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
2、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
3、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第二章 土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主讲人:孙鸣镝,第1页,目 录,第一节 土生成与特征,第二节 土三相组成,第三节 土物理性质指标,第四节 土物理状态指标,第五节 地基土工程分类,第2页,第一节 土生成与特征,1,土生成,2,土结构和结
4、构,3,土工程特征,4,土生成与工程特征关系,第3页,1,土生成,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组成一个混合体。,不一样风化作用形成不一样性质土。,风化作用主要有一下三种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第4页,1,土生成,(,1,)物理风化:岩石经风、霜、雨、雪侵蚀,温度、湿度改变,发生不均匀膨胀或收缩,使岩石产生裂隙,崩解为碎块风化过程。,岩石在物理风化作用下,只改变颗粒大小和形状,不改变原来矿物成份。,物理风化是产生粗粒土(无黏性土)主要风化形式。,(,2,)化学风化:岩石碎屑与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接触,逐步发生化学改变,原有矿物成份发生
5、改变,产生新矿物成份(次生矿物)风化过程。,化学风化是产生细粒土(黏性土)主要风化形式。,第5页,1,土生成,(,3,)生物风化:由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对岩体破坏统称为生物风化过程。,生物风化是一个夹杂了各种原因比较复杂风化过程。,在自然界中,普通情况下是三种风化过程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们现在自然地貌和地球表面各种土类型。,第6页,2,土结构和结构,(,1,)土结构:土颗粒之间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土结构普通分为以下三种,单粒结构:粗粒土(卵石、砂土等)在沉积过程中,每个颗粒在自重作用下单独下沉到达稳定状态。,蜂窝结构:土颗粒较细(粒径小于,0.02mm,)时,在水中单个下沉,碰到已沉积土粒,因为
6、土粒之间分子引力大于土粒自重,使得下沉土粒被吸引而不再下沉。一粒粒依次被吸引,形成很大孔隙蜂窝状结构。,第7页,絮状结构(二级蜂窝结构):粒径极细黏土颗粒(粒径小于,0.005mm,)在水中长久悬浮,这些土粒在水中运动,相互碰撞,吸引,逐步形成小链环状土集粒,质量增大而下沉,小链又可相互吸引,不停延伸,形成大链。所以称为絮状结构或二级蜂窝结构。此结构在海积黏土中比较常见。,2,土结构和结构,第8页,工程性质,三种结构中,以密实单粒结构工程性质最好;而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强度低、压缩性高,不能直接用作天然地基。,(,2,)土结构:同一土层中,土颗粒之间相互关系特征。,土结构比较常见有以下四种,层
7、状结构:土层由不一样颜色或不一样粒径土类组成,形成层理,一层一层相互平行。,此结构是细粒土主要特征。,2,土结构和结构,第9页,分散结构:土层中土粒分布均匀,性质相近。,此结构主要有砂土、卵石层等。,结核状结构:在细粒土中混有粗颗粒或结核等物质。比如含礓石粉质黏土、含砾石冰碛黏土等。,裂隙状结构:土体中有很多不连续小裂隙。如硬塑或坚塑状态黏土。,工程性质,普通分散结构工程性质最好;层状结构要看其层间结构;结核状结构工程性质好坏取决于其细粒土部分;裂隙状结构因其裂隙部位强度低,渗透性大,工程性质最差。,2,土结构和结构,第10页,土与其它连续介质建筑材料相比,含有三个显著工程特征:压缩性高、强度
8、低、渗透性大。,这三个工程特征即使在不一样土类中差异很大,但要与土和其它建筑材料差异相比,不一样土质之间差距就非常小了,有相对较大数量级上差距。,3,土工程特征,第11页,(,1,)搬运,沉积条件,普通流水搬运沉积土要优于风力搬运沉积土。,(,2,)沉积年代,通常土沉积年代越久,其工程性质越好。,(,3,)沉积自然地理环境,我国地域辽阔,不一样自然地理环境下所生成土工程性质也普通相差较大。,4,土生成与工程特征关系,第12页,第二节 土三相组成,土三相组成:土由固体矿物、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土中固体矿物组成土骨架,骨架之间存在大量孔隙,孔隙由水和气体填充。,本节主要介绍一下三个内容:,1,土
