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景德镇管理中心,婺源养护所,李,寻,2019,年,5,月,隧道养护管理意义与现状,隧道例行检查 (经常性、定期),隧道管理问题探讨,隧道养护管理意义与现状,相对于普通路段,通行环境较差,事故容错率低,一、,相比较而言,事故危更大、更严重,二、,涉及设施设备多,管理任务重,三、,隧道养护管理为什么重要?,隧道区域事故为什么相对集中?,受地形条件等限制,能够提供给驾驶人和车辆通行的安全冗余低于一般路段而导致的。,例如:在一
2、般直线路段,由于车道线相对平直,行车轨迹变化较小,驾驶员可能不需要随时对方向进行调整和把控,甚至驾驶员的视线可以在片刻内(约几秒钟时间)离开道路方向;但在隧道路段,光线昏暗,特别是长大曲线隧道则需要根据道路线形条件,随时对方向进行调整把控。,公众关注度高,对通行环境要求高,建设期跨度大,通行坏境差别大,2,隧道养护技术人员少,专职隧道工程师岗位更少,基本是兼职。隧道工程师的待遇考虑的少,只明确隧道工程师的责任,没有明确隧道工程师的权利,3,隧道通车年限长,隧道病害增多,1,隧道养护管理的现状,场景,2,隧道养护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仪器辅助,在现有的条件下,只凭眼睛、尺子或者望远镜等简单的工具无法进
3、行有效的隧道养护工作,客观条件不足;,场景,3,隧道设计年限长,百年大计,短时间内结构不可能出现问题,总不至于会坍塌。,场景,1,隧道知识,没学过,专业性很强,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很难很复杂,我是个门外汉,距离太遥远,主观上就设置一道障碍;,主观认识,非专业人员,隧道例行检查(经常性、定期),应急检查,日常检查,经常检查,巡查频率按分级频率,巡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天1次,巡查频率宜每年1次,最长不超过,3,年,自然灾害时检查,定期巡查,实施主体:养护站或施工单位。,频率:不少于每日,1,次,特殊天气应增加频率。,任务:填写巡查记录,并配有影像资料,将缺陷报上级单位,批复后修复。,内容:,1-6,项内
4、容。,日常检查,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等级划分,分类条件:隧道长度与单车道年平均日交通量。,经常检查频率:一级隧道,1,次,/,月、二级隧道,1,次,/2,月、三级隧道,1,次,/,季度。,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经常检查,”,与养护工作中常说的,“,日常巡查,”,有点相同也有点不同。实际工作中的,“,日常巡查,”,是一种养护管理手段,是养护人员采用车行或步行的方式对全县进行的安全目视检查,对于隧道重点检查洞口边仰坡失稳、衬砌破损、渗漏水、路面障碍物等可能妨碍交通安全和结构安全的异常情况。与,“,日常巡查,”,相比较,,“,
5、经常检查,”,更细致,频率低一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隧道养护等级不同巡查频率也不同,经常检查,实施主体:养护站或施工单位,频率:一级,1,次,/,月、二级,1,次,/2,月、三级,1,次,/,季度,内容:,9,项内容,任务:填写巡查记录,将缺陷上报上级单位,批复后实施,情况正常、一般异常、严重异常,是否妨碍交通,养护站每日对隧道进行日常巡查和经常检查,做好巡查记录并留好,巡查视频。,养护所每月应对站里的巡查效果进行考核(以现场考核为主,视频考察为辅)。,工程养护部可按季度或月度对养护所巡查效果进行考核。,养护站,养护所,工程养护部,巡查管理,以上巡查考核
6、目的为提高巡查质量(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全面性)和巡查发现问题解决情况。,巡查管理,巡查考核的要点设置侧重考虑可能涉及责任事故的设施和设备(例如车或人行横洞门是否正常;消防设施是否正常;灯光的完好率;交安设施等),将部分巡查职责赋予外委施工队伍,要求隧道施工单位以完成合同段所有隧道的经常检查内容后,才能计量一次。例如各路段单位都有隧道土建或机电维护队伍。,定期检查,实施主体:有资质检测单位,任务:,检查完成后,应编制专项检查报告,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定期检查的周期应根据隧道技术状况确定,宜每年1次,最长不得超过3年1次。当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结构分享技术状况评定状
7、况只为3或4时,应立即展开一次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宜安排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新建隧道应在交付使用1年后进行首次定期检查。,频率:宜每年一次,不得超过,3,年,1,次,内容:,15,项检测,内容,制定隧道定期考核办法对定期检查单位的检查质量进行考核计量。,中心隧道工程师不定期对定期检查单位的检测数据进行检查、抽查、复核和通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检测单位及时进行整改。,0,3,隧道定期检查时,要求隧道维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养护所(站)派人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定期检查单位的检查质量。(对于所站的隧道管理人员也是一次全面了解所辖路段隧道情况的机会,可以在今后的养护管理过程对定检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同时也
