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液力变矩器及其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性能,4-1,液力变矩器的特性,4-2,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入输出特性,4-3,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合理匹配,1,液力传动的主要特点是:,自动适应性,防振隔振作用,良好的起动性,限矩保护性,简化操纵、提高舒适性,变矩器效率低,2,4-1,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液力变矩器的输入特性,3,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参看图,4,1,4,透穿
2、性,变矩器的效率,,即:,K=M,2,/M,1,变矩系数,亦即动力学传动比;,i=n,2,/n,1,传动比,亦即运动学传动比。,5,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无因次特性,是表示在循环圆内液体具有完全相似稳定流动现象的若干变矩器之间共同特性的函数曲线。所谓完全相似流动现象指两个变矩器中液体稳定流动的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雷诺数,R,e,相等,),。,6,参看图,4-2,7,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8,在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上,可以列出以下一些表征一组相似变矩器工作性能的特性参数,1,变矩器的起动变矩系数,K,0,;,2,变矩器泵轮的起动扭矩系数,10,;
3、3,变矩器的工作效率,p,,一般取,p,=0.75,4,变矩器的工作变矩系数,K,p,;,5,变矩器的工作传动比,i,p,;,6,变矩器的最大效率,max,;,7,变矩器的最大效率变矩系数,K,max,;,8,变矩器的最大效率传动比,i,max,;,9,变矩器的偶合器工况传动比,i,M,;,10,变矩器在偶合器工况下的泵轮扭矩系数,1M,;,11,变矩器透穿性系数,。,9,液力变矩器的输入特性,参看图,4,10,4-2,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入输出特性,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11,串联功率流式,参看图,4,4,12,并联功率流式,
4、参看图,4,7,13,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串联功率流式,参看图,4,5,14,并联功率流式,参看图,4,9,15,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参看图,4,10,16,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上,可以列出一些其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基本指标:,1,涡轮轴上最大输出扭矩,M,2max,;,2,最大和最小工作扭矩,M,2pmax,,,M,2pmin,;,3,动力学工作范围,d=M,2pmax,M,2pmin,;,4,最大和最小工作转速,n,2pmax,,,n,2pmin,;,5,运动学工作范围,d,r,;,6,最大输出功率,P,2max,;,7,最大功率转速,n,2p2max,;,8,最高空转转速,n,2max,;,9,最低比油耗,ge,2min,。,17,4-3,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合理匹配,一、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发动机功率的确定,1,、全功率匹配,2,、部分功率匹配,3,、即考虑全功率匹配又考虑部分功率匹配,二、保证涡轮轴上有最大的输出功率,1,、对于平稳载荷,2,、对于变负荷工况,三、燃料经济性,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