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129.主题教育理论研讨文章汇编 “文秘稿子铺”微信公众号 着力打造文秘工作者的移动图片馆 文稿108成立两办、组织、政法、纪检、群团、乡镇、人大政 协、宣传统战、科教文卫、农业扶贫、经济招商、安全环保、 国企等免费微信交流群,期待加入,共推大稿、共襄大业! (扫描右方二维码即可入群) 目录 1.宋 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逻辑 1 2.王学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透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8 3.张仁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价值、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15 4
2、.周兴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做坚定的共产党人 24 5.马海江:从不同时期党的代表大会的任务部署和使命担当谈起 28 6.田心铭: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40 7.缪爱诚:深刻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内涵 48 8.吕 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要求 56 9.林建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宣示 60 10.颜晓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70年再出发的强大动力 64 11.蔡恩泽:砥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精神品格 68 12.颜晓峰: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70 13.孙存良:深刻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时代价值……
3、…79 14.刘 伟:中青年干部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排头兵…82 15.吴林红:守初心重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85 16.罗 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87 17.毛志华:主题教育是新时代思想建党的迫切要求 89 18.范景鹏: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93 19.洪向华: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 96 20.何伟昌: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的丰富内涵…100 21.孟庆云:深刻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大意义 10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逻辑 宋进 (2019年
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开宗名义的第一要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不能忘 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到建党95周年讲话中提出并系统论述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 在十九大结束一周即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政治本色 和政治品格。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问题链:以问题导向、问题意识和问题逻 辑认识 “不忘初心
5、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问题链或问题群主 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为什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怎样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基本问题和要义。 二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之问和本源之问。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从《共产党宣言》中的“过去的一 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 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1]411,到李大钊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称为“庶民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再到中共一大决议要求成立产 业工会、成立工人学校、成立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等,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
6、阶 级属性,中共二大提出要建成“大的群众党”,直至中共四大形成群众路线的 思想。 三是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之问。这一历史之 问是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相联系的。2014年4月,习近平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 个国家今天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 往哪里去。”[2]一个月后,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由国 家拓展至民族,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 的,要到哪里去”[3]。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向世界喊话, 将“我们
7、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定位于“要弄清楚一个最基本 的问题”。[4]因而“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之 问,也是现实之问;既是民族、国家之问,也是政党之问。追问我们从哪里来这 个问题,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四是为什么出发,为什么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什么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 为什么出发?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起点的主观形态,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后续实 践。前行的实践过程是初心的外化,每每回望、确认,都是行动目标的校正,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自信、自省和自觉,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 史眼光。 五是靠什么推开民族复兴的梦想大门?实现中
8、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已 过去近70年,行百里者半九十,今日中国已进入复兴图强时间表的下半程。一 方面,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目标。另一方面,靠什么推开民族复兴的梦想大门?习近平用民族复 兴的历史标尺衡量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 程中得以实现,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进取精神。 六是当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当时中国国内的政党多达300多个,为什么中国 共产党能够成功?世界上许多显赫一时的政党最终走向衰败,为什么中国共产 党走过96年依然保持蓬勃朝气?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与当时国内的300多个其 他政党性质迴异,中国共产党人不忘
9、初心、牢记使命,在救亡图存的艰辛奋斗 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开辟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才能 永远年轻,保持蓬勃朝气。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间维度:历史、现实与未来 时间是真理的挚友。纵向的时间维度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眼光。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初心换得民心、靠民心赢得胜利的历史。回望历史问初 心,9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原初出场,中国共产党人迈出的第一步,便向着中华 民族的最迫切需要,向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这是中国共产党迈出的第一步的
10、历史内涵,从而 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描述中国共产 党诞生时所称的“应运而生”。短期的历史只是对应事件而已,而中长期的历 史就是对应趋势、大势和结构的。 起点之后,是波澜壮阔的行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成立,为什么要选择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都 是为了初心和使命。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5]17。历史的起点指引着未来,初心意 味着对使命的坚守。 “不忘初心、牢记使
