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
2、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华夏心理教育中心,蔡金妍,概念复习:,三原则,变形冲突,妄想,什么是心理诊断?,“心理诊断”一词,最早出现,M.,罗夏的,心理诊断,一书中。(,P25),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量表法,获取求助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作出判断的过程。,求助者的临床资料,评定,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量表法,判断,分析,诊断技能何以重要,决定咨
3、询成功的几个要素,1,、良好的咨访关系,2,、正确的诊断,3,、有的放矢的方法,4,、遵守规则及职业道德,初诊,接待,收集,资料,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原因,分析,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心理诊断技能概览,第一节,第二节,(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咨询室的布置,咨询师的仪态,(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咨询室的布置,专业,保密,/,私密性,宽敞安静,舒适放松,其它必需的设备,(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咨询师的仪态,服装坐姿表情,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技巧,(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1,、态度平和、诚恳,2,、礼貌的语言
4、熙琄老师的开场白:,感谢你愿意找我来谈,因为能说出来是宝贵的,是不容易的,我想先请你谈谈你今天的期待是什么?然后请你引领我来了解你的故事。,(三)间接询问,不可直接逼问,间接询问:,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直接逼问:,您有什么事,说吧!,出什么事了,说吧!,(五)保密原则,需要保密的内容,求助者的个人资料,会谈的内容,心理测验资料,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透露的信息,司法机关要求提供的信息,针对咨询师的伦理和法律诉讼,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求助者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求助者患有危急生命的传染病,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总 则,善行:,心理师工作目的是使寻求专业
5、服务者从其提供的专业服务中获益。心理师应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并避免伤害。,责任,:心理师在工作中应保持其专业服务的最高水准,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认清自己专业的、伦理及法律的责任,维护专业信誉。,诚信:,心理师在临床实践活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应努力保持其行为的诚实性和真实性。,公正,:心理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其他人员。心理师应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自己潜在的偏见、能力局限、技术的限制等导致的不适当行为。,尊重,:心理师应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保密性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
6、问题的过程。,(七)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和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三、相关知识,(三)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提问:按照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可以把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为几类?(,2014,年,11,月二级问答题),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事先多练习和见习。,注意语言表达,避免使用影响言语交流的方言。专业术语要说明。,强调保密原则。,强调咨询与测量的有限性。,确保仪态端正。,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工作程序,(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二)确定提问方式,(三)倾听,(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五)对会谈内容归类,(六)结束会谈,(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求
7、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依据心理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上级心理咨询师下达的会谈目标,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参照点,(四)控制会谈的方向,释义,:重复求助者话语中的主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中断:,在谈话中暂时休息一下,当求助者因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不能强行让他停止说话。,情感反射:,心理咨询师有意识的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引导,: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五)对会谈内容归类,(六)结束会谈,三、相关知识,-,会谈法简介,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3,、对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2,、保持非评判性态度,
8、/,价值中立原则,4,、会谈法的种类,5,、,6,、会谈内容的采集,7,、怎样提问题,会谈法的种类,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两个提纲,背景资料采集法,了解求助者个人资料、咨询目的和咨询的期望,桑德伯格的会谈提纲,P10,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马隆和沃德的会谈提纲,P11,怎样提问题,把各种封闭性提问变成开放式提问,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被“审问”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总结:,不恰当的方式,消极作用,改变问法,“,为什
9、么,”,暗示求助者是错误的,怎样?什么?,多重选择性提问,获得的信息受限制,去掉选择部分,多重提问,使求助者不知所措,只提一个问题,修饰性反问,使会谈陷入僵局,不使用,责备性问题,产生威胁感引起防卫,严加杜绝,解释性问题,限制求助者自我探索,不使用,8,、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有效:,(,1,)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2,)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3,)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4,)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5,)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
10、极作用。,四、注意事项,第一、态度必须保持中性。,第二、提问中避免失误。,第三、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讲题外话。,第四、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随意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第五、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第六、结束语要诚恳客气。,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工作程序,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避免乱用,避免“地毯式轰炸”,二、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寻找原因,应激及生活事件,:LES/,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与行为倾向,:EPQ/16PF,评估临床症状,:SCL-90/SAS/SDS/MMPI,三、测量结果如果与
11、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整理临床资料的提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婴幼儿期,童年生活,少年生活,青年期,重大转化及评价,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其他,一般资料,个人成长史,目前状态,整理求助者目前状态,:,三、相关知识,(二)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第一、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第二、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第三、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较高。,
12、三种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第一、就事论事,第二、相关分析,分析与自杀相关的因素,第三、分析迹象,就是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作为一种症状,而进一步去寻找原因。,(四)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1,、暗示: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求助者形成暗示。,2,、早期印象:,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如果决策者不是收集资料者,容易发生对资料的理解错误;,会诊和小组讨论是有效的解决办法。,3,、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第五单元,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工作程序:,1,、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
13、有关资料。,2,、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第二节 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第三单元、确定问题是否适合心理咨询,第二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第四单元、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单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第六单元、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由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与求助者临床症状相关的,),主诉,(,对症状的自身体验,),家属报告,摄,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作品分析,其它,资料纵向比较,验证可靠性,对比分析,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关键点的内涵,一、该因素是多数
14、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的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第二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初步印象,: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的大致判断。,注意事项:,心理诊断中,避免“贴标签”,应以当前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第三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具有诊断
15、和鉴别意义的典型行为,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对自己的症状是有自知力的,出现精神病性问题的人很少主动求医,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自知力,确定工作范围,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正常,异常,健康,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生理心理障碍,癔症,其他,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常形冲突,变形冲突,三原则,十标准,自知力,/,求医行为,心理不健康类别的区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激发因素,常形冲突,常形冲突,变形冲突,持续时间,1-2
16、个月,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常常不足,3,个月,情绪反应,理智控制,可能短暂失去理智控制,失控,常人难以忍受,社会功能,正常,效率下降,受到一定影响,学习工作生活、人际关系可能受影响,泛化,无,有,有,确定工作范围,(p28),明确自己的胜任能力,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状态,对精神病性问题,只能进行有条件的辅助性工作,慎重对待神经症性问题和神经症的求助者,综合分析和鉴别精神病性问题和神经症性问题,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注意事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力求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心理冲突的性质,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对青年人
17、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属于高强度刺激。,在分析情绪是否泛化时,要注意区分泛化与心境对人的影响的区别。,心境的关键在于持续,泛化的关键在于诱发,第六单元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工作程序,(一)临床资料的核实,一般使用调查法(访问求助者的父母、朋友、同事等等。),(二)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三)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生理,/,心理,/,社会,综合以上三项的内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分析评估报告,初步诊断,关键点,初步印象,确定工作,范围,一般和严重的诊断,评估报告,比分数和咨询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成长与喜悦,,还有那些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人的幸福快乐。,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