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24年高三 9月起点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命制单位:新高考试题研究中心 考试时间: 2024年 9月 4日下午 14: 30-17: 05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 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
2、单选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 024年 3月 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未来几年将全面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为遏制撂荒,我国多地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农户等经营主体 不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农业生产中的全部或部分环节委托给生产托管中心进行规模化生产)。图 1 为我国某地托管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1-3题。 1 2 . 下列农业生产适宜大范围推广托管模式的是 ( ) A. 平原谷物种植 B. 城郊蛋鸡饲养 C. 湖泊水产养殖 D. 山区茶树种植
3、 该模式推广实施的重要保障是( ) A. 资金支持 B. 技术投入 C. 宣传到位 D. 政策规范 3 . 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有( ) ① ③ 确保耕地红线,藏粮于地 增加务农人数,藏粮于民、 ②推广农业技术,藏粮于技 ④扩大粮食进口,藏粮于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生鲜农产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图 2示意生鲜电商 企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走上百姓餐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某些环节出现脱节,容 易导致产品变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 在产地仓,电商企业会对农产品进行
4、分级、包装,目的是( ) ① ③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④推广制冷技术应用 D. ②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5 6 . 最容易导致生鲜农产品变质的环节是 ( ) A. 产地→产地仓 B. 门店→百姓餐桌 C. 销地仓→门店 D. 产地仓→销地仓 . 为了减少产品变质,生鲜电商企业宜把门店布局在( ) A. 车站 B. 小区周边 C. 商场 D. 批发市场 2 024年 7月 23日,一则“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拟更名为“乌鲁木齐天山国际 机场”的公告,引发网友关注。地窝也叫地窝子,是 20世纪
5、 50年代初新疆建设兵团在开 发新的耕地时就近建造的地窖房,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沿坡道可上到地面。近年来,部 分地窝子得到修缮。图 3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完成 7-9题。 7 . 据材料推测,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要分布在( ) A. 绿洲边缘 B. 绿洲内部 C. 沙漠中心 D. 河流沿岸 8 . 地窝子进出口多朝南且较小,主要是为了 ( ) A. 防洪涝 B. 采光 C. 防风沙 D. 防晒 9 . 近年来修缮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 ( ) A. 继续居住 B. 旅游教育 C. 应急避险 D. 饲养家畜 2 024年 6月 30日,连接深圳与中山的
6、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运营,工程 全长 24公里,采取东隧西桥的方式,是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工程之一。通车后, 深圳到中山的车程由原来的两小时缩短至半小时,为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 4为“深中通道”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2题。 1 1 0. 深中通道的建设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是 ( ) A. 少占耕地 B. 适应国防需要 D. 依据运输需求 C. 适度超前 1. 深中通道东侧采用隧道建设模式的原因有 ( ) ① 展示先进建设技术 ②满足机场限高要求 ③ 节省工程建设投资 ④满足船舶通行需求 A. ①③ B. ②③
7、 C. ①④ D. ②④ 1 2. 深中通道建成对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是 ( ) A. 城市之间竞争加强 B. 城市人口趋于均衡 D. 城市发展模式趋同 C. 城市之间协作加强 某地质考察队在某山区考察时,在冰缘区的陡崖坡脚地带发现了大量“倒石堆”(堆积在岩壁 下方的石块碎屑物,粒径上部小下部大),如图 5所示。读图完成 13-15题。 1 1 3. 据材料推测,与倒石堆地貌形成直接相关的地质灾害是 ( ) A. 地震 B. 崩塌 C. 泥石流 D. 滑坡 4. 高山冰缘环境发育倒石堆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 A. 冰川堆积 B. 流水堆积