8、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向有经验的检测人员学习),0,2,要求检测单位须逐隧、逐洞、逐部位进行检查,对难以到达的部位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检查。,04,隧道定期检查的管理,0,1,0,5,组织召开隧道定期检查报告评审会,对所辖路段隧道定检问题进行梳理,,评定等级,,对解决方案的资金来源(专项工程或日常经费)进行讨论(参会人员最好是中心,养护所和养护站的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衬砌,内装饰,检修道,隧道广场绿化,隧道标志,隧道铭牌,隧道洞门,隧道日常保养工作内容,隧道管理问题探讨,坚持底线思维,换位思考,增加设施和提高技术被认为是减少事故的一个有效措施,减少驾驶员犯错的概率,增加设施和提高技术被认为是减
9、少事故的一个有效措施,间隔安装隧道全景式轮廓光环完整显现隧道轮廓。,隧道入口增加了电子警察等。,安装微波雷达感应报警器。,在隧道入口过渡段安装防撞设施等交安设施,例如增设了十米位置线便于定位。,注意:强制性标准外增设的设施要综合考虑后期的维护水平。,这里只是给大家整理出管理思维方式,今后围绕隧道的日常工作和技术创新都可以围绕这个目的去思考。,减少驾驶员犯错的概率,增加设施和提高技术被认为是减少事故的一个有效措施,目的二:增加道路的容错率即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目的一:减少驾驶员犯错的概率,增加设施和提高技术被认为是减少事故的有效措施,从听觉视觉和提高注意力等方面去减少驾驶员的犯错率。,全景轮廓标
10、消防指示灯箱,感应报警器,十米桩号,我们对巡查除了要求做好巡查记录,还必须留好巡路视频;证明履职尽责,同时对巡查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比如有障碍物你没清理,隧道开口栅打开了未及时关闭,视频反而成了未履职尽责的证据;现实的管理中要注重留痕的管理,留痕管理只能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不能成了免责的工具,最终体现还是工作要落到实处。,留痕管理,假设隧道有障碍物导致车辆追尾,车主在追究管理单位责任,怎么证明尽职履责减少责任?,职责是什么?做了什么?怎么证明做了?,秦岭隧道事故与道路有关结论的思考,照明路灯未打开,路面车道分隔标线有40m磨损,且宽度不满足标准要求,可设可不设,在今后的专项工程中或者其它工程中,
11、从设计环节就要考虑设计规范中推荐性的标准或需要论证的标准与实际的维护水平能不能匹配的问题,例如隧道洞口的灯装上去了,作为管理单位我们就要保持正常运行。,标线不满足设计标准,边缘模糊作为事故间接原因,像这类涉及交通安全的交安设施,在新建或日常养护工程施工中要特别关注,特别是道路重要部位的(桥隧道等)。,事故原因,1,事故原因,2,引道照明为推荐性标准,并不是强制性标准,秦岭隧道事故与道路有关结论的思考,报告基于该路段在“2014年度全国十大危险路段整改”中,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未将隧道口点段研判为安全隐患点,并实施整改措施(主要指未按照新标准规范设置过渡衔接设施)为依据之一,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
12、行追责处理。,该结论首次提出了对零事故点安全隐患进行预判的要求,这一定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换位思考,站在司乘人员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单位。,事故原因,3,受到,道路安全性,、,车辆安全性,、,驾驶规范性,、,管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安全系统工程。,一方面加大人才的引进,提高重要技术人员的待遇,这可能就不是工程类部门的事情,还涉及到人事部门。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今天举办的培训就是措施之一,我认为基层单位要采取培训考试等方式学习这几本业务书籍(集团隧道标准化指南、隧道设计规范、隧道养护规范、隧道提质升级指南),管理要落到实处一定离不开奖惩考核和领导的意志。,交通
