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5 ,大小:610.50KB ,
资源ID:10304208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图形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03042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计算机硬件(第6章接口)1.ppt)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计算机硬件(第6章接口)1.ppt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正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第,*,页,第六章 外部设备的接口,接口的概念,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IEEE-1394,接口,IDE,接口,SCSI,接口,红外接口,IrDA,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1,接口的基本知识,6.1.1 PC,机接口概述,接口:用于完成计算机主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一般接口由接口电路、连接器,(,连接电缆,),和接口软件,(,程序,),组成。,主机,系统,(CPU,系统,),总,线,接口,电路,连接电缆,外部,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PC,机的模块构成,存储器,CPU,硬盘接口,软驱接口,硬盘,软盘驱动器,通信接

2、口,光盘驱动器,串行接口,并行接口,电源,220VAC,+12/-12 +5/-5,专用,接口,键盘,扬声器,显示卡,声卡,显示器,音箱,总线插槽,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扫描仪,网卡,局域网,鼠标器,USB,总线,微型,机主,机板,微型,机主,机箱,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1,接口的基本知识,In/Out,指令、,I/O,总线、接口电路的关系,I/O,接口,I/O,总线,I/O,设备,CPU,在程序中执行输入,/,输出,(In/Out),指令,产生读,/,写和地址信号,,地址指向特定的接口电路,输入,/,输出指令产生的总线,信号送到各个,I/O,接口电路,不同的接口电路识别特定的地,址组合,(,

3、地址译码,),,被选通的接,口打开数据传送通道,读,(In),:,接口中的数据,CPU,写,(Out):CPU,数据,I/O,接口,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CPU,指令,IN AL,07,OUT 08,AL,产生特定的,I/O,总线信号,使指定的接口,电路响应,接口电路,接口电路,接口电路,接口电路,不同的接口电路占用不同的端口地址。,不同的接口电路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体现在接口编程中。,外设,6.1,接口的基本知识,In/Out,指令、,I/O,总线、接口电路的关系,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一个简单的接口电路,(,输出,),框图,具有缓冲寄存器的输出接口电路,RS,数据总线,D,0,D,7,外部数据,

4、D,0,D,7,写控制,(WR),:,将数据写入输出寄存器,,1RS,状态,(RS),:,通知,CPU,缓冲寄存器是否空,可接,CPU,中断系统,读控制,(RD),:,读取缓冲寄存器数据,,0,RS,状态,(RS),:,通知外设缓冲寄存器是否满,CPU,端,(I/O,总线,),地,址,译,码,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外设端,6.1,接口的基本知识,最简单的接口电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双,向,缓,冲,数据总线,发送数据,缓冲存储,接收数据,缓冲存储,接口,控制,电路,控制,寄存器,线路,驱动,信号,变换,地,址,译,码,地址总线,状态,寄存器,中断,读写控制,接口信号线,6.1,接口的基本知识,典

5、型的简单接口电路构成,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接口的功能,接口一般具有数据传送、数据缓冲、信号变换、中断等功能。,数据传送:,CPU,执行输入,/,输出指令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数据缓冲:,用于输入输出过程中的暂存,对方不能及时接收数据时,将数据暂存在接口电路中。根据接口的需要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字节,也可也是数据存储区。,信号变换:,完成计算机数字信号与,I/O,设备信号,(,如模拟信号、开关信号、计数脉冲等,),的相互转换。,中断:,大,多数接口电路有中断功能,以提高接口程序的效率。,6.1,接口的基本知识,接口的,4,大功能,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1.2,接口的操作,接口的操作:,程序对接口的

6、访问(读,/,写)方式。不同的接口电路支持不同的操作方式。,1.,查询控制方式:,通过程序监测接口的状态。,6.1,接口的基本知识,接口的控制方式,查询,接,口,电,路,数据,地,址,译,码,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端口连接器,读选通命令:控制接口电路将数据送数据总线。,接口状态:指示接口电路中是否有未读的数据。使用端口读命令查询。,三,态,门,数据总线,查询控制方式的特点:简单、程序开销大,(,效率低,),。,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1,接口的基本知识,接口的控制方式,中断,2.,中断控制方式:,接口状态改变时产生中断,通过中断信号调用中断处理来处理接口事件。,接,口,电,路,端口连接器,接口中