8、C. 风力侵蚀 D. 冻融风化 1 5. 该地质考察队考察的山区可能是 ( ) A. 秦岭 B. 南岭 C. 天山 D. 阴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5分。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近年来,用茶叶、水果等食材现场制作的新式茶饮悄然兴起,成为休闲饮料市场上规模最大 1 的饮品。某茶饮品牌定位中低端,主要布局在三线以下城市,在同一商圈内密集开店,薄利多销。 为稳定原料供给、加强研发生产、统一配送,该茶饮品牌自建了完整的供应链,有效提升了市场 竞争力,目前已发展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新式茶饮店。图 6为该茶饮品牌分布情况图。 (1) 指出
9、该茶饮品牌主要的消费人群及其消费能力、消费频率。(6分) (2) 分析该茶饮品牌在同一商圈密集开店的目的。(6分) (3) 列举该茶饮品牌自建完整供应链的措施。(6分) 1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砂是分布于海岸和近海的、以中粗砂为主、细砂含量较少的砂质堆积物,多来源于入海河流输送 及海底沉积物的冲刷搬运堆积,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海洋第二大矿产资源。海砂用途广泛,不仅用于 工程建设,也能用于工业原料,极具开发潜力。图 7为我国渤海海域海砂分布图。 (1) 描述渤海海砂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 (2)某河口处的海砂由花岗岩发育而成,描述从花岗岩
10、成岩后到形成海砂的主要地质过程。(6分) (3) 甲河含沙量很大,但其河口地区海砂资源却很匮乏,试分析原因。(6分) 1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2024年 2月 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建成。考察站面朝罗斯海,背靠南极洲东西 地理分界线横断南极山脉。考察站坚持绿色、环保的设计、施工理念,建筑形态和施工方式综合考 虑了当地地理环境,主体建筑长轴保持与主导风向一致,底层架空,施工采用装配式、模块化方式。 材料二:极地考察站具有较高的国际显示度,站名能够体现和传播本国文化,各国都非常重视 考察站的命名。近年来,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命名基本形成了
11、以国内知名山脉(山地) 为主的命名规 则,如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知名度高、生态优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按照命名规则,结合 考察站的地理特征,考察站最终命名为中国南极秦岭站。 材料三:图 8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图 9为秦岭站航拍照片。 (1) 根据材料,结合南极地理环境,分析秦岭站建筑形态和施工方式的目的。(6分) (2) 结合秦岭和考察站的地理特征,推测考察站以秦岭命名的原因。(6分) (3) 图 8中最外侧纬线圈为(60°푆,,秦岭站建成当天太阳直射15°푆,,在图 8上画出当天北京时间 1 4 :00的晨昏线 (用斜线表示夜半球)。(7分)
12、2 024 年高三 9 月起点考试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答案】1.A 2.D 3.A 【 解析】1.耕地集中连片是农业生产托管的前提条件,遏制撂荒是农业生产托管的目的之一, 所以主要针对的是种植业。平原地区耕地集中连片,谷物种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有利于 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模式,A 正确;城郊蛋鸡饲养、湖泊水产养殖、山区茶树种植都不适宜大规 模机械化生产,BCD 错误。故选 A。 2 .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环节较多,需要政策约束来 规范农业经营主体和生产托管中心的行为,保障该模式的推广实施,D 正确;技术投入、资金 支持、宣传到位尽
13、管也会对其推广实施造成影响,但都不是最重要的保障,ABC 错误。故选 D。 3 .针对农民常年外出务工导致田地撂荒的现象,农业生产托管可充分利用土地,确保耕地红线, 藏粮于地,①正确;农业生产托管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②正确; 农业生产托管采用机械化生产,会减少务农数量,③错误;农业生产托管不涉及粮食进口贸易, ④ 【 【 错误。故选 A。 答案】4.A 5.B 6.B 解析】4.农产品在产地仓分级、包装,能够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①正确;分级、包装能够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②正确;分级、包装增加了人工和包装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③ 错误;
14、分级、包装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广冷藏技术,④错误。故选 A。 5 .由田间地头到产地仓的农产品刚刚收获,且还有移动制冷设备,一般不会变质,A 错误;产 地仓到销地仓以及销地仓到社区门店都是全程冷链运输,不易腐烂变质,CD 错误;在社区门店 中,如果消费者取货不及时,容易导致生产鲜农产品变质,B 正确。故答案选 B。 6 .设置门店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自提,小区是消费者的主要分布区,因此为了减少变质,生鲜电 商企业宜把门店布局在小区周边,B 正确。车站、批发市场、商场不是消费者主要分布的区域, ACD 错误。故选 B。 【答案】7.A 8.C 9.B 【 解析】7.根据材料,兵
