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精、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第二章 精 气 血 津 液,第一节 气,一、气的基本的概念,(,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二,),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极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二、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 禀受于父母,水谷之精气,后天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1.,肺为气之主,(,二,),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2.,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3.,肾为气之根,(,一,),气的主要
2、来源,三、气的生理功能,(,一,),推动作用:,指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1.,激发和推动人体的生殖和生长发育,2.,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3.,推动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的生成、运行,(,二,),温煦作用,:,指阳气气化生热,温煦人体的作用。,1.,维持体温,2.,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3.,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循行,(,三,),防御作用:,指气具有护卫人体、抗御邪气的作用。,1.,抵御外邪入侵,2.,驱邪外出,(,四,),固摄作用:,指气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使其不无故丢失的作用。,1.,固摄血液,2.,固摄津液,3.,固摄精液,此外,
3、气还具有固摄脏器、固摄冲任等作用。,(,五,),气化(,qi transformation,)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body fluid,)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气化运动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综上所述,气的生理功能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五,个方面,在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中,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四、气的运动,(,一,),气机的含义,气机,(qi avtivity),气的运动。,气流行于全身,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气的
4、运动,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在于运动,”,,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二,),气的运动形式,1.,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气运动的普遍规律,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正是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才产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体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之中。例如,肺主气,肾主纳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五、气的分类,(,一,),元气(,primordial qi,),1.,含义:,元气又名原气、真气、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
5、2.,生成:,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3.,分布:,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4.,功能:,(1),激发和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2),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而,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二,),宗气(,thoracic qi,),1.,含义:,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之气。,2.,生成:,由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所组成,3.,分布:,积于胸中,贯注心肺,4.,主要功能:,(1),走息道以司呼吸。,(2),贯心脉以行气血。,(,三,),营气(,nu
6、trient qi),1.,含义:,是行于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之气。营气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2.,生成:,由水谷精气中精华部分,即最富有营养的部分所化生,3.,分布:,通过经络循行于全身,4.,主要功能:,(1),化生血液,(2),营养全身,(,四,),卫气(,defensive qi,),1.,含义:,是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作用的气。卫气又称,“,卫阳,”,。,2.,生成:,由水谷精气中慓疾滑利部分所化生,3.,分布:,通过肺的宣发,行于经脉之外,皮肤、分肉之间。,4.,主要功能:,(1),护卫肌表,(2),调节腠理开合,(3),温煦脏腑、肌肉、皮毛,营卫之气关
7、系表,分类,相同,区别,性质,循行,功能,营气,同源于水谷精气,精专柔和,(,阴,),脉中,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慓疾滑利,(,阳,),脉外,温煦脏腑护卫肌表,第二节 血,一、血,(blood),的基本概念,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府,脉(,pulse,),离经之血,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即出血。,血,二、血的生成,(,一,),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1.,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最基本物质。,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注之于脉,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赤而为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8、2.,精血同源,精亦可化而为血。,(,二,),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2.,心,心主血脉,,一,则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使全身各脏腑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二,则水谷精微须经过心肺的气化才能变成血液。,3.,肝,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化生气血的功能。,4.,肾,肾藏精,,一,则肾精可化为血,,二,则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奉心化赤而为血。,三、血的功能,(,一,),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面色红润肌肉丰满皮毛润泽感觉灵敏 筋骨强劲运动自如,神志清晰
9、精神充沛,思维敏捷,(,三,),是气的载体,四、血的运行,(,一,),血液运行的条件,血液正常循行的,必备条件,1.,血液充盈,寒温适度,2.,脉管完整而通畅,3.,全身脏腑功能正常(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的平衡),(,二,),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2.,肺朝百脉,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3.,脾主统血,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4.,肝主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此外,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使血,运行畅通无阻,保证血液循行的正常进行。,第三节 津 液(,body
10、fluid,),一、津液的基本概念,(,一,),津液的含义,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人体的某些,正常排泄物,,如汗、尿等,也为津液所化生。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津与液的异同,津和液同属于正常水液,同源于饮食水谷,本属一体,在生理活动中,互相补充,互相转化,故两者常相提并论。但津和液在性质、分布和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津与液的异同点,分类,相同点,区别点,性质,分布,功能,津,同属于,正常水液,同源于,饮食水谷,较清稀,流动性较大,肌肤、孔窍、,血脉,滋润肌肤、孔窍滑利血
11、脉,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骨节、脏腑、,脑髓,滑利关节、濡养脏腑、补益脑髓,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1,脾胃运化,胃为水谷之海,受纳、腐熟饮食水谷,,依赖脾的运化功能,吸收水分和营养。,2,小肠主液,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精微和水分,上输于脾,而布散全身,,并将水液代谢产物经肾送入膀胱,把糟,粕下输于大肠。,3,大肠主津,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剩余水分,参与,津液的生成。,(,二,),津液的输布,(1),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之宣降将津液,1.,脾气散精,输布全身。,(2),直接将津液布散全身。,(1),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
12、体表,(2),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下部、,肾和膀胱。,2.,肺主行水,.,三焦决渎,三焦是津液运行的通道。,(1),推动脾、肺、小肠、三焦等脏腑的津,液代谢功能。,3.,肾主津液,(2),将肺下输于肾的津液中之,“,清,”,者重,新吸收,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浊,”,者生成尿液下注膀胱。,(,三,),津液的排泄,1.,尿液,尿液为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尿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膀胱,贮尿、排尿的功能,,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固摄和气化作用。此外,,尿液的形成和排泄与,肺,、,脾,等脏腑也有密切联,系。,2.,汗、呼气,汗液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肺气,宣发和,卫气,调
13、节汗孔开合的作用。,心,在液为汗,汗液的排泄,与,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3.,粪便,粪便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排泄过程中起润滑,作用。,总之,津液的代谢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三、津液的生理功能,(,一,),滋润和濡养作用,津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各脏腑、官窍等组织器官之中,具有滋润和濡养作用。津的质地较清稀,以滋润作用为主;液的质地较稠厚,以濡养作用为主。,(,二,),化生血液,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与营气相合,经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赤为血。,(,三,),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津液的代谢随机体和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而进行调节,如春夏汗多尿少,
14、秋冬汗少尿多,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四,),排泄代谢产物,津液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尿、汗、呼气等方式,将机体的代谢产物不断地排出体外,维持机体正常的气化活动。,(,五,),运载全身之气,津液为气之载体之一,人体之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运动变化于津液之中。当汗、吐、下而丢失大量津液时,气也会随之脱失,形成,“,气随津脱,”,之候。,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qi being the governor of blood,),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二,),血为气之母,(blood being the mother of q
15、i,),血能生气,2.,血能载气,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气固血可止,气足血可生,所以,血脱之急症,应急用大剂独参汤先,益气,以,固脱,。,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一,),气为津之帅,气能生津,2.,气能行津,3.,气能摄津,(,二,),津为气之母,津能化气,2.,津能载气,三、血与津液的关系,(,一,),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均属人体的阴液范畴,均有滋润和濡养作用。血液中的液体渗于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渗入脉中化而为血。血与津液,相互资生,相互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汗为津液所化,汗多则耗津,津耗则血少,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二,),津血同病,失血过多可导致津液亏损,“,夺血者无汗,”,津液亏损可导致血液亏虚,“,夺汗者无血,”,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