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心内科用药,利尿剂,机制:排钠,减少血容量,增加其它降压药物的敏感性,降压较慢,作用缓和,噻嗪类适用于老年人,心力衰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袢利尿剂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及充血性心衰;抗醛固酮利尿剂适用于充血性心衰及心肌梗死后,副作用:低血钾(抗醛固酮药可引起血钾升高),糖脂代谢异常,高尿酸。,痛风、妊娠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阻断剂,机制:尚不清,,CO,降低,抑制,RAS,系统,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妊娠,常用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副作用:负性肌力,负性节律,负性传导,禁忌症:,SS
2、S,、,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病,慎用于:周围血管性疾病、糖尿病、经常运动者,钙拮抗剂,机制:阻滞钙离子,L,型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缩力,降压迅速,作用稳定,三类: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唑,二氢吡啶类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周围血管病、妊娠。快速心律失常慎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唑适用于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充血性心衰禁用,选用制剂:长效、缓释、控释,ACEI,机制:抑制,ACE,使,A,生成减少,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抑制交感神经递
3、质的释放,适用于充血性心衰,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I,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副作用:干咳(,10,20,),血管神经性水肿,高血钾,肾功能恶化,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CCr30ml/min,(,SCr4mg/dl,),既往严重过敏反应,ARB,机制:阻滞,A,的,AT1,受体,充分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降压较慢,作用平稳,适用于,II,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致咳嗽,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阻断剂,机制:阻断,受体,使血管扩张,降压较快,较强,适用于前列腺增生、高血脂,非选择性(酚妥拉明)和选择性(哌唑嗪
4、特拉唑嗪),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充血性心衰患者慎用,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急性冠脉综合症时选用,阻滞剂和,ACEI,、,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心力衰竭,要求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因此常须联合用药。噻嗪类利尿剂、,阻滞剂、,ACEI,、,ARB,和钙拮抗剂均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有益;,ACEI,对,型,糖尿病、,ARB,和,型糖尿病防止肾损害有益。,糖尿病高血压,要求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因此常须联合用药。噻嗪类利尿剂、,阻滞剂、,ACEI,、,ARB,和钙拮抗剂均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有益;,ACEI,对,型,糖尿
5、病、,ARB,和,型糖尿病防止肾损害有益。,慢性肾病,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病人须合用袢利尿剂。,脑卒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历史(非急性期)者,不论血压是否增高均应进行降压治疗。,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老年人,欧美国家一般以,65,岁为老年的界限。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1982,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所定而提出的老年界限为,60,岁。,老人降压治疗同样受益,应逐步降压,尤其体制较弱者。注意原有的和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病的居多,常需多药合用。有证据说明五类主要降压药均有益。,大量随机化临床试验均已明确,各
6、年龄段(,80,岁)高血压病人均受益于利尿剂、,钙拮抗剂,、,阻滞剂、,ACEI-,等抗高血压治疗。,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进行降压治疗是否同样得益,尚有待研究。,降压药的联合应用,现有的临床实验结果支持以下类别降压药的组合:,利尿剂和,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或,ARB,钙拮抗剂(二氢吡啶)和,阻滞剂,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钙拮抗剂和利尿剂,阻滞剂和,阻滞剂,合并用药有二种方式:,采取各药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其优点是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品种和剂量;采用固定配比复方,其优点是方便,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利尿剂,(,Diuretics),
7、机制:,通过排钠排水,减轻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降低前负荷,分类,襻利尿剂,呋噻米,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保钾利尿剂,螺内脂、氨苯喋啶和阿米洛利,适应证,所有心力衰竭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既往有过液体潴留者,心功能级患者一般不需应用利尿剂,副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电解质丢失:低钾、低镁和低钠,低血压和氮质血症,高尿酸血症,干扰糖和胆固醇代谢,血管扩张剂,作用,药物,机制,扩张小静脉,硝酸酯类,降低前负荷、减轻肺淤血,扩张小动脉,1受体阻断、,ACEI,降低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扩张动/静脉,硝普钠,降低前后负荷,副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低血压,应用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监测血
8、压,增强心肌收缩力,适应证:,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机制:,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种类:,洋地黄类,1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洋地黄类,(,Digitalis),作用机制,正性肌力作用:,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增高,,k,+,浓度降低,增加,Na,+,Ca,2+,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电生理作用:,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大剂量时提高心肌细胞自律性,兴奋迷走神经,对抗交感神经兴奋,洋地黄类,适应证,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心衰伴房颤,禁忌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高度,AVB,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单纯
9、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洋地黄类,西地兰,:,0.20.4,mg,iv,24,小时总量0.81.2,mg,10,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特别是心衰伴快速房颤时,地高辛:,0.1250.25,mg/,日口服,用于心力衰竭的长期维持治疗,洋地黄中毒,表现,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黄视或绿视,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高龄,肾功能不全,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严重病变,缺氧性疾病,药物相互作用:胺碘酮、异搏定等,治疗,停药,补钾、补镁,心律失常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苯妥因钠、利多卡因,注意:电复律易致室颤,
10、禁用,缓慢心律失常:阿托品、临时起搏器,预防,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洋地黄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可交叉,洋地黄中毒,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长期应用死亡率增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扩张血管,抑制醛固酮合成,减少水钠潴留,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心室和血管重塑,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适应症,所有左室功能不全(,LVEF3mg/dl,(,225.2,mol/L,),高钾血症(5.5,mmol/L,),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副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咳嗽,低血压,肾功能恶化,
11、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应用注意,从小剂量开始,每隔3-7天剂量加倍,加至最大耐受剂量,长期维持,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机制,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路的过度激活可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心室重塑,加速心腔的扩大和心力衰竭的进展,增加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受体阻滞剂可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改善临床状况和左室功能,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特别是猝死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受体阻滞剂,适应证,心功能、级患者,无禁忌证,在,ACEI、,利尿剂和洋地黄的基础上加用,只适用于慢性心衰的长期治疗,不能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受体阻滞剂,禁忌证,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
12、过缓(,HR60,次/分),二度及以上,AVB,副作用,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液体潴留和心力衰竭恶化,应用注意事项,从极低剂量开始,每隔2-4周将剂量加倍,监测体重、血压、心率、传导阻滞及心功能状况,如能耐受应加量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长期维持,已被批准用于心衰的品种,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兼有,1、,2,和,1,-受体阻滞作用的制剂:卡维地洛,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衰的远期预后,应用方法,用于心功能级者,小剂量应用(20,mg/d,),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总结,控制症状,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改善预后,ACEI,-,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其它常用药物,调脂药物,贝特类,他汀类,抗栓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IIb/IIIa,受体拮抗剂,华法林,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