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携手共进 扎根美盈森,*,目录,1,印刷的历史,2,印刷概念,3,印前,4,柔印,1,印刷的历史,印刷的历史:,东汉 蔡伦发明造纸术,唐代 发明雕版印刷术,宋代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用胶泥烧制而成),德国 古登堡 发明了现代印刷术(用铅、铁代替了胶泥),(,1439,年)发明了脂肪性油墨 制造了现代印刷机的始祖,德国 发明了第一台快速胶印机,美国 发明了第一台轮转机,70,年代 普及,PS,版,80,年代后期 王选(被称为现代的毕升)完善了现代汉字印刷处,理,90,年代 计算机全面进入印刷领域,形成“光机电”
2、一体化的印刷技,术。,1,印刷的历史,国内印刷界现状:,我国印刷界统归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印刷协会(,28,字方针):,印前网络数字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2,印刷概念,印刷概念:,广义:泛指印刷界的人、事、物,狭义:使用印版和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印刷特点:,资本密集型:前期投入大,见效慢,技术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服务加工型,2,印刷概念,印刷种类:,按印版分: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按印刷方式分:直接印刷、间接印刷,按承印物分:纸类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玻璃印刷、织物印刷等,按印刷品色彩分:单色印刷
3、多色印刷,按印刷品的用途分:出版印刷、装潢印刷、表格印刷、功能性图案印,刷、证券印刷、地图印刷,此外,还可按印刷技术发展分为传统模拟印刷、数字印刷,.,2,印刷概念,印刷的,5,大要素:,A,、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B,、印版:是用于将油墨传递至承印刷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C,、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刷物上的成像物质,D,、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的总称,E,、印刷压力:是在印刷过程中压印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印刷工艺流程:,原稿,印前图文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3,印前,色彩感觉的形成原理,人产生色彩感觉的全过程是:光照射到彩色
4、物体上,产生反射光或透视光被人眼接收,在人体大脑识别,产生色感觉。由此看出,光、彩色物体、人眼、大脑是色彩感觉产生的四大要素。,通常所说的光是指可见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范围是,380780nm,。,颜色的分类与属性,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国际上统一规定鉴别色彩的三个属性,即色相、明度、饱和度。,色相是色彩相互区别的特性。明度是由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度。,3,印前,呈色原理,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色光加色法,红,+,绿,=,黄,绿,+,蓝,=,青,红,+,蓝,=,品红,红,+,绿,+,蓝,=,白,3,印前,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三种色料,
5、色料减色法,品红,+,黄,=,红,黄,+,青,=,绿,品红,+,青,=,蓝,品红,+,黄,+,青,=,黑,互补色定律,红与青互为补色,绿与品红互为补色,蓝与黄互为补色,3,印前,图像,分为连续调图像、半色调图像。,连续调图像:通常指在一幅图像上,由淡到浓或由深到浅的色调变,化,并且浓淡或深浅是以单位面积成像物质颗粒密度,来构成的。如照相分色底片、各种彩色画稿。,半色调图像:通常是指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印刷品上的由浅到深或由,淡到浓的变化,是由网点面积大小构成来表现的。如,加网的阳片胶片、阴片胶片、印刷图像。,3,印前,密度(光学密度),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即入射光量与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之比,可