11、命”,不只是为了走进历史,更是在走进历史之后再 跳出来,去面对今日和未来。 追问历史是为了关照现实,以历史为经,以现实为纬。“现实”是当下在 场的,“过去”透过现在的视界获得“历史性的存在”之资格。历史与现实贯 通,追往抚今,汲取力量,共同创造。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这个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5]1历史是开放的, 它的规律总是有待于我们去提供、去创造的。但历史又不是完全盲目的,在每 一阶段回过头看,我们的视野总是融合了以往的视野,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中的 某种规律性,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心跳,因为历史蕴藏着关于当下、未来的智慧, 从而形成“效果的历史”“作用的
12、历史”的价值取向。由此,初心和使命永远在 路上。历史、现实、来来相连接,历史是理解未来的一把钥匙,国外媒体就有 评价道:“中共十九大书写了中国‘未来简史’。”[6]这也正如十九大报告 所指出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 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 现实。”[5]70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空间维度:中国与世界 横向的空间维度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甲午战争前,梁启超跑遍京 城,却买不到一张世界地图。而今日的中共十九大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价为这是 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7]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
13、空间 维度,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认识。 一是世界比较。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相比,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 共产党这样,是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政党,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承担责任的政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一个民族的梦想扛在肩上。同样,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 其他政党相比,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九十六年来,为 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 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 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
14、可攻克的难关,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5]14-15 二是初心确立之地———上海具有为中国共产党确立初心的红色基因和开 放基因。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上海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南方重 镇,同时上海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4,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作为 五口通商之一的上海,以地利优势成为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华人不 准入园”和“犬不准入园”条文并列,使中国人蒙受奇耻大辱,民族矛盾和社会 矛盾交织,上海处于风口浪尖。同时,近代上海因中西文化碰撞、交汇而呈现 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李达、陈望道等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毛 泽东在建党之前数度赴沪,特别
15、是1920年春夏来沪对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上 海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潮流,从而享誉世界,被称为“远东第一大都会”。 1920年2月,陈独秀从北京来到上海,“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伟大征程和历 史使命,从具有救国救民的红色基因和面向世界的开放基因的上海发出。 三是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梦相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 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5]57这说明,推动人类 命运共同体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世界使命。这一世界使命既源 自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更源于马克思
16、恩格斯对未 来人类理想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1]422的展望,即超越各种差异性, 强调人类的整体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具有世界情怀。青年 毛泽东在与蔡和森讨论新民学会的方针问题时认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 为学会方针”,并认为世界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 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8] 35年后,毛泽东在1956年11月发表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中国 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 这使我们感到惭愧。”[9]这里,毛泽东其实是指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因“过去
17、 一个长时期”贡献太少而感到惭愧,并不包括古代中国。对此,党的十九大报 告指出:“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 作出了卓越贡献。”[5]13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接连指出近5年来中国为世 界、为人类作出的一系列贡献:经济上,“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 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5]3;政治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 献”[5]7;在生态上,“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5]6。中国是“全球 发展的贡献者”,“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10。这 体现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是“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 时代”[5]11。
18、 由此,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 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5]60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肯定与否定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宗旨的集中体现。 “不忘”是为了“牢记”,使命发端于初心,是为了保持和实现初心。党的十 九大报告200多次提到人民,4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并强调: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而体现了“中国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 1 值得注意的
19、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正面阐述的同时,也运用否定语、否定 句和否定态,先后出现一系列“不”,从而呈现是与非、对与错、正与反、肯 定与否定。认识这一系列“不”,也是进一步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 又一维度。例如,“绝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 打鼓就能实现的。”[5]15“永不”:“永不懈怠”“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不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5]17“不能”: “不能因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5]58 初心在比较中展现光芒。初心和使命需要不忘和牢记。初心和使命也是试 金石,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是历史的一个
20、缩影。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 他们在初心和使命的试金石前,有的初心永葆,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如毛泽 东等;有的为初心和使命献出生命,如王尽美等;有的成为汉奸,如陈公博、 周佛海;有的成为叛徒,如张国焘。直到今天,党内仍然存在一些贪赃枉法的 腐败分子,究其原因,是他们丧失了初心和使命,丧失了政治定力。历史舞台 上呈现出忠诚与背叛、历史的在场者与退场者的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 使命在历史的演进中彰显价值。 历史的倒影是拉长的,今天的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从而站在了自1840年以 来的历史最高点。“不忘初心”,不只是为了走进历史,更是通过走进历史从 而更好地面对今天和未来,形成“效果的历史”“