9、固体颗粒,2,土中水,3,土中气体,第13页,土固体颗粒,(,1,)土粒矿物成份:主要分为三类,原生矿物:由岩石经物理风化生成,其成份与母岩相同。,原生矿物主要包含:单矿物颗粒(一个颗粒由一个单一矿物组成);多矿物颗粒(一个颗粒包含各种矿物)。,次生矿物:母岩岩屑经化学风化,改改变学成份,成为一个很细小新矿物,主要为黏土矿物。,黏土矿物依据其微观结构不一样,分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三种。,腐殖质:土中腐殖质含量高,会使土压缩性增大。有机质含量超出,3%5%,土普通不宜作为填筑材料。,第14页,土固体颗粒,(,2,)土颗粒大小与形状,土颗粒大小:自然界中土颗粒大小相差悬殊;颗粒大小不一样土,其
10、工程性质也不一样。我们普通把土粒径按其性质分为六个粒组,每个粒组内土工程性质相同。,通常粗粒土压缩性低、强度高、渗透性大。,土颗粒形状:表面粗糙、有棱角土,之间不易滑动,其抗剪强度比表面光滑高。,第15页,1,土固体颗粒,(,3,)土颗粒级配,土颗粒级配:土中各粒组相对含量,以占总质量百分数来表示。,我们通惯用两种方法分析土颗粒粒径,即:筛析法和密度计法。,筛析法:适合用于粒径,d,0.075mm,土。,筛析法主要工具是一套标准分析筛,其孔径分别为,20,、,10,、,5,、,2.0,、,1.0,、,0.5,、,0.25,、,0.075mm,。筛析机普通振筛,10min 15min,。,密度计
11、法:适合用于粒径,d,0.075mm,土。,密度计法主要工具是土壤密度计和,1000mL,量筒。,第16页,1,土固体颗粒,依据土粒直径大小不一样,在水中沉降速度也不一样特征,将密度计置于土水悬液中,统计,0.5,、,1,、,2,、,5,、,15,、,30,、,60,、,120,、,1440min,时密度计读数,再经计算即可得到。,颗粒分析试验结果,可绘制出土粒径级配曲线。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土粒占土体总质量百分数;横坐标则表示土粒径。,第17页,1,土固体颗粒,不均匀系数,C,u,:,当,C,u,很小时,曲线很陡,表明土比较均匀;当,C,u,很大时,曲线平缓,表示土级配良好。,曲率系数,C,
12、c,:,第18页,1,土固体颗粒,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都是土颗粒组成主要表征。,砾石和砂土,C,u,5,且,C,c,=1 3,为级配良好;土级配不能同时满足,C,u,和,C,c,两个要求时,表明土级配不良。,第19页,2,土中水,土孔隙中有水,水分子,H,2,O,为极性分子,由带正电氢离子和带负电氧离子组成。黏土土粒表面普通带负电,可在土粒周围形成电场,吸引水分子带正电氢离子一端(水流内部本身存在氢键),使其定向排列,形成水膜。,第20页,2,土中水,土中水普通分为四种,即结合水、自由水、气态水和固态水。,(,1,)结合水,强结合水(吸着水):由黏土表面电分子力牢靠地吸引水
13、分子,使其紧靠土粒表面,厚度只有几个水分子厚,小于,0.003,m,。,强结合水性质靠近固体,不传递静水压力,,100,不气化,密度,w,=1.2 2.4 g/cm,3,,含有很大黏滞性、弹性和抗剪强度。,若黏土只有强结合水,则呈坚硬状态。,第21页,2,土中水,弱结合水(薄膜水):在强强结合水外侧,也由黏土表面电分子力吸引,厚度小于,0.5,m,,密度,=1.0 1.7 g/cm,3,。,弱结合水也不传递静水压力,呈黏滞状态,此部分水对黏土影响最大。,(,2,)自由水:离土粒较远,在土粒表面电场作用范围以外,以自由散乱地形式排列。,自由水主要分为两种:,重力水: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有浮力作用,
14、可从总水头较高处向较低处流动。,毛细水:也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受毛细作用。,(,3,)气态水:即水汽,对土性质影响不大。,(,4,)固态水:,0,以下自由水会凝固为固态水。,第22页,3,土中气体,土固体颗粒之间存在孔隙,没有被水填充部分为,土气体组成,。土中气体主要分为两类:,(,1,)自由气体:与大气相通,土层受压时会逸出,普通对工程无影响。,(,2,)封闭气泡:与大气隔绝,普通存在于黏土中,土层受压时,封闭气泡缩小,卸荷时气泡又膨胀,形成有弹性“橡皮土”,使土体压实困难,渗透性降低。,第23页,第三节 土物理性质指标,土三相分布草图:固相集中于下部,液相居中部,气相集中于上部,以适当百分比
