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号 类型 名称 等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管控措施 班中巡检 班中交接班 每半年/企业 每周/项目部 每月/企业 序号 名称 每天/班组 每天/作业人员 1 操作及作业活动 降排水 Ⅱ 项目部 1 降水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未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降水水位应低于基坑底面0.5m。 √ √ √ √ √ 2 管理措施 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完成后,检查基底是否有明水。
2、 √ √ √ √ √ 3 操作及作业活动 降排水 Ⅱ 项目部 2 排水 基坑开挖时无排水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基坑开挖时,应设置集水坑并配备足够的排水泵。 √ √ √ √ √ 4 管理措施 定期检查排水设施。 √ √ √ √ √ 5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开挖 Ⅱ 项目部 3 机械挖土 机械挖土时未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分层、分段开挖或开挖不均衡。 工程技术措施 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 √ √ √ √ 6 培训教育 对基坑开挖操作工人做好班前安全教育。 √ √
3、 √ √ √ 7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开挖 Ⅰ 企业 4 机械挖土 支护结构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提前开挖下层土方。 工程技术措施 当基坑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 √ √ √ √ 8 管理措施 1、制定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 2、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 √ √ √ 9 应急处置 责令停止挖土,待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再继续开挖。 √ √ √ √ √ A 表B.1(续) 10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开挖 Ⅱ 项目部 5 机械挖土 基坑开挖过程中未采取防止
4、碰撞支护结构或工程桩的有效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开挖过程中,专业人员应旁站指挥,确保开挖时不碰撞到支护结构和工程桩。 √ √ √ √ √ 11 管理措施 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 √ √ √ √ 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开挖 Ⅲ 班组 6 机械挖土 基坑内土方开挖机械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工程技术措施 多台机械开挖时,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 √ √ √ √ √ 13 管理措施 设置专人管理,施工现场安排专人进行巡视。 √ √ √ √ √ 14 应急处置 责令挖土机械保持安全距离。 √ √ √
5、 √ √ 15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开挖 Ⅲ 班组 7 机械挖土 在各种管线范围内机械挖土作业未设专人监护。 工程技术措施 作业前,应记录施工场地各种管线的地点及走向,并用明显的记号标示。 √ √ √ √ √ 16 管理措施 开挖前,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 √ √ √ √ √ 17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开挖 Ⅲ 班组 8 人工修整 基坑内未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或梯道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工程技术措施 基坑内宜设置定型化专用通道。 √ √ √ √ √ 18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开挖 Ⅲ
6、 班组 9 人工修整 人工修整时,上下垂直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上下垂直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在上层坠落半径之外,否则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 √ √ √ √ 19 个体防护 正确佩戴安全帽。 √ √ √ √ 20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支护 Ⅲ 班组 10 土钉施工 土钉长度不足。 工程技术措施 土钉长度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下料,土钉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 √ √ √ √ √ 21 管理措施 土钉安装前检查土钉长度,并形成记录。 √ √ √ √ √ 22 应急处置 更换足够长度
7、的土钉。 √ √ √ √ √ 23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支护 Ⅲ 班组 11 土钉施工 土钉间距及角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工程技术措施 土钉间距及角度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布置,间距宜为1.5m,梅花形布置,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度。 √ √ √ √ √ 24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支护 Ⅲ 班组 11 土钉施工 土钉间距及角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管理措施 土钉安装时检查土钉间距及角度,并形成记录。 √ √ √ √ √ 25 应急处置 按照方案设计调整土钉间距及角度。 √ √ √ √ √ 26 操作及作业活动
8、 基坑支护 Ⅲ 班组 12 注浆 注浆时,注浆管内材料放空。 工程技术措施 向土钉孔注浆时,注浆管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管体放空,砂浆喷出伤人。 √ √ √ √ √ 27 管理措施 注浆作业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 √ √ √ 28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支护 Ⅱ 项目部 13 注浆 使用灰浆泵前,泵内干硬灰浆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工程技术措施 每次使用灰浆泵后,将输送管道中的灰浆全部泵出,并将泵和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 √ √ √ √ 29 管理措施 注浆作业前应检查泵内有无干硬灰浆等杂物。 √ √
9、 √ √ √ 30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支护 Ⅲ 班组 14 混凝土面层施工 喷射混凝土时,枪头前站人。 工程技术措施 在喷射混凝土时,枪头前严禁站人,防止混凝土混合料伤人。 √ √ √ √ √ 31 管理措施 喷射作业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 √ √ √ √ 32 个体防护 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 √ √ √ √ 33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支护 Ⅲ 班组 15 混凝土面层施工 喷射第一步基坑边坡时,基坑边无防护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喷射第一步基坑边坡时,应在基坑上口用木板等防护进行堵边,防止
10、喷射混凝土混合料伤人及物。 √ √ √ √ 34 应急处置 停止作业,待防护措施到位后再继续进行喷射。 √ 35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支护 Ⅲ 班组 16 泄水孔设置 基坑边有透水层时未设置泄水孔。 工程技术措施 基坑边有透水层时,应按施工方案在混凝土面层上设置排水管。 √ √ √ √ 36 管理措施 检查基坑泄水孔是否严格按照方案设置。 √ √ √ √ 37 应急处置 停止作业,按要求设置泄水孔。 √ √ √ √ 38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监测 Ⅱ 项目部 17 监测项目
11、未按要求进行基坑工程监测。 工程技术措施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 √ √ √ 39 管理措施 检查基坑监测资料是否及时、齐全。 √ √ √ √ 40 操作及作业活动 基坑监测 Ⅱ 项目部 18 监测频率 监测的时间间隔不符合要求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未加密观测次数。 工程技术措施 基坑监测频率应符合《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表7.0.3规定。 √ √ √ √ 41 操作及作业活动 支撑拆除 Ⅱ
12、 项目部 19 拆除顺序 基坑支撑结构的拆除方式、拆除顺序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工程技术措施 支撑拆除应严格按拆除方案进行,先施工的后拆除,后施工的先拆除,即从上至下分层进行。 √ √ √ √ √ 42 管理措施 基坑支撑结构拆除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 √ √ √ √ 43 个体防护 拆除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正确佩戴安全带。 √ √ √ √ √ 44 操作及作业活动 支撑拆除 Ⅱ 项目部 20 机械拆除 机械拆除作业时,施工荷载大于支撑结构承载能力。 工程技术措施 机械拆除作业施工时,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 √ √ √ 45 操作及作业活动 支撑拆除 Ⅲ 班组 21 人工拆除 人工拆除作业时,未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管理措施 基坑支撑拆除范围内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拆除的零部件严禁随意抛落。 √ √ √ √ √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