意以下技巧:,1,、能够帮助孩子拿一些路上需要而无须带进考场东西,比如伞、饮料等。,2,、万一发生堵车、落东西等突发事件,能够帮助孩子及时正确地加以处理。,3,、假如考场离家很远,中午能够帮助孩子找到适当就餐地点和
8、休息场所。,4,、能够和孩子进行必要交流,帮他,(,她,),减轻心理压力。,第16页,5,、不要孩子一出考场就问他考得怎么样,这会加深孩子烦躁和不安感。,6,、切记不要告诉孩子你已在场外得到正确答案,也不要对孩子说诸如“人家说那道题那样答更贴切”话,此时这一切对他毫无帮助,反会加重他负担。,7,、注意聆听孩子话,仔细观察他反应,及时给予勉励和劝慰。要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勉励才是有意义。,8,、尽可能少跟孩子说话,以免他,(,她,),心绪烦躁或分散注意力。,第17页,四、不要送孩子上考场,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孩子考试信心加强,反而增加了考试压力。问孩子过多复习情况,易引发孩子情绪波动,不利于高考。
9、五、不要请假在家照料孩子,这么话会给孩子造成太大心理压力。,第18页,一切事情都是公平,凡不公平都是自己(家人)努力或准备不够结果,高考尤其如此,聪明者总是找方法,失败者总是找理由,家长是永不退休班主任!,第19页,考前一周是考生最终冲刺阶段,也是考生要尤其注意一个时段。为了使自己平稳过渡,实现平安高考,高兴高考,在此尤其给即将参加高考考生八点温馨提醒:,考生应怎样做?,第20页,1.,考前一周晚上不要加班加点,要确保足够休息时间,方便保持很好复习和应试状态;,2.,最终一周不宜进行激烈体育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等),以免弄伤手脚给考试带来不便甚至失去考试机会;,3.,考前不宜盲目给自己大量
10、进补品,以免出现身体不适现象并影响正常作息。一切按常规进行,突然改变只能带来意外不便。,4.,最终阶段不要盲目相信所谓高考信息(如什么“全真高考模拟试题、最终押题”等不可靠信息),以免分散自己注意力。真正能够相信就是自己实力和高考说明中主要提醒。,第21页,5.,考前一周不宜大量做题。对于文科生来说,本周看题比做题往往更有效。对于理科生来说,也只需要做一些基础题或中等题以保持一定手感就能够了。,6.,考前一周不宜过分焦虑和浮躁,要保持平稳乐观心态;,7.,考前不宜过高期待自己考试结果,能够考出平时水平,找回自己所属位置就能够了;,8.,考前不要轻易受他人影响,坚持自己已经习惯学习和生活方式,第22页,花 开 六 月,第23页,再次感激各位家长光临为了您孩子请您亲密与我配合我们一起努力,第24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