15、画成一个草图,左侧标出各相质量,右侧注明各相体积。以下列图所表示:,第24页,第三节 土物理性质指标,1,土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2,反应土松密程度指标,3,反应土中含水程度指标,4,特定条件下土密度(重度),第25页,1,土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1,)土密度,和土重度,物理意义,土密度,:单位体积土质量,,g/cm,3,。,土重度,:单位体积土所受重力,即,=,g=9.8,10,,,kN/m,3,。,表示式,常见值,=1.62.2 g/cm,3,,,=1622,kN/m,3,。,测定方法,环刀法:适合用于黏土和粉土。,灌水法:适合用于卵石、砾石和原状砂。,第26页,1,土三项基本物理性质
16、指标,(,2,)土粒相对密度,G,s,(d,s,),物理意义,土粒相对密度,Gs(ds),:土中固体矿物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质量比值。,表示式,常见值,砂土,Gs,=2.652.69,;,粉土,Gs,=2.702.71,;,黏土,Gs,=2.722.75,。,测定方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经验值。,第27页,1,土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3,)土含水率,w,物理意义,土含水率,w,:土中含水量值,数值为土中水质量和固体矿物质量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表示式,常见值,砂土,w,=0%40%,;,黏土,w,=20%60%,(,w,0,时,黏土呈坚硬状态)。,测定方法,主要为烘干法。,第28页,2,
17、反应土松密程度指标,(,1,)土孔隙比,e,物理意义,土孔隙比,e,: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表示式,常见值,砂土,e,=0.51.0,;,黏土,e,=0.51.2,。,测定方法,主要为试验测算。,第29页,2,反应土松密程度指标,(,2,)土孔隙度(孔隙率),n,物理意义,土孔隙度(孔隙率),n,:用以表示孔隙体积含量,即土中孔隙占土体总体积百分比。,表示式,常见值,n=30%50%,。,测定方法,主要为试验测算。,第30页,3,反应土中含水程度指标,(,1,)含水率,w,(前面已述),(,2,)土饱和度,S,r,物理意义,土饱和度,S,r,:水在土体孔隙中充满程度。,表示式,常见
18、值,S,r,=01,。,测定方法,主要为试验测算。,第31页,(,2,)土饱和度,S,r,工程应用,主要用于量度砂土和粉土湿度。,3,反应土中含水程度指标,第32页,4,特定条件下土密度(重度),(,1,)土干密度,d,和土干重度,d,物理意义,土干密度,d,:单位土体积下,干土质量,,g/cm,3,。,土干重度,d,:单位土体积下,干土所受重力,,kN/m,3,。,表示式,第33页,4,特定条件下土密度(重度),(,1,)土干密度,d,和土干重度,d,常见值,d,=1.32.0g/cm,3,;,d,=1320kN/m,3,。,测定方法,主要为环刀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法。,工程应用,主要用于测算土
19、方填料压实程度。,第34页,4,特定条件下土密度(重度),(,2,),土饱和密度,sat,和土饱和重度,sat,物理意义,土饱和密度,sat,:孔隙全部充满水时,单位土体积土质量,,g/cm,3,。,土饱和重度,sat,:孔隙全部充满水时,单位土体积土所受重力,,kN/m,3,。,表示式,常见值,sat,=1.82.3g/cm,3,;,sat,=1823kN/m,3,。,第35页,4,特定条件下土密度(重度),(,3,),土有效重度(浮重度),物理意义,土有效重度(浮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土体单位体积所受重力,再扣除浮力部分。,表示式,式中,w,为水重度,可取,10kN/m,3,。,常见值,
20、813kN/m,3,。,第36页,土物理性质指标汇总,第37页,第四节 土物理状态指标,1,无黏性土密实度,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第38页,1,无黏性土密实度,无黏性土为单粒结构,其最主要物理状态指标为,密实度,。工程上划分密实度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1,)以孔隙比,e,为标准(没有考虑粒径级配影响),(,2,),以,相对密度,D,r,为标准(克服了孔隙比不足),相对密度:,第39页,1,无黏性土密实度,(,3,)以标准贯入试验,N,为标准,标准贯入试验:在现场进行一个原位测试。,用卷扬机将质量为,63.5kg,钢锤,提升,76cm,高度,让钢锤自由下落,击在锤垫上,使贯入器贯入土中,