6、分为反射密度和透射密度,用反射率或透射率倒数的十进位对数表示。,阶调,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阶调值通常用阶调对光的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通常可分为亮调、中间调、暗调、极高光部位。,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层次的多少决定画面上色彩的变化和质感。层次通常用梯尺来量度。,层次曲线,指原稿密度和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3,印前,网点,网点:是组成半色调图像的像素。,目前普遍采用的印刷复制方式是采用网点构成的半色调图像来现再现连续调图像。,网点分为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两种。,调幅网,调频网,3,印前,网线数,指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
7、平行线的数目,其单位长度有英制和公制两种表示方法。,一般地讲,网线数越大,网线越细,表现图纸层次越丰富;网线数越小,则反之。,10-120,线,:,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150,线:,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特种纸印刷。,不同网线数,表现图像效果对比,3,印前,网点大小,是用网点覆盖率衡量,指网点覆盖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习惯上也喜欢用“
8、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为“实地”。,3,印前,.,网点形状,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菱形三种。,3,印前,网点角度,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错误的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45,度、,75,度几种。,45,度的网点表现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不过视觉
9、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板,没有美感了。,3,印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网点套在一起,会有相互的干涉,当干涉严重到影响图像美观时,就出现俗称的“龟纹”了。一般来说,两种网点的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时候,整体的干涉条纹还比较美观;其次为,45,度的网点角度差;当两种网点的角度差为,15,度和,75,度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有损图像美观了。,3,印前,印刷网点变化规律,在印刷过程中,网点由于受到机械挤压、油墨的流体扩展以及纸张的双重反射效应,会造成承印物上网点面积比印版上相对应部分的网点面积有所增大。网点面积增大与网点边缘长度成正比,所以方点比圆点更容易产生网
10、点增大。,a,油墨的流体扩展;,b,光在油墨交界处的反射;,c,光在白纸上反射,3,印前,彩色印刷品的色彩再现原理,在彩色印刷中,原稿的层次和色彩是依靠各色网点的叠印来完成的。其色彩合成情况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a,网点并列;,b,网点部分重叠;,c,网点完全重叠,3,印前,分色原理,分色:,是把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的过程。,分色原理:,是利用红、绿、蓝色滤色片的选择性吸收制得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即黄、品红、青三张分色阴片。,滤色片:,是对可见光作选择吸收和透过的透明介质,其作用是通过三原色中一种色光(本色光),同时吸收其他的两种色光(补色光),使感光片上只感受一种色光,其他两种色光不能感光
11、3,印前,四色彩色复制工艺,是指用黄、品红、青、黑四种油墨进行彩色复制的工艺,不仅使用黄、品红、青三色复制而增加黑版的作用是:,1,)由于黄、品红、青三色墨的色彩特性缺陷,影响图像的灰色再现,黑版的加入,可弥补三色平衡的不足。,2,)提高画面对比度。,3,)改善暗调的细微层次。,4,)用黑墨可取代一部分彩墨,降低成本高的彩墨消耗。,5,)用黑墨取代一部分彩墨,避免了堆积过厚的油墨层,更适合于高速湿压湿印刷。,3,印前,彩色复制过程,是色分解、色传递、色组合的过程。,彩色校正,在复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色误差。造成色差的主要原因是原稿色偏、光源、镜头、滤色片、感光材料、纸张和油墨等。,校色
12、是指在彩色图像复制中,使印刷品的色还原接近原稿的分色片修正的工艺。,校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本色的密度,使其接近黑色块;降低相反色的密度,使其接近白色块。这个过程称之为蒙版。,3,印前,层次校正,是通过调整层次曲线来达到改善因为彩色复制过程中由于密度损失、非线性变化,达到满足视觉要求。,底色去除,简单地说是用黑色替代三色油墨重叠成灰色的部分,以节约彩色油墨的用量,提高套印质量并增加层次再现效果的过程。,3,印前,细微层次强调,复制图像的清晰度是判断图像复制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清晰度,是指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包括:,1,)图像层次对景物质点的分辨率或细微层次质感的精细程度。,2,)图像层
