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党的组织路线发展历程专题党课学习,PPT,百,年,大,党,风,华,正,茂,XXX-,党支部,1978,年,-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前言,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01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展脉络,目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初期党的组织原则,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
2、原则建立起来的,历来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一大,党的一大纲领决定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明确规定有,5,名党员的地方可以建立地方委员会,并将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原则,地方委员会的财政、出版和政策都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这表明,我们党成立伊始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组织严密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二大,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章程,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党的组织系统、结构以及党的组织原则。,党的三大,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党中央组织结构和工作制作的法规性文件。,党的四大,党的四大更是要求将组织建设放到首要和突出的位置,大会决定党的组织
3、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明确规定党的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有,3,个党员就可以成立一个支部,支部下设党的小组。,党的六大首次提出“组织路线”,党的六大首次提出了“组织路线”的概念,在组织问题上突出强调领导干部的工人身份出身。之后,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在组织建设上推行宗派主义的干部路线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党内斗争方针,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受到严重损害。,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的”的制度。,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指出,发展新党员要注重质量,明确了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忠实、有牺牲精神、没有发洋财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等,6,个
4、条件。,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党的干部路线,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综合前,17,年党在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并提出了“才德兼备”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在党的组织建设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如第一次决定设立党组,第一次在党章中规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第一次把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写入党章,第一次将党的性质明确写入党章等。,在正确的组织路线的指引下,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党达到空前团结,党先后取
5、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领导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新生的政权。,第二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大量新问题、新考验,如何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整顿和巩固党组织的任务。,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必须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并提出共产党员的,8,项条件。,党的八届三中全会,1957,年,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从当时干部队伍缺乏领导建设事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出发,抽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
6、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又红又专”成为那个时期组织路线的代表词汇,它要求干部既要提高政治敏感性,又要尽快从各项建设事业的外行变成内行;要求知识分子既要改造政治思想,又要搞好专业研究。,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昌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发生后,随着国际环境的日趋紧张,毛泽东提出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他指出,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但由于错误估计形势,党的组织路线也随之发生严重偏差,直至发生十年
7、内乱的,“文化大革命”。,第三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重新确立了党的组织路线。,1979,年,7,月,针对干部队伍“老化”严重和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偏低问题,邓小平指出“组织路线是保证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1979,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改革干部制度作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来抓。,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对新时期党的干部要求做了完整表述,“要在坚持
8、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所以说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四化”方针的提出,是对党历来强调的德才兼备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应用。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而且还阐述了选人用人的标准。他曾多次强调“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二大党章对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进行明确规定,这也是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遵循
9、同时,为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做出关于整党的决定,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1987年整党基本结束,总体看,党的组织严重不纯和纪律松弛的状况有了改变和进步。,干部工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提出着重解决好党的组织建设,特别是要解决好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等3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在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出台了高校、国企、机关、农村等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同时
10、加快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的步伐,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200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作为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法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确定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纳入到党的组织工作之中,是党的十六大后组织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央对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新时
11、期好干部标准,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新时代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他提出好干部的20字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特别强调了信念坚定和敢于担当两个方面。后来,在此基础上,又浓缩简化为“忠诚、干净、担当”6个字。,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新时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突出表现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覆盖各级党组织的制度体系。在地方和部门组织建设方面,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等。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出台中国共产
12、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系列党内法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把人才工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组织工作
13、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开创性贡献和里程碑意义,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前进方向、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演示完毕,谢谢您的观看!,百,年,大,党,风,华,正,茂,XXXX-,党支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