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试点培训,*,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2,培,训提纲,基本知识,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必要性,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企业如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工作,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3,一、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分型及发生机制,药品不良反应,特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4,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群体不良事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严重不良/事件,5,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卡托普利,降血
2、压,刺激性干咳,不良反应质量事故,是药三分毒?,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首剂效应、停药综合症等。,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痉挛时引起口干,特非那丁的心脏毒性,镇静催眠药品引起次晨的宿醉现象,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肝细胞缺乏乙酰化酶服用异烟肼出现多发性神经炎,长期使用杜冷丁后的依赖性,首次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骤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病情恶化,沙利度胺引起海豹肢畸形胎儿,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首剂效应,致畸作用,停药综合症,
3、8,药品不良反应,A型,B型,C型,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常见(大于1%),剂量相关,时间关系较明确,可重复性,在上市前常可发现,如,感冒药-嗜睡,罕见(1%),非预期的,较严重,时间关系明确,青霉素钠-过敏性休克,背景发生率高,非特异性(指药物),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不可重现,机制不清,药品不良反应分型,9,ADR的特点,-普遍性 -滞后性,-长期性 -可塑性,-可控性,10,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群体不良事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11,药品不良事件,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并发症,
4、病情恶化,死亡,事故,其他,“齐二药”事件,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群的用药风险,,本着“可疑即报”原则,,对有重要意义的ADE也要进行监测,12,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群体不良事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13,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事件。,14,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同一种药品,诊 断,预 防,治 疗,多人不良事件,不同情况,严重程度,一级事件,二级事件,出现人数超过50人,3例以上死亡,其他,发生率超过已知的2倍,出
5、现人数超过30人,出现死亡病例,其他,15,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群体不良事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16,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静滴香丹注射液,皮肤瘙痒,香丹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偶见过敏反,应,皮肤瘙痒属于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17,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18,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患者出
6、现对生命有危险的不良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就可能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19,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20,二、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必要性,21,企业开展ADR必要性,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企业开展ADR监测的优势,22,社 会 危 害 性,23,药品不良反应频频发生,据WHO统计:,5-10的住院原因是ADR,10-20住院期间的病人出现ADR,24,药品不良反应危害性,健康损失,经济损失,企业该做点什么?,25,对企业的危害性,当我们看到“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药品的通知”
7、时,我们会?,召回,销毁,利润,停产,倒下?,重视监测,挽回损失和信誉!,26,企业开展ADR必要性,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企业开展ADR监测的优势,27,上市前研究局限性,B,E,C,D,A,病例少(Too few),研究时间短(Too short),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Too medium-aged),目的单纯(Too restricted),用药条件控制较严(Too homogeneous),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 TOO,28,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上市前发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临床试验临床应用,药品不良
8、反应监测工作是上市后药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29,企业开展ADR必要性,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企业开展ADR监测的优势,30,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31,第四十二条,第七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33,有下列情形之
9、一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一)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二)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三)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四)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五)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34,第一百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不予再注册,:,-未按照规定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评价属于疗效不确、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35,
10、企业开展ADR必要性,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企业开展ADR监测的优势,36,企业开展ADR监测的意义,发现药品生产和流通中的问题,提高药品质量,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维护企业利益,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用战略的眼光来重新对企业开展ADR监测工作定位!,37,保护大众,保护产品,保护生意,保护自己,保护患者,是公众安全用药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38,企业开展ADR必要性,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企业开展ADR监测的优势,39,企业开展ADR监测工作的优势,