13、次轮廓边界的虚实程式度,用锐度表示。,3,)图像两明暗层次间,尤其是细小层次间的明暗对比或细微反差是否清晰。,细微层次强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光学处理法、电学处理法、数字处理法。,3,印前,陷印,是将一种颜色和它相邻的的颜色之间进行细微的颜色扩张来对不正确的规矩进行补偿的方法。,3,印前,印前图文处理软件,字处理软件:,Words,基于矢量的图示软件:,CorelDraw,、,Illustrator,、,Freehand,基于像素的图形软件:,Photoshop,页面编排软件:,PageMaker,、,QuarkXPress,字体管理软件:,Suitcase,系统维护软件:,Norton Dis
14、k Doctor,印前设备,电子分色机、电脑、图形工作站、图像照排机、彩色打印机等。,4,柔印,定义,也称水印,(,水墨印刷,),,因其最初油墨当中主要原料为苯胺染料,所以早期称苯胺印刷。,我国印刷技术标准术语,GB 9851.490,中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墨槽,经输墨辊传到网纹辊上,再传到,印版上,经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柔性版印刷原理图,4,柔印,柔印的特点,1,)使用的是以醇类为主要溶剂的低粘度挥发干燥型油墨,干燥速度快,适应柔印高速多色的印刷。油墨无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印刷。,2,)柔性版是一种光敏橡
15、胶型的印版,柔软可弯曲并且具有弹性。肖氏硬度一般在,2560,,对油墨的传递性好。,3,)采用轻印压进行印刷。,4,)承印物非常广泛,而且具有良好的印刷质量。,5,)生产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印刷速度高,一般为胶印和凹印的,1.5-2,倍。,6,)投资少,所用设备投资远低于胶印和凹印,而且制版周期短,运输费用低,收益高。,4,柔印,柔印的市场分布,1,)瓦楞纸印刷市场,占绝对优势,2,)薄纸印刷市场,不干胶印刷和,3090g/m,2,的薄纸印刷,竞争对手:胶印,3,)塑料薄膜印刷市场,竞争对手:凹印,4,柔印,印版,柔性版的发展历程:橡胶版,感光树脂版,数字感光树脂版,现阶段普遍使用的印版是感
16、光树脂版。它具有以下优点:,1,)尺寸稳定,版材收缩量小;,2,)制版工艺简单,节省制版时间;,3,)图像清晰,图文质量高;,4,)耐磨性好,赛丽版的耐印力最高可达几百万次。,最常用的版材有美国,DUPONT,、德国,BASF,、日本,KY,等公司的产品。,感光树脂版分为固定版材和液体版材两种。常见的是固体版材。,4,柔印,固体版材结构,感光性柔性版具有三明治般的结构,由聚酯支撑膜、感光树脂层和聚酯保护层构成。,1,聚酯保护层,2,感光树脂层,3,聚酯支撑膜,4,柔印,制版原理,感光性树脂版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首先引发剂分解产生游离基,游离基立即与不饱和单体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引发聚合交联反应
17、从而使见光部位(图文部分)的高分子材料变成难溶甚至不溶性的物质,而未见光部位(非图文部分)仍保持原有的溶解性,可用相应的溶剂溶去未见光部位的感光树脂,而见光部位保留,形成浮雕图文。,4,柔印,制版工艺流程,固体版制版工艺:,液体版制版工艺:,阴片,准备,裁版,背面,曝光,正面,曝光,显影,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阴片,准备,铺流,感光,树脂,背面,曝光,正面,曝光,回收,感光,液,显影,冲洗,干燥,后,曝光,4,柔印,贴版工艺,A,仔细检查印版质量;,B,定粘版的方向;,C,精心裁切每一张版;,D,清洁印版和基材(菲林);,E,正确选用贴版胶带(双面胶);,F,粘版;,G,封版。,4
18、柔印,印版的弯曲变形量,柔性版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弹性,当它被安装到圆柱形滚筒后,印版会沿滚筒的周向产生弯曲变形,即印版表面被拉长,使印刷出来的图文与原稿尺寸产生偏差。,因此在制版之前必须采取措施以补偿这种变化,目前常用方法是将每色印版沿印版筒周向给一个单向缩小指令。,通常有三种方法确定补偿量:公式法、实验法、抽样法。,4,柔印,公式法:,补偿系数(减少的百分比),=kR100%,式中,k,计算常数,可以由印版生产厂家提供;,R,印品最终得到的复制长度。,R=2,(,r+b+c,),r,印版滚筒的半径;,b,衬垫的厚度;,c,印版总厚度,包括印版本身厚度、双面胶厚度、基材最大厚度。,例如杜邦赛