7、断,(,送,CPU,中断处理电路,),:指示接口电路有需要处理的事件,如收到数据、发送完毕、数据错误等。,接口数据,接口状态,接口状态:,CPU,被中断后,调用中断处理程序,读接口状态后便可知道需要作什么处理。,特点:接口需要中断支持,(,占用中断资源,),,编程复杂,效率高。,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中断控制方式的程序分为两部分,:,主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6.1,接口的基本知识,接口的控制方式,中断,将,中断处理程序,调入内存,设置中断向量,指向中断处理程序,主,处理程序,清除中断处理程序,退出,开始,结束,中断进入,接收,?,发送,?,发送数据,接收数据,错误,?,错误处理,.,返回,数,据

8、区,No,Yes,No,Yes,Yes,No,Yes,No,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1,接口的基本知识,接口的控制方式,3.DMA,方式:,通过,DMA,控制器,(DMAC),完成内存与端口之间的数据传送,适合大批量数据的集中传送,且传送速度快。如硬盘、声卡、视频卡、网卡等。,DMA,方式的工作过程:,4.I/O,处理机,(,通信处理机,),方式:,由一台专用的计算机完成输入,/,输出处理。一般的大型计算机系统都有通信处理机。,外设向,DMAC,发出请求信号;,DMAC,向,CPU,发出请求;,CPU,响应,后向,DMAC,发出允许信号,同时让出总线控制权;,DMAC,接管总线,发出总线信号

9、完成数据传送;,DMAC,向,CPU,发出结束请求;,CPU,响应结束请求,接管总线。,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2,串行接口,Serial Port,基本概念,串行接口:,数据以串行,(,逐位,),的方式传送的接口叫串行接口。发送时先将并行的字节转换成串行的位并逐位发送,接收时再将逐位收到的数据位拼装成字节。,特点:,是接口线数少、传送距离长、速度慢、电路复杂,(,必须有,“,串并,”,和,“,并串,”,变换和位同步控制电路,),。,串行信号:,由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构成。传送单位为字节。串行信号波形:,1 1 0 1 0 1 1 0,58,个数据位,停止位,起始位,6.2.1,串行接口标

10、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2,串行接口,并串变换电路,在发送数据时要完成并行到串行的变换,接收是完成串行到并行的转换。,接口电路,(双缓冲),1,1,0,0,1,1,0,1,1,0,1,0,1,0,1,1,主机,系统总线,接口,连接器,10011011,串行时钟,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2.2 RS-232-C,串行接口机械特性,1.,连接器:,采用,DB25,和,DB9(D,型,),连接器,,DB25,多为早期设备使用,,DB9,多为现在使用。,2.,电缆长度:,RS-232C,电缆的最大长度和线缆类型、通信速率等有关,一般情况下限制在,15,米。,串行接口,1,(COM1),串行接口,2

11、COM2),集成声卡,SPK,OUT,IN,USB,(,两个,),鼠标,(PS/2),键盘,并行,接口,集成声卡,游戏杆,/MIDI,6.2,串行接口,RS-232-C,串行接口标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1,6,5,9,CD:,载波检测,1,RxD,:,接收数据,2,TxD,:,发送数据,3,DTR:,数据终端就绪,4,GND:,地线,5,DSR:,数据设备就绪,6,RTS:,请求发送,7,CTS:,清除,发送,8,RI:,振铃指示,9,外部设备,DCE,主,机,DTE,DB9,连接器:,6.2,串行接口,RS-232-C,串行接口连接线,其中:,RxD/TxD,为数据接收,/,发送线,,

12、GND,为公共地线,其他信号线为控制,/,状态线。,RS-232-C,接口连接的两端分别为,DTE,和,DCE,端。,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2.3 RS-232-C,串行接口电气特性,信号电平:,采用双极非平衡方式,负电平,(-3 -15V),代表逻辑,1,,正电平,(+3 +15V),代表逻辑,0,。一般使用,12V,。,RS-232-C,的电平转换:,在接口电路完成内部逻辑电平,(03/5V),与接口信号电平,(-12 +12V),的转换。,6.2,串行接口,关于电平

13、TTL,电平,RS-232,电平,+5V,0V,+12V,-12V,1 1 0 1 0 1 1 0,发送 接收,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2.4 RS-232C,接口信号,2.,接口参数,可设定的通信速率:,150,、,300,、,600,、,1200,、,2400,、,3600,、,4800,、,7200,、,9600,、,14400,、,19200,、,28800,、,33600,、,38400,、,57600,、,115200BPS(Burd:Bit Per Second),。,可设定,58,个数据位。,可设定,1,、,1.5,、,2,个停止位。,可设定字节校验为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等