21、作用的历史”; “不忘初心”,是为了“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历史的内容是昨天, 目标指向今天和明天;“不忘初心”,是为了避免《诗经》上书写的“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10],避免曾经在史册上签名的在场者,却又倒在历史的门 口成为退场者。 “欲事立,须是心立。”[11]兴业路上的石库门、南湖上的红船,是中 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 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 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12]这里恩格 斯指出了目的即使命,同时也提出了要有顽强的进取精神。因为目的不会朝我 们走来
22、只有我们走向目的。而走向目的的过程是曲折艰辛的,用李大钊的话说 就是:“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13] 习 近平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 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4],高度概括了“红船精神”。其实, 党 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精神”的论述颇多,既有正能量的“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精神指引”“精神脊梁”“中国精神”等,也指出了三种危险,即“深刻 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5]61,并将正与 负的两种精神状态并列对照,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
23、怠者、畏难者”[5]69,从而合价值、目的、历史、规 律于一体地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5]1为实现伟大 使命而继续奋斗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1.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5-05(2). [4]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 时的演讲[M]
24、.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7. [6]任仲平.使命,复兴的道路开启新征程———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 思考(下)[N].人民日报,2017-12-06(1). [7]“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中共十九大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热词 [N].新华每日电讯,2017-10-21(3). [8]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3:2-3. [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毛泽东同志论政治工作[M].北京:人 民出版社,1
25、964:80. [10]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1. [11]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268. [12]维尔纳•布卢门贝格.恩格斯和倍倍尔通信集[M].中共中央编译 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48. [13]李大钊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5. [14]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N].人民日报,2017-12-01(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透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王学兵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本次“大会的主
26、题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 一句政治口号,而是一个党建理念,开拓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新境界。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来源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从 根本上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先进性建设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贯穿于 党的建设始终。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蕴含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的社会观和赤心奉 献的人民观,是坚守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之源 “初心”是人最初的心愿,是人在从事实践活动前的预设目标以及为此所 作的
27、心理准备和思想诺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初心”为佛教用语,警醒佛 门子弟克服修行过程中的各种苦难与挑战,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觉 悟成佛。儒家和道家用赤子之心来表达“初心”。《孟子•离娄下》说,“大人 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把“初心”引用到党的建 设理论表达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经典话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 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 本动力。”②这个“初心”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站在了历史和道义的 制高点,成为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之源。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历史的沧海横
28、流中, 始终勇立潮头,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绝不是偶然性的历史事变,根本原因是 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 先决条件。 首先,公平正义的社会观使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合规律性的活动。“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不忘共产党是为谁而生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五 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③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就是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国,就是为了改造危机四伏的社会,就是 为了解放深受压迫的人民。要实现这种革命性社会变革,首先要深刻把握中国 社会发展的规律
29、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活动成为符合历史规律 性的实践活动,才能赢得光明的前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一个个政治力量 粉墨登场,形形色色政党流派大浪淘沙,其虽有救国之大志,而无救国之良方。 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没有对社会变革行为的高 度自觉,没有确立符合历史规律的社会发展观,是无法完成中国社会变革的艰 巨任务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为实现公平正义的共产 主义社会而奋斗,从而体现党在社会改造思想上的历史先进性。 其次,赤心奉献的人民观使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合目的性的活动。“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不忘共产党是为谁而活的。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的
30、利益, 没有任何个人的私利。党把自己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始终血肉 相连,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让自己的实践活动始 终站在了人民的一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 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迫切需要站起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1949年, 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在经济上却一穷二白,人民迫切需要吃饱 穿暖富起来;进入21世纪,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 有更高需要,富起来的人民还盼望强起来。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人民期盼,都是 共产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
