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
2、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
3、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
4、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2017,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讲解,资产管理司行政事业资产处,2017,年,12,月,1,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一部分,资产报告工作背景,资产报告编报体系及修订情况,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目录,2,资产报告工作的意义,资产报告工作历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摘 要,第一部分,资产报告工作背景,3,资产报告工作背景,资产报告工作的意义,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提高国有资产信息质量和应用水平,夯实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基础,4,资产报告工作背
5、景,资产报告工作历程,地方和中央部门每年报送资产统计:,目的是了解单位资产存量情况,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管理基础薄弱,部分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统计数据报送不及时、不全面,无法发挥为预算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的作用,系统填报,第一阶段,报表编报,第二阶段,年报制度,第三阶段,财政部下发了,正式编报文件,并举办,编报培训,,当时设计的编报格式也成为资产报表的雏形。,缺乏相关制度制约,资产报表所涵盖的资产信息覆盖面不全,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一直不高。,在,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财资,20173,号),将资产年报以制度
6、形式固定下来,并组织开展资产年报工作,实现了对年度资产信息的动态掌握。,5,资产报告工作背景,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成绩和问题,一是,资产报告体系不断完善,二,是,资产报告编审水平明显提高,三是,资产数据分析利用有所增强,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管理基础不够扎实,信息化基础薄弱,三是,编报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四是,资产数据分析利用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保密意识有待加强,6,资产报告编报体系,修订情况,摘 要,第二部分,资产报告编报体系及修订情况,7,资产报告编报体系及修订情况,资产报告编报体系,根据资产年报制度,资产报告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
7、分析报告,三部分组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包括,单户表,和,汇总表,单户表,(共分,5,类,13,张),第一类,总体情况,第二类,变动情况,第三类,重点资产,第四类,管理情况,第五类,附表,汇总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行政区划),逐级汇总编报,,汇总表是汇总部门、地方年度资产情况,,共,13,张,,与单户表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由,系统自动生成,,反映年度资产总体情况。,资产负债简表,机构人员情况表,固定资产情况表,无形资产情况表,土地情况表,房屋情况表,车辆情况表,大型设备情况表,在建工程情况表,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资产处置情况表,对外投资情
8、况表,使用其他单位房屋土地情况表,8,资产报告编报体系及修订情况,资产报告编报体系,填报说明,是部门(单位)对填报口径、审核情况、数据差异情况以及其他编报相关情况的说明。,分析报告,是部门(单位)以资产和财务状况为主要依据,对本部门(单位)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情况,以及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分析和总结。,9,资产报告编报体系及修订情况,资产报告编报体系,01,02,03,04,05,资产报告特点,一是,全面反映资产存量及使用状况,充分体现加强管理的需求。,二是,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保持一致,便于与单位财务账目进行核对。,三是,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部分报表数据,尽可能减轻工作量,同时利用
9、信息系统校验报表信息,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四是,充分考虑与上年度资产数据的衔接。,五是,加强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深化行业资产的数据分析。,10,资产报告编报体系及修订情况,修订情况,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其他单位房屋、土地情况表,作为附表,更加全面地统计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土地情况。,一,调整了部分统计指标。,增加了,14,个统计指标,,比如在,机构人员情况表,中增加了干部职级情况统计表(仅行政单位填列),以便于与通用资产配置标准进行分析、比对。,删减部分统计指标,,如固定资产情况表的按资金来源统计口径指标、陈列品及图书资料统计指标等;同时,,对部分统计指标的名称进行修订,。,二,根
10、据统计分析需要,细化汇总表行业分类统计口径,将,教育行业、卫生行业,中的类型进行细化。,三,完善报表的表内及表间的,审核公式,,增加对相同指标数据一致性的逻辑控制公式,以及对异常数据的核实性提示公式。,四,进一步完善了编报说明和分析报告的内容,并相应在系统中增加了资产管理,主要指标分析表,、,资产数据与决算数据对比表,等内置表格,便于单位开展分析、说明。,五,11,编报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编报流程,编报要求,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填报说明,分析报告,摘 要,第三部分,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12,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编报范围,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
11、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截止,2017,年,12,月,31,日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国有资产。,驻外机构资产,供销社资产,工会资产,人防资产和军队资产,代储物资,基本建设项目,涉密单位的资产,行业商会协会及培训疗养机构资产,需要说明以下几点,13,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行政事业单位编报流程,核实单位基本信息中本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在系统中补充折旧信息,调整资产账时,记账日期必须选择,2017,年,12,月,31,日之前的某一日期,1,准备,3,编制报表,行政事业单位根据盘点结果,编制资产报表,填写时应当