14、通信双方(,DTE,和,DCE,),必须约定好使用的通信速率和其他参数。,6.2,串行接口,关于接口参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3.,接口信号说明,(:DTE,到,DCE,,,:DCE,到,DTE),TxD,(Transmitted Data):,数据发送。,RxD,(Receive Data):,数据接收。,RTS,(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表示要求发送数据到,DCE,。,CTS,(Clear To Send):,清除发送,(,允许发送,),,表示,DCE,可以接收数据,对,RTS,的应答。,DTR,(Data Terminal Ready):,数据终端就绪,表示,D

15、TE,准备就绪。,DSR,(Data Set Ready):,数据设备就绪,表示,DEC,准备就绪。,RI,(Ring Indicator):,振铃检测指示,,MODEM,使用。,CD,(Carrier Detect):,载波检测指示,,MODEM,使用。,6.2,串行接口,关于接口参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4.,接口信号说明举例,DCE,为,MODEM,,,DTE,为,PC,机。,通信方式为全双工,(,可不使用,RTS,和,CTS),事件,DTR DSR RI CD,RxD,TxD,MODEM,检测到振铃,初始状态,PC,收到振铃,启动软件,MODEM,摘机,,发出载波,MODEM,收到对方

16、的,载波,开始传送,(,发送,接收,),数据,数据数据,数据传送完毕,,PC,拆线,MODEM,挂机,PC,MODEM,电话网,RS-,232,电话,线路,电话,线路,RS-,232,MODEM,PC,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3,并行接口,Parallel Port,并行接口:,数据以并行方式传送,每次传送一个字节,(8,位,),或字,(16,位,),。,特点:,速度比串行口快的多,(150K,2MB/s),;,接口线多。,用途:,PC,机并行接口一般用于接打印机,早期也可用于接外置硬盘、光驱等。,接PC机,接打印机,打印机,电缆插座,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3,并行接口,6.3.1,并行接口

17、引线定义,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3,并行接口,STB:,低电平有效,用于主机对打印机的数据选通。,AUTO LF:,低电平有效,打印完后自动走纸换行。,INIT:,低电平有效,使打印机的控制器初始化信号,并同时清除打印缓冲区。,SLCT IN:,低电平有效,使打印机处于联机状态。,ACK:,低电平有效,表示打印机准备好,可以接收数据。,BUSY:,高电平有效,表示打印机处于忙状态。,PE:,高电平有效,表示打印机缺纸。,SLCT:,高电平有效,表示打印机为联机状态。,ERROR:,低电平有效,表示打印机出错,包括无纸、脱机以及错误状态。,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3,并行接口,并行接口标准,6

18、3.3,并行接口新标准,最早,(PC,机初期,),的并行口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功能,只适合接打印机。之后并行口的改进模式:,标准并行口,(4,位,),:,增加,4,位输入能力,输出速率,150KB/s,,,输入速率,50KB/s,。,2.,双向并行口,(SPP),:,8,位输入,双向传输速率,150KB/s,。,3.,增强并行口,(EPP),:,高速双向,传输速率,500KB 2MB/s,。适合双向高速传送。,4.,增强性能并行口,(ECP),:,高速双向,传输速率,500KB 2.5MB/s,。,需要,DMA,支持。适合单向高速传送。,目前的,PC,机都支持,EPP,和,ECP,模式。一般可通

19、过,BIOS,设置为,EPP+ECP,模式。,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4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6.4.1 USB,接口的发展,由,Compaq,、,Intel,、,Microsoft,、,NEC,等公司于,96,年共同研制发布。,目前使用的有,USB1.1,和,USB2.0,两个版本。,Microsoft,从,Windows 98 SE,开始全面支持,USB,。,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4.2 USB,简介,USB,是一种全新的,,高速、灵活、通用、方便、可靠的接口。,1.,物理接口,引脚,信号名,1,VCC +5V,电源,2,-Data,信号负,3,

20、Data,信号正,4,GND,地线,6.4 USB,接口,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2.,连接方式,PC,机的,USB,接口可以连接外设、复合设备和集线器。最多可以连接5级集线器,最多可连接127台外设和集线器。,6.4 USB,接口,复合外设,主机,7,端口,集线器,外设,外设,USB1,2,端口集线器,USB2,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3.,速度,USB1.1,的高速模式为,12Mb/s,,低速模式为,1,.5Mb/s,。,USB,采用半双工传输方式。,但当一个,USB,连接多个设备时,各个设备共享,12Mb/s,的,传输带宽。,在传输的信息中还携带有状态、控制和差错校验信息,实际的信息传输速率要