31、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 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 造历史伟业。”④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的需要为中心工作,带领人民一路走来,从历史走 向未来,始终坚守赤诚奉献的人民观。为着人民而活,体现党的活动目的在道 义上的先进性。 再次,忠心为党的组织观使党组织的先进性与每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 是一致的。对于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讲,入党誓词正是党员“初心”的高度凝练。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话语表达,但对党员的“初心” 要求始终没有变,概括起来有三个:对组织讲忠诚、对人民讲奉献、对社会讲正 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严明
32、组织纪律、有崇高社会追求、有坚定理想信念的 组织团队,每一个加入组织的党员都必须做到“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 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而作为一个组 织来讲,党组织的先进性正是通过无数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这种先进性,在 组织行为和组织目标上,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宗旨,践行建立公 平正义社会秩序的根本“初心”,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蕴含中国共产党干净担当的事业观和自信有 为的发展观,是建构党的先进性的实践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 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
33、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⑤在 这里,“初心”是立志、是起点,是方向。“初心”是一个坐标,检验中国共 产党的实践是否偏离方向;“初心”也是一个灯塔,照亮中国共产党“牢记使 命”的实践之路。中国共产党只有践行“初心”,才能把先进性落到实处。列 宁曾指出,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不是看这个政党说了什么,而是看它做了什 么。历史证明,在完成“初心”使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一路前行,始终坚 持正确的事业观和发展观,使党的先进性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干净担当的事业观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夯实党的先进性的现实基础。马克思 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石,发动了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确立了彻底唯物辩 证的世界观,认清
34、了包括人类历史在内的整个世界唯物辩证的本真面貌。共产 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遵循,确立干净担当的事业观, 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干净担当的 事业观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从而使党的先进性有了牢固的现实根基。 中国共产党干净做事,是党在对待利益问题上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曾 指出,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彻底为人民解放和利益为工作 的。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任何自身特殊 利益。就党员个体而言,保持做事干净,是党性基本要求。对此,需要明确三 点:一是在利益追求上,共产党人从来不从个人私利出发,也不以
35、获取个人私 利为目的,心理上干净坦荡;二是在利益获取上,党员作为普通个人,也需要 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个人合理合法的物质诉求并不是低俗的;三是在利 益取舍上,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党员必须无条件做到舍 “小家”为“大家”,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这种担当,来自于 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人民情怀。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在每一场 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每一次生死攸关的时刻,在每一篇激动人心的工作报告 里,党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初心”梦想,赢得了一次 次伟大胜利。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
36、真正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也正是这样,党才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展示了党的先进 性,也不断夯实了党执政的现实基础。 自信有为的发展观使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先进性的实践领域。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迷雾,以生产方式变革展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 物质生产运动过程。共产党人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 执政规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在理想信念上确立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的可靠自信,在行为方式上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持续变革,从而 以一种自信有为的发展观不断开辟先进性的实践领域。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以“两个必然”科学论断为理论
37、基 础。当李大钊歌颂“将来必是赤旗世界”的时候,当毛泽东抒写《战地黄花分 外香》的时候,当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共产党人的革命 和建设豪情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共产党人“初心 ”绝不是空中楼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被论证了的科 学结论。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开辟实践领域。习近平 总书记说:“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着、懈怠者、 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⑥中国共产党不是坐等共产主义到来,而是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规律,以积极进 取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 党
38、带着“初心”上路,既不忘来时路,也知道自己将走向何处、并且深信 一定能走向何处。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继往开来的宣言书,蕴 含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的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以传统文化为孕育土壤,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 据,在党的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向 全党、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亮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宣言书。它内在包含了 从严治党的政治宣言、增强人民福祉的发展宣言和走和平道路的国际宣言,体 现了党的建设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方法论。 一是坚持“一路赶考”的方法保障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当1949年中
39、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时候,在二十八年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中,他们赢得了 满分。正是这种“一路赶考”的精神状态,使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与时 俱进。 第一,规规矩矩迎接“考试”。打铁必须自身硬,铁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 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 在西柏坡这个“立规矩的地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制定“进京 守则”。在艰难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守身如玉”;在和平的环境下,中国 共产党抵制了“糖衣炮弹”的攻击。今天,“把纪律挺在前面”党继续保持规 矩应考的一贯状态,保持了党永不变质、不褪色的本质。 第二,聚精会神破解难题,“考试”要有真功夫。中
40、国共产党诞生在民族 危亡之际,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前人近百年无法破解的历史难题。在每 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党用卓越的智慧,选择了唯一正确的答案,才由小 到大、由弱到强,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 也创造了历史。今天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中,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各种诱惑大大增多,党面临新的考题一点也不比以前容易,尤其是面 临着“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 产党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 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 第三,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是“考试”
