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50~5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
2、三位数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蜜蜂王宫,今天小蜜蜂又在干什么呢?一起来看大屏幕(见图1)! 预设:小蜜蜂正在跳“8”字舞。 师:你知道小蜜蜂跳的“8”字舞表示什么意思吗? 预设:小蜜蜂发现了花丛,跳“8”字舞可以通知同伴去采蜜。 师:既然发现了花丛,于是小蜜蜂们整装待发去采蜜。 (二)温故知新,蓄势待发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见图2) 预设:小蜜蜂们分成了4队去采蜜,一队
3、320只去杏园,二队210只去苹果园,三队86只去桃园,四队103只去梨园。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图中的相应内容,在右边依次显现相关信息。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生2:一队比二队少多少只小蜜蜂? 生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320+210,210+86,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 小
4、结: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以“8”字舞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小蜜蜂采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长自然知识。直接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320+210应该等于多少呢? 预设:等于530 师:为什么等于530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也可以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来帮忙。 学生操作。 (二)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把你思考的过程跟你同位互相讲一讲 同桌交流。 (三)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全班同学听? 学
5、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或者还有什么要补充和提醒同学们的吗? 预设: 生1:口算: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53个十是530。 或者300+200=500;20+1=30;500+30=530 生2:拨计数器 师:为什么2和3要拨在一起?1要和2拨在一起?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2和3都是百位上的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生3:竖式 320 +210 530 师:3为什么要和2对齐?2为什么要和1对齐?为什么要从右边算起? 学生回答,教
6、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通常从个位算起。 (四)方法优化,沟通联系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几种方法, 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课件出示(见图3) 预设:列竖式,因为这样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发现有些题用竖式计算更简便,结果更准确。 师:在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其实大家刚刚在拨计数器和口算的时候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百位上的数和百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说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 (五)迁移练习,尝试减法 师:请你试着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一队比二队少多少只小蜜蜂?”这个问题
7、学生自主计算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直观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仅仅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等多次操作,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10+86又应该等于多少呢?你能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二)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三)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或者要
8、提醒同学们的吗? 预设: 生1:口算10+80=90;0+6=6;200+90+6=296 生2:拨计数器 生3:竖式 210 + 86 296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跟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都是三位数的加减法。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板贴副标题)。 师:在列竖式时,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小结:只要掌握住了这个关键,相信所有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不信?就让我们跟随着小蜜蜂们在采蜜的途中验证
9、一下吧! 【设计意图】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渗透数形结合和迁移的思想。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一)基本练习 师:前方发现一条小河,请你仔细地算一算,比一比谁能安全地飞过河。 课件演示订正时每完成一题,小蜜蜂就飞到该片荷叶上。 324 634 29 465 750 857 + 153 +205 +540 -132 -520
10、 - 37 (二)综合练习 师:过了小河就来到了花丛。可是,在这片花丛中有一些花朵生病了不能采,小蜜蜂们想请同学们帮忙把它们找出来,你们愿意吗?那就赶快找一找,正确的就在下面画“√”,生病的就帮它治治病,把它改正过来。 课件演示:将错误竖式改为正确竖式 270 491 653 + 300 -21 -421 570 281 274 (三)提高练
11、习 师:现在,小蜜蜂们就可以放心地采蜜了。你喜欢哪朵就请你帮小蜜蜂采哪朵吧!能采几朵就帮它采几朵! 110= 255= 120= 205= 520+ 130= 369- 155= ( )= ( )= (四)拓展练习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蜜蜂们顺 利地采到了许多花蜜,现在小蜜蜂们要把采
12、来的蜜运回蜜房去。1号蜜房离花园320米, 2号蜜房离花园466米,两个蜜房在同一条 路上,两个蜜房相距多少米?(见图4) 课件演示2个蜜房与花园的两种不同 的位置关系(分别在花园两旁和在花园同 一侧),使学生明确加、减法均具有合理性。 【设计意图】第三题在注意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正确率的同时逐步加强对计算速度的要求,并暗含找规律的速算,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第四题因为蜜房位置的不确定,所以计算路程的方法也出现了加、减两种可能性。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知识层面:学会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方法层面:知道了数形结合和迁移的思想 情感层面:感受到数学学习很快乐 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相互联系,初步形成知识构建的意识。 【设计意图】灵活地引领学生从四个维度,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直面课堂生成,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提升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 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 王旎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