11、掌握药品有关环节的第一手资料,依托自己的营销、技术支持网络,40,企业开展ADR监测工作现状,国外企业在ADR上报工作中的地,位:,美国:90%以上报告来自企业,日本64%来自企业,我国企业数量:,生产企业4600多家,批发企业约1.3万,零售企业约32.9万,2007年我国企业ADR病例报告上报情况,企业开展ADR工作存在的问题,认识误区,41,认为假劣药品才会引起不良反应,或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质量问题混淆,ADR 药品质量问题,43,影响企业药品的销路,增加工作量,加重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44,制度流于形式,监测机构多形同虚设,缺乏
12、有效监测网络和管理机制,企业开展ADR工作存在的问题,45,药品生产企业忽视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印制不规范,有些药品广告宣传失实,销售人员相关知识的缺乏,46,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内部培训,企业开展ADR监测方法,企业如何处理ADR,案例介绍,四、企业如何开展ADR工作,47,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机构,整合内部资源:,生产部门 质量部门,研发部门 营销部门,成立企业专业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机构。,48,ADR监测运行管理制度,ADR监测工作制度,人员培训制度,ADR文件管理制度,完善制度,制度是行动的指南,用制度来规范行为、明确责任、监督执行,49,培训目
13、的,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加强内部培训,50,生产企业开展ADR监测方法,收集,-收集药物安全性信息,报告,-向相关部门报告,评价,-因果关系评价、品种评价,控制,-采取控制措施,51,安全性信息的收集,ADR病例报告,-医院、经营企业、患者等,文献,境外药品安全性信息,-美国FDA、欧盟EMEA、英国MHRA等,相关研究和实验等,充足的信息是评价的基础!,52,风险控制,改进药品:,药品结构、配方、生产工艺等,修改说明书,暂停,召回,撤市,其他,53,惠氏全球安全监测和流行病部,(Wyeth Global Safety Surveillance and Epidemiology,GS
14、SE),案例介绍,54,GSSE 职责,报告,全球范围的不良事件,自发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试验中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报告的医学,评价,单个病例分析,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55,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检验和评估药物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确认高危人群,风险管理,制定特别的计划和程序,防范/减小风险,GSSE 职责,56,首位惠氏员工知晓不良事件后7,15天,惠氏全球不良事件监测,文献,销售人员,医学信息部 各分支机构,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医务人员,消费者,临床研发及医学事务部,商业合作伙伴,公司法律部门,GSSE,FDA,各国药政机关,注册部,各国家分部,商业合作,伙伴,EMEA,惠氏欧洲药物监测部,研
15、究者,57,GSSE不良事件主要来源,58,GSSE上市后安全性问题的管理,安全监测,数据库,注册报告,不良事件,单个案例,医学审评,信号检测,定期审评历年安全数据,无需行动,继续检测,收集其他信息,/启动研究,/获得外部专家建议,通知标签委员会,通知安全执行委员会,安全评审团,定期/需要,59,不良反应病例的报告,第五部分内容介绍,60,五、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报告原则,报告时限,报告范围,报告方法,61,报告原则(可疑即报),报告一切怀疑与药品有关的不良事件!,62,报告的时限,死亡病例,严重的或新的,一般的,及时报告,15日之内,每月汇总,生产企业报告的范围,1.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报
16、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2.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64,报告的方法,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填报,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病人的一般情况,2与药品不良反应表现相关的内容,3引起不良反应的怀疑药品及并用药品情况,4不良反应转归、因果关系分析评价,5其它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1病人的一般情况,不能漏项,需要注意的问题:,出生日期、体重、联系方式、部门和报告单位、两个不良反应项,2与药品不良反应表现相关的内容,不良反应名称、发生时间、病例号、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不良反应过程描述,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3个
17、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3个项目:,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2个尽可能:,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总结,一句话:,“,三个时间三个项目两个尽可能。,”,套用格式:,何时出现,何不良反应(两个尽可能),,何时停药,采取何措施,何时不良反应治愈或好转。,要求:,相对完整,以,时间为线索,,重点为,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目的是为关联性评价提供充分的信息。,3引起
18、不良反应的怀疑药品及并用药品情况,商品名称、通用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并用药,4不良反应转归、因果关系分析评价,不良反应的结果、原患疾病、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国内外类似不良反应的情况,不良反应/事件分析:,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6级评价标准,关联性评价,1,2,3,4,5,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
19、无法评价,评价的必须资料无法获得,表示肯定;表示否定;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不明,5其它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批准文号,新的不良反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主要是使用非医学用语;,将药名+不良反应=ADR名称:,双黄连过敏反应,;,填写不具体,未明确解剖部位或使用诊断名词不正确或不准确:,溃疡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将用药原因作为ADR或原患疾病的诊断:,术后预防感染胆囊炎术后,;,编辑性错误 错别字;,预防用药普遍不知如何正确填写,在原患疾病栏填写,“,无/没病/健康,”,等。,易错项,-原患疾病和不良反应名称,药品信息,常见错误:,通用名、商品名混淆或填写混乱,剂型不清;,生产厂家缺项,填写药厂简称;,把产品批号写成药品批准文号;,用药原因错误;,并用药品率低,84,报告途径,大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电话/传真:0411-84602805,85,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是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政府部门,生产经营企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只有药品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负其责,才能最终实现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86,谢 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