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压桩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桩身混凝土掺钢筋阻锈剂。桩径为5,壁厚为65,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60,桩端以-2层粘土层为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8KN、920KN,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N,桩长分别为42m、47m,具体桩长、配桩由施工时根据地质层变化现场确定,接头不得大于3个,桩数分别为107根、295根。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完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要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妥善保护。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要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2、3、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撅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4、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5、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6、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的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二)材料要求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成品购买的有出厂合格证,现场预制的有相关的试验资料。2、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3、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低碳钢。二、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
3、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终止压桩-切割桩头。三、操作工艺(一)桩机就位打桩机就位时,要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二)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三)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四)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
4、用较小的落距冷锤12次,桩入上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在压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五)压桩:压桩时,桩机就位系利用行走装置完成,它是由横向行走(短船行走)、纵向行走(长船行走)、和回转机构组成,把船体当作铺设的轨道,通过横向和纵向油缸的伸程和回程使桩机实现步履式的横向和纵向行走。当横向两油缸一只伸程,另一只回转可使桩机实现小角度回转。桩用起重机吊运或用汽车运至桩机附近,再利用桩机自身设置的起重机,可将预制砼桩吊入夹持器中,夹
5、持油缸将桩从侧面夹紧,压桩油缸伸程,把桩压入土层中。伸长完后,夹紧油缸回程松夹,压桩油缸回程,重复上述动作,可实现连续压桩操作,直至把桩压入预定深度土层中。(六)接桩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3)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七)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则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
6、回填密实。(八)检查验收每根桩打到贯入度要求,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在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整理完毕提交甲方。(九)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应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1)贯入度剧变;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3)桩项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4)冬期在冻土区打桩有困难时,应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四
7、质量要求(一)混凝土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标准质量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2)的规定。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主1主筋距桩顶距离士 5 mm控2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5 mm项3多节桩预埋铁件士 3 mm目4主筋保护层厚度士 5 mm一1主筋间距士 5 mm般2桩尖中心线10mm项3箍筋间距士 20mm目4桩顶钢筋网片士 10mm5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士 10mm(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见下表3承载力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1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现场预制时)符合设计
8、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制时)符合设计要求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 5%4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 2 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5成品桩尺寸横截面边长mm5桩顶对角线差mm10桩尖中心线mm10桩身弯曲矢高1/10L桩顶平整度mm26电焊接桩焊缝质量见 GB5 02 0中表5. 5. 4-2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m i n8. 0上下节平面偏差mm10节点弯曲矢高 1/10L7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min2浇注后停歇时间min78桩顶标高mm509停锤标准设计要求(三)压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9、的桩位偏差压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位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盖有基础梁的桩:(1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沿基础梁的中心缝1+0. 01H150+0. 01H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3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2桩径或边长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1)最外边的桩(2)中间桩1/2桩径或边长1/2桩径或边长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五、注意事项(一)对压桩的要求1)静力压桩与锤击相比具有无噪音、无震动、无污染、安全等优点,但在饱和软粘土地区压桩与打桩
10、一样,都可能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压桩期间,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已有建筑物和管线进行跟踪动态监测。2)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以保证在沉桩过程中场地无积水,施工用水、用电已接入到施工现场规定之处。3)检查打桩机械设备、起重机具、压力表等。4)压桩机安装必须按设备说明书和有关规定程序进行。5)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微倾15度,以便插预制桩。6)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机油缸,待桩入土至50厘米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然后再启动压桩机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施工速度一般控制在2米/分钟以内即可。7)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达到持力层时,应随时进行稳压。8)压
11、桩施工时,应派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沉桩施工记录。9)沉桩施工前,应先试桩。试桩数量不少于两根,以确定贯入度及桩长,并校验压桩设备和沉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实际要求。(二)静压桩质量控制1)静压桩沉桩时,压桩的压力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通过对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和标准贯入试验N值评估沉桩的可能性,选择好压桩机械设备。2)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因素,压桩机应按定额总重量配制压重,压机的重量(不含静压桩机大履和小履重量)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3)油压表必须经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并有鉴定合格证。4)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按设计标高,压桩力和稳压
12、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5)桩端进入坚硬、硬塑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土层时,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桩端标高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作为辅助控制指标。6)静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但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宜保持稳压12分钟,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7)静压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静压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处,不得停止沉桩施工。8)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的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9)压桩施工结束后,应做桩身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和小应变检查桩身质量。10)沉桩质量控制a. 沉桩前,应清除周边和地下障碍物,平整场地,桩机移动范围内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桩机运行和机架垂直度的要求。b. 沉桩顺序一般采用先深后浅,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c. 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d. 送桩结束后,应及时用碎石或黄砂回填密实。11)压桩过程中,不能随意中止,如因操作必须,停歇时间要短。中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严禁中途停压造成沉桩困难。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