21、30cm,所需锤击数,记为,N,。,N,大小,反应土贯入阻力大小,也能够表征密实度大小。,第40页,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黏性土颗粒很细,与土中水作用显著。所以黏性土最主要物理状态指标为,稠度,而非无黏性土密实度。,稠度:土软硬程度或土对外力引发变形或破坏抵抗能力。,稠度主要由以下几个分界含水率来表征。,第41页,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1,)液限,w,L,(%),定义:黏性土呈液态与塑态之间分界含水率。,测定方法:锥式液限仪和碟式液限仪,。,第42页,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2,)塑限,w,P,(%),定义:黏性土呈塑态与半固态之间分界含水率。,测定方法:滚搓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22、3,)缩限,w,S,(%),定义:黏性土呈半固态与固态之间分界含水率。,土含水率低于缩限后,土体积就不再随含水率降低而缩小,而是保持在一个比较恒定状态。,测定方法:收缩皿法,。,第43页,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4,)塑性指数,I,P,定义:液限与塑限差值,仅取其数值,去掉百分号。,物理意义:细粒土处于可塑状态下,含水率改变区间界限。,工程应用:用塑性指数为黏性土和粉土定名。,第44页,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5,)液性指数,I,L,定义:天然含水率与塑限差值,同液限与塑限之间差值之比。,物理意义:液性指数又称相对稠度,反应土软硬程度。,工程应用:依据液性指数不一样,可将黏性
23、土分为五种软硬不一样状态。,第45页,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6,)活动度,A,定义:黏性土塑性指数与土中胶粒含量百分数比值。,物理意义:反应黏性土中所含矿物活动性。依据活动度大小将黏土分为三种:,A,0.75,不活动黏土,0.75,A,1.25,正常黏土,A,1.25,活动黏土,第46页,2,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7,)灵敏度,S,t,定义:黏性土原状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原土结构完全破坏重塑土(保持含水率和密度不变)无侧限抗压强度比值。,物理意义:反应黏性土结构性强弱。,依据灵敏度大小将黏性土分为三类:,S,t,4,高灵敏土,2,S,t,4,中灵敏土,S,t,2,低灵敏土,第47页,2,
24、黏性土物理状态指标,(,7,)灵敏度,S,t,工程应用,保护基槽:施工中碰到灵敏度高土,应尤其注意基槽。,利用触变性:使施工和建筑维护更轻易、稳定、安全一些。,土触变性:当黏性土结构受扰动时,土强度会降低。但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强度又会逐步增加。,第48页,第五节 地基土工程分类,本课程采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对地基土分类标准认定。将地基土分为以下六类:,1,岩石,2,碎石土,3,砂土,粉土,黏性土,6,人工填土,第49页,1,岩 石,(,1,)定义,岩石:颗粒间牢靠联结、呈整体或含有节理裂隙岩体。,(,2,)分类,按坚固程度划分,岩石坚硬程度应依据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
25、度标准值,f,rk,来衡量:,第50页,1,岩 石,按风化程度划分,可分为:,未风化:结构结构未变,岩质新鲜。,微风化:结构结构、矿物色泽基本未变,部分裂隙面有铁锰质渲染。,中等风化:结构结构部分破坏,矿物色泽有较显著改变,裂隙面出现风化矿物或风化夹层。,强风化:结构结构出现大部分破坏,矿物色泽有较显著改变,很多出现各种次生矿物。,全风化:结构结构全部破坏。,第51页,1,岩 石,按岩石完整程度划分,:(见下表),第52页,2,碎 石 土,(,1,)定义,碎石土:土粒径,d,2mm,颗粒含量超出全重,50%,土。,(,2,)分类依据,依据土粒径级配中各粒组含量和颗粒形状综合确定。,(,3,)定
