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农业如何迈入“绿色轨道”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粮食连年丰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供给充裕,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化肥、农药等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伴随而来,成为当前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 过去都是分散养殖,一家一户养几头猪,畜禽粪污都还田了。现在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已经达到5
2、6%,相对于传统的分散养殖,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畜禽生产率还是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抗风险能力、综合竞争能力,都有了革命性的提高。但是规模养殖场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确实也产生了相当规模的粪污。畜禽粪污是重要的资源,培肥地力、发展有机农业离不开有机肥,也是清洁能源的重要原料,例如沼气发电就可以以畜禽粪污为原料,这也契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做好统筹。坚持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三者并重。在畜牧业发展中解决粪污污染问题,通过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用绿色发展的办法推动畜牧业提档升级。我们既不能无视养殖污染而单纯追求畜牧业发展,也不能不顾历史
3、发展阶段和基本条件,对养殖场一关了之、一禁了之。第二,在工作部署上要统筹。无论是“十三五”规划还是年度工作安排,无论是政策设计还是投资安排,都要做到保供给和保环境的协调平衡,既支持畜牧业转型升级,又考虑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既有划定“禁养区”的要求,也有养殖区域调整优化的措施,既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又开展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既考虑“为养而种”,也考虑“为种而养”,实现新型的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发展关系。第三,在工作责任落实上要统筹。要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又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两个责任是一体的。 农牧结合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 我们提出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形势需要也是发
4、展的必然。过去为了保供给,化肥用量确实过多。这不仅带来成本的增加,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影响。我要指明一点,现在的化肥减量,包括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不是不要化肥,而是需要把过去不合理的使用量减下来,把过量使用的势头降下来。现在要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就是一项重大措施。 这一行动有三点意义:一是节本增效。我国是水果、蔬菜、茶叶生产大国,但其综合效益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个重要原因是化肥用量过高。二是提质增效。现在不少消费者说水果蔬菜口感不如过去了,这与化肥使用过多也有关系。三是改善环境。现在农业生产有一个现象,一边是化肥过量使用带来土壤酸化和水体的富营养化,一边是畜禽粪污堆积得不到
5、有效利用造成污染。我们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使农牧结合更紧密,把畜禽粪污利用起来,也使农产品质量提升,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我们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主要是“五动”。一是政策扶持促动。现在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民应用有机肥、农家肥费时费力,所以要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农民应用有机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同时结合沼气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等项目,同向推进,形成政策合力。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利用有机肥,积累了一套好的做法,政策效应是很好的。二是农牧结合联动。鼓励就地就近利用好畜禽粪污等养殖废弃物,积造施用有机肥。这次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
6、行动示范县选择的也是养殖大县,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三是技术创新驱动。比如畜禽粪污堆沤环节、施用商品有机肥、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环节,初步提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还要创新服务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有机肥替代化肥,有些地方已有很好的经验。四是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对有机肥的利用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发挥他们在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方面的示范作用,引领有机肥替代化肥。五是品牌基地推动。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农产品,打造一批绿色产品基地、特色产品基地、知名品牌基地,增加绿色产品的供给。有的基地做得非常好,用有机肥,打造有机食品,做品牌销售,满足消
7、费者多样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我们认为通过这些措施的推动,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实现化肥减量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防范“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农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除草等方面的作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地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在局部地区也造成了“白色污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地膜回收利用,一是加强地膜回收加工能力建设。扶持建设了一批废旧地膜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二是加强地膜回收治理,大力实施“五个一”地膜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地膜科技创新,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可降解地膜的试验和示
8、范。 我们将围绕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推进地膜标准修订。增加地膜厚度、拉伸长度,提高地膜可回收性,强化源头治理。第二,推进示范引领,在西北地区重点抓好100个示范县,集中力量,聚焦投入,集成技术,搞出示范样板。第三,推进机制创新,调整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由“补使用”转为“补回收”,加快研究地膜回收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探索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第四,推进科技创新,组织科技力量,重点开展可降解地膜攻关、残膜捡拾、加工机械研发,建立农膜监测调查制度,加强统计分析工作,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第五,推进工作落实,明确责任分工,部门相互配合,主体协同推进,形成合力,确保
9、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秸秆利用主推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 秸秆总量大、还田腐熟慢、离田成本高,开展秸秆处理行动,将围绕提高秸秆农用水平、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综合利用标准化水平和市场化利用水平的提高,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三大主推利用方向,切实做好七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地方各级政府、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政策配套。进一步加大对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强化资源整合。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利用,与其他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使用、集成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四是强化市场引领。综合利用税收、财政等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立秸秆收储运销各环节稳定运行的产业化利用机制。五是强化区域聚焦。聚焦重点区域,以县为单元,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确保这些地方首先达标。六是强化绩效考核。采取第三方考核机制,定期对行动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推动工作落实。七是强化宣传培训。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加强模式推介,分层次、分主体开展系列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宣传东北秸秆处理的成功经验和好做法。 - 4 -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