12、与决算数据相互核对,编制填报说明及分析报告,汇总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和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上报,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年末单位应当进行资产盘点。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全面盘点的基础上,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完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卡片,便于开展报告工作。,2,资产盘点,14,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编报要求,要求,二,要求,三,各单位要落实专门力量,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报表按时报送。,各单位要加强资产财务核算、资产台账登记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清理登记资产情况,完善卡片数据,确保卡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各单位要规范报送格式,确保签章齐全。资产报表须经报表编制人员、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审查
13、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单位名称与公章要完全对应一致。,资产报表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表内数据之间、表与表之间、资产报表数据与财务决算数据之间应当相互衔接。这里说的衔接,是指,同口径的情况下,要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如果不一致,要给出合理解释,。,15,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编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年度决算有关工作,对各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存在财务会计差错的,应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调整账面数后,如实填报。,注意事项一,报表的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正式上报的年报报表封面要签章齐全,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负责人
14、填表人均要签字盖章。,注意事项二,报送纸质文件的同时,电子数据也需要一并报送,二者必须保持完全一致。,注意事项三,16,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修订内容:,1.,新增,“,上报因素,”,及,“,是否编报部门决算,”,,手工选择填列,便于资产报表编报口径的统计;,2.,变更原“财务隶属关系”为,“,隶属关系,”,,手工选择填列,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3.,完善,“,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和,“,单位基本性质,”,填报的基础数据项,在“单位执行会计制度”项下增加了“其他”。,封面,17,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
15、报告部分指标解读,主要指标解读:,1.,封面信息反映单位基本情况,大部分信息从系统中的单位基本信息表运算生成,部分信息需要手工补充填写;,2.,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单位基本性质、机构行业类型等基础信息对于后续资产数据利用与分析尤为重要,请结合本单位情况如实填写,防止数据统计口径有误。,封面,18,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资产负债表,修订内容:,增加,“,期初账面数,”,,反映单位期初资产负债数据情况,与上年度数据衔接。,19,主要指标解读:,6.,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期末账面数之和应等于事业(行政)单位对外投资情况表中的债券和股权的对外投资期末账面数和;,7.,待处理资
16、产损溢科目不得填列数据,财务报表上该科目数据应在此表中予以还原至原转入科目中。如:应收账款转入到该科目中的数据应在此表中予以重新记入应收账款中;,8.,净资产账面数等于资产账面数减负债账面数;,9.,净资产实有数等于资产实有数减负债实有数。,主要指标解读:,账面数应以,2017,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数为基础,结合当日资产信息系统中资产卡片数据进行填列;,实有数应在全面盘点的基础上,分科目进行填列;,差异情况应在填报说明中予以说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面数与实有数应与固定资产情况表、无形资产情况表数据相一致;,在建工程期末账面数应等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建工程情况表中的期末账面数;,201
17、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资产负债表,20,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机构人员情况表,修订内容:,增加,“干部人员情况(在职)”,统计信息,按照干部级别填列单位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和在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内、由单位人事部门管理的实有在职人数,为资产配置情况提供基础数据依据。该项内容由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填列。,主要指标解读:,该表填列内容应与年度决算报表中的机构人员情况表数据相一致。如有差异,则应在填报说明中予以说明。,21,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固定资产情况表,修订内容:,删除“按资金来源”
18、统计本期增加数指标;,删除“陈列品”、“其中:图书资料”统计口径数据。,主要指标解读:,账面数取自资产信息系统中的卡片数;,期初数,+,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数;,账面数中的本期增加数和本期减少数等于变动原因中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实有数应在对固定资产全面盘点的基础上进行填列;,实有数与账面数若存在差异,则应在填报说明中予以说明;,22,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固定资产情况表,主要指标解读:,6.,房屋相关数据应于行政事业单位房屋情况中数据相一致;汽车相关数据应于行政事业单位车辆情况中数据相一致;,7.,变动原因中的本期增加数等于本期取得固定资产各方式之
