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第一节 理论及其层次,第二节 理论的构成要素,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第四节 理论建与理论检验,第一节、理论及其层次,一、理论的概念,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理论的特征:,来自经验的实践;,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二、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如,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二、理论的层次,中观理论: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
2、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如社会分层理论、参照群体理论,二、理论的层次,微观理论: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如,“,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三、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反映理论的影响面或概括范围),2,、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反映理论的效果或精确程度),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反映理论的效率或节俭性),第二节理论的构成要素,一、概念,1,、概念的定义及其层次,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的层次:对现象抽象程度的高低。,抽
3、象层次越高,,涵盖面越广,特征越含糊,,越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抽象层次越低,,涵盖面就越小,特征越明确,,越容易观察和描述。,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提供观察的视角,能够分类和概括,构成理论的元素,2,、概念的功能,概念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三个方方面的考虑:,有用的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3,、概念的应用,必须对概念加以明确的界定;,必须与现实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经历具有接,近性;,概念的提炼方式:从理论文献中借用概念;,从经验材料中提出概念。,二、变量,1,、变量的定义,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4、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如:性别、职业、收入,常量,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二、变量,2,、变量的分类,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比率变量,二、变量,2,、变量的分类,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x,),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y,),中介变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中介,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质性的、内在的原因,二、变量,2,、变量的分类,教育水平提高 生育率下降,教育水平提高 生育率下降 老龄化,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三、命题与假设,1,、命题,命题,关于一个概
5、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工业化水平很高,”,“,工业化使得人际关系疏远,”,三、命题与假设,2,、假设,假设,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命题中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中的基本元素是相对具体的变量;,假设中的变量关系应该是经验可测的,即可通过经验的观察进行检验的。,三、命题与假设,2,、假设,假设的陈述方式:,条件式陈述,(,“,如果,A,,则,B,”,),差异式陈述,(,“,A,不同,,B,也不同,”,或,“,A,不同,,B,相同,”,),函数式陈述,(,“,A=f,(,B,),”,),三、命题与假设,2,、假设,假设的来源:,常识,个人预感或猜测,
6、现有调查资料,现有理论,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一、科学环(研究的逻辑),【,美,】,华莱士(,Wallance,),/,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科学是理论与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问 题,理 论,假 设,观 察,问 题,概 括,检验,解释,科学环,理论建构的过程,理论从哪里来?,观察,经验概括,理论,具体的、个别的资料,共性归纳,形成概念、命题、理论,理论检验的过程,理论,假设,经验观察,接受或拒绝假设,二、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从一般性的理论出发,去观察经验,事实,以便检验这种一般性的理论,三、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四、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第四节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一、理论建构的过程,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二、理论检验的过程,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妇女比男人的宗教信仰程度高”。,理论解释:,负罪理论,弗洛伊德理论,剥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角色理论,理论检验的步骤,待检验的理论,由理论推导出概念化命题,用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评价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