21、低一些,只连接一台设备时,最高有效传输速率约为,9.6Mb/s,。,USB2.0,的最高传输速率为480,Mb/s,。,4.,可靠性,USB,采用平衡传输方式,抗干扰性好。,USB,带纠错能力,可完成对软件透明的检错和重发。,6.4 USB,接口,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5.,使用方便,自带,+5V,DC,电源,可输出,500mA,。,具有热插拔能力。,6.,节省资源,节省系统硬件资源,尤其是中断线和,DMA,通道。,四种传输模式,以适合不同应用:,控制传输:,适合高可靠、复杂的传输。,中断传输:,适合少量数据、需及时处理的传输,如键盘、鼠标等。,批量传输:,适合大量突发性传输,如外存储器、打印机

22、等。,实时传输:,适合可靠性要求不高、实时性要求高的传输,如音视频。,6.4 USB,接口,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5 IEEE-1394,接口,FireWire(,火线,),6.5.1 IEEE-1394,简介,由,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于,1995,年发布。,使用六芯传输,差分数据对、差分时钟对及电源和地线,可通过电源线提供,1.5A,电流。,传输速率为100、200和400,Mb/s,,,最多支持,63,个外部设备。,6.5.2 IEEE-1394,与,USB,比较,1

23、394,:速度快、成本高。主要用于数字视频传输。,USB,:,普及、成本低。可应用于各种中、低速外设。,目前在笔记本计算机和数字音视频设备上都有,IEEE 1394,接口。,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DE,的正式名称为,ATA(AT,附属,),,,IDE,的初始版本由早期,16,位,ISA,总线,(,又叫,AT,总线,),演变而来。,用途:,IDE,接口目前主要用于连接硬盘的光盘驱动器。一般通过软电缆连接主机的,IDE,接口和硬盘及光驱。,6.6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DE,连接方式,PC,机一般有2个,IDE,接口,每个,I

24、DE,接口可以连接2个,IDE,外设,最多可以连接,4,个设备,。,6.6 IDE,接口,主机板,IDE1,IDE2,MASTER,SLAVE,MASTER,SLAVE,主机板,IDE1,IDE2,硬盘(,master),光驱(master),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6.1 IDE,版本,6.6 IDE,接口,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CHS:,(Cylinder-Head-Sector,簇,-,磁头,-,扇区,),通过给出磁盘的簇号、磁头号和扇区号对磁盘指定区域访问。支持最大容量,504MB,的硬盘。,PIO:,(Programmed I/O,编程的输入,/,输出,),一种,IDE,接口传送模式,

25、和之后的,DMA,模式相比占用,CPU,时间资源多。,PIO,有,4,种子模式,(MODE 14),:,PIO,存取周期 存取周期,MODE(ns)(MB/s),0 600 3.2,1 383 5.2,2 240 8.3,3 180 11.1,4 120 16.7,6.6 IDE,接口,IDE,的主要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监视、分析和报告技术,),提高硬盘系统的安全性。,LBA:,(Logical Block Mode,逻辑块模式,),将,CHS,参数变换成逻辑块,支持最大

26、容量,8.4GB,的硬盘。,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访问,),比,PIO,更高效的传送模式,有,3,种子模式,(MODE 02),:,DMA,处理周期 支持 传输速率,MODE (ns),标准,(MB/S),0 480 ATA-1 4.2,1 150 ATA-2 13.3,2 120 ATA-2 16.7,更高速的,DMA,方式是,UDMA,,在时钟的上沿和下沿分别传送数据,速度加倍。,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6.6 IDE,接口,IDE,的主要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6 IDE,接口,RAID

27、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容错式独立磁盘阵列”。目的在于通过多个磁盘驱动器的协同来实现,高性能,或,高安全性,的目的。,RAID,通常有,0,、,1,、,2,、,3,、,4,、,5,等模式,其中,RAID 0,和,RAID 1,则多见于,PC,。,RAID 3,、,4,、,5,采用复杂的,CRC,纠错,通常只用于服务器,/,工作站领域。,RAID,0,在读写时同时地对,2,硬盘作交叉存储的并行操作。速度提高一倍,可靠性减半。,RAID,1,2,硬盘互为镜像。可靠性提高,容量利用率减半。,RAID,0+1,RAID 0,和

28、RAID 1,的结合。可靠性和速度均提高,容量利用率减半。至少需,4,个盘。,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6 IDE,接口,IDE,的接口信号,6.6.2 IDE,接口信号,IDE,使用40线接口,大部分信号来自,ISA,总线:,数据位015:,数据总线;,地址位02,:,地址总线低,3,位;,IOR,、,IOW,:,端口读、写;,DRQ3,、,DACK3,:,DMA,通道3请求、应答信号;,IRQ14,:,中断请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Serial-ATA,接口,关于,SATA,2001,年,,Intel,联合,APT,、,Dell,、,IBM,、,Seagate,以及,Maxtor,,,正