19、和;本期减少数等于本期处置固定资产各方式之和;,8.,本期减少中的对外投资填报单位利用固定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数量和金额;,9.,变动原因中本期减少数应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情况表中的数据相一致。,23,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无形资产情况表,修订内容:,删除“按资金来源”统计本期增加数指标;,增加“其中:软件”统计口径数据。,主要指标解释:,该表主要指标说明可参考固定资产情况表。,24,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土地情况表,修订内容:,完善“权属情况”相关指标的名称及填报要求。,主要指标解释:,权属情况填写是否有土地使用证,若土地使用者为非
20、本单位,则应在备注栏内注明相关土地使用者;,期末账面数取自资产系统中土地卡片的数据;,实有情况应在盘点的基础上手工填列,并按照盘点的实际情况填写使用状况、价值等。,25,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房屋情况表,修订内容:,完善“权属情况”相关指标的名称及填报要求;,将原“上次大修日期”修改为“上次批复房屋维修项目预算年度”,手工填写,填写上次批复房屋维修预算的年度;,按照房屋用途分类细化统计房屋实有的使用状况信息,并且区分“其中:办公室用房”以及“其中:本单位实际使用”的房屋面积。,主要指标解释:,权属情况填写是否有房屋所有权证,若权属人非本单位,则应在备注栏内注明相关
21、持证人;,上次批复房屋维修项目预算年度手工填写上次批复房屋维修预算的年度;,期末账面数取自资产系统中房屋卡片的数据;,实有情况应在盘点的基础上手工填列,并按照盘点的实际情况填写各用途分类的使用状况等。,26,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车辆情况表,修订内容:,增加“编制情况”统计信息,手工选择填列;,调整“排气量(升)”为按基础数据规范选择填列方式。,主要指标解释:,车辆行驶证信息填写是否有车辆行驶证,若持证人非本单位,则应在备注栏内注明相关持证人;,期末账面数取自资产系统中汽车相关卡片的数据;,编制情况根据车改情况填列“在编”、“不在编”、“未核定车编”。若填列“不在
22、编”则需在“备注”栏中说明情况;,实有情况应在盘点的基础上手工填列,并按照盘点的实际情况填写车辆用途、使用状况和价值等。,27,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大型设备情况表,修订内容:,无。,主要指标解释:,该表主要填写单价,50,万(含)以上的通用设备(不含汽车)和单价,100,万(含)以上的专用设备的相关明细数据;,账面数取自资产系统中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卡片的数据;,实有情况应在盘点的基础上手工填列,并按照盘点的实际情况填写使用状况和价值等。,28,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在建工程情况表,修订内容:,增加“期末账面数”填报信息,与资产负债表
23、的在建工程期末账面数保持一致。,主要指标解释:,该表如实填列各项在建工程年末数据;,项目名称填写每个在建工程的立项名称;,投入使用状况按“在建”、“建成未使用”、“已投入使用”选择填列,若选填“建成未使用”则需在未转固原因中填写原因,29,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修订内容:,增加“账面数量,/,面积”统计信息,按实际出租出借数量或面积填写;,增加“当年应收”统计信息,反映报表年度当年应收的出租收入(按合同金额和合同期确定)。,主要指标解释:,账面原值填写出租出借资产的年末总价值;,出租出借情况栏内应如实填写出租出借的数量、价值、承租借方、出租借期
24、限、出租借收入以及审批情况;,出租借资产价值可按照账面原值与出租借数量分摊计算。,30,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资产处置情况表,修订内容:,无。,主要指标解释:,该表填列单位当年资产处置的相关情况;,处置事项名称可简要填写每笔处置事项的内容;,处置形式可选择填列报废报损、无偿调拨、核销等;,资产收益情况填报每笔处置的收入及上缴情况;,审批情况可选择财政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审批、单位内部审批等。,31,主要指标解释:,投资性质可选择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若选择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则该行内不得再填报股权投资;,不得在一行内同时填报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数据
25、股权投资中的累计投资额、持股比例以及被投资单位基本情况应按照每个被投资企业情况填报,不得汇总填报。,审批情况可选择财政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审批、单位内部审批等;,审批情况为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审批,则批准文号必填。,修订内容:,增加“对外投资期末账面数”统计信息,反映投资单位各项对外投资的期末账面金额,与负债表对外投资期末账面数保持一致;,调整“当年投资收益”为债券或股权投资的收益,指本年度已经收取的投资收益。,主要指标解释:,该表填列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利用国有资产购买债券或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的情况;,被投资单位(项目)名称填写被投资企业名称或债券名称;,对外投资期末账面数反映投资单位各项
26、对外投资的期末账面金额,与负债表对外投资期末账面数保持一致;,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对外投资情况表,32,修订内容:,新增加的附表,反映各单位租入、借入或使用其他部门(单位、个人)的房产及土地情况。,主要指标解释:,取得方式按租入、借入、调配使用选择填列。其中,使用当地政府、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或本系统其他单位房产、土地的选择调配使用;,年租金填写按合同规定的租金,如果不需要支付费用填写“,0”,,租用期限未满一年的按合同实际金额填写;,供暖承担方式:选择填列“承担”、“无供暖”或“不承担”,当选择填列“承担”时,取暖费必填,单位应按照盘点结果如实选择填列。,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资产报告部分指标解读,使用其他单位房屋、土地情况表,33,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填报说明,在,2016,年年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填报说明的内容,并相应在系统中增加了资产数据与决算数据对比表等内置表格,可供单位开展分析、说明。,34,2017,年资产报告编报解析,分析报告,在,2016,年年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分析报告的内容,并相应在系统中增加了资产管理主要指标分析表等内置表格,可供单位开展分析、说明。,35,我们将在培训班结束以后,尽快印发编报通知,工作中加强双向的沟通交流,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资产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3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