13、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是指道路上各种车辆行驶不致产生交通事故的保证程度。从路线设计要求出发,主要是要求严格执行规定的技术标准,尽量不采用规定的极限指标,对线形进行优化组合设计,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技术和增加设施去完善,这并不能代替管理的作用。,道路安全性,秦岭隧道事故与道路有关结论的思考,理清隧道管理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资源达到管理效果最大化,按隧道,通车年限、长短、车流量、事故率、直线或者曲线段,等多因素对所辖路段进行一个多因素的分类,按照重要程度,结合现有的人员和资金分配好。例如技术较好、责任心较强的人员和更多的资金可以侧重重要性强的隧道,出一个类似的管理办法。,1、实施原则,重点
14、突出:,隧道照明、通风、交通安全设施,为重点,完备性与有效性、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兼顾关键设施类型、关键指标,因隧制宜:隧道差异大,综合隧道实际情况、经济水平等确定方案,功能适用:考虑在役隧道设施提升特点,满足提质升级要求与既有设施充分利用,实际运营需求为出发点,不是照搬设计规范,不一昧追求高标准,分类施策:仅给要点,针对不同类设施特性、不同部位病害特征灵活采用不同的处治办法,理清隧道管理流程和重点,合理分配资源达到管理效果最大化,此次隧道提质升级行动,(机电设施欠账较多,在体制理顺难的前提下,应自上而下先理顺机制),2,、实施目标,土建结构安全可控,消除,结构病害,、维持结构良好技术状况,实现
15、土建结构安全可控,照明和通风,设施功能完备、运行可靠,设施设置完备、功能属性无缺失、维护到位、使用性能高效、运行状态良好可靠,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完善,洞口及洞内,设施完善、洞口,过渡衔接,有效、标志标线,清晰,、设置合理,理清隧道管理流程和重点,合理分配资源达到管理效果最大化,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后,交安设施,照明亮度,消防设施,安全指示、通道,通讯设施,通风设施,理清隧道管理流程和重点,合理分配资源达到管理效果最大化,履职尽责过程中的留痕管理资料和视频,每年进行一次隧道事故应急演练,切身感受隧道各设施在事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隧道电力负荷分级表看隧道机电设施的管理重点,理清隧道管理流程和重点,
16、合理分配资源达到管理效果最大化,熟悉和了解一定的隧道设计思路对管养也是有好处的,从源头了解你所管理的隧道是依据什么设计出来的,有哪些原则和标准,要达到什么目的?,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分级图,分级设计理念,推荐性和强制性标准,或者需要论证实施的标准,1、机电照明系统,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置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长度L200m的高速公路隧道应设置照明;,长度100mL200m的高速公路光学长隧道应设置照明(驾驶员位于行车道中央,距隧道行车进洞口一个照明停车视距处不能完全看到行车出洞口的,且几何长度不大于500m的短隧道,称为“光学长隧道”);(停车视距由两部分构成,驾驶者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和驾
17、驶者开始制动到刹车停止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长度L500m的高速公路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隧道照明设置条件?,2,、公路隧道机械通风设置条件:,双向交通隧道,当符合LN6X10,5,时应设置机械通风。,L隧道长度(m),N小时交通量(veh/h),长度1000m的高速公路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隧道通风设置条件?,作为国有企业,有义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自身也具有企业属性,在养护过程中使用推荐性标准或额外增加设施时应与实际的经济能力与管养能力相匹配,将此作为重要依据,特别是后期需要大量维护的设施。,按照规范将隧道,养护等级,明确:交通量和长度等。,结合养护规范和提升指南将隧道的养护等级、巡查要求、隧道土建、隧道机电和其它设施整理成册,便于隧道日常管理使用。,采取培训、考试和,传帮带结对子,等方式学习有关隧道的知识和管理经验:集团标准化指南、隧道养护技术规范、隧道设计规范、隧道提质升级指南等。,配备必要的,工具,:照明亮度检测、风速检测、折射率检测、游标卡尺等。,建立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借助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力量提高隧道运营水平。,隧道日常养护管理要素,第一步,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全面的调查表,摸清楚家底。,精品工程在于建设,长寿工程依靠养护,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