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庄子二则,之,呆若木鸡,1,1,、了解庄子;,2,、读准字音,熟能成诵;,3,、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4,、理解故事寓意。,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文学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3,庄子故事,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
2、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4,庄子故事,濠梁之辩,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
3、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5,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6,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4、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shng,sh,7,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停止,这里解释为训练完毕,精神,怒目而视,响,声
5、响,这里指鸡的啼叫,影,指别的鸡走近来,凭着,正,介词,替,给,转身逃跑,动词,做出反应,动词,应战,没有反应,血气,骄傲,气势汹汹,几乎,差不多,即使,好像,全备,别的,8,9,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十天后齐王又问纪渻子鸡训好了没,纪渻子回答说:“
6、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齐王又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怒目而视,气势汹汹。”,又过了十天齐王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鸣叫,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10,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呆若木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开端,养斗鸡。,第二部分(第,2-5,段):,故事的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第三部分(第,6,段):,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11,1,、纪渻子驯的斗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从课文中找出原句),第
7、一阶段:方虚骄而恃气。,第二阶段:犹应响影。,第三阶段:犹疾视而盛气。,第四阶段: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经历了四个阶段:,恃气,犹应,疾视,无变,12,2,、纪渻子通过对斗鸡的观察训练,认为“几矣”,文中反映出“几矣”原因的句子应是哪句?,“,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13,3,、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主要得益于什么?,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度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14,4,、文中的“德全”你如何理解?,“,德全”,德才兼备 精神凝寂,聚精会神 修炼到家,15,5,、你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本人意在提醒人们,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威自怒;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就能百战不殆。,只有真正沉着冷静的人,才能处变不惊,取得胜利。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生活磨难的人,其具有的气质,确实让人望而生畏。,16,作 业,1,、搜集,庄子,中的小故事。,2,、庄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请同学们利用一切资源,查询资料,了解有关转自及庄子的情况。,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