29、式推出了,Serial ATA 1.0,规范。,目前,Serial ATA,接口的硬盘和具有,Serial ATA,接口的主机板已开始普及应用。,Serial ATA,接口为,7,线平衡传输。,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Serial ATA,硬盘的技术优势:,高数据传输率:,第一代,S-ATA,的数据传输率为,150MB/s,,,超过了,ATA/133,的,133MB/s,传输率。而在已经发布的,S-ATA 2.0,和,S-ATA 3.0,规范中所将达到最高,300MB/s,及,600MB/s,的传输率。,简单的设备设置:,点对点连接方式,不存在,IDE,的主,/,从模式设置问题。,接口简单:,接口

30、为,7,线,信号连接线为,2,对平衡传输线,最长,1,米,(IDE,连接线最长,0.4,米,),。,支持热拔插:,Serial ATA,标准中加入了对热拔插的支持,是一种性能更高、存储容量更大的移动存储方案。,Serial-ATA,接口,技术特点,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7 SCSI,接口,Small Computer Standard Interface,6.7.1 SCSI,概述,SCSI,原为小型计算机的标准外设接口,用于连接磁盘机、磁带机等高速外部设备。,目前,SCSI,在,PC,中也有应用,主要用于高档服务器系统连接硬盘、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等。和,IDE,接口相比,,SCSI,接口速

31、度快,可连接的设备多,但造价高。,PC,机,主板,总,线,SCSI,电缆,SCSI,终端器,SCSI,控制,卡,IN OUT,外设,IN OUT,外设,IN OUT,外设,SCSI,电缆,SCSI,电缆,最多可串联,7/15,台外部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7 SCSI,接口,6.7.2 SCSI,电缆和连接器引脚定义,目前,SCSI,分两类:即标准,SCSI(8,位,),和,Wide SCSI(16,位,),。分别使用,50,芯,(,见表,6.12),和,68,芯,(,见表,6.13),电缆连接器。最早的,SCSI(,传统的,SCSI),使用,25,芯电缆。,6.7.3 SCSI,版本,

32、SCSI1,SCSI2,Wide,SCSI2,Fast,SCSI2,Fast,Wide,Ultra,SCSI,Ultra,Wide,SCSI,Ultra2,SCSI,Ultra2,Wide,SCSI,Ultra,160M,SCSI,数据宽度,时钟速率,(MHz),可接外设数目,传输速率,(MB/S),8,5,7,5,8,10,7,10,16,5,15,10,16,10,15,20,8,20,7,20,16,20,15,40,8,40,7,40,16,40,15,80,16,40,15,160,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6.8.1,简介,IrDA,是红外数据协会的简称,,IrDA,制订了一系列红外数据

33、通讯标准。,红外通讯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是传统的设备之间连接线缆的替代。它的通讯距离一般在,0,到,1,米之间,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特点:,红外线接口无连接线;,和其他无线电磁波传输方式相比,红外线传输有方向性,一般不支持移动;,安全性好;,6.8,红外,接口,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rDA,标准:,IrDA1.0:,简称为,SIR,(Serial,InfraRed,),,,异步的、半双工的红外通讯方式。,SIR,以系统的异步通讯收发器,(UART),为依托,由于受到,UART,通讯速率的限制,,SIR,的

34、最高通讯速率只有,115.2Kbps,。,IrDA1.1:,即,Fast,InfraRed,,,简称为,FIR,。与,SIR,相比,由于,FIR,不再依托,UART,,通讯速率大幅度,可达到,4Mbps,的水平。,继,FIR,之后,,IRDA,又发布了通讯速率高达,16Mbps,的,VFIR,(Very Fast,InfraRed,),技术,,,并将它作为补充纳入,IrDA1.1,标准之中。,6.8,红外,接口,IrDA,标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蓝牙”是一种近距离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它能够在,10,米,(,扩展标准为,10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多点的无线数据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为可

35、达,1Mbps,。,通讯频率为,2.402GHz2.480GHz,。,蓝牙通讯技术的特点:,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在一次连接中,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1600/,秒,,79,频道,),;,一台蓝牙设备可同时与其它七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速率为,1Mb/s,;,低功耗、通讯安全性好;,在有效范围内可越过障碍物进行连接,没有特别的通讯视角和方向要求;,支持语音传输,组网简单方便。,6.9,蓝牙,Bluetooth,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作业,1.,比较连接硬盘的三种接口(,ATA,、,S-ATA,和,SCSI,)的特点。,2.,为什么大多数接口电路中需要有缓冲存储机制?,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