15、团入疆之初是为了开发新的耕地,绿洲一般分布于冲积扇边缘,可以 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农业,绿洲边缘最有利于开垦为耕地,A 正确。绿洲内部、河流沿岸灌 溉条件较好,一般已经开垦为耕地,BD 错;沙漠中心缺少水源,不适宜开垦为耕地,C 错;故 选 A。 地理答案(共 3 页)第 1 页 { #{QQABIYAAoggAQIJAABhCUwV6CACQkAEACagOwBAIIAAAAQNABAA=}#} 8 .当地冬春季节多偏北风,进出口较小且朝南可防风沙,C 正确;该地降水少,洪涝少,A 错; 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不利于采光,B 错;南面向阳,朝南不能防晒,D 错;故选
16、C。 .近年来修缮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教育后人牢记艰苦岁月,B 正确。随 9 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居住方式改善,不再作为居住使用,A 错。应急避险主要针对地震等 地质灾害,地窝子不适合避震,C 错;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不适宜饲养家畜,D 错。故选 B。 【答案】10.D 11.D 12.C 【 解析】10.深中通道能够缩短珠江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缓减交通运输压力,是依据运输需 求修建的,D 正确;深中通道位于海洋上,没有体现少占耕地,A 错误;没有体现适应国防需 要的相关信息,B 错误;没有反映通行能力的相关信息,不能体现适度超前的原则,C 错误。故
17、选 D。 11.读图可知,深中通道东部有机场,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的主要原因是满足附近机场的航空 限高要求,保障飞机起降安全,②正确;珠江口船舶往来频繁,为了避免因桥梁高度阻碍船舶 通行,采用隧道方式穿越,④正确;是否修建隧道取决于实际需求,而不是为了展示技术,① 错误;隧道建设模式投资更大,③错误。综上所述,D 对,故选 D。 1 2.深中通道建成利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联系,可以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协作,C 正确;大 湾区通过加强内部协作,从而减少内部竞争,加强对外竞争力,A 错误;深中通道建成利于人 口流动,但不会造成人口均衡分布,B 错误;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
18、发展 模式不会趋同,D 错误;故选 C。 【答案】13.B 14.D 15.C 【 解析】13.倒石堆以上岩壁陡峭,大量松散岩屑崩塌堆积,直接形成倒石堆,B 正确;地震 容易导致崩塌,进而形成倒石堆,但不是直接相关的地质灾害,不符合题意,A 错误;若发生 泥石流,碎屑堆积物会顺坡而下到达谷底,不符合题意,C 错误;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 体,整体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与倒石堆不符,D 错误。故选 B。 1 4.高山冰川边缘冻融作用显著,风化作用强烈,岩体易崩解破裂,堆积形成倒石堆,D 正确; 冰川作用堆积物大小混杂,不符合材料中堆积物粒径上部小下部大的形态,A 错误;
19、风力侵蚀 和流水堆积作用不会形成倒石堆,BC 错误。故选 D。 1 5.根据材料信息,该山区倒石堆发育在冰缘区的陡崖坡脚地带,可知该山区海拔较高,有冰 川发育,秦岭、南岭、阴山海拔不够高,无冰川发育,ABD 错误。故选 C。 6.(1)主要消费人群以家庭消费者和学生等年轻人为主;(2 分)消费频率较高;(2 分)消费 能力较低。(2 分) 2)便于统一配送,减少配送费用;(2 分)加深品牌印象,提高品牌知名度;(2 分)压缩其 他茶饮品牌的生存空间,提高竞争力。(2 分) 1 ( 地理答案(共 3 页)第 2 页 { #{QQABIYAAoggAQIJAABhCU
20、wV6CACQkAEACagOwBAIIAAAAQNABAA=}#} ( 3)建立(茶叶、水果等)原料基地;(2 分)建立研发中心和加工厂;(2 分)建立物流配送 体系。(2 分) 7.(1)海砂资源分布不均;(2 分)北部地区较多,南部地区较少;(2 分)主要分布于辽东湾 沿岸。(2 分) 2)地壳上升,花岗岩上覆岩层被外力剥蚀,花岗岩出露地表;(2 分)花岗岩被外力风化、侵 蚀形成碎屑;(2 分)流水搬运碎屑在河口处沉积,形成海砂。(2 分) 3)甲河(黄河)流域面积大,流程长,适合砂粒沉积区域多;(2 分)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 1 ( ( 流速缓慢,大粒
21、径的砂石易于沉积;(2 分)河口处水流缓慢,搬运能力弱,沉积物多为小粒径 细沙,中粗砂比例低,难以形成海砂资源。(2 分) 1 8.(1)长轴与主导风向一致:南极多大风,此设计可减小迎风面,减弱大风侵袭;(2 分) 底部架空:南极多风吹雪现象,此设计可避免大雪堆积,掩埋建筑物;(2 分) 装配式、模块化施工:南极气候恶劣,此方式可减少现场施工时间。(2 分) ( 2)秦岭知名度高,家喻户晓,以秦岭命名利于站名接受、传播;(2 分) 秦岭是南北地理分界线,该站也位于南极东西分界山脉附近,地理特征相似;(2 分) 秦岭生态优良,与新站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吻合,可展示我国重视南极环境保护的良好国际 形象。(2 分) ( 3)画图注意:晨昏线与 75°S 相切,(2 分,切点在 70°S—80°S 中间附近即可)60°S 上昼弧长 于夜弧,(2 分)夜半球在图左侧,(2 分)昼半球中央经线为 90°E。(1 分) 地理答案(共 3 页)第 3 页 { #{QQABIYAAoggAQIJAABhCUwV6CACQkAEACagOwBAIIAAAAQNABAA=}#}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