41、的评分标准。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特 殊的利益集团,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之中, 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之源。在这场“考试”中,人民是最后的评判者。人民答应 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就是党“一路赶考”的评分标准。中国共 产党正是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才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心脉相通,共同创 造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二是坚持“两手抓”的方法保障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如果说“赶考”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精神状态的思想方法,那么“两手抓”就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的工作
42、举措。正是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 践展开,党的建设也与时俱进。 第一,党建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两手抓”、相互促进。1939年,毛泽东 同志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概念,应该说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理论的 认识自觉。而把党的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则是这种认识自觉的实践结 果。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 什么阶段。”⑧党的中心工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 期,军事工作是中心工作,军事上能够取得胜利是最高原则。建设时期,经济 工作是中心工作,“三个有利于”是最高标准。党的建设在任何时候都是一项 极端重要的工作,但只有把党的建设工作与党
43、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两者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党建工作才有意义。必须预防和禁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 不沾、两张皮”现象,避免党建工作陷入误区。 第二,党建工作中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两手抓”、互促进。党建工作的 核心是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党的先进性表达。确立“两个先锋队”性质, 不仅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也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党的纯洁 性作保障,党的先进性必然会受影响。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人员成分 复杂,毛泽东同志提出“思想建党”主张,创立了很多思想教育的经典方法, 保证了党和党领导的队伍的纯洁性。当前新
44、的党情需要新的方法,从组织制度 上建立保障党的纯洁性的常态化机制,使用合格党员的标尺“打扫干净屋子”, 才能在党员数量庞大的情况下保证党员质量,更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党的政治生活中坚持民主与集中“两手抓”、互促进。民主集中制 作为党的组织制度,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辉煌胜利中, 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民主集中制要求的“四个服从”, 渗透到了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工作中,有着独特的操作价值。它 是一种彻底的“服从”,即在党的决议、决定讨论的时候,党员个人可以在会 上畅所欲言,提出各种意见,但是一旦党组织做出决定后,就必须无条件执
45、行, 不得再有任何杂音。这样,民主激发了活力,彰显了创新意识,集中保持了稳定 ,强化了大局意识。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充满生机和力量。 总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建理念,体现了发展变革的辩证思想。 在变与不变中,“初心”是不变的,变了“初心”就改变了本质。践行“初心” 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党的先进性就在于保持定力、坚持方向、牢记使命 、不断前进。 注释: ①②④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 http// ml. ③⑥⑧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7-02(01版). ⑤习近平谈治
46、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1. ⑦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01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代价值、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张仁枫 (2019年) 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写入大会主题贯穿整个 大会报告当中,既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号召,也是中国共产 党人勇于自我革命和自我教育的生动体现,具有强大的思想导向作用和现实价 值。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力挽狂澜,创造了一个个彪 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肩负着实现全面建成小
47、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更需要党员坚不可摧的革命精 神和不忘初心的历史责任感。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 形势。中国共产党人能否经得住各种挑战,始终坚守初心,保持战略定力,是 考验党在新时代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正如 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 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①越是在关键时期,全党同志就越需要铭记立党誓言,不忘初心。 因此,在党内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系统教育,让每一位党员 铭记党的
48、立党誓言和奋斗使命,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 求。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时代价值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与市场冲击对个人思想影响深刻。全体党员要“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形式的教育活动 来实现新时代每一位党员对初心的坚守。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的社会 历史性使得教育成为实现人类经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推动着个 人和社会的历史变迁。②中国共产党人坚持90多年的初心有必要通过系统的教 育进行传承和创新。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创新,就应以“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49、道德素 养和思想建设,铭记立党初心和入党承诺。这既是对全体党员同志的使命要求 ,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新发展的实践诉求。 (一)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对于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一旦革命 精神不复存在,共产主义初心就将成为曲高和寡的空谈而迷失于历史进程中。 ③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 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④在党内开展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 革命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正是 我们党时刻保持着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胜利。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高扬无产阶级政党在不同时期锤炼出的革命精神 旗帜,永远保持革命战斗的姿态,为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而奋斗。开展“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铭记党的铮铮誓言和重温立党初心,不 断加强党性修养,使忠诚担当、勤政廉政、为民造福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永葆执政为民、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本色。 在推进“四个伟大”中,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求真务实的实践特质,成为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