26、名,颗粒形状以圆形或亚圆形为主土,由大至小分为漂石、卵石、圆砾,3,种。颗粒形状以棱角为主土,由大至小分为块石、碎石、角砾,3,种。共计,6,种,见后页表格。,第53页,碎石土定名,第54页,2,碎 石 土,(,4,)工程性质,碎石土工程性质与其密实度紧密相关,依据密实度将碎石土分为以下四类。,密实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70%,,呈交织排列,连续接触。,密实碎石土锹镐挖掘困难,井壁普通较稳定。钻进极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猛烈。,密实碎石土为优等地基。,第55页,2,碎 石 土,中密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等于总重,60%70%,,呈交织排列,大部分接触。,中密碎石土镐可挖掘,井壁有
27、掉块现象,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处,仍能保持颗粒凹面形状。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不猛烈。,中密碎石土为优良地基。,第56页,2,碎 石 土,稍密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等于总重,55%60%,,排列混乱,绝大多数不接触。,稍密碎石土锹能够挖掘,井壁轻易坍塌,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后砂土马上坍落。钻进较轻易,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稍密碎石土为良好地基。,第57页,2,碎 石 土,涣散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重,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涣散碎石土锹易挖掘,井壁极易坍塌。钻进很轻易,冲击钻探时,钻杆五跳动,孔壁极易坍塌。,涣散碎石土不宜直接用作地基,但经密实处理后,可做良好地
28、基。,第58页,3,砂 土,(,1,)定义,砂土:粒径,d,2 mm,颗粒含量不超出全重,50%,,且,d,0.075 mm,颗粒超出全重,50%,土。,(,2,)分类依据,依据土粒径级配和各粒组含量分类。,(,3,)定名,按土粒径由大到小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五种。,第59页,3,砂 土,砂土分类,第60页,3,砂 土,(,4,)工程性质,密实与中密状态砾砂、粗砂、中砂为优良地基。稍密状态砾砂、粗砂、中砂为良好地基。,密实状态粉砂和细砂为良好地基。饱和疏松状态粉砂和细砂为不良地基。,第61页,4,粉 土,(,1,)定义,粉土: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0.075 mm,颗
29、粒含量不超出全重,50%,土称为粉土。,(,2,)定名,国家标准中粉土性质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单列一类。,(,3,)工程性质,密实粉土为良好地基。饱和稍密粉土,地震时轻易产生液化,为不良地基。,第62页,5,黏 性 土,(,1,)定义,黏性土:土塑性指数,I,P,10,土。,(,2,)分类依据,依据塑性指数大小来定名。,(,3,)定名,塑性指数,I,P,17,时,为黏土;,10,I,P,17,时,为粉质黏土。,(,4,)工程性质,黏性土工程性质与其含水率亲密相关。硬塑状态黏性土为优良地基;流塑状态黏性土为软弱地基。,第63页,6,人 工 填 土,(,1,)定义,人工填土:由人类活动堆填形成各
30、类土。人工填土与自然土在工程性质方面有很大不一样。,(,2,)分类依据,按人工填土组成物质和堆积年代进行分类和定名。,(,3,)定名,人工填土按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以下四类:,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组成填土。,压实填土:经分层压实或扎实素填土。,杂填土:凡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填土。,第64页,6,人 工 填 土,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沙形成填土。,按人工填土堆积年代,可分为以下两种:,老填土:黏性土填筑时间超出,10,年,粉土超出,5,年,就称为老填土。,新填土:黏性土填筑时间小于,10,年,粉土填筑时间少于,5,年,称为新填土。,(,4,)工程性质,通常人工填土工程性质不良,强度低,压缩性大且不均匀。其中,压实填土相对很好,杂填土最差。,第65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