19、丽版厚度为,3.94MM,的计算常数为,2.394CM,。,4,柔印,实验法:,A,准备两块实验版,一块以实地为主,夹杂小量空白,另一块绝大部分为空白,只有少量图文;,B,在实验版上纳入表示印版全长和全宽的刻度尺,用以测试前后的变化量;,C,在两块实验版上各制出大小不等的正圆形和正方形图形,并做出各图形的中心线,用以判断前后图形歪斜数值;,D,在实验版上纳入大小、字体、粗细不同的文字,同以考察文字的复制情况;,E,在两块实验版上分别做出不同线数、不同网点大小的网点图,用以考察可清晰保留的恰当阶调;,F,实验版贴版印刷后根据版面图文的变化可以获得必要的补偿数据。,4,柔印,抽样法:,在印刷过程中
20、直接抽取样本检查,对比原稿以获得印版在纵横方向的套色精度,弯曲和叠印精度等方面的信息。,以上三种方法,以实验法最为精确。在实际应用当中,往往三种方法结合使用。,4,柔印,油墨,柔性版印刷油墨具有两个显著的特性:即是低粘度并能快速干燥。,柔性版印刷油墨的这种特点正好符合柔印机的要求:,A,柔印机的传墨系统采用网纹辊传墨的短墨路系统,要求油墨粘度低,流动性好;,B,柔印机速度快,要求油墨干燥非常迅速,以避免因干燥不良引起的印刷故障。,柔性版印刷油墨主要成分有:溶剂、树脂连结料、色料三种。,按照溶剂的不同可分为:溶剂油墨、水基油墨、,UV,紫外线干燥油墨三类。,4,柔印,水基油墨,水基油墨的主要成
21、分是有机颜料、连接料、溶剂和相关助剂。其中色料:,12%40%,树脂或胶粘剂:,20%28%,水,+,醇(溶剂成分):,33%50%,碱:,4%6%,添加剂:,3%4%,助剂主要有稳定剂、消泡剂、快干剂、慢干剂、冲淡剂。助剂的使用量应严格控制,使用过量可能会引起印刷缺陷。,4,柔印,瓦楞纸板印刷水墨的技术参数,颜色:与标准样版近似,细度:小于,20um,粘度:,20+/-5s(4#,杯),pH,值:,8.59.5,环保:符合世界包装绿色环保标准,耐磨性:符合客户要求,耐紫外光性:不变色或符合客户要求,4,柔印,柔印机,柔印机一般由送纸部分、印刷部分、干燥部分、收纸部分组成。在现代柔性版印刷机上
22、有许多采用联机生产的模式,除了前面所提的四个部分以外,还有张力控制部分、表面处理部分、开槽部分、模切部分、成型部分、打包部分、检测部分等。不同的承印物会使用不同的配置,联机完成部分越多,代表了设备自动化程度越高。,在各个部分当中,印刷部分是整个印刷机的核心部分,每一个单色机组均装有墨槽、墨斗辊、供墨辊(网纹辊)、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在所有的机构当中供墨辊是整个印刷机的最重要的部分,有人形象的把它称为柔印机的“心脏”。,4,柔印,供墨辊(网纹辊),墨路短是柔印机的显著特点之一,而网纹辊是保证短墨路传墨、匀墨质量的关键部件。,网纹辊的作用是:,A,向印版上图文部分定量均匀传递所需要的油墨;,B,
23、高速印刷时,可防止油墨的飞溅现象。,网纹辊的种类:,A,镀铬网纹辊,B,陶瓷网纹辊,目前采用的加工方式主要是激光雕刻,取代了过去采用的机械雕刻方式和电子雕刻方式。,4,柔印,网纹辊的网穴,在网纹辊表面雕刻有形状一致、分布均匀的微小凹孔,称之为网穴或墨孔。,网纹辊的线数,在单位长度内的墨孔数,称为网纹辊的线数或着墨孔的线数。它与印刷图像的线数不完全相同。网纹辊的线数决定了印刷图像的线数。,网穴的形状,一般网穴表面的形状有三角形、棱形、正六边形。根据网穴剖面又有锥形、棱台形、球形等形状。最好的网穴形状是正六边形,单位面积内的面积利用率最高,传墨量最大,传墨最均匀,最有利于油墨传递,且便于清洗。,4
24、柔印,网纹辊的网角,常用的网角有,3,种:,30,、,45,、,60,,其中尤以,60,应用最为广泛。,网纹辊的容积,指网纹辊在正常条件下,单位表面积可容纳的油墨量,单位为:,BCM/in,2,(十亿立方微米,/,平方英寸),。,1 BCM/in,2,=1.55 cm,3,/m,2,4,柔印,网纹辊的选择,网纹辊的选择就是要根据印刷的要求来确定网纹辊的表征参数进而确定所需要的网纹辊。因此,在考虑选择合适的网纹辊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A,根据印刷精度选择,B,根据承印物的表面粗糙程度选择,C,根据图文结构选择,D,根据不同的输墨装置选择,E,根据不同的磨损程度选择,4,柔印,最佳网纹
25、辊线数的选择,一般来讲,网纹辊的供墨量随网线数的增加需降低,即网纹辊线数越高,传墨量越小。在进行印刷时,为使印版各个色调层次的网点准确再现,必须保证印版上每个网点准确着墨。为此,网纹辊网穴开口部分的面积应小于网点面积,这样就能有一个或几个网穴为一个网点着墨,不致让网点陷入网穴内,使印品网点出现扩大现象。但并不是网线数越高越好,当网线数过高时,由于传墨量过小,会印品图文不实的现象。经过实际应用证明,一般情况下,印版网线数:网纹辊网线数,=1,:,56,较合适,这样可以保证印品在,5%,以上网点可以得到较好的网点再现。,4,柔印,印刷色序,在柔性版印刷中,使用的水性油墨透明度一般不很高,所在在安排各色版套印顺序时,必须考虑到套叠后色彩是否能符合原稿要求,并达到良好的套印效果。,印刷色序主要根据原稿设计和制版所选择的顺序进行,但根据产品特点及工艺上要求,也常有变动。一般由下列几种情况决定:,A,一般先印淡色油墨,后印深色油墨;,B,套印色数多,不以深色轮廓作套印规矩时,深色轮廓应先印;,C,需要以最深色盖压图像轮廓的边缘,消除轮廓的毛口时,该深色必须最后套印。但有时此深色双是各色的套色规矩时,可先将深色印一部分,并以此为各色套印的规矩,最后叠印深色轮廓。,D,画面图案的主色调一般安排在最后套印。但应掌握好各色水墨的色密度。,谢谢分享!,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