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考复习之力,复习提纲,考点聚焦,呈现形式,知识结构,对应训练,方法提示,考点聚焦,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3,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方向。,4,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5,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结构,一、力:,1,力
2、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5,力的测量工具:(,1,)构造;(,2,)使用方法。,6,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知识结构,二、重力:,(,1,)定义:,(,2,)施力物体(地球)。,(,3,)大小:,G,mg,;,(,4,)方向:竖直向下。,(,5,)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方法提示,1,如何理解力学中的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力不开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剂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触的物体可能
3、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可能也有,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是一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题,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学会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解析,】,解答习题的关键是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表明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就必存在,两个物体,故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当两个物体间有学会,作用时,就会产生力,不一定要求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如磁铁,间的引力等,而相互接触的物体,若没有相互作用,则不能产,生力,故,A,
4、D,答案均错误,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使用前来回轻轻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看看是否复原及,避免指针被秤壳卡住。,(,2,)测量前必须调零。,(,3,)认清最小刻度及量程。,(,4,)测量时,拉力及弹簧的伸长方向与外壳平行,避免摩擦。,方法提示,【,例题,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拉弹簧的力只能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B.,拉弹簧的力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C.,测量前应先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零点,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解析,】,因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不一定仅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测量,,例如还可
5、以测量在斜面上运动的小车受到的拉力等。只要拉弹簧的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向弹簧施力即可。另外,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和使用,其它测量工具一样,使用前都要观察零刻线、量程、最小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本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例如:(,1,)如果弹簧测力计到过来使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由于其自重的影响而大于正常测量时的示数;(,2,)如果两个力作用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挂物钩和称环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不是等于这二力的大小之和呢?为什
6、么?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作出正确的解答。,方法提示,3.,对重力方向的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的。,【,例题,3】,如图,2,所示,用三角板、重垂线测量桌面是否水平,,正确的方法是,【,解析,】,利用重垂线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特点。当重垂线与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相平行时,标志着桌面水平,答案,2,是正确的。,方法提示,1,指出下列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人推车时,给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2,)用力提水桶时,水桶对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
7、体的作用,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观察指针是否对准,,还应当观察,和,。,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读数应根据最小分度值确定,C.,测量前一定要校零。,D.,实际测量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对应训练,人,车,水桶,手,C,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D,5.,用,100N,的力作用于,A,处竖直向上提一重物,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
8、这个力,则图,3,所示各图中正确的应是 图,3,6,体育课上,只见小明用力将铅球沿斜上方推了出去,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地面被砸了一个坑。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作用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变为,;,(,2,)铅球脱离手后,不沿斜向直线运动,轨道向下弯曲,这是因为,;,(,3,)铅球以某个速度砸向地面,最后处于静止,这是因为,;求落地时,地面被砸了一个凹陷的坑,这是因为,。,对应训练,图,3,D,运动,静止,铅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使地面发生形变,地面对铅球有力的作用,使铅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受到重力作用,7,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
9、下面的经验吗?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填空解释这些现象。,(,1,)要让小船离开岸边,可以让岸上的人推一下小船,此时小船受 到,对船的,,船由静止变为运动了,也可以将竹篙用力撑岸边,此时,对岸有力的作用,那么,,对,也有力的作用,船因此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2,)人如果要从地面上跳起来,必须用脚蹬地,此时,,对,有力的作用;同时,,也有力的作用,如果,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就跳起来了。,(,3,)小高用力去推一块大石块,大石块纹丝未动,而小高的脚向后滑。小高向后滑的原因是,。,8.,请你设计三个小实验,来分别说明(,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物体间
10、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应训练,人,作用力,竹篙,岸,竹篙,地对人,地,脚,地对人的作用,石块对人也有推力,若该推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脚就会打滑,9.,小民同学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想利用它们来说明本节课所学习的几个知识。,实验一:用力推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小球若受到向左的推力,就会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推力,就会向右运动。当推力的大小不同时,小球移动的快慢也会有所改变。,实验二:将两个相同的磁铁分别固定在小车上,如图,4,所示,把左车移近右车时,两车相吸,右车也在向左车靠拢。若将任一车上的磁铁两极位置对调,则两车移近时相互排斥,松手后两车同时向后退。,实验三:课外活动时,用手将陶土捏成各
11、种形状。图,4,请你:(,1,)找到相同的器材(没有陶土可以用橡皮泥代替),重新做一下上面的实验。(,2,)回答:以上三个实验分别说明的问题,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对应训练,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0,请你找一块塑料平板,将平板搁在几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让一辆玩具小车无线遥控或上发条的小车均可)的车轮转动,随后把小车放在平板上,如图,5,所示。请你预测一下:小车会向前运动吗?平板会运动吗?如果会运动,向什么方向运动?说出你所预测的理由,然后用实验来检验。,对应训练,图,10,会 会 向后 提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谢谢光临指导!,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